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水资源管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策探析
摘要: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状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即“三条红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政府监管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政府监管;监管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环境,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严格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中央文件要求为指导,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进行了统筹安排和部署,引起了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关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想落到实处,政府的监管作用极为关键。建立健全相应的政府监管制度,保障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势在必行。
1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水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监管工作,但是政府的监管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实施过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在实现“三条红线”的宏观目标上成效仍显不足[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探析
[提要]本文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发展趋势和笔者学习教学经历,参考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九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尝试总结目前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五大应用方向,以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时代;工科;应用方向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技术、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生态等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特性,有着极广阔的研究视野,它以管理决策为中心,以土地利用及协调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究内容。1998年教育部将原经济学科中的“土地管理”和工学中的“土地规划与利用”合并成“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10304,2019年变更为120404),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从此,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迅速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5年,全国有125所普通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130所高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所高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为社会输送近6,000~8,000名本科生、2,000~3,000名硕士生、150~200名博士生。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比较综合,国内各高校的办学背景也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农林类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师范类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理工类院校是在原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基础上成立的。
二、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设立的测量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2007年设立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和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三个专业一并归属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工科特色明显,毕业生授工学学位。该专业于2013年获批为校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为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该教研室获批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毕业生熟悉测量学、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知识,具备测绘、国土规划、数据库建设等能力;能在规划、城建、测绘、交通、农业、地产等行业部门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不动产登记及评估、土地征收及储备、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字地形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地图制图学、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基础、空间分析、程序设计等。该专业目前已有9届毕业生共计462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相关企业和部门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取得很大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调查结果表明,近3年实习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100%。
三、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
水资源系统管理思考
1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自然资源,并没有产生紧迫感;直到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水源污染使一些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相继出现水的供需紧张状况,水问题日显突出。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系统,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给出了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3层意思,即代际平等、区域间平等、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持续利用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含义,是对再生资源使用的专门术语,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是无“持续”可言的[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托于生态、经济系统之中,支持和维护自然—社会的持续发展,其中心任务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永续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用水的需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通过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和管理来实现的。 水资源系统规划是从系统整体出发,依据系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部门用水的需求,制定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河流治理的总体策划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确定开发治理目标、优选实施方案和拟定开发治理程序等[2]。水资源管理则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3]。现代水资源管理即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环境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发展中得到保持甚至提高。由此可见,水资源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同方面。前者是达成目标的总体部署,后者是对实施过程的调控,它们统一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目标中。由于水资源系统具有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双重属性,使得对水资源系统的管理研究非常复杂,牵涉的学科领域也异常广泛,本文将从管理体制、调控机制、法律、教育、技术保障等各个方面来探讨水资源系统可持续管理的研究框架。 2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系统框架 2.1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其形成和运动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它以流域为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随着水文地理和生态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实行综合管理,顺应了水资源的自然运移规律和经济社会特性,可以使流域水资源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流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它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流域水循环不仅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也是诸多水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共同症结所在。 