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验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法学实验教学思考
1建设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核心能力。因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4]。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必须符合4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否有利于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否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5]。 1.1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通常是分学科、分专业、分课程进行,各有面向,互不连接,自我封闭,不成体系,从而造成法学实践教学条块分割与执法实践工作综合性之间的矛盾,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造成法学人才培养与执法实践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必须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根据公安执法实践的特点,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打破法学专业界限和课程分割,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新型法学实验教学体系[6]。 1.2建设一支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因此,在创建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学校必须创新实验室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新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7]。 1.3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1.3.1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有3种模式,即校级管理、系级管理和教研室管理[8]。这3种管理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教研室管理模式比较适合新办专业的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室建设;系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专业实验室建设;校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合基础大平台或学科大类实验室建设。校级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机构完善,高度集权,管理单一,结构合理,能举全校之力,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特点[9]。 1.3.2管理机制 根据以上3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校级管理模式比较符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要求。它既能促进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也能促进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一般应采用校级管理模式。在校级管理模式下,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行。 1.4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教学手法与手段的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放实验室,降低实验室运行、维护、维修成本,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10]。 2主要建设内容 为适应公安法学教育的需要,学校以“深化法学理论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公安执法实战训练教学,规范公安工作实践锻炼”为宗旨,按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为主”的原则,在实体化、规模化、系统化建设思路指导下,整合了法律、治安、侦查、刑事科学技术、犯罪学系和警体战训教研部的有关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于2006年9月,组建了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 2.1构建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体系 学校以培养学生公安执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结合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打破法学专业界限和课程分割,致力于构建一个分阶段、分系列、模块化的新型法学实验教学体系。 (1)分阶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2)分系列。依托法学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校内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公安工作实践教学基地两大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合成法律素质训练、执法能力培养和公安实践锻炼三个系列。 (3)分模块。法律素质训练分为法律基本素养训练、公安执法素养训练、公安执法职业伦理培养三个模块;执法能力培养以公安行政执法和公安刑事执法两个序列为主线,以执法程序为基本脉络,设置了多个培养模块;公安实践锻炼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建立了学生在校4年学习期间分别进行公安工作认知性见习、综合性见习、业务专项见习和毕业实习的“三学期”制,从而形成“年年有实践、4年不断线”学生公安实践锻炼教学体系[11]。 2.2打造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 公安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出高水平的执法者,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成立后,学校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师资培养机制。 ①通过制定“公安大学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暂行规定”,建立教师到公安基层单位参加公安工作实践的工作机制,遴选出具有公安执法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正副教授担任公安执法教学实验中心的首席主讲教师和主讲教师;②通过制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官选聘管理暂行办法”,聘请公安业务实践部门的专家和骨干来校担任教官,参与中心的实验教学任务;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指导教官定期聘任制度,由实践教学基地选派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公安执法实战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指导教官,指导学生公安实践锻炼[12]。 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校内法学实验教学主讲教师为主体,校外兼职教官为补充,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官为辅助,适应法学实验教学要求,集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的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13]。#p#分页标题#e# 2.3建立高效管理机制 2.3.1运行管理模式 公安执法实验中心独立建制,建设和运行经费计划单列。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教学管理部、公安行政执法训练部、公安刑事执法训练部和警务实战基础训练部,由中心主任和各部主任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心建设规划与运行机制,监督实施。中心教学管理部主任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保障,各训练部主任全面负责相应训练模块实践教学建设。各训练部设首席主讲教师(教官)若干名,负责相关课程、训练科目的建设,由富有公安实战经验的主讲教师和外聘教官担任实验教学任务[14]。 2.3.2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制定了“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岗位职责”、“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运行管理办法”、“模拟法庭教学管理规定”、“物证技术检验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警务实战训练区管理规定”、“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规定”、“心理行为、警务技能障碍训练场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确保了中心各项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15]。 2.