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意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学教学意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数学教学意见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数学知识掌握不够完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索和思考。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心态,并根据学生实际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趋于表面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习惯用形式化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模糊问题,对自己的直觉思维产生怀疑。但是从实际角度分析,只有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进行巧妙融合,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二)忽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建立对在客观事物接触上的、对空间和平面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要想训练学生的空间创造想象能力,必须要增强学生的空间形式创造性思维,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不依靠模型,只是凭借脑海中的空间形式分析加工,产生出来的新空间形状是模糊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各式各样的困难。

(三)教学存在于解决困难之后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对学生进行舞蹈和帮助,但是却仍然秉持传统的数学结构教学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结构教学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空间数学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空间数学题的点、直线以及平面。新教材的此种教学安排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以及操作确认,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在小学阶段掌握立体数学本质有一定的困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一)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实践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关联现象。具体来说,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将生活实际与语言的知识点这一节内容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生活中哪一些图形是圆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后再应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与语言相关的动态教学内容,如可以展示出动物园内小猴子骑自行车的滑稽场景:小猴子骑自行车的轮胎是不同形状的,有三角形也有椭圆形,还有四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小猴子骑哪种形状的轮胎骑的速度最快呢?”然后,引导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学生意见不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制作相关模型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课后实践练习才会发现圆形轮胎跑得最快。通过有效引导和提问,教师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与实践操作,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探究欲望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将生活知识语言的内容有效融合,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功能,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思考。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大胆畅所欲言,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表想法和意见,敢于提出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切记不要进行批评或者训斥,应当从侧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调整思维方向,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对于回答准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提问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探索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进行题材练习此种思维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要立足学生思维发展的全面性,为学生营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由直观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也为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摸球游戏,并事先准备好一个盒子,里面装满红色球,然后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摸球。当学生发现摸出来的球的颜色都是红色时,教师再告诉学生盒子内全部装的是红色球,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如果盒子中有1个白色球和9个红色球,你们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学生意见不一,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再摸一次。学生会发现大部分人摸到的是红球,只有个别学生摸到了白球。学生对于这一结果感到十分的好奇,也会产生知识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解决疑难问题,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是丰富的,部分知识点浅显易懂,也有部分知识点是深奥的,只有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才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有的问题看似不难,但是学生在实际解决过程中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要精心合理地设置教学环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潜在规律以及创新路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想法和意见。越是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越不会随波逐流,敢于表现自我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需要采用多方探寻答案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冲出思维境界,大胆想象思考。教师也应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设置障碍,引导学生感受挫折,使学生感受到冲破挫折与障碍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顽强拼搏意志,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探索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课后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会开动脑筋想各种办法,有的学生用量角器量,有的学生则用长方形去证明。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意识,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自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之,学生在日后的数学知识探寻过程中,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以致用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认为数学知识是需要无限探索的。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作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把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探索的良好习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桃.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9).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

[3]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11).

[4]曲彦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科学技术创新,2012(26).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2

1.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可以展示学科的本质。

在初中数学中,教学内容可以体现数学的价值,给人比较好的数据,同时也能证明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在整个教学中可以挖掘出数学逻辑的特点,还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情,促进数学水平的改善。

2.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生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因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数学思维,就要求师生之间能有比较好的交流和合作。

3.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个分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进而比较好地设计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给了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可以采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回答问题,尤其对于一些不同的见解,更是需要鼓励和培养。

4.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必须强调师生间的互动,才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程度,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利用时间查漏补缺。课堂教学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对问题和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落后,缺乏一定的学习。

现在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讲,很少有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越好,这样就代替了学生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被动地听讲,在教师的安排和管理下学习。这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情况,给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阻碍,同时也和新课程改革的观念相违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2.师生互动只是形式,不能从本质上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对师生互动的本质不能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为了体现师生互动而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可能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这样教师随意地分组和讨论,没有使教学得到改善,只是在形式上保留而已。

