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税收风险管控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数据下税收风险管理研究
[提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其为税收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税收的行政管理现代化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大数据研究背景,阐述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充分借鉴各国税收风险管理先进经验基础上,强化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税务机关的税务治理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税收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收入形式和来源,不仅是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政府职能部门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随着风险管理在经济领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税收征管也逐渐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提出要在税收征管领域引入风险意识,并开始探寻如何对税收风险进行管理,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又于2009年提出要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税收征管,由此税收风险管理机制正式建立。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构建“突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确定了征管改革的方向。然而,随着我国纳税人数急剧增加,以及纳税人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的主要产品由实体产品转化为无形资产,进一步增加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给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环境下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的质效至关重要。税务机关必须顺应大数据的时代潮流,树立大数据思维、把控信息源,采取措施预防税收风险的发生,进而有效地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税收风险管理。
二、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对于提升税收风险管理质量至关重要。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的大数据应用,应该是大数据环境下内外部涉税数据的全面采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处理技术,形成数据产品,进而对具体案源实施精准应对。但就目前税务部门的税收风险管理实务来看,依旧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与大数据的时代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亟待于找准问题逐项解决。
(一)纳税人数剧增,加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和“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我国纳税人数剧增。统计显示,2019年新开办的企业日均量已达到2万户,市场活跃度超过70%,同时全年通过简易注销退出市场的企业高达133.9万户,纳税人名称、股东等变动数据信息数不计其数,税务机关很难做到对涉税数据的随时更新和及时维护。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兴起,纳税人的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的主要产品由实体产品转化为无形资产,税务机关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个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信息,对散落在互联网上的“碎片化”涉税信息也难以及时获取。这均进一步增加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税务机关难以实现对所有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给税收风险管理精准应对增加了难度,进而给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国际贸易企业主要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国际贸易企业面临着时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各类财务风险。基于此,以国际贸易企业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资金风险、税收风险以及外汇风险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探究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0引言
对于国际贸易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主要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导下,我国国际贸易企业需要降低风险,以此提高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实力,财务工作也要围绕着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展开。
1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
1.1资金风险
国际贸易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风险主要有资金回收风险、资金运营风险以及资金支出风险几种形式:首先,资金回收风险受客户信用影响,很多国际贸易企业的客户都来自境外,客户信用无法确定。其次,资金运营风险与资金运营效率有关,一旦资金运营出现问题,国际贸易企业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最后,资金支出风险指的是交易过程中资金在支付时面临的合法性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实践
一、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
世界银行连续15年每年对全球190个经济体进行评估,包括获得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纳税、财产登记、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少数投资者保护、获得信贷、破产、执行合同等共计10个评估指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被认为是投资的风向标。在世界银行2018年10月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46位,较上一年的第78位上升32位,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以来中国最好名次,体现出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成绩;其中纳税指标排名为114名,较上一年的130名提升了16位;“开办企业”指标排名第28位,较上一年的第93位大幅跃升65个位次(该指标前年我国位列第127位,逐年大幅进步),开办企业环节从原来的7个减少为4个,平均用时从原来的22.9天减少到8.6天。我国营商环境评价“缴纳税款”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五项指标:缴纳次数、时间、负担、税后程序指数与执法规范水平。缴纳的次数表明了公司必须填报和缴纳的税种与频率。时间指标反映了准备、填报和缴纳三个主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时间成本。企业税费负担对应世行指标体系中的“总税率”,衡量了企业所承担的税收成本。税外负担包括企业承受的各种收费、罚款、集资、赞助、摊派等税收以外的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报税后程序指数反映了增值税退税的合规时间、获得增值税退税的返还时间、企业所得税审计的合规时间和完成企业所得税审计的时间。税收执法规范水平是对税务部分执法规范性的综合评价。其中纳税次数、纳税所需时间和企业税负负担反映了我国“放管服”改革要点,并体现了上级领导对营商环境构建的相关指导。
二、税收风险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税务总局近期提出:“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实践,对标国际国内营商环境指标,在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方式、渠道、科技等多方面推动突破和创新,从根本上破除制度性、技术性藩篱,打造更便捷、更集约、更低成本、更可信赖的税收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以下体现:1.前端办税开放化。互联网时代,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要求超越时间、空间和形态限制,发挥“金税三期”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将实体办税服务逐步转为全天候的网上、自助和移动的办税服务,让纳税人所有涉税事项逐步实现多渠道申办、全网络流转、回复、全流程无纸化办理,使办税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为纳税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此外,随着互联网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的日益普及和成熟,实现多渠道缴税方式的创新。2.后端管理智能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既要求便利纳税人、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又提出税收管理应由粗放向精准转型,提高税款征收效率。因此要求我们将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引入税收风险应对工作,依靠各数据信息平台和系统的交互对接,自动收集、整理和应用各方信息,科学统计、分析、比对涉税数据,实现税收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应用——检验”闭环管理。以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和风险控制管理平台为基础,智能搜挖、排序和推送税收风险,彻底改变“人盯户、票管税”的传统做法,提高税收管理的质效,打造“智慧税务”,实现“数据管税”。3.涉税流程简约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必须以减轻纳税人负担为出发点,贴近纳税人,注重简化流程和提升效率。我们一方面要做互联网的加法,另一方面更要做办税流程的减法。税务机关应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实时清理涉税流程中存在的重复环节,使办理事项的路径和人力资源得到最佳优化,使各环节、各业务节点更加精确,从而达到办理环节最少、办理时间最短、办理速度最快。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必须使办税流程应更加简化、规范、统一,进一步实现征纳双方的“双减负”。
