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税收业务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财务共享模式下税收筹划探析
财务共享系统下的税收筹划,需要从税收筹划的制度、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将税收工作前置化,在过程中可视化,在结束后可量化,充分发挥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效应。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具有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特点,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要求逐步提升,企业想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当中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要合理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税收筹划对于已趋于红海市场的建筑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往往是建筑施工企业容易忽略的成本盲区。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和安排,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包括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内容。
一、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现状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放管服与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都不断释放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号,短期内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多次调整,但建筑行业整体对于税收筹划的意识较为薄弱,税收筹划主要集中在集团层面企业所得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税收筹划工作范围过窄。这种情况不仅会在短期内影响企业效益,更会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且施工中涉及的业务多、范围广,又具有明显的跨区域经营、就近采购等特点,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税务处理和筹划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税收筹划主要集中在集团层面,因此,对于基层税收筹划的人才培养也严重不足。子分公司及项目层财务人员对于税务筹划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税收筹划工作主要停留在合同签订中专用发票取得的简单层面,而缺乏工程项目整体税负测算的意识和能力。营改增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不再只是财务单一口径的问题,更是需要业务与财务充分融合协调解决的全流程问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业务与财务各自为政,财务仅在事后进行核算监督,缺乏对业务的过程管理;业务缺乏财务理念进而对业务节点的评价和控制。因此,无法打破业财信息壁垒,对于需要通过事前规划的税收筹划难以实现。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税务筹划
目前,财务共享系统已成为中交、中铁等多家大型建筑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平台和工具。财务共享系统将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以业务为起点,以资金支付为终点,形成流程闭环,建立对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管理,财务信息更加及时准确,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每个业务环节的细节数据,财务人员更能了解到合同签订、物资采购等生产经营流程中的成本构成、资金使用、实际税负等信息。因此,财务共享系统不仅仅是将点多面广的工程项目在终端实现统一会计集中核算,更实现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信息数据的交互查询和处理。同时,通过财务共享系统的服务,可以将财务人员从基础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重核算、轻管理的状况。财务人员可以从单纯的核算工作更多的转变参与到经营管理业务中来。而财务人员不再被会计核算工作挤占资源,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更多的部署税收筹划的内容。税收筹划的顶层设计。首先,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要制定真正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需要顶层设计,将税收筹划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制定有效的税务管理制度是执行财务共享中心后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制度和保障,将税收筹划尽可能走向“事前控制”,促进企业提高税务管理。因此,为了保障企业及施工项目税务筹划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当从集团层面,对子分公司、指挥部、项目部等不同级别机构,针对不同税种和成本分类,根据企业内部及行业环境,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灵活的税收筹划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合作及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并及时更新调整相关内容,为税收筹划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税收筹划的人才培养。其次,税收筹划工作需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从项目投标利润测算开始,到专业分包、材料采购以及现场费用管理,涉及到项目全流程。因此,不能仅仅依赖于财务人员的测算,更需要业务人员的参与。财务共享系统从业务流程发起,将业务与财务有机融合,加强了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对税收筹划的意识,加强税收筹划的学习,培养税收筹划的能力,彻底改变业务人员和基层财务人员对税收筹划有意识、无能力的现状。例如,施工项目的主要成本支出为材料费,成本占比一般为50%到65%。由于很多项目地处偏远,多为就近采购。近年来,中铁等大型建筑企业为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税负,对主材等逐步开始集中采购。而无法集中采购的其他材料,仍有当地采购的情况。对于无法实施集中采购的材料,需要物资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对不同供货商的价格和采购规模进行成本测算和比较,寻找利润无差别点,而非单一的进行询价比较决定取得专用增值税发票或只是开具普通发票。这就要求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都具有税收筹划的意识和能力。税收筹划的评价管理。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借助于财务共享系统,对税务筹划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同时,应当严格防止出现面子工程。应在财务共享系统的基础上,对各项目及各层级的税负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测算,对税收筹划实行过程管理,掌握实时税负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确保制度和方案的落实。将税收筹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进而增加业务与财务人员对税收筹划的积极主动性,最终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仅仅存在于主体成本,更存在于间接费的成本当中。对于日常差旅费、水电费、房屋租赁费、燃料动力费以及劳务派遣人员费用等票据的获取和抵扣,都是项目业务人员日常纳税筹划行为和财务人员税务管理行为的结果。这些费用看似琐碎,但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等特点,纵观整个项目,间接费用的税收筹划也可以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减少一笔数额客观的成本。因此,这些过程中的税负管理和测算,都可以作为税收筹划考核的依据,进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目标落实。财务共享系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了信息技术平台,为税收筹划的数据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基于财务共享系统的税收筹划,还需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此需要企业顶层的政策引导,从税收筹划的制度、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将税收工作前置化,在过程中可视化,在结束后可量化,充分发挥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效应,深化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为建筑施工企业降本增效,创造价值。