流域水资源管理就是将流域的上、中、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治理、开发与保护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兴利与除害结合起来,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按流域进行水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流域水资源管理既不允许顾此失彼,更不允许以邻为壑,需要统筹兼顾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另一方面,应加强城市水务局体制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地域范围有限,集雨面积小,自产水资源数量少,但城市经济规模大,人口密集,点源污染高度集中,因此对防洪要求很高,供水保证难度很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城市水务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贯穿水源地保护、供水、输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等整个过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内外实践已经表明,在城市辖区内由水务局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也符合大的范围内按流域管理水资源的系统思想。尽管目前我国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新《水法》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不少地方已取得实效和好的经验。如在我国较早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而成立的上海市水务局,作为主管全市水行政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其设置的主要职能处(室)包括:政策法规处、综合规划处、防汛和设施管理处、建设管理处、水资源管理处、农村水利处、科学技术处、经济督导处等。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借鉴香港经验,1993年成立的深圳市水务局自成立以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水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管理制度,消除实际中存在的“多龙管水”现象,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通过需求管理、价格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各类用水迅猛增长,而供水的发展常落后于需水的增长要求,因此不得不对用水加以限制:不是要多少水供多少水,而是供多少水用多少水,即供需关系由原来的“以需定供”原则,变成“以供定需”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开始考虑如何对需水要求进行分析,使各类需水指标进一步合理化。这时水管部门的职责就不是只管按照用水户提出来的用水要求,千方百计去修建供水工程来满足它,而是要对用户提出来的用水要求进行分析,并和用户一起想方设法,降低用水指标和定额,以便在有限的供水能力条件下使水发挥更大的效益。#p#分页标题#e# 需水管理、用水管理和供水管理是水的供需问题中3个不同的环节,它们相辅相成以达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及节约用水的目标。如上所述,需水管理是从根源上抓起,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和科学试验,以提出最科学合理的各类对象的需水指标。供水管理是在供水过程中尽量采用各类措施以减少水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无效消耗。用水管理则是在用水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水量浪费,并在用水效益与供水费用之间寻求适当平衡。可见,需水管理是这三个环节中最根本的,通过需水管理,可以促使人们积极发展各种开源、节水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其他两个环节的效率;另一方面,需水管理的经验又是通过用水管理而归纳出来的。在用水过程中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开展节水增效活动并通过反复在实地的观察试验,可以对现有的用水定额进行改进,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率先对需水要求进行分析、加强管理的是以色列,从20世纪后半叶以色列建国伊始就开始进行,其需水管理的核心是节水,通过一年一度的水审计来检查无效损失,回收废水加以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包括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他们的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经过对需水的反复研究,是同类条件下最先进的。 澳大利亚的需水管理实行较早,他们通过抓配水效率,将水损失减至最小和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用水效率和水的替代物等节水战略,以缓和水的供需紧张局面。 此外,在水市场,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矛盾。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水是有价值和价格的,开发利用应当付出代价,进行补偿。这就为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彻底改变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水资源管理的经济调控措施就是采用经济手段,依赖于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以此为杠杆,来间接调节和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水事活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水价可分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3部分。资源水价是体现水资源价值的价格,它包括对水资源耗费的补偿,对生态(如取水或调水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的补偿,以及对水资源开发技术促进的补偿。工程水价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工程费(勘测、设计和施工等)、服务费(包括运行、经营、管理、维护和修理等)和资本费(利息和折旧等)的代价,具体表现为供水价格。环境水价是经使用的水体流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其具体体现为污水处理费。作为水市场的一种调控手段,应该改革水价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原则,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区别用水类型,确定新的水价标准,建立根据市场供求、成本变化和水资源性质、特点、状况,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自行制定、及时调整水价形成的新机制[4]。 可以看出,水资源的调控机制是以价格为杠杆,水的定额分配为手段,来促进开源节水,提高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从一定方面可以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有利于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2.3 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制度、政策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加强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将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水资源管理法制体系,走“依法治水”的道路。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和立法规划,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宪法中关于资源管理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制定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基本依据。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二十六条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宪法的这些规定,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活动和立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立法依据。 (2)水资源管理基本法和其他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和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 基本法是调整某些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法律。这种立法常常成为一个国家其他单行的资源与环境管理立法的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它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3)水资源管理的国家行政法规。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水资源管理的各种专门性法令、法规、条例和决定,是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河道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等。这些条例和细则对一些法律中的原则作出了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具体规定。这些法令、法规、条例和决定,具有国家行政强制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制定并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法规和规章。如《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上海市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武汉市环境保护条理等》。 (5)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是我国资源与环境管理法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p#分页标题#e# 根据《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的环境标准由5类两级组成。