3.师生互动进行太多,没有目的性。

很多教师为了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越多越好,这种想法就片面性地夸大了互动的作用。这种互动缺乏目的性,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中提问,也会使课堂重点失去偏差,使学生不能应对,尽管课堂气氛比较好,但是学生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要得到提高,单单依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是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的。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同一地位的,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独占课堂,将时间都用于给学生的讲解方面,而是应该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地位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就不能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说,师生间的平等性,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互动的前提,必须引起重视,从实际教学出发,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以生活为基础,巧妙地进行互动。

在教学课堂上的互动,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丰富的实例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进行的情景创设,从现实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能够生活化,使他们觉得所学到的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这也是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利用丰富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3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重要意义;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素养,促进数学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培养,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小组交流中各抒己见,独立思考和分析数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听取别人的意见,了解其他同学看待问题的角度,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培养沟通能力。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学生需要主动与其他同学保持密切地交流和沟通,相互之间加强对彼此的了解和印象,共同合作互动,完成教学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数学理论或者逻辑知识都十分复杂和抽象,需要学生长期集中注意力,才能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数学知识,而不会被教师限制,能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由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从旁辅助,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学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一)开展课堂合理分组,引导学生优势互补

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就要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分析研究,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其他学生的陪衬。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并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共同提高,才可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教学作用,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小组团队协作,形成良好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经过对学生的分析后,开展小组团队协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鼓励和辅助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根据长方体学具分析长方体具体有哪些特点,与正方体有几个不同之处。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讨论:长方体有六个面,但长、宽、高是不同的;而正方体的长、宽、高是相同的。通过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对课文知识从多个角度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各种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信息化处理,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进行课堂学习,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进行小组交流,相互配合,加强数学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相互配合,开展小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出题,通过鼠标移动图形;小组学生讨论分析图形运动之后的结果,并抢答,看看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好。

参考文献:

[1]戴凤.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杨卓.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4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数学教学;研究实践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传统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开始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特别是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深远。目前,西方国家的节日和西方餐饮形式逐渐占领了我国的市场,成为一种潮流形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与文化本是一家人,通过教育能发扬光大我国的文化,而教育又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之上。但是,许多职业学校只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远超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迫在眉睫。

一、高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文化对国人思想行动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2.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精神的代表;3.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4.传统文化的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5.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关系。在职业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念。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实践

(一)如何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职业学校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如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的方式,不但学生不容易理解教材中所讲授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探索趣味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欣赏数学并能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教育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数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把中华传统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之中。1.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教授各种数学概念和数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我国的大部分高职数学教材或者高中数学教材中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圆周率是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推算,终于写出了的近似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奋、钻研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应用这种类似的数学概念和内容,不仅能加深该知识点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2.教师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古人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其中蕴含许多数学思想。例如,战国时代的《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充满了极限思想。刘徽在对《九章算术》中一些问题的补充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这些思想方法是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利用这些传统数学思想来讲授极限等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多利用教材中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图案,其中蕴含着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对加深本章内容的学习起到概括主题或者导读的作用。数学不仅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也是充满数学美的一门科学,数学之美在我们身边不乏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大力提倡要有审美观,这不仅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享受,而且也极大地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之美,探索数学美的内容和形式,与此同时也会享受数学美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意见建议。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体系,数学的每个求解或求证的过程逻辑性都很强,而且每个结论必须要有充分的论证。因此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文化素养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1.多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极大冲击,我国的“90后”“00后”等新生代都是在这种西方文化冲击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相对缺乏,因此开设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能极大地补充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的认识。2.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观念。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学习知识的。因此,为了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之中。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想把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知识要有很深入的领会,只有领会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才能恰当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1-2]。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不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也对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职业学校只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严重匮乏。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岚枫,吴文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数学学习与研,2019(21):50.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5

高中是学生的重要学习阶段,而数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十分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革新。本文则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上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将这种方式深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在高中阶段,学生都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这样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去学习,掌握不了正确的方法,数学成绩总是提升不上去。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积极沟通,对于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有很大帮助。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由老师来讲,学生如果有不会的问题也是由老师来教学生解决的方法。而小组的合作学习是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来自主学习。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一起来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来探索,这样学生就不再只是被动的听老师去讲,而是自己主动去学习,去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积极与他人交流沟通,这样学生自身的与他人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都自己学自己的,很少与他人交流,而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这种现状,增加了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团队学习可以使学生很好的融入集体,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3、提高我国数学教育水平

