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手机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手机调查报告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1基于STS教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效果

在实施实践教学之前和之后对学生进行试卷测试,试卷分别叫前测试卷和后测试卷,每卷均为20道题,总分100分。2个班共89人,89份前测试卷全部收回,后测试卷89份回收86份。前、后测试卷主要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认识以及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兴趣、科学价值观等的变化。从统计结果来看,由前测试卷中学生对STS知识了解过少,甚至没听说过,到后测试卷中了解了STS的内涵这就是一个进步。学生们普遍意识到环境对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性,对后测试卷中提到的是否修建核电站,有20%的学生表示反对,比2009年的问卷偏高(原来是12%),估计日本的核泄漏事件留下了阴影。与2009年的师范专业学生相比,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严谨性不如师范生,数学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更强,做实验时更易入手,对科技的领悟力更快,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关注。值得欣慰的是,两届学生后测试卷中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都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我们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了解哪些内容的理论性更强,哪些内容更与实践相关,哪些内容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能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渗透,然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最后按计划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2基于STS教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

我们以《大学物理》(匡乐满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第一册为例,主要内容是力学和热力学。根据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经过仔细阅读和讨论得出了基于STS教育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3基于STS教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找出大学物理教学与STS教育内容渗透的结合点后,我们制订出了教学计划。除在常规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外,还举办专题讲座,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开放实验室,撰写调查报告、问题探究报告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3.1举办专题讲座

阅读全文

核心能力《市场营销学》改革探讨

[摘要]

传统的试卷考核,期末试卷在学生成绩中比重过重,使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靠记忆应付考试,限制了对学生营销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的市场调查、推销、营销策划三大核心能力,改革了考核方式,增加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比赛、小论文等作业形式,既改变了考核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探索了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营销专业核心能力;市场营销;考试改革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经过八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但是经过我们认真调研,学生认为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试卷考核的比重过重,很多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理解也没有太大进步,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升等问题。显然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必须改革,因此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大胆开展考试方式改革。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试卷考核在期末成绩中比重过重

阅读全文

幼儿家长微信学习平台建设

摘要:幼儿家长学习幼教知识主观愿望强烈却时间不足,互联网学习资源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针对此状况拟提出:构建由幼儿园推介的、以微信平台为主体的新媒体学习环境,平台分为两个版块:家长学习中心和幼儿素材中心,通过平台的不断优化,为幼儿父母提供省时、高质、科学的手机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其学习需求。

关键词:家长学习;幼儿保教;新媒体;微信平台

一项调研显示,幼儿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愿望强烈,但学习时间有限;发达的“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虽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家长们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资源。

一、构建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意义

(一)满足家长的学习心态和现实需求

1.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年轻一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新的期望和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较之祖辈更具科学性[1]。本文前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调查以扬州市区及郊县5所幼儿园中160名作为幼儿主要教养人的家长为问卷与访谈对象):受调查者中79.8%认为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家长仍负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上班族家长还认为,虽然祖辈在大部分时间里接触孩子,但祖辈的角色定位是协助养育子女,起着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作用,教育孩子的重任当由自己担负;幼儿父(28%)母(55%)表示,反感祖辈“隔代亲”的溺爱情结,也不认可祖辈的教育方式。时展也令父母主动去寻求科学育儿的知识经验指导,对老人口耳相传经验持不认同、不信任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去获得育儿知识,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1]。

阅读全文

新媒体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早已悄然而至。移动设备的普及迅速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和阅读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阅读和学习的影响,揭示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早已悄然而至。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快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也使学习和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和阅读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近年来,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其活动规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影响力都在日益扩大,在全社会形成了“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有效推进了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读者阅读生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各类阅读软件的推陈出新,读者对新媒体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读纸”已逐渐被“读屏”取代,掌媒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读者群体的一项主要阅读途径,碎片化阅读、快读阅读已经成为阅读新时尚。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1]。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价值

新媒体阅读推进了阅读的普及,有调查显示,电子阅读对阅读总量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有71%的受访者表示在开始阅读电子书后其阅读总量有所增加[2]。阅读行为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传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浏览信息、查找资料等。新媒体阅读也正在摆脱碎片化倾向,逐渐呈现出浓厚的知识化倾向。除了传统的休闲型阅读外,也开始更加注重知识性阅读,新媒体阅读的知识性、深厚性、目的性不断增强。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汇聚的中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对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是激发大学生读者阅读兴趣、培养读者阅读习惯、引导读者掌握阅读方法、提升读者阅读质量的有效渠道。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服务不仅有利于贴近现代读者的知识需求、促进读者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在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在逐渐变化,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带有个性化印记。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提高对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认识,适应读者数字化阅读倾向,丰富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读者群体特征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该跟上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也需要随之革新。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了当前阅读推广服务亟需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创新型转变,在阅读推广服务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然而却常常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其问题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1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软件与个人信息紧密相关,新媒体的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这是个人电脑不能做到的。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于其他网络平台在传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1.1操作的便捷性