5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允许含量所作的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的限量规定)、环境基础标准(对环保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环境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环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所作的规定)及环境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由国家法定机关制作的能够确定一个或多个环境特征值的物质和材料)。两级,是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国家级环境标准由国家环保局制定,地方级环保标准由省一级人民政府制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1994)、《地下水质量标准》(199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199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1991)、《渔业水质标准》(198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等是我国主要的水环境标准。 (6)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条约。经过我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条例、公约和协议书,与国内法同具法律效力。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还规定,如遇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国际或者国境边界河流、湖泊有关的国际条约、协定,水法第七十八条也有类似规定。因此,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水资源与环境管理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先后缔结和加入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等国际条约。 当前国际上对水的立法方面十分重视,强调水资源立法要同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在立法中注意强调水资源规划等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发展水市场,还应把水行政部门的水管理与有关经济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各类功能的管理分开等等。 2.4 树立“资源有限,使用有偿”的可持续发展观 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机构的决策所能达到,它需要所有公民的参与和积极响应,需要一代人直至世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树立“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是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水资源具有全球性,从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的联合国水会议以来,水问题得到了广泛讨论。经过20世纪80年代“饮用水的10年”和90年代“水争论的10年”,在迎来21世纪之际,全球水资源伙伴行动框架(GWP)领导人哈立德•莫莫塔杜拉赫在1999年8月召开的世界水会议上指出:促进水资源统一管理行动,是全球水问题最优先领域。这里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就特别重要,一方面,信息要传达到能够产生影响的群体,如高层政界人士和公众;另一方面,要向未来水资源的管理者———孩子们灌输这一思想。只有加强宣传,才能促进观念的转变,才能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使之“可持续”下去。 对决策者来说,转变观念,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提高人们对缓解水问题和改革水管理体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水危机感和忧患意识;②转变水利从属于农业、仅仅是工程建设的传统观念,树立水利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水资源统一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大水利、现代水利和资源水利的观念;③转变“水务一体化是部门利益之争”的意识,树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水资源管理、有利于水利产业实力增强、促进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的观念。④深刻了解缓解水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综合规划、优化配置、防污治污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⑤建立水资源的全民参与意识,应该设立一个由公众参加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机构,制定公众参与决策的方法,特别要提高妇女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公众,要建立以下观念:①转变在人们意识中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误区,树立水是有限资源的观念;②转变水利是社会福利事业的思想,树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供水等水利工作是社会劳动,必须以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价值的观念;③树立水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用水排水是生产和消费行为,必须计入成本和付费的观念;④树立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促进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⑤在明确水资源短缺是贫困和制约发展的同时,树立有水而没有投资同样意味着贫困的观念。此外,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水资源教育。在对台湾中职学生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调查研究中[5],许多人对于“公害问题”、“法律行动”的认识较差,虽然知道“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在感情上却还是愿意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这说明在学生中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很多人还不能把水问题与法律、生活行为联系起来。加强中小学生的水资源教育,除了讲授水资源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外,主要应该做到:①强调“知行合一”的环境行为。虽然一般的学生在环境知识方面具备有一定的程度,但并不表示他们一定会在生活中实现这种认知,展现于环境行为之上,这种“知而不行”的现象是令人担忧的。应该采用积极鼓励、消极惩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可持续行为。②重视“说服行动”、“法律行动”的能力。只有更积极地培养正向的环境行为,才不至于让环境行为一直停留在“保持环境清洁”,“节约能源、资源”的阶段,使环境行为更具有可持续性。有些学生会认为环境保护做起来太麻烦,功课繁忙,没有时间,而且环境问题太复杂,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因此,如果环境行为能成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将环境行为视为生活习惯之一,从小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就会养成正向的环境行为。例如鼓励学生上街携带环保袋,生活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③为促进环境行为,强化学生的态度比强化学生的知识更有效,所以态度与行为的培养可以作为学校推动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保持“知识—态度—行为”的始终如一性。这样通过对青少年对“水资源”和“环境”的态度,可预测未来人对于“水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使“水资源”的利用真正能够达到“可持续”。#p#分页标题#e# 在宣传教育中,还要注重对水资源的培育和保护,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卫生,这些都将有利于增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树立“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相互依存、转化、协调的发展观。 总之,水资源管理需要社会各界、全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运筹。不仅要求工程单位、环保部门、生产用水单位等的统一决策,还要有公众的参与,不仅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青少年的义务,因为他们是世界未来的决策者,是实现“水资源”真正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2.5 建立3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实时调度 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调度,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流域的、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建立优化模型,采用先进的测量、控制、计算机计算和模拟技术,通过模型求解和人机交互的方式,为决策者进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远景以及实时的辅助支持,达到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包括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是以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为基础,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手段,以水资源优化调度和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微咸水)及外调水的联合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节水、防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水资源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模型分析,及时提供水资源决策方案,并快速给出方案实施情况的后评估结果等,以确保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动态和科学管理,做到防洪与兴利、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调水、水质与水量、优质水与劣质水之间联合调度和高效利用,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水资源管理学、决策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的辅助决策者解决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式计算机软件系统。