传统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小组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学生会帮助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同学,成员之间共同进步。这有利于提升我国高中的数学教育水平,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性人才。

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1、对数学教师进行培训

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高中教学课堂,第一步就是先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先对老师进行培训,使老师能够很好地将这种方式应用到课堂中去。老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曾经有一位数学老师,他在上课的时候改变不了传统的老师讲课的方式,他认为小组进行交流太慢,拖延了学习进度。然后在学生正激烈的讨论时,他打断了学生的思路由自己来讲。他的行为就是不懂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能很好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对老师的培训,使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要让老师都能认同小组学习的方式,然后在课堂上成功应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高效学习

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合理的分配小组,使每个小组的实力都相当,再选出一个认真负责的小组长。在课上,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小组讨论再由小组选出代表来讲课,整个过程老师都只在一旁指导,提出意见。在每个月末,老师还要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并打分。每个学期末都要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评比,选出优秀小组。我在高中时有一位数学老师,她基本上每节课都不讲,由学生自己预习,遇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课上她先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再派出代表来讲,遇到不会的题如果本小组无法解决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每个小组之间既有竞争也有相互的帮助,在学期末,老师根据小组成员数学的平均成绩,选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每次都排名前三,的确在提高我们数学水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使学生成绩得到提升。

3、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刚刚在高中课堂使用,而且每个班级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改正。有一位数学教师,他应用小组合作教学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他每隔一个月就会开一次班会,让学生提出在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不断进行教学上的改进。这样他的班级就在不断地改进中取得进步。因此,教师也要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对小组教学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反思。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强我国数学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小组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相信在未来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组合作学习会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而且这种方式也会更加广泛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中。

作者:王义明 单位: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孔维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的运用[J].关爱明天,2015,(2):145-146,147.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思考;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意义

何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它是指教学人员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搜集教学资料及借此传达知识给学生并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借助相关媒介进行口授教材,可以录制教材,并播放给学习者聆听、学习,促使学习者精熟教材内容。其次,教师可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异步与同步的教学。同步教学是指信息传递与接收者于同一时间内进行实时性互动;异步教学是指将教材置于网络平台,使用者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汲取知识与发表自我的意见,进一步获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及培养自己批判思考的能力,亦可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学习者可以依自我需求调整学习速度(self-pacing),可以相互论辩与平等对话,甚至可以成为一位“转化型的知识分子”,借此不断批判、思考及反省。

二、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之契机

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师克服过去面对面教学的限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材”以及“黑板”,使得教师很难清楚传达数学教学中的抽象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学生对正弦函数没有直观的认识,而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正弦函数图像动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常受限于场地或时间,信息技术对于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及课后的学习与讨论带来新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化,带来许多的契机。教师在搜集资料之际,可通过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活泼。科学技术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法,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也增加了师生间以及同事间互动学习的机会。学习者与教学者更可以进行交互式沟通,应用于教育层面,促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备“弹性教学”“节省教学成本”以及“合作学习与教学”的优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或QQ等交流软件快速实现交流和探讨,使得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内容,节约了教学成本。

三、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再思考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辅以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教与学更加顺利,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然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有它的再思之处,是教学人员以及研究人员必须反思的。首先,教师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必须考虑哪一类的数学知识以及教学内容较适合借助信息技术来融入。假使有些数学知识由口语及书面资料即可清楚表达,或者通过实际操作可获得较佳的学习成果,那该类型的知识是否适合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呢?假使要借助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方式来教导学生,或许可先由3D情境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及体验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最终还是必须让学生接触实际,因为3D情境和实际之间还是有一些落差。简言之,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确实可为教与学带来新的契机,但是教师必须把握时机辅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信息素养,必须有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可通过PPT整合教学、创建基本的网页、动画设计,使数学教材更活泼。然而,假使某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技能不佳,便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方法,清楚地传达授课内容给学生,亦能补充相关资料,如此的教学质量是否不佳?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成为目前教学评鉴的指标之一。教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可反思的是若使用过度,是否反而造成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受信息技术限制的疑虑。教师在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及网络搜集数学备课资料。在此过程中,其信息伦理的素养是否足够?信息技术使用率的增加及复杂度是相对的,它会带来伦理的问题,包含信息隐私、信息精确、信息财产、信息存取以及言论自由等。教师借助网络搜集资料而制作教材时,对于版权的使用是否有充足的认知?假使不足,我们应举办相关的研习以及课程补足这方面之素养。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变知识传递及获取之方法,它亦转化教学现场及改变师生关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亦带来一些问题,是教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必须要深思的。对于少部分教师而言,似乎有过度仰赖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疑虑,若无信息技术之辅助,在设计课程时会感到困难。

