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自我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验自我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验自我总结

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生物化学教学和科研需求。该文建立了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以及构建了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开辟了一条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生物化学;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世纪70年代自主学习的概念出现之后,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专家的重视,众多研究不仅证明自主学习是非常有效的,还对其内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育的终极目标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有限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如何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积极、主动、高效的终身学习者,不仅为现在的学习,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美国近些年在教育改革中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而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薄弱的问题,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获取、应用知识能力、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管理应用学习资源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体,学生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地接受知识,通过死记硬背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而生物化学课程不仅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复杂,还要学习掌握多种实验原理与实验技能,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生物化学领域涉及的知识技术发展迅速,在制药、医疗、食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面此严峻的现实,如何让大学生在生物学化学课程中学会学习,成为自主学习活动的推动者和控制者,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如用目前生物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经常采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PBL结合TBL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模式[3]、微课[4]和多媒体[5]等,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其中,自我定向的能力包括确定目标的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包括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等;自我监控能力包括自我监测、反馈、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包括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能力。现阶段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薄弱有多方面的因素:①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许多学生不了解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仅仅满足于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安排,被动地等待着教师去“教”,而不肯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②自我评估能力欠缺。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定期审视个人的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情况,因而不能及时地调整学习过程。③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渠道较窄。通常仅限于上理论课听教师讲解、课下完成相关作业等。④生物化学课程学习资源欠丰富。一本教材加一本习题集是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的。综上可见,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科学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如何衡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成效也同样值得深思。这是因为,教育评价往往对某一教学活动意义重大,没有效果评价,仅有培养方法常没有说服力,也容易纸上谈兵,失去实际借鉴价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习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式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方法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①自我定向的能力包括确定目标的能力。开发生物化学课程自学系统,完成课程自学系统中的针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药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本科和高职层次学生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介绍等内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问题。②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包括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等。完成生物化学课程自学系统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主要为蛋白质、核酸等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式以及糖代谢、脂类代谢、代谢、核苷酸代谢等物质代谢的动画视频,方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完成教学视频录制工作:理论课程视频以微课模式为主,针对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每个章节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如三羧酸循环、酶的竞争性抑制、电子传递链、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脂肪酸的β氧化、氨的来源与去路、尿素循环等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10~20min;实验课程视频以录制教师示范操作为主,针对经常用到的实验仪器,如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器、移液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录制规范使用视频,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渠道狭窄,学习资源欠丰富的问题。完成教材的配套习题、题库编写工作:编写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配套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实验教材编写与开放实验室的建立:生物化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学生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编写适合学生开展的实验教程,并且建立开发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设计、试剂的配置、实验的实施、结果的记录分析,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③自我监控能力包括自我监测、反馈、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小组。5~8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配一名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制定自主学习方案,不仅要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制定本小组的实验内容,利用建立的开发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小组不能解决问题由指导教师介入引导。④自我评价能力包括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能力。完成生物化学课程自学系统中的自测题库建立。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层次学生均有对应的自测题库,生物化学课程每个章节均设有配套的基础知识自测题,学生自主学习一章内容后,通过完成本章自测题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并且学生可通过此系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自我反省,不断改进。

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由四部份组成: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力评价占15%:由学生通过生物化学课程自学系统自动完成,系统通过每章的自测题完成情况给出相应评分。②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占50%:在课程进行的不同阶段学生分组进行相关知识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占20%,此外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所得成绩占30%。③学生实践学习能力评价占20%:完成授课计划安排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考核,占10%,各小组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并在建立的开放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完成情况占10%。④学生学习主动性评价占5%:依据是否及时完成学习系统的自测部分(每个章节的自测题均设置了完成的期限)、分组学习是讨论的活跃度及回答老师提问的次数进行评价。综上,国内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将大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积极、主动、高效的终身学习者。同时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便依据各项评价指标,安排、调整具体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减少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开辟一条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阅读全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与生活中各个生命状态息息相关。教师要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摆脱传统生物课堂的教学缺陷,推陈出新出各种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身心的教育,鼓励学生学好生物,把生物这门学科与生命科学其它学科广泛联系、相互渗透。

[关键词]项目学习;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化学,也称之为“生命的化学”,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次。教师要善于发现细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项目教学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组成与结构的优势,自觉感受到生物这门结合代谢与调控、集合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本文主要依据生物的教学理念,把生物这门学科充分地建立在化学基础上,对课堂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这个学科的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做一些分析。