它面向水资源系统、面向可持续,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服务,为领导者进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3]。而3S技术则为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即时、可靠的信息平台。 可见,构建一个基于水情预报系统、需水预测系统、集3S技术于一体的流域监控、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将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及调度的实时性。 3 结语 水资源是一个有着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复杂大系统,其发展状况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本文从管理体制、调控机制、法律、思想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确定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系统框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不仅包括气象、水文、地质、能源、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还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将水资源利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才可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流域水环境治理环境作用
【摘要】
介绍了流域水环境及治理涵义、环境NGO的概念;探讨了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促进流域水环境中环境NGO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环境NGO;水环境治理
流域水环境是以流域为载体的各种环境要素的总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包括3层涵义:①工程技术和生态学意义上的治理;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③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的治理[1]。笔者所说的是公共管理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与保护中的运用。尽管政府在治理流域水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成绩和进步,但未能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上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和变革。在传统水环境治理上,我国治理水环境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科层机制和市场导向的市场机制,但科层机制和市场机制因其自身功能性缺陷,使其未能真正实现水环境的“良治”。因此,迫切需要第3种力量来弥补其存在的缺陷。而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成长,特别是环境NGO的发展,其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所谓环境NGO,是指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效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境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2]。因此,研究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于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水利下大运河的保护与建设探究
摘要: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大运河河南段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借鉴国外在河渠水系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合理规划水源、恢复河流功能、树立生态理念、保持河流健康、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杜绝污水排放等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水源选取;泥沙处理;生态理念;隋唐大运河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用于通航的水利工程。以河南段为主体的隋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支撑了隋唐宋封建王朝鼎盛繁荣。大运河作为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标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大运河保护建设工作,指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遗。隋唐大运河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河南段作为隋唐大运河保护的关键区域,其主体和核心就是水利工程。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就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
1借鉴国外在河渠水系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经验
大运河的载体是水,大运河的根和魂也在水。隋唐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关键的环节就是运河水系如何恢复、保护和治理。过去几十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局限,包括运河在内的水系基本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和整治,普遍存在生态退化、缺水断流、水体萎缩、淤塞严重、水体污染等问题。这些情况,发达国家在很多年前也曾经历过。国外河流治理的转折是在治河理念上的转变。1938年德国的Seifert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即完成传统河道治理任务基础上,以近自然的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整治,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将生态学的概念运用于工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于生态学工程措施的认识。这些理念对西方国家水系治理影响很大。恢复自然的生态治理模式、加强景观保护以及文化建设,成为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等河渠水系治理的根本选择。20世纪50年代末期,莱茵河又黑又臭,鱼虾绝迹,被称为“欧洲下水道”。为改变这种局面,德国利用整体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景观。经过河流综合整治,以莱茵河为代表的德国河流,现在是世界上治理最好和最美的河流之一。美国在河渠修复中,向河道倾倒一些影响河道自然流动及河岸稳定的原木残体或块石,达到改善水文情势、河岸稳定和营造生物栖息地的目的。1990年,日本政府颁布《近自然工法》,改变传统的治河理念,要求治河工程尊重自然的多样性、流域自然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单一目标的河川整治向流域全面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展。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流受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经历了自然河流、防灾河流、侵占的河流、河流公园、近自然河流等5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德国和日本等的河流改善措施,并开始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21世纪初,著名的清溪川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河渠生态保护认识和实践上还落后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期治水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已逐步认识到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理念,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也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合理规划水源,恢复河流功能
运河是河流的一种形式。河流要有水源,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否则就不能称为河流。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771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4亿m3。河南的水资源量并不丰富,运河水源的取用,更需要精心规划。隋唐大运河河南段,主要位于河南北部、东部和西部。根据流路和水量大小,可以利用的地表水源有洛河、伊河、黄河、沁河、卫河等。其中黄河水资源量最大,伊河、洛河、沁河水资源量较大,卫河水资源量较小。从过境水量来说,黄河保证率较高,但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容易造成运河渠道淤积,但是通济渠离不开黄河水,永济渠也可以利用黄河水。洛河、沁河的水含沙量少,可以直接作为运河水源。利用南水北调进行永济渠生态补水,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常态化供水,引用黄河水可能是永济渠水源的主要途径。引用黄河水,就需要解决好黄河泥沙的淤积问题,关键就是减少引水的含沙量。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离河不远、引水方便、地势低洼的地方设立沉沙池,让泥沙在沉沙池中沉下来,然后将清水引到运河河道。沉沙池淤满以后用作农田或林地等,择地再开辟新的沉沙池。河渠的生命在于流动,正如人体内血液流动一样,作为运河也不例外。由于河道条件的变化和公路、铁路交通便捷可靠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一定需要恢复通航功能,但是它还有防洪、供水和生态功能等,运河不应该成为与外界隔绝的水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需要根据运河的宽度、水深、坡降等,计算并确定合理的最小生态流量或环境流量。