参考文献:

[1]刘隆华.贵阳地区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3).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7

关键词:项目教学理论;中职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中职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文化课程方面也不能懈怠,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项目教学法是一套先进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正确的实施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非常有效的帮助。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将项目教学理论灵活运用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学好中职数学,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1合理选择项目,引发探究欲望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只是一直在接收教师给的信息而已,自身却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在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引导之后,自己没有探索知识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并且在当前社会中,这一类的人才大多处于被淘汰的地位,而项目教学法则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就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项目教学法中,所有的学习探究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项目展开的,项目的选择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项目时,教师要进行仔细的思考。首先,在项目难度的制定上,中职学生在普通学校中的成绩一般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数学成绩,数学的学习需要比较严密的思维逻辑和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因而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好,教师在选择项目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水平,有的教师一直以来都会选择比较复杂的项目,让学生进行探究,然而学生的数学水平却不足以去顺利的进行探究,他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思考许久也得不到答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对数学学习也就失去了热情,所以教师要把项目的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数学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努力而获得最终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其次,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学能力上比较薄弱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也要保证项目的趣味性,如果教师用内容过于学术化的项目,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综上所述,教师在选择教学项目时,一方面要考虑项目的难度,使项目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完成对项目的探究,另一方面要精心选择项目的内容,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2展开项目探究,发展学生思维

当项目选择完毕之后,学生就要开始制定实施的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让学生自己安排每一个人的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搜集相关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数学问题的实践研究,有的学生负责整个项目过程的记录,每一位学生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每一个人在小组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责任意识的促使下,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在进行三视图的项目探究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几组三视图,让学生根据三视图还原图形,学生们首先在组内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每一位学生都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当每一个人都表达完毕之后,把意见汇总,再把不同的意见分配给组内的成员进行图形绘画,当学生们画出立体图形之后,却总有地方不对,这个时候大家积极的进行图形的制作,通过制作而更直观的了解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终于把几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正确的还原了出来,才发现原来图形的摆放也影响着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画面,比如把圆锥的底面朝着左边放置,这样从左边看就是一个圆形,而不是常见的三角形,物体的叠放也影响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判断,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就更加的透彻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产生更新的想法,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完成了项目,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教学角色,引导学生成长