一、注重生命的教学素材,丰富项目教学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注重课堂模式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知识重点进行分类,让学生自行整理生物的知识结构。比如依据生命的特征、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在课堂中要注重传统生物化学中的“静态”部分,无论是何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通过活灵活现的生命特征,才能鼓励学生自觉发现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经历一个用心感悟、不断思考和探究生命价值的生物学习过程,良好的反思习惯和项目学习技巧。项目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达到情景结合的有效模式,及时弥补生物课堂学习中的困惑或知识缺漏,学好生物理论的同时有效地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渗透到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中,巩固自身的反思能力。在生命特征这一教学章节,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蛋白质、乳酸、核酸、酶、核糖、维生素、各种生命激素和抗生素等的现状和特性,必要的时候还要扩展到各种物质的分子组成、特殊结构和内部功能,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结构和部件的组成原理,解题时也需要依据正向解题思路和逆向思维模式,而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加大思维能力,对于一些选择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加强课堂的教学力度,引入项目教学的实例

生物是一门注重生命内部结构的学科,教师要给学生重点介绍蛋白质、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让学生明白这类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元素,和化学结合在一起学习,全面丰富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对生命中基本的构成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酶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探究生命的价值和内涵,进行自我总结和做好笔记。此外,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教师一定要监督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不能存在偷懒的心理。尽管实验内容简单,但却要高度重视,尽量要求亲手操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尽可能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不能抄袭。在引入项目内容时,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堂学习元素,对课堂的核心知识章节有更深刻的印象,积累学习经验,重点掌握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对教材中的典型的理化性质以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都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同时,教师要开展活化性的生物教学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概念进行探究和比对,有意识地将它们进行比较,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全文

师生互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师生互动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有着极强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设计与学生之间的多元化互动环节和互动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充分体会教师的亲和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加深入全面的物理知识,达到核心素养发展之目的。

一、加强师生互动,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特点

在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特点,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及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强化学生自主意识,从而进一步体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教学过程中,其中主要以发展学生实验学习能力并全面了解平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具体方法为核心目标,使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全面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数据及处理数据的方法。在本课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师生互动环节需要加强探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设计互动方案,保障互动教学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在综合性互动沟通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及物理实验探究的乐趣,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二、创设互动实验,促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避免学生思维方式被局限化,帮助学生多角度探究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教师可以加强互动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合作实验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起到较强的启发性作用,实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目标。在师生互动性实验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创新能力作为根本教育目标,为学生构建新颖的教学方案,与学生进行多元化沟通交流,一方面为了丰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为了充分体现物理实验教学新颖性特点,激发学生互动积极性和实验参与兴趣。例如,在高中阶段物理课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其中实验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物理实验水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创设师生互动化的教学实验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本课的实验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创新化学习方法,掌握多元性实验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其中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综合学习效果。

三、改善评价模式,构建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作为总结性教学环节,其根本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学习内容,通过综合性评价和总结进行复习和巩固,进而深度地掌握物理知识内容。为了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师生互动元素渗透到评价环节中为学生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总结及互相评价等方法探究综合能力发展情况,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师生互动实验教学模式之后,可以为学生构建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将整体实验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性整理和总结,从而强化学生自我复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首先,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自身的主体身份,推动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另外,在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验环节中或实验开展之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引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总结要具备较强的完善性特点,不仅要针对学生基础认知及技能水平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要对学生整体学习流程进行综合性整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物理知识,为之后的物理实验学习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效果,全面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评价环节中适当设计互相总结的环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充分运用互相总结与评价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同伴身上的优势特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劣势,加强培优补弱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因此改善传统评价教学模式,利用新颖且全面化的总结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是师生互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有效措施,同时是推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根本所在。

阅读全文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综合实验设计

摘要:综合实验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硼酸的质量鉴定”综合实验项目设计从教学环节、实验方式、实验内容、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验;能力;创新

一、综合实验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教学已逐步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注重理论讲授转向注重实践探索,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思考、自主创业、创新方面转化[1]。从高职发展初期的实验、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发展到产学合作、职业技能鉴定、订单培养以及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也从比较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向综合技能方向发展,展示出高职教育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近年来高职创业教育的“温州模式”,体现出高职教育适应国家经济整体转型,谋求创新发展的独特魅力,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2]。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综合实验教学过程是对已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学生逐步从理论走近实践、从课堂走近生产、从校园走近社会的综合演练。

二、工业分析专业综合实验的现状

当前工业分析技术各专业课教材体系建设比较完整,各专业课所涉实验内容也丰富多彩,专业课纵向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足够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专业课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机的横向联系。例如《仪器分析》教材更多地讲述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工业分析》教材主要讲解如何分析检验煤、石油、农药等工业产品。两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于无形中被割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机械式的进行操作,虽然可以得到分析结果,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如何进行综合分析检测的总体思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技能,有必要对综合实验的内容和项目进行创新开发,引入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的行为向导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咨询指导为辅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挥每个实验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实践中,进行各种单项的、成熟的分析检测、鉴定实验项目很多,但综合设计性实验却少见,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很难使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3]。