作者:孙海翔 单位: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基层国库监管思路
摘要:随着国库3T系统以及“金财”、“金税三期”的上线运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业务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深度拓展,国库收支业务全程电子化处理业务量占比达90%以上,国库收支运行管理呈现信息化特征,为国库履行事中监督职责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增加了国库监管难度、延长了国库监管链条,国库监管制度、内容、方式、手段等均需要随着信息化管理要求加以完善,以期提高国库事中监管效能,有效发挥国库监督的制衡作用,促进现代国库制度的实现。
关键词:国库监管;信息化管理
一、国库收支运行步入信息化管理
(一)国库收入业务步入信息化管理。当前国库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税务部门代征的非税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商业银行代收代缴的非税收入和财政汇缴的非税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排污费收入等等。据调查:从业务种类看,一是随着“金税三期”的上线运行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业务的深度拓展,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管的税收收入、代征的非税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从纳税人或缴款人申报,到商业银行经收并划缴国库,国库办理收纳、分解和上划,基本上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二是随着“金财”工程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运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各种非税收入,从缴款人网银缴纳到商业银行的经收环节,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目前各省市正在加快研究,探索非税收入直缴入库的途径,以期实现商业银行代收代缴非税收入的全程电子化管理。从渭南市全市预算收入业务量统计看,截止2017年6月份,全程电子化业务量占比已达94%,传统手工业务量仅占6%。渭南市预算收入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
(二)国库支出业务步入信息化管理。当前,国库支出包括实拨资金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支出、国库上下级之间的调拨支出以及国库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系统外调拨支出,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度推进,地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占国库支出业务量达98%。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占比提升的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信息化处理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央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财政业务系统为核心,借助大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借助横联TIPS系统、国库和商业银行前置综合系统传送信息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信息管理网络已经形成,央行国库与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之间的清算全程实现电子化处理。
(三)国库收支业务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不论是国库收入业务信息化管理还是国库支出业务信息化,均采取“信息流”和“资金流”双通道管理,借助“金税工程”、“金财工程”、“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实现对各项预算收入的“信息流”管理;借助“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国库和商业银行的前置综合系统”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流”管理。不论是预算收入资金划转还是预算支出资金的划转,则均是借助大小额支付系统、央行和各商业银行的行内业务系统,实现对预算收支“资金流”的管理。
二、信息化管理对国库监管带来的影响
谈互联网企业税务风险特点分析和管控
摘要: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的交易流程、收入确认、款项支付等与税负相关的经济事项都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完成,这使企业税收申报、税额计提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从而给互联网带来税负风险。本文在阐述互联网企业税务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税负风险;网络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风口催生了大量的高价值互联网企业,无论是企业扩张速度、收入增长速度,还是融资规模,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状态,然而,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税务征收系统的应用以及税收监管制度的完善,税务风险已引起了互联网企业的普遍关注,对税负风险管控策略进行研究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企业税务风险特征
(一)互联网企业税务风险具有普遍性
无论是互联网购物平台,还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旅游等不同业态的经济主体,都具有脱实向虚的经营特征,虽然具有缩短交易时间、加速资金周转的经营优势,但由于虚拟环境下的交易活动过于复杂、在线支付数据难于获取,收入和成本确认模式含混不清,以致在税收计算、上缴过程可能会形成不确定性风险。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对策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日趋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能减少中小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利润,而且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仍处于探索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甚至还可能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诸多的风险。因此,本文就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防范风险管理的措施。