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学教研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8篇
第一篇
一、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强制地灌输知识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学生大面积厌学,这样的话,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周围。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明和小刚比赛跑步看谁跑的快,小明跑正方形跑道,小刚跑圆形跑道,结果谁先赢呢?教师可以将两条跑道画在黑板上,这时就提问:“这两条跑道一样长吗?”学生充满疑惑的同时,教师给出正方形的边长是10米,同学们很快就能计算出小明跑40米,“那圆形跑道多长呢?”同学们充满好奇心,很想知道圆形跑道周长计算法。这时,教师是时候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同学们都想早点知道到底谁先赢了,积极融入到课堂,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将枯燥无味的圆周长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要想学好小学数学必须加大习题练习,但是课堂40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生课后加强复习,课后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系统性相互联系所学知识,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开发学生潜在智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还处在发育阶段,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鉴于这个事实,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分几节课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这个例题:“有50米布,剪下11米做床单,剩下的布做衣服,每件衣服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要求先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求答,要重视相关知识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在贪玩的阶段,一听到游戏他们会立即提起兴趣。教师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编成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对数学产生好感。小学生好动喜欢玩,教师就应该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和“>”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两个符号的区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而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抽象,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非专业教师教学论文
一、社政非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
(一)“教非所学”突出
据S镇中学2014年上半年调查,七、八年级现有专兼职社政教师共15人,占全校教师的15%。但全组只有3人专业对口,其他专业的有12人,“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还呈现“三多”特点:起始学历不对口多,教师半路出家多,后续提升仍不对口多。以致他们的专业素养底子薄,从而影响到了社政学科的教学效果,对社政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不利。
(二)兼职兼课杂乱
从教师任职任课表看,S镇中学只有1名专任教师周课时15节,其余14人均为非专业兼课:(1)行政领导兼课,有中层及校级领导4人;(2)主科副科混搭,调剂英语、数学、科学主科教师6人兼课;(3)超编学科转岗改任有2人;(4)管理岗位兼课,如图书管理员、实验管理员2人兼课;(5)老年、产病弱教师照顾兼课,减轻工作量。非专业兼课如此之多,看来社政教师专职化成了学校期盼已久的“奢侈品”。
(三)研训弱化脱节
学校社政教研情况不容乐观:因非专业兼课严重,师资素质亟待提高,导致教研任务无法落实到人,“研不了”;因兼课多,教研活动容易与其他学科撞车,“研不起”;教研活动就算勉强开展,也是走走场,无从着手,“不会研”;由于专业素养欠缺,教师没底气,教研常草草收场,“研不精”。如此,教研氛围严重缺失,大多应付了事,各管各的,没有发挥集体智慧。同时,教师的继续教育也相当糟糕。15人中参加社政专业继续教育的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兼任教师参加非专业继续教育。虽尽兼教的义务,却没尽到受训的义务,原因要么学校没有安排受训机会,要么教师不愿两头都受训,训与教严重脱节,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浅谈
[摘要]南宁市仙葫学校是刚创办几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的硬件配备仍需不断完善,有的教师素质仍要不断提升,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仍有待调动。学校生源较差,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够浓烈,因此数学教研组认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改革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分析“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流程、结构、效果等方面,分享数学课堂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收获与体会。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教学;学生
2014年初,南宁市仙葫学校数学教研组在初中部推广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探索与实践,“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已趋于成熟。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特色鲜明、效果显著,非常适合南宁市仙葫学校。
一、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南宁市仙葫学校于2010年9月建校招生办学,现总结发现部分教师上课讲授较多,总担心学生漏了哪里学不会,教学效率较低。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果较差,有的学生成绩较差,教师花大力气投入教学却成效不大。学校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构建有效课堂的设想,并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有效课堂的活动,如进行教学比赛、讲教育故事比赛、教育论文比赛等。学校的目的只有一个:努力把课堂40分钟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保证其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学校数学教研组认真分析了课堂教学现状,发现有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比较欠缺;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有趣,易产生倦怠情绪,对待工作有时候应付了事。
二、对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学校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主要有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自己解决。“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系统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最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明确学习的方法和方向,树立起学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工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技能型的人才正在日益受到关注,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有必要侧重于转变现存的人才培育模式,充分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从而培养出富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019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文章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2025中国制造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队伍,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以下几点分析:
1构建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4年,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测绘现有相关企业2万余家,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才超过40万人,且产业服务总量逐年在增长,2014-2020年这一阶段,提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目标要求:测绘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且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测绘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排头兵,对国家基础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更多合格测绘类人才仍然是推动国家基础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较快适应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解决测绘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校教研室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我校教研室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是将企业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教师下到企业一线,调研目前该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同时将企业的行业专家邀请到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以行业需要为导向,以工程测量技术为主线,共同制定学生培养的目标,将实践课程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程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考虑到测绘行业需要团队配合,还需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精神。
2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教研组春季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制定的有关文件精神,以质量为生命,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加强新课标的学习,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扎实教学过程管理。
二、工作重点: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
2、继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
3、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促学校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化。
4、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加强对各校科研的管理和指导。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医用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其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本课程的应用性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性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高等数学;应用性;案例教学;数学建模;MATLAB
一、根据专业特点,适当选取案例
我校医学专业的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学时主要为48学时。学习的内容主要包含函数极限、函数的微分与积分以及微分方程。以往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学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实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医学专业,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案例讲解。案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与学生共同探究为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讲解极限的知识点时以骨骼的承受能力为例渗透极限思想引入极限概念;在讲解微分与积分的知识点时以药物在体内的溶解速率和有效药量为例引入微积分的思想;在微分方程知识的讲解时,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查酒驾为例,探讨酒精含量在人体中的残留模型引入微积分的思想和求解方法。每个知识点引入案例之后,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中所渗透的众多的数学思想。
二、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应用能力
由于医用高等数学的学时较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高等数学知识,同时学会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数学建模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和假设,借助于计算机解决诸多医学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在教学方法上,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案例分组进行分析,如建立药物的浓度在人体中的变化规律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药物的疗效。也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高校的收费标准模型,减肥问题模型等,并将分析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也正是将来从事一线工作的医学工作者必备的精神。另外,将学生数学建模的论文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以后毕业论文的撰写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数学建模能力应用和检测的一个平台就是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我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吉林省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鼓励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在学校各种奖励制度的激励下,每年参赛的医学专业学生比例在逐年提高。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从中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
三、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现状
专题是基于数学教育关注的话题而设置的一个栏目,是对数学教育领域内一些重要现象和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成果汇总.《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数学教与学》)杂志设置的专题栏就是由若干篇有共同特质的论文对某一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对这些文章进行探析发现,2017年12期杂志的专题论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考试题评析、数学实验教学、中小学衔接、课堂情境设计及深度学习和数学文化,每个主题中都蕴含着数学教育原理、思想和方法,给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与分享的窗口.
