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水污染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水污染论文

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环境工程学论文

1水污染控制工程内容的特点

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如何保障饮用水水质合格和污水达标排放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水处理技术需要广泛应用和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水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各个行业的水污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污染控制工程涉及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应用性强,不仅是对水处理理论方法的总结,更是对水处理工程实践的有效指导。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的课程教学主要着重于介绍水处理的各种技术方法和工艺,学生的感觉就是在学习知识然而,经过课程学习后,学生存在的疑惑是不知道在哪些工作岗位上能够使用这些技术,也不知道今后如何为就业方向做准备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发挥课程的实践作用,所以,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是有必要开展的。

3将“岗位指向教学法”引入教学过程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的课程,课程内容中涉及很多可能的就业岗位方向岗位指向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方法、工艺与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工作岗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课程学习对今后相关工作的起到的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的课程教学中,岗位指向教学法的应用点比较多在介绍水质标准时,可以将我国现行的各项水质标准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在各个地区的环保部门从事水环境管理工作,依据的规范就是各个行业相关的水质标准在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污水泵站等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教学过程中,指出这些构筑物的位置关系及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原则,使学生对污水处理过程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到污水处理设计可以在各个市政设计院或有设计资质的环保公司开展,也就是说,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污水处理厂水泵站、市政设计院和环保公司作为就业岗位,在大学期间为某个岗位方向做准备,积累经验在沉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沉淀规律和理想沉淀池分析,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钻研专业理论知识,为将来在研发部门研制更高效的水处理沉淀池打基础在混凝净水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各种无机盐类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类混凝剂的优缺点,引导学生选择和判断混凝剂的适用条件及在实际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指出研制新型高效混凝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鼓励有读研志向的学生积极准备报考水处理相关专业研究生,将来为我国的净水事业贡献力量在吸附和膜分离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指出目前市售的瓶装饮用水主要是通过活性炭吸附和反渗透膜过滤进行的处理,也就是说,瓶装水和各种饮料的生产主要是水处理的过程,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将这些制水企业也作为就业的目标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净水工艺的教学过程中,指出哪些工艺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哪些工艺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产单位的生产废水必须进行污水处理,达标才允许排放,否则将缴纳排污费或被勒令停产整顿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对于大部分生产单位都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企业都设置有环保部门,所以,这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在水处理构筑物结构组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CAD工艺图和构筑物仿真图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锻炼CAD制图能力,鼓励有兴趣或者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深人钻研数学建模仿真方法,为将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打基础在水污染控制原理和相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重要的专业名词给出其英文单词,鼓励有意向报考研究生学生认真学习专业英语,查阅专业领域前沿的英文文献,为将来时的科学研究打基础。

4结语

阅读全文

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就业的首选方向之一。本文以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特点,以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及课程考核等角度分析本校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前沿知识掌握,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或继续深造知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就业导向;继续深造导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呈现出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现实,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逐渐演变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1]。环境保护工作与可持续发展任务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专业环保人才的输出是国家环保工作持续、高效和稳定开展的关键保障,高等院校作为环境保护教育与专业环保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开设了涵盖水、气、固、声等多个环境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传授学生有关环境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操作技术,合理利用环境资源,防治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现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属于水污染控制理论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技术相结合的体系课程,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是应用性极强的交叉课程。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将知识应用于污染控制工程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等领域,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培养过程强调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并重,强调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环保人才[3]。以现代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包括直接就业和继续深造,其中,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工程、咨询和监测,而水污染控制工程(即水处理)就是工程方面的一个重要分支[4]。据了解,目前超半数的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均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关,而且工作若通过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置对职业选择与发展、技术经验的积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2018年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过程中提高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践教学比重,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3],但目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活动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仍处于理-实分离状态,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技术教学尚未达到理想的融合状态。此外,由于近些年全国研究生扩招,绝大数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升学深造,水污染防治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是其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研究课题[5],然而目前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忽略了学生对水污染防治领域前沿科学研究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初步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培养,这对于毕业生的继续升学深造是不利的。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涉及面广,科学研究性与实践应用性均较强,学生很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环节的技能,目前的课程建设无法完全满足环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继续升学深造)的需求,因此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打基础。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授课内容过于侧重