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中心实行:①倡导精讲多练,师生互动,知识传授与实战训练相结合,鼓励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②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心理行为训练场、警务技能障碍训练场、影像互动射击系统、战术倒靶系统等专业训练设备和设施,有效地开展公安执法实验教学工作;③完善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案例库,引进了先进教学手段,通过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等,为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和平台,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成效;④针对公安执法实验教学的层次化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初步形成了以讲授法、专题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想定作业法、还原实战法、多专业合成演练法等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16]。 3建设成效 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我校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法学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1实践教学体系层次分明,教学效果优良 中心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分层次设置相应实验教学项目,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以法律基本素养和基础执法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以警察执法素养、综合执法能力和法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主要以公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 由于实验教学项目设计贴近实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3.2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中心将公安执法理论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009年,学校有23项荣获第四届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7项。 3.3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 我校12个专业17个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外时间、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预约中心教师、教官和预定中心教学资源设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提高了实验室使用效益。 3.4展示学生良好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现场保卫、场馆安检和警戒工作,都出色完成任务。如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保卫,2009年参加北京建国60周年安全保卫,2010年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安全保卫,公安大学学生政治可靠,业务扎实,作风优良,无私奉献,展现了公安学子的风采,受到了北京市奥组委、北京市公安局、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4结语 通过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校更新了实验教学理念,完善了法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优化了实验教学队伍,扩大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发挥了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艺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艺术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艺术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教育先导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完善艺术门类和艺术专业,促进了艺术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在传统艺术教学模式下,以工作室教学为基础的艺术教学模式日趋完善。2000年以来,讲究“艺技”并重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步成为艺术院校主流,同时也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优势,成为现代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平台
在艺术院校中,实验教学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艺术教学模式,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个艺术院校逐步建立了国家级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模式在各高校推广。如何将实验教学模式与工作室教学模式结合,是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工作室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其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原则,开创了各类工作室,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对现代艺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国内以工作室为基础开展的艺术教学出现在1960年前后,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开设的,以导师为主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它的建立,开辟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导师制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中国艺术教育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艺术研究方向为主导,由多位教师共同培养,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在丰富艺术教育模式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招、各学科专业新增,国内艺术教育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各艺术高校纷纷开设新学院、新专业(以设计类专业为主)成为时代缩影。上世纪90年代,工作室教学模式迅速在全国各高校推广,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当前,艺术高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命名普遍分为两大类:一、在传统导师制工作室基础上,以专业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分类法,如国画专业的花鸟工作室、人物工作室、山水工作室等,以及油画第一、第二工作室等。该类命名普遍存在于八大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科中。二、以专业为基础,以创作材料或媒介为基础的工作室划分法,如版画中的木版工作室、铜版工作室、石版工作室等,以及工艺类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等,该类工作室主要设置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
二、艺术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出现了较大转型,从“纯美术”扩展到“实用美术”,设计类专业孕育而生;从装潢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到后来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中国艺术教育迎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工作室教学模式也伴随设计类专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逐步推广,与工作室教学模式息息相关的实验教学平台也建立了起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成为各艺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各高校投入数亿元资金(中国高校扩张期)用于加大实验教学设备购置与实验平台建设,艺术院校也将“实验教学”的理念推广到各个教学环节。2008年,教育部开始建设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实验课程和考核机制,实验教学体系成为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让人很难定义实验教学范畴。从广义上说,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现今,该教学模式已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广泛应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从而具备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①根据教育大词典关于实验教学的定义,结合艺术教学特点,特别是结课方式,可以说多数艺术课程可界定为实验课程。艺术教学在讲授完基础理论知识后,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验设备(如版画、雕塑、工业设计、陶艺等)来测试、调整、分析自己的知识理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唯一性和重要性,实验教学平台既有教学服务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有艺术教学“研与教”的职责。
卫生检验实验教学革新