一、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目论文梳理
《初中数学教与学》是精选众多期刊中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精良之作,为读者提供初中数学教育中最热门的论点和话题、最新颖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最独特的学习技巧和数学文化等.2017年《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共涉及12个主题,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中表明每一个专题下转载论文数量为4篇或5篇,约占每期论文容量的观点摘录2篇,与相关题录一起占本期杂志的一个页面.专题栏转载的51篇论文中,有29篇独立撰写,其中14篇是中学教师所写,11篇是教研部门的人员所写,4篇是高校教师所写;有22篇是合作撰写,其中16篇有中学教师参与,可见中学教师是数学教育核心问题研究的主体力量.所转论文的原发刊有22种,转发量最多的是《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杂志》《数学教育学报》,占总量的58.82%.24个观点摘编来源于16种期刊,来源最多的是《中学数学》,有5篇,其次有《中学数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国数学教育》等等.
二、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现状
1.围绕一个热门主题: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12期杂志中有5期专题栏的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热门话题展开研究.研读5期杂志中的20篇论文,以挖掘所研究的问题、方法、结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透过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20篇论文,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可见,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研究者黄玉华以苏科版七年级下的证明为例,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提出通过数学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育评价这3条培养途径落实核心素养.研究者杨慧娟、柴晓龙、马勇军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以一节数学课中的三个细节为例,具体说明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李树臣以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的“几何证明初步”为例,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及联系,并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研究者牟天伟、张燕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均数”为例,具体说明发展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对数据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研究者楚秉晶以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为例,提出“数学抽象”须着眼于概念的分离与构建、概念的概括与普适化、概念的定义与符号化、概念的系统化.
2.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教师教和学生学
保障体系下学校管理论文
一、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保障体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是组织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整体教育作用的第一责任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要做学生的表率。班主任严谨的治学作风,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班主任规范的言行,一定是孩子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在评价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时,关键看以下三条:第一,看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班风正,大家才能凝心聚力、共同进步;学风正,同学们才能比学赶帮、你追我赶。第二,看班委会成员是否能够真正成为“领头雁”。一个能够以身作则、有凝聚力的班委,能够在班级中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第三,看同学们日常行为规范情况。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学生的仪表服饰是否符合要求,文明用语是否规范得体,班级卫生状况等等,都是学校时刻关注的内容。班主任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规范的语言行为,高超的管理技巧,周到的人文关怀,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从而使孩子们成长为一颗颗参天大树。
二、以学科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组织,教研组长又是这个组织的核心,是该学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要切实组织好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必须扎实有效,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把集体备课变成集体聊天;如果发现这种现象,学校要当做教学事故来处理。二次备课要充分加入教师个人的理解,要凸显个人特色,不能直接拿着集体备课走进课堂。本组内的听课活动必须按时举行,不能随意增减;评课时要优点缺点一起说,不能只唱赞歌,不讲缺点……教研组长是本组内教学能力的佼佼者,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只有全组内所有同志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致力于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学讲工程”,精心撰写教学论文,才能“百花齐放春满园”。鉴于此,教研组长应致力于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引领本组的所有教师沉浸其中,做研究型教师。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教研组是小家。教研组长要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只有每个小家和谐了、进步了,整个大家庭才能和谐进步,学校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以年级主任为核心的单元管理保障体系
年级管理部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年级部主任由学校聘任,负责该年级的综合事务。年级部副主任两名,一名主抓德育工作,一名主抓教学工作,由年级部主任选任,任期为一学年。年级部的工作十分繁琐:每个年级部都要直面近一千名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规的作业检查、卫生检查、统计各班缺席人数等等,面广量大;每个年级部都要管理五十多名教师,事假的课务安排、讲学稿的印发、教案检查、推门听课……所以学校要求,只要有学生在校,年级部一定至少有两位同志值班。如果把学校工作看作为面上的若干点,那么年级部主任就好像穿连点点滴滴的一根线;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部机器,那么年级部主任就是机器上的转动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以处室主任为核心的指导督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