《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污染物的物理处理技术,污染物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污染物的化学处理技术,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废水的再生利用与排放,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水处理厂(站)设计与水环境区域综合防治等[6],目前科研领域关于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的新兴研究较多,更新迭代较快,显露出很多新型的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然而,环工专业常用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主要是张自杰《排水工程》(第五版,2015年)、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2014年)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2013年),教材更新较慢,很多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尚未纳入教材;此外,由于专业教材需求量相对较低,利润少,教材修订需要一定周期等原因,多数教材存在滞后性,无法做到与科学研究同步更新,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陈旧,无法了解到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情况。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偏重目前污水厂的各水处理单元展开,着重阐述了格栅→沉砂→活性污泥/生物膜法→沉淀→消毒等处理单元的内容,而关于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兴水污染防治技术的授课内容偏少,不满足部分毕业生的继续升学深造的知识储备需求。

1.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中俄跨境水污染和区域减灾合作探究

基于区域经济理论的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排放的可流动或可转移的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往往会涉及到其他一些国家,乃至世界范围。所以,分析跨越国界的污染现象以及寻求解决办法时,博弈论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理论方法。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并起到很好效果的例子,就是各国在研究和制定解决全球酸雨、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问题的方案时,博弈论是不可缺少的理论支撑工具,而且形成了共识。类似于上述问题或国际河流污染等,其特点是“由于物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不同,国家在每单位污染中所受的损害是不一致的”。因而,各个不同国家对待这类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越界污染是国际外部性问题的典型例子,它是由于全球公共物品或公共财产缺乏所有权而引起的。这些公共财产主要包括大气环流及气候资源、公海及其渔类资源、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带雨林及重要湿地、大面积的湖泊、大江大河及其河漫滩等生态系统。各国在利用这些公共财产时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这些资源的使用边界不清,存在着外部性,尤其是负的外部性,还包括国内外部性和国外的外部性。国内外部性与国际外部性的本质区别在于:国内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依靠本国的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外部性内化的手段如制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水费、排污权交易等方法来解决;而全球公共财产要想以较低的成本求得一致性同意的解决办法就很困难,因为世界上目前仍不存在超越某个国家的政府或组织,而且能够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和权力去使国际外部性得到内在化。虽然欧洲联盟成员国可以通过颁布盟员必须执行的环境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其成员国遵守污染条例,但是其成员履行法律的程度却大为不同;并且,欧盟无论如何也不能够限制非成员国家,比如向它们征收二氧化碳税来防止全球变暖。同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也不能迫使巴西必须要保护热带雨林而为全球提供公共服务。

国际外部性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由于他国的原因或负的外部性溢出,而使得本国的福利变得减少的问题。尽管一些国际公约至少认识到需要一些保护措施,去控制国际环境中污染物的过度外溢,但是“受害者”仍然不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OECD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针对环境问题指出,“国家有义务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导致其他国家环境受损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害国是否能够从污染国那里得到真正令人满意的补偿,已经引起了关注。

目前,我们还缺乏国际水域污染物的外部性内在化的办法,尤其是跨国污染导致的环境灾难,因此通过国际公约去保护像界江界河这类的公共品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任何一个公约都会面临问题。比如,一个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性公约,A国就可能有很大的激励不签署这个协议或不执行这个公约,因为只要其他一些国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国在不用消耗本国资源或投入成本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就可以从中获益;特别是非洲和南亚一些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吃饭和发展是头等大事,环境保护对他来说是奢侈品或并没有摆在前列问题,对气候变化并不在意,就没有激励去减少排放;另外,如果有一些国家若能从全球变暖中得到好处,它就更没有动力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意味着执行公约的结果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产生的搭便车行为,减少了全球的福利。假定在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公约下,B国因减少排放量损失了八千万美元,但从全球的角度看,净收益还是大于零的,并且这个净收益损失超过了B国因减少排放量带来的损失。假若B国的损失能够得到补偿,它就会同意或积极参与这种减少排放的行动措施,相应的,全球福利也会得到增加。一个现实而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如果巴西可以得到热带雨林的补偿受益,它就可以放弃本国砍伐热带雨林树木的收入。尽管补偿问题可以以环境损害为标准,关键问题是怎么样去解决执行的问题。也就是说,B国在参与了这个计划后,是否能够真正得到补偿?一个国家如果参与了一个国际计划,其国内受损的个体能否得到补偿?怎样决定哪个国家应该支付哪种补偿?这个问题通常通过博弈论来表达,以探讨合作与不合作的解决方案。显然搭便车行为对于这种单边支付协议同样是一个阻碍:若英国居民会从保护巴西雨林中得到好处,但是英国可能不会同意这种支付,因为只要其他一些国家进行了这种支付,英国就可以无本盈利。其实,解决类似跨国水污染问题,与上述例子是一样的,特别是一条河流流经多个国家,问题就变得更为复杂。