项目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减少教师的干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反,教师要积极的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的信息库,参与到学生的项目探究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项目活动中,他们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因而教师运用启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从而做到问题的解决,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不能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犯错误时,教师不要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而是要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且与学生一起共同去解决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错误的二次重犯。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让学生的成长道路有教师积极陪伴,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让他们自己奔跑,获得更好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项目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的质量,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活动,所有的思考过程都是主动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合理的项目,引导他们提升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舒海滨.“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8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让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一两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上高专由过去的三年制改为二年的日趋临近,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加剧,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数学软件的开发,高职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完善,对高等教育中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课程是非数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各专业人材的素质培养关系重大。各校都在探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开设数学实验课已成共识,一方面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可以将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管计算机在教学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尽管计算机教育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也有了非常的进步,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计算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并不大,计算机教育与数学教育还是严重脱节。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使用计算机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绝大多数的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什么计算机进入数学课的步履如此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受传统的教学理念束缚太久,对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的认识不够;一个是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样就难以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验,谈谈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1.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潜力   我校成立了数学课程开发课题组,针对高专各专业的特点,我们自行制定各专业的教学大纲,针对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增加了数学实验课,大量繁琐的计算得到了迅速快捷的解决。我们的做法是:   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法则、基本公式、基本的应用方法。要力求学生理解概念、记忆法则及相关公式。2)、上机实验:Mathematica软件基本功能;函数值、定义域的求法,函数的极限的计算,导数与微分的计算,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常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多元函数的函数值、偏导数、全微分、二重积分的计算。数项级数审敛、幂级数的求和、函数的幂级数的展开。矩阵与行列式的计算,矩阵求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3)、作业及考试: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作业的布置和评判及网上考试。   我们的体会是计算机进人数学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数学教师走进教育技术、发现和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潜力的过程,计算机进人数学教育必须考虑数学教育的学科特点,满足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育的优势却不是自然就有的,这也是许多教师对“课本搬家”和“题库”式的数学教育软件不能认可的原因。教师们认为这类软件的作用无异于课本和习题集,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计算机表现的不是优势而是劣势。如果计算机不能促进学生思考,它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就不大。随着自动求解、机器证明一类智能化软件的出现,教师们问:如果这些思维活动都让计算机代替了,那么学生们还干什么?教师还干什么?可见,计算机进人数学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在编写大纲和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突出图形功能和计算功能,以动画作辅助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2)、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每次实验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关教学内容。3)、以数学应用为目的,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训练。4)、在学生掌握使用数学软件、解决数学相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思想与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了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在编写大纲和讲义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直观思维、推理、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2.正确看待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特殊的功能:直观,形象,快捷。如在微元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让学生明白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化过程。并能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创作数学实验环境。在解题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例如在极限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动画对所求极限的函数进行变化趋势的描述,生动而有启发性;在空间解析几何的学习中,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出一些柱面和旋转曲面,并通过动画加深对截痕法的理解,对空间图形有一个直观、深刻的理解。   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计算机和教师的作用,如何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两种极端的意见:一种是过分夸大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有人提出信息时代的教学应该与粉笔与黑板说声“再见”了!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传统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教学是成功的,为什么要否定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呢?特别是数学教学是训练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他们担心计算机的引人可能要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以上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实践证明:数学教育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也不是非此即彼,为什么不能来个优势互补呢?所以需要对问题作具体的分析。   在实践中,我们在把计算机引人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认真考虑课堂的理论教学、实践课的创意和教学设计到各环节的衔接。抓住重点、分析难点、强化应用。在这里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这是任何先进的计算机无法代替的。当然,不能低估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与课本和数学词典不同,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数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p#分页标题#e#   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数学。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计算机技术或许能引发数学教育的一场革命,它将极大改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观念。教师不是被计算机替代了,而是用新的方式工作,从新的视角考虑问题。   3.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有了计算机数学课怎么上?这是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计算机的作用体现在辅助教师的讲呢,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计算机的作用体现在提供学生活动的环境呢?另外,要不要粉笔与黑板,要不要课本和笔记,学生的活动怎样组织,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教师每天必须要处理的现实问题。   实际上就是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的方式都灵活多样,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模式,现在计算机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当然更不应千篇一律了。   首先我们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样一来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就有显著的不同。它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要面对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活动是有限的,教师表达的方式是单调的。听以备课主要备老师讲什么,板书如何安排,布置哪些作业,教学计划是面对班级的整体水平制定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关于教学设计的内容我们以为似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目的(知识、能力、态度);2.教学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活动安排、节目的编排);3.技术手段(传统手段如教具、投影仪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当然,对不同的内容如概念课、习题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对不同条件的学校也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时不能设想每节课都能有计算机的支持,所以应有对某一单元的总体设计,什么时候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什么时候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两者又如何更好地配合。   4.教育技术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通过教学实验,我们的一个突出体会是教育技术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有了计算机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这种要求往往被认为是精通计算机,其实这是误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数学教师精通计算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但他们应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一般操作,会使用有关的教育软件。在计算机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他们更需要的数学专业的修养,教学法的知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不断创新精神。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硬件和软件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重视计算机与数学学科的结合,重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是我们对计算机进人数学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