三、税收风险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实践和创新
税务部门正积极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实践和创新,通过构建“服务型管理+共治型遵从”新型税收风险管理模式,从服务的视角向纳税人推送风险信息,确保纳税人和缴费人对各项税费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应享尽享”,从“被管理”转为“自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办税环境。
(一)主动引导打造“服务型”风险管理
大数据下中小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支撑税收征管,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纳税风险。中小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主要税种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纳税风险,从而提出完善其纳税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中小企业;纳税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征税机关的征税方式发了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纸板征管、笔头核查转变为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征管手段,中小企业的纳税风险点也不断变化。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纳税管理过度依赖于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辅导;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必须进行体系化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完成风险自主管理的转型。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强大数据技术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整体框架,加强纳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应对等实现中小微企业的纳税风险控制流程[1]。
二、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纳税风险的类型
纵观文献,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的文献中多数提及各税种均有税收风险,但鲜有对各税种之下的纳税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诚然,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的纳税种类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环境税和企业所得税[2]。总体来看,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性税收风险是增值税风险和所得税风险。2016年中国实行全面营改增之后,所有行业统一征收增值税,服务业等行业不再征收营业税。因此,在流转税层面,增值税已经成为各种类型企业的普遍缴税税种。就直接税层面而言,所得税是各个企业缴税税种中的法定税种。当然,根据企业规模以及纳税身份的不同,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无论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均属于所得税这一直接税的范畴。下文就中小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层面的具体纳税风险以及风险管理、防范进行详细分析。
(一)增值税纳税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解析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当中,企业难以避免各种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稍有不慎就会为企业发展带来影响。对于财务工作者而言,税务风险时不得不慎重关注的问题,强化内部控制、规范运营管理,则能有效规避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很多企业因为主观上少纳税的夙愿,以至于采取了非正常的避税手段,致使自身容易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会变得非常复杂,税收管理的难度也会产生变化,会变得更为复杂、更加具有难度。所以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想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就必须进行内控。事实证明,近年来我国的很多企业都从制度角度出发,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导致企业的风险体系并不健全。
一、基于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内控制度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对税务风险的管控和规避更是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有一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规避企业所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此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避免资产流失,但这也仅是处于合乎规定的基本程度,并没有深入进行;尤其是在企业税收方面,此部分的投入可谓少之又少。
二、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及破解之道
(一)税务风险意识薄弱,应建立与之相契合的税务管理文化
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防范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研究的不断推进,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如何结合新时代人们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原有企业的税收筹划、防范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就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由此,本文将从现阶段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笔者以往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探析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可能引发企业税收风险的因素,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完善税收筹划策略、规避税收风险,以期能够对未来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税收筹划是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倍受人们关注的税收管理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在国家应允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必要的税金支出,以此实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标。就税收筹划来说,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即将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前管理筹划的方式[1]。近几年,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税收筹划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所受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希望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有限资金的利用程度,同时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要意义