以下应用博弈论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有关解决环境外部性的国际合作问题,正如上文中阐述的那样:这是一种被公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解决两国之间跨国污染问题。Maler(1989)首次试图在博弈论的框架中,对关于污染或酸雨越界问题进行经验研究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论文运用博弈论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目前有关博弈论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如何解决有效配置或净效益最大基础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边界条件:假定污染控制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都是预先给定的,或者是已知的。这样一来,有了这个假定,就能充分论证从全球激励的角度出发,有众多参与者中的完全合作解才是最优的结果。此时,控制或削减污染的成本加上污染带来的损害,从整个世界范围而言总的损害才是最小的,净效益才是最大的[5],也就是说,使得私人成本接近社会成本,即外部成本变小或趋于零。“由于污染损害的减少通常被假定为公共产品,这个结果由萨缪尔森条件决定,即(略)

(1)式代表着J个国家的边际损害成本(MDC)的总和等于每个国家的边际控制成本(MAC)。此时,污染的边际损害成本(MDC),可以被看成是控制减少污染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因此,(1)式的含义为:由于控制或削减污染达到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接近,故此,最佳的状态是各国控制污染的边际收益之和等于每个国家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如图1所示,假定边际损害成本MDC和边际控制成本MAC的函数是线性的,则各个国家合作的结果是MAC与MDC的交叉点,即Qc点。此时,每个国家把自己边际损害成本MAC(MACj)设定为等于全球控制(消除)污染所带来的边际收益MDC(各国MDC之和)(barrett,1994)。尽管如此,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容忽视:即使整个世界福利增进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的福利都会因此而增进。因为对有些国家而言,他们由于控制污染而支付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成本,此时,其经济状况可能变得更加恶化。主要原因可能有政治的、经济的和技术上的,但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控制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比环境变好带来的福利大得多。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有些欠发达国家为了减少煤炭的使用,而开发更环保、更清洁的替代能源,它付出的成本有可能超过环境改善带给它的好处。这样,由公式可知,国家j完全可以通过不合作的方式,以使本国的福利不减少或得到增加。如果每个国家都从利己的行为行事,将导致的后果是均衡解,这时每个国家使其自身的边际控制成本(MAC)和边际收益(MDC)相等。这是一国对其他所有国家利己行动的最优反应,即(略)

阅读全文

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型期刊转型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技期刊最根本的优势和价值还是在于内容,优秀的内容策划才是期刊创品牌、提质量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关注多是学术热点问题,而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文章一般都刊发在科普类期刊或报纸上,地方高校学报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服务能力,如果创造性地从科技期刊的角度贴近百姓民生,寻找读者关注的关于日常生活常识、疾病控制及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具体包括疾病防治、大气污染指数、噪音污染、饮用水源保护、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以及超标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尝试性地策划刊发了一组相关内容的论文,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充分发挥了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媒体的正能量的传播能力,为向着服务型科技期刊转型做准备。近几年,辽宁大学学报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策划刊发了一组论文,包括《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沈阳市市区噪声检测———以地铁一二号线为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路径分析》《景观遗传学中Mantel检验和dbRDA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桓龙湖水库生物监测及水质预警》。通过选题策划、内容确定、标题制作、版面形式等多方面的精心加工,使这六篇百姓民生的系列文章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集中发表,反响很大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策划选题阶段,挖掘新闻热点背后的学术盲点