三、“硼酸的质量鉴定”综合实验项目设计

阅读全文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浅析

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造和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包办,要给他们一展身手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造的自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路。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三先三后;

2.三结。

一、三先三后

所谓“三先三后”即要培养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发问。

1.先预习后听课。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自己做,实际操作也尽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完成。如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再以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展示,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展示”,即是把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内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提高。课前预习是自己的独立探索,无需教师以往的“满堂灌”,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2.先复习后写作业。这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往学生写作业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什么积极性,作业是在给教师写,给家长写的,而现在让学生先复习在熟悉的基础上去写作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完成作业,不是先交给教师而是学生小组内交流,给他们自主改正的机会,然后再由教师批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阅读全文

软件工程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软件工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以及“如何促进能力培养”是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命题。文章把深度学习思想引入到软件工程的实践教学中,从课程目标、内容设计、开展形式、教学指导模式等环节进行改革,详细介绍了专题设计、创设场景、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自我总结与点评等具体措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进而建构个体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

关键词:软件工程;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软件工程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为目的,将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的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从而将经过时间考验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开发技术结合起来。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结构的产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信息时代新一轮的竞争焦点。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不仅需要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而且突出对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国内外行业产业最需要的都是真正能够很好实践软件工程的人才。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以及“如何促进能力培养”是两个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核心命题。软件工程教育界早已认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思想。而今,面对以碎片化为特点的浅层学习方式的渗透、覆盖和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流行的快餐式教育和浮光掠影的学习方式远远不能适应软件工程理论技术与实践发展的需求。反之,对信息予以深度加工,深刻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的内在涵义,建构起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的吸收、迁移、内化来获得完成任务的能力,成为软件工程学科所必须的教育和学习理念[1]。

一、深度学习模式概述

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深度加工和浅层加工。前者采用深度学习,这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后者的浅层学习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的学习方式,被动接受、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信息,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自我加工及长期保持,犹如沙滩上构建大厦一样没有基础,是无法实现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的[2]。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根据布卢姆(B•S•BLOOM)对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分类,包括“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这六个逐渐提高深化的层次,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知道、领会”这两个层次,主要是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涉及低阶思维活动;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可对应“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不只涉及记忆,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涉及高阶思维活动[3]。显然,深度学习的实现与高水平思维的运用密切相关,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和促进高级能力的获得,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效能。从二十一世纪伊始,历经二十年,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新型学习方式相继出现、发展到盛行,而越来越多的来自大、中学的调查研究和统计结果却表明,运用浅层学习虽然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快速了解和接触碎片化信息,但在整体学习效率和综合效果上并没有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相反,由于对新型学习工具和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有些学习活动反而受到了阻碍[4]。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学习者能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进而建构个体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深度学习已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引起教育者和学习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二、深度学习模式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程目标

阅读全文

初中数学开放教学模式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置疑

教师要在研读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精准把握知识的生长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所熟知的内容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在讲“普查与抽样调查”时,教者出示红、黄、绿、黑、白、蓝等6种颜色的积木,“同学们,这6种颜色的积木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学生意见不一,有说“红”的,有说“黄”的……教师开展调查,将喜欢各种颜色的数据记录下来,“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教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授内容.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之于疑惑之中,让学生产生欲解决而不能解决的境地,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者创设情境如下:“大家都折过纸吧,将一张0.1mm厚的纸对折,纸的厚度会达到0.2mm,再次对折会达到0.4mm……如何对折多少次,才会达到三层楼的高度(10m),对折多少次,就会达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m?”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认为应该至少有上万次吧?“只有20几次就可以!”学生心里顿时心生疑惑,“不可能吧”,产生急于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心理,从而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探索新知,主动建构

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发现、创造,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分析、综合等方式发现新的问题,掌握新的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使问题的研究得以深入.例如,在讲“菱形的判定定理”时,教者设计如下:(1)将两张等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合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请动手叠一叠,检验你的猜想(说出结果即可)(2)我们知道,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反过来,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吗?教者以操作让学生感知判定,以问题揭示判定,逐层推进,让学生拾级而上,主动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三、交流反馈,明确结论

学生在尝试、探索后,能总结规律、形成结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这些结论,了解这些结论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回答,了解哪些是错误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通过提问、追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交流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强化变式,拓展应用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有效管控策略

摘要:分组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做好课前准备,合理组建实验小组,制定实验计划,管理分组实验材料,及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锻炼科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科学思维;策略

分组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组实验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亲自感受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学生通过开展分组实验,学会自己调控科学实验过程,教师适时做出调整。教师不应该用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来教科学课程,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1]。

1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的意义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小组内的合作、研究、实验、总结,从而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实验后组员可以互相评价、交流看法,以完成科学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科学分组实验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为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2]。

2小学科学分组实验存在的问题

2.1分组太过随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