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舒适护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舒适护理论文

基于舒适护理的手术室护理论文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36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名,观察组中有99名为男性,8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6.36±6.72)岁,手术类型为:46例胃穿孔修补术,42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32例骨折手术,25例疝修补术,另外35例为其他类型;对照组中有102为男性,7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47.86±6.64)岁,手术类型为:52例胃穿孔修补术,45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26例骨折手术,24例疝修补术,另外33例为其他类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术前舒适护理,主要是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相关信息、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解释工作,采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2)术中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预先将手术室的灯光亮度、湿度、温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协助患者摆放体位、更衣,及时遮挡裸露部位,尊重、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在安置患者手术体位时,动作要轻柔;

阅读全文

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33±2.54)岁;其中,行骨科手术患者11例、妇产科手术6例、普外科手术1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34±2.67)岁;其中,行骨科手术患者10例、妇产科手术5例、普外科手术16例;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舒适护理:手术前,医护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简要介绍主治的医师、麻醉师及其他护理人员等;同时,主动和患者进行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加以疏导,使其能够保持平缓的心态接受手术。(2)术中舒适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应配合患者主治医师,调整患者体位,保持患者体位的舒适;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适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3)术后舒适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消除患者的担忧,向患者讲解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帮助其树立起康复的自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术后患者病情的监测,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指导,加快患者的康复。

1.3评定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同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行百分制:分数>84分为满意,分数在60~84分为一般,分数<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组例数×100%。

阅读全文

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3±1.8)岁。其中普通外科手术87例,骨科手术33例,妇产科手术30例,泌尿科手术10例。所有患者中未发现有其他全身疾病或恶性肿瘤。

1.2护理方法

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160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80名。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检测比较差异。

1.2.1常规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进行检查,包括患者的皮肤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将金属物品和贵重物品取下。将患者的病理、CT片以及相关资料带入手术室中,同时准备好手术用药。在手术室中核对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床号等信息。将患者的身体安置在正确位置,以便手术麻醉和手术操作,在手术进行时要记录好患者的情况以便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

阅读全文

手术室舒适护理论文(共4篇)

第一篇

1术前心理护理

首先,在患者手术前一天,主管护师和相关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见面,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通过查阅病例了解患者的年龄、诊断、手术部门、手术名称,以及核对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和过敏史等。其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家属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在此基础上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主管护师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向患者介绍一下手术室环境,再针对患者具体状况讲一些手术成功的实例,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信心,减轻患者思想负担。

最后,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和安慰,减少患者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能在术前能保持最佳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要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求,在不影响手术的条件下可以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第二天的手术。此外,护理人员在探视护理中,表情要自然,整个过程尽量使用规范性礼貌用语,以取得患者信任。

2术中护理

2.1患者手术前,手术室主管护师和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手术室清洁工作,保持手术室内清洁和做好通风工作,对手术室和室内物品进行消毒,减少和避免强光进入手术室内,并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之间,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有安全舒适的感觉。

2.2手术中要尽量让术前主管护师或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护理,这些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真实情况,掌握患者一手资料,与患者有过情感交流,使患者能感觉到情切,进而减少紧张心理,能为手术成功提供可靠保证。

阅读全文

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临床症状、心功能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4.5岁;病史3~16年,平均8.3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0例,Ⅲ级36例,Ⅳ级14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31例、扩张型心肌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日4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疾病类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常规护理措施

2组患者据医嘱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3舒适护措施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舒适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1)心理辅导:由于病程长及反复入院治疗,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不适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加以安抚,为患者解答疑虑,帮助其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并对疾病治疗树立信心。(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的注意事项、预防措施、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环境护理: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噪声干扰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维持在50%~60%,并随时根据外界环境进行调整,注意保暖。(4)饮食护理:患者饮食上宜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切忌饮食过饱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防止窒息。(5)体位护理:呼吸困难、气喘、发绀、水肿是慢性心衰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宜取半卧位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患者背部可放置靠垫,以舒适为宜。(6)吸氧护理:患者应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低氧血症,氧流量一般为2~4L/min,并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呼吸困难程度调节氧流量及持续时间,氧气管和湿化瓶应及时更换避免污染。(7)病情观察:由于部分慢性心衰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心率加快、出现心律失常或夜间呼吸困难则表示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另外,还需密切观察水肿及肺部感染征象,避免心衰加重。(8)输液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和急性肺水肿。(9)康复指导:指导患者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烟酒、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做到自我保健。需长期服药患者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剂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等,定期门诊复查。