作者:杨金玲 杨海霞 公维磊 李晶 陈廷 王长芹 单位: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实验教学是卫生检验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基于实际问题的一种认识活动。学院从2005年起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把科学探究贯穿实验教学始终,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不仅获得了卫生检验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增进了对“卫生检验”学科的理解[1]。本次改革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由“照方抓药”式向“探究式”转变,实验教学首先应该注意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并尽可能地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和呈现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卫生检验专业知识。在这里,教师应注意必须放弃话语霸权,不能限定过死,更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大运河污染现状调查”、“纸质食品包装的利与弊”等课题,要求学生独立搜集相关信息,走向市场做调研,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案。又如,在学习氟的测定时,教师可以结合氟在生活中的存在,设计“饮用水中氟测定”、“牙膏中氟的测定”等,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必要的技能和技巧,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设计好探究的水平层次
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设计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当学生的探究水平较低,或探究活动难度较大,就离不开教师引导,随着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增强,教师过多的参与又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探究水平,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独立程度和教师的调控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探究划分为5级水平,供教师把握学生科学探究自主性水平时参考。
卫生查验实验教学变革
作者:赵猛 朱洪梅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
食品卫生检验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食品科学专业课程模块中[1]的核心课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频发[2,3]。鉴于此,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对食品科学、食品安全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极为重要。而且在这一部分的实验教学内容中,食品科学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已广泛地渗透到课程实验及理论教学中,有益于学生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作为食品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食品卫生检验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特点是实验内容占较大比例[4]。该课程的实验技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而且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严格的实验方法,部分实验内容要求按照GB方法进行,内容要求严格,方法统一。实验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卫生检验基础知识、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类污染因素的判定与消除,以及食品卫生质量控制等方面[5]。做好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实验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教授相关的食品卫生检验的相关实验理论与技能,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已成为亟待解决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如何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该研究对该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不断改革的追求。为此,研究对食品卫生检验实验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注重基础性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目前,新的实验技术及设备发展较快且不断应用于食品卫生检验学各类实验中,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提高了检测效率。但一些基础性分析与检验操作技术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常见食品污染的检测与鉴定、大肠杆菌菌群数目测定等。这类技术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这些基础性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能加深学生对食品卫生检验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为以后探索性、案例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的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实操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6]。对于食品卫生检验这一课程来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大型探索性、案例型实验等方面上,这类实验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因此,在课程后半段,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未知结果、非验证性质的大型探索性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对实验中遇到的非确定性的问题指导教师同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此类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各类大学生创新性竞赛项目中来,学生在参加此类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目前在这一领域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虽然并非所有的学生毕业后均从事食品科学相关科研工作,但开展这一工作能够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研素养与实践精神。相关课程论文可以是老师指定题目,或由老师根据选题划定范围,也可以是学生自拟题目,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写出大纲形式的摘要,经由老师批阅后再撰写。要求论文能够体现自己的想法,并有深刻的分析讨论。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该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试验能力。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变革
作者:陈永富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围绕专业系列技能培养,构建实验项目体系
为了保证学生达到行业岗位的要求,我们在对行业发展和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四大技能,即动物基础医学技能、动物预防医学技能、动物临床医学技能、动物检疫检疫技能。据此制定了动物医学专业实验相应的教学大纲,明确了50项学生必须掌握的系列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能体现相关的系列专业技能要求的实验项目23个,实验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其应用性与行业性,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设置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三个层次、递进式的实验项目训练体系,成为体现动物医学行业要求的系列实验,涵盖动物解剖技术、病料的取材与送检技术、动物给药技术、动物病理剖解技术、流行病诊断检疫技术、外科技术等多方面专业技能的实验项目体系,并明确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考核与实验技能的掌握要求。
1.基础性实验为验证性和基本技能训练实验为主,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技能训练,旨在加深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培养实验基本技能。如《病料的取材和送检》实验中,强调剖检前检查、取材时间、器械的消毒、病料采取、病料的保存、病料的运送等手把手的规范化训练,为后续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