论文对于提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税收筹划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税收筹划,不仅能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而且能增强企业纳税意识,更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开展税收筹划中,因缺乏税收意识、税收筹划方案不全面、内控制度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等原因存在一定风险,不仅不能降低企业税负,反而可能给企业经营带了负面影响。基于此,论文就如何防范控制中小企业税收筹划中的风险展开了研究。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税收筹划风险的内涵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工信部相关规定,中小企业可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一般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企业经营管理较集中,抗风险能力差,未形成完善的内控制度;经营范围涉及面广,但无法兼顾成本效益。税收筹划是指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理财、投资等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以达到尽量少交税的目的的行为。而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因筹划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或者税收政策变化等,导致筹划业务不合法不合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主要有缺乏意识风险,税收筹划方案不全面风险、制度不完善风险、政策风险等。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识别及产生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识别。1.缺乏涉税风险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风险。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风险缺乏防范意识,尤其是管理层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对于税务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税收筹划以及风险防范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经营模式仍处于粗放型管理方式。因此,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筹划人员,也没有专业的筹划方案,往往财务人员既核算账务又兼职此项工作。由于这些财务人员本身对税收筹划缺乏经验,且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对于频繁变化的国家税务新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并不了解。因而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往往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相关涉税风险。长此以往,随着税务稽核比对系统的不断更新,很容易出现相关税务风险,对中小企业今后的良性发展留下了隐患。2.税收筹划方案不全面引发的稽查风险。科学合理地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对于筹划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而中小企业因缺乏专业人员,税收筹划方案考虑不周全,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风险事项。一方面,有可能在制定并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期间,存在主观差异,造成后续税收筹划工作方案可能存在一定瑕疵或者出现一定主观判断错误。比如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对被投资企业未进行利润分配,直接按照净资产转让,忽略了应缴纳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形成的所得税。另一方面,筹划人员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限制,比如对税务政策的解读不够透彻,对税收筹划方案落实效果产生影响,导致税收筹划方案不合理,引起税务稽查风险。中小企业往往因为经营规模、资金等因素影响,很难引进高素质人才。因此,中小企业就难以切实提升税收筹划水平,进而导致实际工作中会因税收筹划方案不合理引发较大风险。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引发的涉税风险。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使税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可能存在风险,阻碍了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为节省成本,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形式大于内容,从根本上无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不仅如此,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财务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其他部门,造成信息传递受阻,导致筹划业务无法顺利开展。这也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成熟的财务信息沟通体系,财务信息往往只局限于在财务部内部流通,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使涉税信息很难在中小企业内部进行准确传递,影响了整个业务的有效开展。4.税收政策经常变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税收政策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适时作出相应的修订。因此,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时必须掌握最新的国家税收政策。但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紧跟政策变化的脚步,从而及时调整税务管理工作;或者对新政策的解读出现错误和偏差,导致税收筹划开展受限;还有可能出现税收筹划方案中依据的税务政策已经不适用或失效,因此,往往造成税收筹划方案不合法或不合理,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1.管理层未能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高度集中的管控模式,且高层拥有直接决定权和较高的支配权。但往往这些管理层缺乏正确的税收筹划意识,对税收筹划不但不重视,而且忽略了税收筹划给企业带来的合理效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只看重税负降低的幅度,忽视了税收筹划。比如为了少缴纳税,设立内外两套账,对部分利润不计入外账,采用违法手段达到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目的,为企业今后发展留下了极大的隐患。2.税收筹划不够专业化,风险意识薄弱。对于税收筹划而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不仅需要财务知识,也同时需要知法懂法。现阶段,中小企业中大多数没有专业的筹划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所以缺乏专业基础,而且风险意识薄弱,因此,在税收筹划上考虑不全面,容易出现较多风险事项。而税收筹划必须是合法合理的,如果贸易流中业务虚假、商品采购和销售价格不符合市场行情、货物流资金流以及发票流是不匹配等等现象,则将会被税务认定为虚假贸易,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应对措施
内部控制视角下税收执法风险