阅读全文

循证护理高等教育模式的启示

摘要:[目的]介绍英国循证护理的高等教育模式,为我国高校护理教育和临床护士的循证实践培训提供启示与借鉴。[方法]文章分别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习教材、结业考核、带教团队、学习资源和设施等方面介绍英国护理授课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循证实践模块的开展方式。[结果]英国护理授课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循证实践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个性,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多元化的带教团队;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利的学习设施。[结论]英国循证护理教育对我国高校循证护理教育和开展临床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培训均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循证实践;学习体会;护理教育

循证实践(EBP)近年来作为国内外医疗领域的热点,在医学生的在校教育、临床人员的培训中逐渐开展起来,以高质量的证据为临床导向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的DavidSackett教授提出循证医学(EBM)的概念以来[1],随着英国Cochrane协作网、约克大学NHSCRD循证护理中心、澳大利亚JoannaBirggs循证护理中心的成立,循证护理实践得到迅速发展,国外有不少院校将循证实践教育纳入本科生、研究生和临床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中[2-3]。尽管我国目前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循证医学中心,复旦大学的循证护理专业培训,但我国护理人员对循证实践还缺乏全面系统性的认识,仅有少量高校开设循证护理(EBN)的初步尝试[4-6],循证护理教育滞后,循证护理实践及培训状况不尽人意[7-9]。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的第二批中英合作护理硕士培训项目,并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前往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通过这次进修学习,开阔了我的国际视野,更新了我对护理事业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英国循证实践教育有了深度的、系统的认识,这正是循证护理教育和实践需要学习和借鉴之处,现将学结报告如下。

1索尔福德大学循证实践(EBP)的培养模式

英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2种,一种是授课型硕士(PostgraduateTaught),一般为期1年,包括2个学期共4个模块的课程学习以及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论文(以系统性综述为主),其中每个模块及毕业论文都分配一位导师进行课后的学习和跟踪,这种类型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强度大,包括课堂学习、大量阅读、完成作业及考核;另一种是研究型硕士(PostgraduateRe-search),为期2年左右,不需要参加正式的课程学习,以跟随一位固定的导师做研究为主,其目的是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或为修读博士做准备。循证实践是一门独立的模块,且在最后毕业论文写系统性综述时会强化EBP的学习及应用,学习的目的是结合科研成果、临床实际和病人的意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通过评判性地将科研知识转化成临床实践,给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改善病人结局,将最新最有效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循证实践课的开展包括3个阶段的学习。第一个阶段分别针对量性研究、质性研究和系统性综述及Meta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第二个阶段以专业的文献检索指导和实际操作为主,包括通过PICO模型[6]构建循证护理问题,各大医学护理相关的英文数据库的选择和检索方法、检索词的发掘和应用,以及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的运用;第三个阶段主要讲解循证问题的形成以及如何将最佳证据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包括理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变更管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分析等。

1.1循证实践(EBP)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英国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英国教育的重点。课堂学习形式以老师授课结合杂志俱乐部(JournalCubl)[10-12]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中融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视频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习文献质量评价为例,先以4人或5人为单位将不同国籍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组中,分别负责查找文献(1人)、课堂汇报(2人)、记录汇报内容及讨论结果(1人或2人)。每周老师提前根据教学计划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放到公共平台上,由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进行自主学习,广泛查阅文献及书籍;然后,小组内的成员根据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分别负责查找符合标准的文献并提前分别发给小组内成员,小组成员课前阅读论文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选择适用的论文评价工具来评价论文;课堂上老师快速将学习内容讲解1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习任务进行汇报;汇报后,由其他小组的成员先对汇报进行点评、提出疑问或者反驳;待所有小组都汇报完后,由老师进行互动式的点评,对好的观点、精彩的汇报进行表扬,并对汇报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最后梳理和归纳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总结;此外,每个小组均有1名成员负责记录和整理该组的汇报内容、其他小组的意见及老师的点评。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能够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合理的分工又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学习。

阅读全文

基于核心制度的护理论文

1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之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本文主要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讨论护理安全。

2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术前患者访视制度、护理文件管理制度和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3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的意义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医学知识的普及,在就医过程中患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合法权益,医患矛盾也逐渐增多,此时医疗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是护理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制度,它是一切护理制度的根本,是护士的医疗行为准则。在医疗活动中,只有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才能确保护理安全,只有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不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的危害