近些年,公众对环境污染非常关注,大气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水环境污染、噪音扰民时有发生,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已经成为新闻热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被多次报道。但是新闻媒体对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报道很少,致使广大群众对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产生了误解,并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责任编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通过专家的实验数据解读,发现这些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排放不达标所致,再有就是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饮用水污染是工业生产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另外国家正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污染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制定政策以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基于这个学术盲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科学知识,编辑决定策划选题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刊发。

二、策划组稿方向,深入实验室不间断追踪重点专家的研究成果

为改变坐等稿源“上门”的局面,为让读者了解正规工厂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处理的常规方法和目前科研的最新进展,编辑深入环境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调研,与作者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初步确定了论文的写作方向。策划过程中,本打算只刊发“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主题的一篇文章,但是编辑通过对课题和新闻的研究发现,读者对“生活用水的水质如何鉴定是安全”的这一问题比较关注,于是编辑建议作者再从这个角度撰写一篇论文。最终,作者接受了编辑的意见,创作了2篇关于水污染处理的论文。在论文内容确定的过程中,编辑充分发挥了媒体人的正能量,当作者在查找资料、选题、论文写作等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帮忙联系相关的企业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使论文很快成稿。另外我们关注辽宁大学环境科学院宋有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已经十几年了,在宋老师刚刚被辽大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为特聘教授,我们就一直关注他的科研课题。早在2006年我们就针对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发了一篇题为《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章,此时他仅仅32岁并刚被辽大引进特聘为教授,之后他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直到2012年学报与他的科研团队才有了实质性合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从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在辽大学报的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年第一期、第二期发表《疯牛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和《氯化镁促进溶菌酶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又发表《巯基琥珀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毕赤酵母生字的影响》和《氯化锌影响胱抑素淀粉样聚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2014年发表《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等。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编辑与宋有涛教授团队沟通确定再组一篇文章作为该系列文章的重点文章。

三、启发作者论文题目“标新题异”,便于网络搜索和阅读

由于这几篇文章都与健康和环境相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编辑发现,每篇文章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既涉及疾病防治、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水资源检测,又有空气质量检测、噪音检测等几个方面,因此,编辑建议作者针对每篇文章的创新点重新拟题。一次修改后的题目已经突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突出文章的创新点,编辑通过知网查询,分别搜索到多篇标题相似的论文,这个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文章标题缺乏“标新题意”的问题。编辑将检索的结果告知了作者,但是作者并不理解,觉得文章随便起个题目就行了,想看的人打开看看就知道具体内容了,于是编辑这样启发作者:如果论文的题目不新颖,与以前发表的论文题目相似,那想查询的人就可能细化检索条件,你的论文被检索到的机会就少、被别人参考引用的机会就少,从而影响了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经过编辑启发后,意识到了标题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二次修改,结合创新点采用了新标题。编辑再次利用知网检索,没有发现同名的论文,充分体现了科技论文标题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编辑的“标新题意”的想法。在编辑的建议和启发的帮助下,作者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标题,最终的标题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核心的内容,体现了标题的“精确概括、语义准确”。本栏是以环境科学为特色的专栏,研究内容与栏目报道内容相符,与本刊的宗旨、风格相协调。

阅读全文

环境工程教学保障措施探析

本文作者:蔡昌凤 唐海 徐建平 宫建龙 颜酉斌 周福来 魏翔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建立3+3+3实践课程新体系,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参观焦化联合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2~3种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及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电厂,和上机操作环境工程技术模拟实训系统[6],模拟污水处理厂管理,解决进企业蹲点实习难问题。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进行,由指导教师按选题涉及的具体行业、污染问题、技术方案进行安排。即环境监测基础型实验、水污染控制设计型实验与专业综合型大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安排COD、NH4-N、BOD、pH等水质监测,TSP、SO2等大气监测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取样保存、试剂配制、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评价等基本实验技能。水污染控制设计型实验给出几种污水水质和实验室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生物法、混凝法、离子交换法、Fenton试剂法、铁碳微电解法等,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处理工艺,设计实验参数,进行验证实验。专业综合大实验目前已开设的有:校园湖泊水质评价与治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纯净水制备、印染废水处理等综合型实验,进行工艺比选、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总结等综合训练提高[7]。