摘要:税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部门,直接面对纳税人,社会公众对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秉公用权的关注越来越高。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阐述税收执法过程中来源于政策法规、税务人员、纳税人三方面税收风险,并提出坚实好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展风险评估、强化内控监督、加快税收法制化进程、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流通以及严格内部控制评价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法治税收建设、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方面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层税务机关内部控制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职权对税务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集合。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全面有效的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贯穿于经济与业务两个层面,通过内部控制监督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层级。
1税收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
1.1税收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定义
税务收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是指依托风险管理的导向职能,查找、梳理、评估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各类风险,针对税收执法业务领域制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贯彻实施,通过有效设置流程、确定方法、明确标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切实做好税收执法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监督的动态管理。
1.2税收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对象
大企业税收风险监管策略
作者:赵伟泉 李英华 单位:无锡地税第四税务分局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内涵分析和国际借鉴
根据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所属的内部环境可以将税收风险分成外部税收风险和内部税收风险。外部税收风险是指大企业本身经营之外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税收风险。大企业的经营都是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来进行的,概括地说,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因素、税收行政与执法因素、政策因素等。相应地,外部税收风险可以分成税收法律风险、税收行政与执法风险以及政策风险。内部税收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要素引起的税收风险。主要有战略规划的税收风险,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只是从技术可行性、盈利状况因素考虑这个问题,没有对税收形成一个全方位、综合的概念,大企业的企业性质、发展阶段、业务发展类型都影响其对税收主动遵从的态度。企业内部制度(生产供应环节、销售环节、投资环节、筹资环节、分配环节、财务管理环节等)是否健全、规范,从根本上制约着税收风险是否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另外,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成员国等发达经济体,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税收管理实践,以提高稀缺资源的实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和提高税法遵从度。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OECD和欧盟的大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大致相同,即对整个税收风险管理实行“过程控制”。把风险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风险采集识别———风险排序分析———风险应对评估———风险反馈评价。
税务机关角度对现实条件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路径的思考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将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数据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从国际经验看,税收风险管理技术层面上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型,值得借鉴。笔者认为,现实条件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路径实现应该分四步:风险采集识别———风险排序分析———风险应对处理———风险反馈评价。
1.采集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税收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包括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信息。其中,外部环境信息是大企业经营的重要前提,应该收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财政、投资等)和相关产业政策,大企业涉及的重要税种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内部信息包括公司市场经营、融资、投资、成本控制的各个方面。这是实施大企业税收风险全面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2.分析归纳风险指标情形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大企业内外部的相关信息,组织开展大企业风险典型识别调研,对销售环节、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的常见税收风险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积极探索企业风险特征、风险表现及识别方法等,并按集团、区域特点等分类归纳整理税收风险点,建立多维度的大企业风险模型,形成税收风险特征库和案源库。
建筑企业增值税财务分析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收入产生影响。
在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以后,建筑企业财务核算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增值税具有税负转嫁性的性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把企业税收负担从销售企业转嫁给购买方。所以,在分析建筑企业税收的时候,一般都是考虑没有办法进行转嫁的情况,可以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政策变化前后,比较建筑企业的成本、收入、税金以及利润的变化。分离价税的基本公式:不含税的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影响收入的比=1-不含税的价格与含税价格之比=[1-1(/1+增值税税率)]×100%。从上述公式可发现,当建筑企业预留税率是11%的时候,不含税的收入=含税收入/1.11,所以,在实施税收政策改革以后,建筑企业降低了9.9%的收入。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成本造成影响。
在实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以后,需要分开计算税收和价格。原来价税合计的成本中,一部分归入到进项税额,一部分归入到生产成本。外购成本这一部分成本,与原征收营业税的时候相比,成本有所降低。但存在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条件的进项税额,不能在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况下,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使得建筑成本增加。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