我国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水文化研究至今,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掌握我国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来的关于“水文化”的论文,从学科分类、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研究机构及论文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构建“水文化+”研究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信息化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不断增强,于是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愈发重视。当前,信息化技术优势较多,应用广泛,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文章首先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从3个方面说明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该3个方面分别为水利灌溉、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由于当前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的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文章将研究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中的运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相关的技术设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较为强大,能够提高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该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物质,但是其资源有限、分配不均匀,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以解决人类用水问题,就会采取一些非工程或者工程方面的措施。当前,我国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并且不同时间内水资源或多或少,所以有些地方容易出现干旱或者水涝现象,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开发水资源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通过水资源进行发电等。所以需要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对河流进行调整或者控制,从而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用到的这些措施时需要建立一些工程结构,才能达到调节和控制水资源的目的,这些工程就被称为水利工程[2]。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防洪减灾、发电、供居民饮用等优势,所以,人类对建设水利工程非常重视。会将很多相关技术运用其中,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更加完美。如今,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很多益处,在当今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3]。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对水利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从而让水利活动有序进行,让水利工程更大程度帮助人类的前提下,减少资源使用量,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4-5]。水利工程中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工序繁多,并且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量也会很多,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不仅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还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能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将会简化工作繁琐程度,还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优势。于是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1个管理系统,从而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便捷之处,提供1个有效的水利信息服务,使得水利工程有更好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大的财富。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为人类创造很多的便利,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科学决策等,总之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非常重要,自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其重要性也会很强[6]。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复杂性越来越高,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简化工作、提高效率、提高建设质量等。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重要的相关信息,使得施工更加的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还能够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判断评估,判断是否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成本,加强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使得原本就很复杂、工期长、成本大的施工管理得到更加优质的配置。另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会存在安全问题,如果使用到的材料或者技术不合理,其建设质量就会存在问题,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安全问题是难以通过人为预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和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尽量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所以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程度很高。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较多、应用广泛,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止1个方面,本文将对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分别为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这3个方面的应用能够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作用。
水利工程监理资料存在问题与措施
摘要: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贯穿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竣工阶段的各个环节,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等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资料是对监理工作的具体见证。监理单位应加强人员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监理人员专业素质,才能将监理资料整理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资料整理;问题及措施
0引言
监理人员在从事关于质量、安全、进度、资金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时,根据规定整理相应的资料,但是由于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具备、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其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将监理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集中性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
1.1概念不清
在对监理资料的抽查中发现监理人员对以下概念模糊不清。首先,监理单位与监理机构分不清。监理单位是指在招投标中中标具有独立法人及监理资质的单位。监理机构则是依照监理合同派驻现场,代表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职责的机构。在监理资料中常出现需要监理单位人员签字盖章的由监理机构代替,造成这一原因就是因为对此概念不清晰。其次,监理日志与监理日记分不清。监理日记是监理人员对当天工作中个人工作内容及工地发生事件的原始记录。监理日志是由指定监理按照规定格式与内容对监理日记的整理记录。监理日志最终会成为工程档案的一部分,监理日记则没有强制性要求,而现场的监理人员经常把个人记录的监理日记当做监理日志记录、归档。最后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分不清。监理规划是指导监理机构开展工作的指导下文件,监理实施细则则是用以实施某一专业工程或工作的操作性文件,两者的审批程序不同,签字人员及盖章单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