即污水厂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固废处理处置课程设计,均安排在主干专业课学习结束后。通过课程设计,对已学知识进行消化、扩展、应用,要求进行工程分析与源强计算,工艺选择与数质量衡算,主要设备设计(或选型计算)、辅助设备选型计算、管道与高程计算、工艺布置图纸绘制,以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提交课程成果。坚持将三门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直接参与环境工程项目设计,虽然环节时间短,但能够直接进入工程实践,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显著,经过10届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课程设计已成为学生痛并快乐着、收获颇丰的实践教学关键环节。

3+3+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化工与环境类专业教学实习中心”、“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资助经费”等各项省级、校级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支持,加快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拥有TOC、TN、TP在线监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移动式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快速水质监测等环境监测设备、污水处理实验装置、纯水制备系统等实验设备设备200多台套,为三大实验开设提供了硬件条件。投入25万元在学院建立了环境工程技术的模拟实训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厂模拟管理等[8]。在皖维集团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在芜湖垃圾填埋场、新鑫铸管、芜湖垃圾发电厂等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了较大贡献,有效增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战型、针对性。教研室老师积极申报教研项目,每年均有立项:如省级教研项目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环境类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等。发表教研论文1~2篇/人。将案例教学、启发教学、阅读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9],老师给出案例,剖解分析,给出选题,让学生自查文献、自主交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治理工艺,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教研室老师为保障具有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逐步积累污染源产排污系数[10]、源强计算公式等三门课程设计基础资料,缓解课程设计基础资料空缺严重现象。初步完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之一烟尘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二工业粉尘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三酸性气体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四有机气体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污水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城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指导书、工业废水处理站课程设计指导书;及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填补了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空白。教研室老师积极申报课题,获得国家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教育厅、芜湖市科技计划科研经费支持,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将课题研究内容分解成适合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老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将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穿插在实践教学中。即为实践教学耗材、检测提供了经费保障,也有效的保证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教师与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兴趣、参与度、完成质量大大改善。

阅读全文

公路运营废水处理方法

摘要:公路作为现代人们生活出行的主要方式,其建设与发展是为了更好便利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公路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运营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因此在公路运行期间如何进行废水处理就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公路运营期间的废水为研究对象,从路面径流处置、收费站与服务区污水处置、生活垃圾处置三方面进行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运营;废水;处理方法

1引言

公路废水一直是影响公路周边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除了公路建设期间的废水问题,在公路运营期间也存在着各种污染因素,使得大量的污水污染周边环境。因此,针对公路运营期间的废水处理问题进行研究,保护公路区生态环境就显得由为重要。

2路面径流处置

2.1路面径流污染特性

公路运营一般是针对高速公路而言,而高速公路由于跨越的时空范围较大,经常跨越山区,因此就造成了高速公路污染的水域范围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管理部门不同等诸多干扰因素,路面径流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首先路面径流表现出污染物种类复杂多样的特点,即大量的悬浮颗粒、氧化物质、有机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存在于径流中,并且主要受雨水冲刷的影响,造成污染物在在雨后呈现出浓度极高、晴天呈现出浓度较低的即时性特点,而这一特点就加剧了高速公路沿侧水域治理的难度。与此同时,应有的污染物还会随降雨量、车流量、季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污染物在径流的影响下获取范围过大,给公务径流污染治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阅读全文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探讨

【摘要】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结合应用的关键步骤,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体现了高校里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水平,也给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针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及毕业生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进行初探,该项研究对高效深入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毕业设计;人才培养

0前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机会,是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1]。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升本科生发现、分析、解决复杂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设计的创新精神。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与实习管理规范化程度,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化水平。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工科高校。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地方与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良好专业素质的环境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毕业设计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综合性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95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拥有水污染控制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高水平教学平台。2004年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广西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本专业被评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2013年本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获批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2019年环境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第二轮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主要结合国家和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重点培养水污染控制技术、有色金属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岩溶区水环境地球化学等方向的人才。