现阶段。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增值税计税方式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当期应纳的增值税款取决于,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多少,与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不同步,各期缴纳的税金不均衡。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呈现对企业现金流出不均衡性特点。
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
摘要:税收筹划是企业以合理合法的减税措施为企业减少税负压力,增加经营收益的一种方式,其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范畴。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机制与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发展优势,所以针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措施,还需要对其中的税收筹划进行深入应用分析,避免企业忽视税收筹划的情况出现。为此,本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应用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应用基础。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应用分析;问题
税收是政府对市场的一种调控方式,其能够维持市场的稳定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平性得到提升,并且税收也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所以从企业层面上来看,税收作为企业资产支出的一个部分,其实际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与利润水平,因此企业更需要以科学的税收筹划工作减少税负,以合理合法的措施降低企业的税收支出,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范畴内容,应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规范,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及应用原则
税收筹划从其概念上来看,应是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支出而进行的科学筹划,以合法的途径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分配,从而减少缴税。所以税收筹划又称为企业“合理避税”的一种方式,其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减少企业财政支出,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需要完善税收筹划,以具有科学性的税收筹划机制展开税收筹划活动,使企业税收筹划条款能够法律法规范围内形成标准化。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四大原则,只有满足四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税收筹划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才能够在应用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为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良好保障。①税收筹划应保证合法性原则。企业以税收筹划进行合理减税,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约束内展开筹划工作,合法经营,避免偷税漏税等行为在企业中出现;②税收筹划应满足事前筹划原则。企业缴税的金额多少与税收筹划直接相关,税收筹划又可认为是事前筹划,企业只有在税负形成前对内部资金成本运用情况进行分配与管理,才能够达到合理减税效果。一旦企业的经济业务展开,后进行的税收筹划所能够形成的实际意义不高,依旧会损失企业的经营收入;③税收筹划应满足效益优先原则。企业以税收筹划方式进行合理减税,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税负成本。所以在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整体税负,不应局限于个别税负,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④税收筹划应满足目标明确性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系统,其应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相适应。由于税收筹划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税负压力,但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效益,所以在税收筹划中更需要明确目标,进一步深入完善与优化改革。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现状与不足
企业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受到的重视性、应用效果与政策机制都需要更加深入认识与明确。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不断更新税收筹划的应用机制与政策制度,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从而减少企业税负压力,获得效益最大化。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市场竞争环境较为激烈的当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更加重视的是外部竞争,以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售后服务等作为主要的关注对象,而忽视了内部调节与管理控制。以下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问题进行具体阐述。税收筹划机制的重视性不高。企业对于税收筹划的重视不足,在机制体制与制度政策上的了解不到位会造成企业缴税成本的扩大化。当前多数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的提升上较为重视,忽视了内部竞争实力的培养,在企业税收支出上的统筹与管理更是不到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税负水平的控制也难以达到实际效果,这都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压力与税负压力的增加,也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不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形成。税收筹划的科学性保障不健全。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经营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但这需要建立于企业的良好税收筹划机制与环境中。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针对于税收筹划形成的科学性保障并不完善,也没有落实在税收筹划机制应用的每一个环节中,还存在部分企业将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相脱离的情况。这造成了企业税收筹划目标的不明确,在整体科学性上也不健全,难以形成合理的税收筹划应用机制,在应用效果上也存在较多不足。税收筹划的落实不到位。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其专业性较之财务管理更加细致,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形成专业化的税收筹划范畴,以具有专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税收筹划工作进行整合与分配,并在企业经营业务中贯彻落实税收筹划机制,形成具有减税价值的税收筹划工作。但当前在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落实上还存在较多问题,以专业化财务人员不足,或税收筹划人员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为主要的原因。这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企业税收筹划难以有效落实影响着企业税收筹划应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