阅读全文

患者安全教育模式在医院管理的应用

【提要】患者安全是医院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的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等级评价的指标之一。如何将患者安全融入医院文化,并植入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处,成为指导员工工作的行为指南,这对医院管理和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的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探索,将患者安全这一理念从引入文化到拓展外延,从学习内涵到培训精髓,从借鉴经验到探索革新,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医院的教育模式。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相结合,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事业发展;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入家庭,将安全文化带入患者家内,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照顾。多方面的患者安全措施落实,从而为医院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提供管理参考。

【关键词】安全教育;医院管理;教育模式

患者安全理念可追溯到希波克拉底的名言“First,donoharm”这是对医疗服务核心和本质最简洁的表述。基于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全球患者安全的核心原则,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4年10月启动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正式提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探索患者安全的解决方案[1]。我国卫生部于2007年11月27日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参加全球患者安全挑战行动,并于2007年启动了“国家患者安全目标”项目,将“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纳入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之一[2]。各个医疗机构结合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以医院等级评审、评价为契机,建立起患者安全的网络直报、不良事件收集等工作,对患者安全在我国医疗事业中的落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一院)将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思考与临床医疗与管理相结合,于2008年率先在全院职工内推行建立自主学习型小组,旨在研究患者安全文化,推广患者安全举措,改进患者安全工作中的不足。经过7年探索与实践,重医一院在患者安全落实和举措上、推广和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领导重视、医患参与、和谐监督、持续改进的多元素患者安全文化,实现院内不良事件信息采集公开透明,平等交流和利用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现报道如下。

1背景

由于医疗工作性质和流程的不同,医生的工作地点常常在门诊、病房、手术室,甚至是实验室等地方轮换,而护士则是全天守候在患者床旁,观察患者病情,处置患者危急情况,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定期与医生和医技人员交流。联合委员会在护理与患者安全一文中指出,医生每天在危重患者身上花费的时间只有30~45min[3]。在医疗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护士既是患者安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又是患者安全链锁上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护士了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熟悉错误发生的关键步骤。因此,护士在患者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我国在患者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没有较完整的患者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2008年1月重医一院在院领导的大力倡议下结合临床工作特点,从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科室中(如手术室、急诊科、胸心外科、脑外科等)选拔出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并热爱和愿意奉献患者安全的10余名护理人员,组成“患者安全”小组。小组成员从参阅,翻译有关患者安全的外文期刊开始,每月汇报和分享读刊收获1次。在深入了解患者安全文化后,融合患者安全理念,更好地落实患者安全措施。对医疗活动的监管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指导、教育、培训、监督、激励和惩罚等内容。其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确保工作安全、正确、高效地完成[5]。重医一院先后建立起“五心护理”“5S管理”“护理信息技术”“慢病管理”“护理英语”等学习型组织。患者安全小组成员由原来的10余名增至90余名,涵盖临床各个科室,吸收不同岗位级别和学历层次人才加入,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成绩卓然的学习型战斗队伍。

2小组组织形式与职责

学习型小组组织由分管护理院长和护理部直接领导,下设组长1名和副组长1~2名,形成部属两级架构,做到快捷沟通,迅速反馈。小组组长与护理部领导共议,负责制定年度目标计划,分解细化任务,通过QQ、微信群、会议等形式,定期与组员召开讨论会,收集、整改意见并及时调整工作步骤。小组活动内容从学习和了解开始,将有关患者安全的文化和文献资料通过翻译,了解各国如美国、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在患者安全文化的研究前沿、关切要点、程序调整、流程优化等。通过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学习,将先进的理念与国内患者安全文化现况相结合,找出其中观念差距、操作要别、管理差异等,吸收患者安全内的精髓并建立符合临床工作的操作规范。患者安全小组,侧重安全文化的疏导和探索,旨在洞悉患者安全环节中薄弱环节,收集临床一线资料为护理部和医务处等行政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促进完善临床工作的规章制度;“五心”小组秉着重医一院“接待热心、征求意见虚心、解释耐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的精神,寻找临床工作在安全文化中的差异,重视环节管理,实现医护共管,做到“三动——医患互动、护患互动、患者感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5S”管理小组最初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又被称为“五常法则”的管理理念,后拓展到“6S”增加“自检”一项。其目标在于规范卫生环境管理,按照“三定”“三易”原则管理公共区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形象,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明朗、活性有序的就医环境,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护理信息”小组为提供高效、客观的护理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运用信息技术为临床操作保驾护航。探寻国际、国内信息管理模式,从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等方面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护理英语”小组,集结院内英语兴趣爱好者,拓宽阅读层面,提高护理文化修为,将护理英语中精品之作与全员共享。“慢病管理”小组结合疾病专科特点,全程关注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提供专业健康指导,并结合疾病专科特点,为患者提供后续关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