注册微信公众平台是无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没有注册的QQ号进行登录注册。平台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推送简单信息,消息发送之后会在终端通过微信平台通知用户;大学生受众群体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阅读。

1.2信息的高到达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用户对信息的强制阅读,而且信息的到达率几乎是100%。

1.3富媒体传播形式

阅读全文

挑战性课程运营管理分析

摘要: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针对《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原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入挑战性学习理念,通过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和学术志趣;对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探究并发现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挑战性课程;运营管理

一运营管理课程特点

运营是将投入(资源)转化为产出(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服务)的过程。运营管理是一门研究如何将人力、物力、资金、信息、技术、设备等要素构成有机系统并有效地运作、实现高产出投入转换的学科。近百年来,运营管理新理论、新方法与工具不断涌现,是理论性强又与企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运营管理》课程内容涉及运营战略、产品或服务设计、设施选址与设备布置、运营计划、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服务管理等企业运营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涉及面非常广且实践性很强。《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要求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综合应用,而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积极性不足,知识的整合利用能力低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对运营管理课程的建设寻求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

二挑战性学习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对“把传授已有知识当做科学教学本质”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法。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巴罗斯教授在McMaster大学医学院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即P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并通过让多个学生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获取“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20世纪90年代末,瑞典皇家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知名大学联合建立了跨国合作研究组织,该研究组织提出了新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习中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即CDIO教学模式。基于以上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于2008年根据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提出了“挑战性学习课程”(ChallengeBasedLearning),即PBL的课堂教学模式。挑战性学习课程力图通过现实有价值的挑战性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与学术潜力。以挑战性问题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并整合运用相关知识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的整合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基于挑战性学习任务的团队沟通与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三运营管理挑战性学习课程建设探索

阅读全文

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互联网+”引发以社会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主导的社会变迁。目前,社区教育供给侧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仍面临以下困境: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失衡,受众单一;社区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封闭,难以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由此,应通过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加强“互联网+社区教育”设施建设和建立跨界融合的保障机制等策略,提高社区教育有效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指出“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各行各业运用‘互联网+’的本质是用互联网找到行业的低效点,从企业营销渠道、产品运营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实现增效转型升级”。[1]社区教育是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有助于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融通,满足全体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保障其学习权利,提高其综合素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变革。基于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国际背景与时代诉求,应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应对“互联网+”新型经济社会形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差距

我国现代社区教育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85-1994年)、探索阶段(1995-2001年)、发展阶段(2002-2010年)和规划新阶段(2011年至今)。经过30余年的发展,社区教育改革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2014年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和有一定社区教育工作基础地区的受访学习者对社区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均值为79分,社区教育期望值高达83.18%,而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三个维度的期望值分别为77.63%、77.9%和77.19%。[2]由此可以看出,受访学习者对社区学习的实现机会、实现过程和教育成效的期望与社区教育期望仍有一定差距。此外,16个调研问题指标中最高分值项是“我同意‘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占受访学习者总数的84.88%;“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收费合理”占比75.70%;“我经常登录社区学习网站学习”占比74.99%。[2]这说明秉持终身学习理念的受访学习者占比较高,但是社区教育机构服务供给满意度和学习参与度并不理想。显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新时代社区教育供给不平衡有着直接关系。

二、“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供给侧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失衡,受众单一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自从推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技术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抗压能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调节情绪,舒缓心情,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通过分析并讨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

现如今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愈加完善,技术人才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已与普通高校相差无几,但人们意识里,高职院校一直比普通高校教育程度低。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进入高职院校意味着失败,被消极颓废的情绪影响,心理状态不稳定,逐渐影响课程跟进,影响周遭人际交往。由于适应不了高校学习生活,产生挫败感,导致恶性循环。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并未及时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状态,以至于心理健康问题由原本可调控,及时沟通,梳理认知意识问题便能有效解决的困惑逐渐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与外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眼花缭乱的信息充斥人们的大脑,每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时间越来越长,“低头族”等代名词反映出智能终端对人们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现实中人与人的双方交流,转战到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急剧下降。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体能方面逐渐下滑,社会交往能力差,人际交往不和谐,导致心理问题愈加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仅只存在高职院校学生身上,一些普通高校的部分学生也同时因为消极情绪躲进虚拟网络,逐渐与社会脱节。更为严重的还存在一些心理失衡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案例。这些现状警醒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及时发现、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够

对于还未迈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平日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辅导员、室友还有移动终端。大学课程不同于初中,高中阶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我掌控,对于一些缺乏性格内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主要对着移动终端交流,很容易现实中的社会交流,导致整个人越来越孤僻。这种心理状态只要平日稍加留意,便能有所察觉。然而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一般只要求专业技能达标,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对心理健康教育未有充分的意识,出现伤人事件后再进行补救,往往为时已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