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统计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用统计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用统计学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94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0.62±2.65)分,SDS评分为(34.92±4.6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75±1.98)、(39.88±2.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49、6.253,P<0.05)。结论加强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乳腺癌;应激反应

乳腺癌指的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主要疗法是手术治疗,医院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类型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等方面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应激反应,导致手术麻醉与手术疗效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改善[1]。特选择本院9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选择先局部麻醉(局麻)后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0.2±9.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0.4±9.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阅读全文

经济类高职的统计学教改

 

《统计学原理》是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我校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均开设了这门课程,学分为3学分,经济类学生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具备基本的统计素质对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必不可少的。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类得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凸显出统计知识在经济类专业的重要地位。那么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薄弱,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自学能力较差等特点,应该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根据自己几年的统计教学实践,对经济类的统计学教学改革进行浅析。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经济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内容的改革是近年来统计教学界的讨论热点,有关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要与各专业相融合   由于统计学教学时面对经济类各个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要注重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授课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有市场营销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会计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等等,并针对不同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开设不同学时,如营销专业可能会做市场调研分析,应用较多,开设64学时;会计专业做财务分析,开设60学时,物流专业开设51学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同专业不同学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各专业应用的特点,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突出重点地讲授。即授课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要有专业特点。   (二)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统计教学课程多是在本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引进一些案例多做一些练习,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真正体现理论教学的针对性,案例教学的实际性,统计方法的实用性。高职高专的课程更突出实用性,因而在教学内容上就更应加大推断统计方法的讲授。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统计课程的建设始终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统计课程的开设必须符合各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体现其职业定向性。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当遵循现代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应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结合上下功夫。具体来看,就是要改变原来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问式、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   (一)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统计工作过程为向导、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把统计学这门课程以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为线,将所有知识点穿成串来完成。在这条线下有设有九大模块分别是认识统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静态数据特征分析、动态数据特征分析、统计指数分析、统计数据抽样估计、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撰写统计调查报告。在每个模块下设有若干个情景化项目,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的工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二)提问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好奇心,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并且使学生能够具有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运用这种提问及讨论形式时,可以选择原有的课后习题,但更应该注重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开放型问题,也适用于项目教学,完成任务,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现在的统计实践必须掌握以下方面的技能: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围绕着教学目标,可选择与学生相关的、熟悉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实践活动。可以依据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演练。比如开展我系在校生生活费收支情况调查、我系在校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我系在校生逃课问题调查等。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时,重点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对学生而言,这是最难把握的,哪些标志是必须调查的,哪些标志与调查目的关系不大的,可有可无的,这些必须区分清楚。收集资料过程要注意调查对象的配合问题,以确保问卷的回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Excel,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进行处理,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通过完整的统计实践活动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的责任感。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过去学生学生成绩主要是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如今高职教育要做到既姓“高”又姓“职”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因而我们到考核方式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必须也进行改革。学生成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评定:   (一)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由于统计学学科的特点,需通过做作业来加深和巩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平时作业是少不了的。但班级人数太多,全批全改也不现实,为了使得学生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可采用分组的形式,在每组中随机抽一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批改,中选的学生成绩按实际记录,未中选的学生成绩按该组的平均成绩记录。如果抽中的学生中有未做作业的记为0分,记入中选学生总成绩,该组平均成绩仍然是总成绩除以中选人数,这样可以提高各组成员的集体意识。   (二)每次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此环节可以考虑安排每次课程结束时进行。这部分成绩每次任务都以100分满,其中包括重点知识内容的运用占80%,小组成员课堂讨论热烈、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操作占10%,小组成员分工操作合理,按时完成操作情况占10%。这部分成绩的评分人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有“自我评价”×20%、“他人评价”×30%、“教师评价”×50%,最后得出该项任务的综合得分。#p#分页标题#e#   (三)实践(包括统计资料的调查、整理、上机操作、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实践的理解,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这部分比重最大,题型灵活多样,有主观题,有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知识的领悟和运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对经济类高职学生的统计学教学中,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尽量做到以知识为载体,以求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57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将2016年1—7月收治的57例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和心理情况。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3.7%,观察组满意度为93.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后,大部分手术患者主诉对护理满意,且心理焦虑改善较好。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心理;满意度;并发症

手术是外科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创伤;患者术前由于缺乏疾病、手术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可能有焦虑表现,导致术前出现应激反应等情况,不利于手术进展,且术中麻醉及手术刺激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因此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十分重要[1-2]。优质护理意指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积极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前存在的身心不适症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本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57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4~70岁,平均(45.2±10.2)岁;剖宫产13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0例、泌尿系统手术20例。将2016年1—7月收治的57例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3~69岁,平均(44.0±9.2)岁;剖宫产14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1例、泌尿系统手术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标准[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要求;排除术前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1.2方法