结合笔者以往近十年的工作经历研究来看,开展税收筹划的意义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合理地开展税收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企业在市场中所面临的风险和竞争也随之增多。合理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出现“投资扭曲”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经济损益所带来的风险。其次,合理地开展税收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税收筹划的目标则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税收筹划的开展能够合理地降低企业税务方面的支出,通过低税负或延期纳税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收益的最大化。所以,在现阶段时展背景下,科学地开展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已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防范企业税收风险,推动企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造成企业税收风险的因素分析
虽然合理地开展企业税收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整体开展税收筹划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企业在实际税收筹划过程中会引发税收筹划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不仅仅无法实现企业税收筹划的根本意义,同时也很容易以这些风险因素为切口引发后续企业经营的隐患。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其因素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跨国企业国际税收风险研究
摘要:深圳企业“走出去”时间早、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本文对深圳跨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分布、经营状况现状进行了描述,对深圳“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税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国际税收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国际税收风险
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企业开展全球运营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机遇。深圳企业“走出去”时间早、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已经成为发展新常态。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深圳的涉外企业共有10455家,范围覆盖1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投资企业4764家,境外设立企业(机构)5691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深圳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企业面临的国际税收风险也日益严峻。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圳跨国企业“走出去”现状
近年深圳跨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新设项目和增资项目数量均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反映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的提升,企业对外投资平台的选择范围开始有所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配置成为越来越多深圳本土企业的选择。2009-2016年,深圳市经核准境外协议投资总额由4.1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215.2亿美元,而2016年为147.37亿美元,实际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92.94亿美元,同比增长81.26%,实际投资仍呈高速增长态势,占广东省的44.93%,占全国地方的6.25%,在全国各地方城市排名第4。深圳跨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承包工程项目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36个国家。2016年,深圳跨国企业经核准备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的23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设立了69家企业(机构),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达4.55%;境外协议投资总额23.97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达32.87%;中方协议投资额15.18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达10%。2016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合同数量新增377份,其金额达88.69亿美元,新签订合同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46.70%;完成营业额79.98亿美元,占营业额总量的50.05%。同时,深圳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深越合作区、中白工业园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中,印尼合作区已签订合作框架。以实体数量为指标,批发和零售业是深圳境外设立投资企业(机构)的主体,但制造业有新的变化趋势,2015年的对外投资总额中,制造业的投资占比为3.97%,2016年上升至19.68%。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深圳境外投资的新亮点;从深圳“走出去”企业境外享受协定情况看,2016年,深圳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这些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国家。其中,深圳市企业在印度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企业最多,共有63家;排在第二至第六位的为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分别为36家、25家、19家、19家和16家。2016年,深圳企业拟享受税收协定收入金额合计80.85亿元,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减免税额合计14.26亿元,特许权使用费与营业利润为主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所得类型,两者享受协定待遇减免税额合计占比79.94%。
二、深圳企业跨国经营与国际税收风险分析
随着深圳企业加快利用国际资源,深入推进全球运营和管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营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受国际税收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财务分析在税收风险管理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税收风险管理方面愈加重视,将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难点,在纳税人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亟需具体的落地措施。阐述了财务分析的含义,通过了解财务分析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提出了税收风险管理中财务分析的应用对策,以期为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财务分析;税收风险管理;重点
0引言
在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税收风险管理被看作是税收征管改革的突破口,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税务机关推进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纳税遵从水平的重要方法,是增强税务机关工作效率的关键抓手。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从而生成一些具备税种特征的风险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风险分析方法、工具等,将极易产生风险的区域、阶段找出并划分,最终探讨、研究税收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就当前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现状来讲,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税收分析方面,应用范围不足,无法对高税收风险的企业、涉税事项进行全面覆盖,究其根本在于两点,第一,指标系统尚未完善;第二,信息化不足,支撑力量有限。上述问题均会影响财务分析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必须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找出解决方案,更好地将财务分析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
1财务分析的含义
现行财务分析,关于其含义表达形式较多,目前,我国会计学普遍认为,会计核算、报表资料等都被看作是财务分析的依据,通过相应的分析工具、方式,分析及评价相关经济组织(企业等)的过去、现在的各项经济活动,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变化情况均可通过财务分析真实反映出来。目前,常用的分析法为,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2财务分析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