1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近三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分析和总结,发现了毕业设计的一些特点以及在完成过程存在的一些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桂林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几乎能够涵盖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利于巩固专业课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选择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使得毕业设计与科研紧密结合,对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3]。毕业设计的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课程所能提供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设计能力。毕业设计的前期由指导教师任务书,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详细了解背景资料,根据任务书中的基本概况及查阅的背景资料,筛选最佳工艺,初步确定工艺流程。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根据开题答辩意见,确定最终工艺流程,并对该工艺进行深入剖析。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负起责任,指导学生,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毕业设计时间过半时进行中期检查,目的在于监督学生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确定毕业设计进度是否能准时完成后期工作内容,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学生在答辩前将毕业设计交给指导教师修改、审阅,再交于教研室进行论文交叉评阅。根据其完成状态、设计说明书书写质量、格式规范以及设计图的绘制情况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等进行评价,最后给出分值和评阅意见,确定是否同意安排答辩。最终,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给出的总评分和答辩成绩组成。然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设计课题的兴趣不高,加之又正直毕业求职季,导致学生难以全心全意投入毕业设计的工作中去,造成部分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部分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时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使得设计题目缺乏创新性。在此情况下,明确学生毕业设计的问题所在,同时剖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调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身就业或考研压力。影响毕业设计的负面因素主要有就业压力、研究生升学考试、出国深造等。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与学生就业求职的高峰时间段相冲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求职竞争激烈等均是导致学生不能安心进行毕业设计,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内容。(2)高效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因青年教师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实际经验是影响毕业设计的因素之一。近三年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引进博士(后)毕业生30余人,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刚进入工作岗位就要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青年教师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多数教师未经任何培训就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指导教师专业知识面较窄,制约着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审水平。个别教师由于课堂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有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使得部分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时候,没有经过认真思考,造成毕业设计内容过于单一,题目陈旧、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设计选题缺乏创新性,无法为毕业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借鉴。(3)毕业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上的问题体现在设计计算和设计图纸两个方面。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的大部分的教师研究方向集中于污水处理,因此毕业设计的内容较单一、重复,导致学生选择的工艺相同,绘制的图纸相似。毕业设计的深度不够,毕业设计时对大学本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未来工作内容的提前演练,因此毕业设计的深度要与学生的工作内容想贴近,更贴近实际。在设计计算方面,学生习惯性的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设计构筑物的计算,而往往脱离实际工程设计内容。采用的设计规范为旧版本,没有采用最新的设计规范,难以保证污水的达标排放[4]。例如,关于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学生以《水污染控制工程》、《排水工程》等书籍或手册为参考,而没有贴近实际废水选用合理的处理规范进行设计。如小型污水生活处理工艺HJ2014-2012《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的工艺HJ576-2010《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在CAD绘图时,未按照GB/T50106-2010《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进行标准化绘制,造成绘制比例不规范,缺少尺寸标注、图纸说明或图纸目录,字体大小及样式不恰当、选择构筑物尺寸有误、平面布置不合理等。

2环境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阅读全文

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模式革新

作者:黄白飞 辛俊亮 单位:湖南工学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兴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每年毕业的环境工程本科生规模达万人,为环境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环境工程专业普遍存在教学理论重于实践、课堂重于课外的倾向,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环境工程应届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有些单位选择接收有实践工作经验(1-2年)的环境工程毕业生,还有些单位则选择接收其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比如一些污水处理厂青睐排水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使得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环境工程专业是以环境科学为依托,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规律并进行控制调整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由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生态学、地学、水文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学科[1]。湖南工学院在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在原专科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现状,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1课堂教学联系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理论性强。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但是,环境工程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反过来还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1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认知

环境工程专业的许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进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时,可利用农产品加工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像资料加强学生对整个过程的理解,废水为什么要经过调节池和热交换器,了解工艺中的核心厌氧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构造,以便于理解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机理,了解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整个反应体系有较明确的认识,使学生不到现场即能了解到工程状况并分析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改进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又如在讲授AutoCAD时,可与环境工程的实例进行结合,如绘制曝气池的平面图、曝气管路布置图、曝气头和搅拌机等设备图,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AutoCAD的基本绘制,又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直接为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专业技能。

1.2课堂讲学与课程设计挂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