阅读全文

物流类统计教学革新

作者:段春媚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

目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教材一般采用《统计学原理》,虽然版本不同,但内容区别不大,大多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和数据的计算,较为抽象,会计、金融、营销、物流等专业讲述的内容相差无几,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分析和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培养。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众多专业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按岗位群设课,突出实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专业基础课,统计学如果仍沿用教师上课讲授、课堂练习、作业批改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模式或许能让学生学会怎样计算平均指标,怎样进行趋势分析,但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起的作用很小,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统计学的考试过去一直采取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日考勤、课后作业为辅的形式。考试内容一般按照教学大纲,主要考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这种形式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学生会去背公式,背例题,而很少关注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统计学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关系

统计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内在规律,这种工具因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只有与具体的专业相结合才有其用武之地,才能发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效。我们除了强调各类统计学的理学共性,还要强调各类统计学的个性。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来说,就是强调其与经济管理学科的密切联系,按照经管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几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实施了项目教学,统计学的定位就是为这些核心课程和项目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所以在讲授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课程和项目教学所涉及的要点,使讲授的知识与之充分结合。根据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从事项目教学指导教师所获得的经验,现将专业核心课程和项目教学中涉及到的主要统计环节做了总结(见表1)。  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渗透到了物流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在学生后续的企业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答辩情况、社会实践和项目调研报告的内容分析以及个别访问,我们发现,被调查的96名学生中,93.75%的学生表示在实践岗位上需要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比如各类订单的统计、库存情况分析等;78.13%的学生在分析报告中运用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说明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这些结合点用案例或实训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认同及其应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统计学教学改革尝试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对统计学课程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革尝试。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软件应用

阅读全文

普外科优质护理质量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质量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护理外,再给予优质人工护理,术后分别观察、统计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的优质护理满意度达到96%,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97%和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和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的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普外科

通常普外科相对其他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多,患者疾病繁多,病情病程复杂,在接收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但要遭受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且如果术后护理不到位,还要遭受手术所带来的二次甚至多次创伤,对患者身体和心里都是重大打击[1-2]。优质护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本,强化常规护理手段,进一步深化护理内涵,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显示出的优势是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所不具备的。为了患者术后更好地康复,重新走上健康的生活,陕西临潼相桥中心卫生院积极探索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服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阅读全文

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在精神科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组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28例),护理管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体系,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2.86%、71.43%,2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依次为7.14%、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

本文以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患者于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56例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18~62岁,平均(34.21±5.4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8.66±1.61)个月。临床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8例。在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阅读全文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同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行手术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的细节关注也越来越多[1]。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有资料提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细节护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消除或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9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最终得到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研究组中有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在21~73岁,平均为(46.3±7.2)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7例;妇科手术患者19例、神经外科手术24例。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为(47.8±7.6)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5例;妇科手术患者122例、神经外科手术2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1.2方法:参照组9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嘱咐患者静养,确保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研究组90例患者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具体的措施有:①术前细节护理:a.心理护理:手术开始之前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面色、表情和语言了解患者的心态,尤其是部分年纪较大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加强细节干预,通过合理的沟通与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可以邀请病友现身说法,与患者交流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享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手术治疗产生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b.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常规禁食禁水。同时做好相关设备、器材与工具的准备,加强手术室的消毒处理,预防感染。②术中的细节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直到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帮助医师进行麻醉处理,鼓励患者放松身体,诚恳的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除了对监护仪器进行观察之外还还应当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是否出现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结束之后及时对手术器材进行清点,调整患者的体位、确保舒适度。③手术后的细节护理:等待患者清醒之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让患者安心;保证良好的术后修养环境,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50%~55%[3],房间洁净、明亮,通风良好;做好饮食干预,术后给予患者清单易消化的饮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要的维生素与纤维素,术后多喝水,确保大小便通常,以免造成腹内压上升对切口不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做好药物护理,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选择合理的药物干预,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督促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加强对病房的巡视,调整患者术后的心态。对于骨科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当采取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技能训练,促进机体的康复。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每一个表格中有25个小题,设置四个选择,分别对应1~4分,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分为100分,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60~69分表示一般、59分及以下则表示不满意[4]。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研究和参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2例皮下气肿病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6例皮下气肿案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两次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非常满意的有59例(65.56%)、满意的有27例(30%)、一般3例(3.33%)、不满意1例(1.11%),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9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7例(52.28%)、满意患者25例(27.78%)、一般13例(14.44%)、不满意5例(5.56%),护理满意度为80.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阅读全文

急性胃出血优质护理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胃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n=43)。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出血疾病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P<0.05);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3.07±0.95)d和胃出血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6.03±0.88)d显著短于对照组(5.69±1.24)d、(8.84±2.16)(dP<0.05);胃出血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优质护理;急性胃出血;效果

临床上急性胃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调查发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该病患者人数达到70%左右,该病的发病速度较快,患者会同时合并出现便血、呕血、胃痛等特征性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会对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除了及时救治外,优质护理干预计划的实施也显得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收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