2.综合性实验注意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性、综合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病原菌分离及其疫苗制备技术》实验,此实验中包含病料的采取技术、细菌的培养技术、细菌的分离鉴定技术、疫苗的制备技术等多种综合技能,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先提出实验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提交实际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操作,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利用从基础性实验中学到的实验操作技术(病料的取材)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技能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综合疫苗(灭活苗)制备技术,在临床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应用性实验其实验内容侧重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如《中毒犬的急救》、《宠物口炎的诊断与治疗》、《宠物食道阻塞的救治》、《伪狂犬病的诊治》、《动物胃肠炎的治疗》等常见、多发的疾病,此层次实验围绕临床门诊开展,通过开放式实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缩短就业的适应期。
创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验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教学实践需求出发,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略,提升实验课程在全部地理课堂中的比重,带领同学们通过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操作,经由自身的分析、探究与实验活动,寻找、发现隐藏在客观现象中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串联起来,构建起全面的地理知识系统,提升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使用已经掌握的地理学科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从个人参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实践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当注意的教学要点。
【关键字词】初中地理学科;实验教学;策略方案
根据新课改大纲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此前提背景下,各地初中学校开展了针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改革。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首先从课堂知识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机会去自主观察、自行实践,最终掌握本节课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所在,养成主动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中,笔者将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试验课堂教学案例。第一,为同学介绍国内外著名航天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结合世界的海陆地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陆地总面积约30%,海洋总面积约70%的结论。同时,观察海洋、陆地的分布规律,得出——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少,海洋面积较大,南极洲由陆地构成;北半球海洋面积较少,陆地面积较大,北冰洋由海洋构成的结论。第三,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一: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获得一个地球仪,随意将地球分成体积均等的两半,观察其中陆地、海洋面积的所占比重大小。学生们发现,海洋面积总是要大于陆地的面积。第四,在学习了课本上关于“海峡”、“海洋”、“岛屿”的定义后,从地球仪上依次找出:马六甲海峡、黄海、太平洋、亚洲、印度半岛和台湾岛。第五,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准确标记出四大洋和七大洲。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然后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结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第六,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三: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注意赤道和180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极周围,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最后归纳小结,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课后探究,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初中地理课堂试验教学的要点策略
第一,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地理试验课程。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学校,加强地理试验课堂教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当为地理实验课堂配置必要的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必要的教学工具,例如绘图仪器、测量仪器、地球仪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生动的学习体验,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快乐、和谐、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地关心与支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多利用个人的课余时间,去查找、收集关于地理知识的材料,拓展阅读面,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第三,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实验证明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创建情境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学习活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至完成地理实验学习活动。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创建活跃、自由、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各地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摘要:为了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文章从教师注重演示实验、积极开展课堂小实验、鼓励学生改进实验用具三个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元素;实验用具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需要很强大的空间思维能力等特点,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物理知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物理实验进行系统性的规划。
一、教师注重演示实验
(一)实验要生动直观
物理是一门将实验作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一次成功的物理实验不仅要具备传递知识的功能,更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积极性,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及物理原理,使学生通过物理变化推断出原理,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比如,讲燃烧的三要素时,教师可以做一个烧纸盒的实验。教师在纸盒中加水放在酒精灯上烧,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纸盒没有被点燃,纸盒中的水已经被烧开,但纸盒仍毫发无损,学生会因为这一现象感觉到好奇,进而期待教师讲出其中的道理[1]。教师这个时候告诉学生燃烧的三要素是氧气、可燃物、可燃物到达燃点,可是纸盒中的水最高温度只有100℃,远低于纸盒的燃点,而酒精灯燃烧的热量一直传给水,所以纸盒没有被点燃。
(二)实验要有启发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分组进行实验
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是压力,还是接触面积、接触材料,还是其他的什么呢?每个小组都会给出很多答案,那么怎样验证呢?这就需要分组实验了.我要求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对实验产生的数据和结果要一一记录,最后由一位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成果.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十分有效的,学生归纳的很好,甚至有的组提出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弹簧测力计匀速不易控制.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十分现实的,我便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叫他们继续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再次实验而得出了很好的建议.由此可见,分组进行实验不仅升华了实验,还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并非所有的分组实验都是有效的,这需要我们科学地分组和分工,也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还需要科学的实验时间和实验空间,在分组实验过后,教师还要注意适时评价,多给学生以鼓励和激励.这样一来,分组实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开发利用生活中的实验资源
其实物理实验并非只有科学、正规的物理实验器材才能完成的.现实教学条件下,我们很有可能会缺乏实验器材,无法很好地完成实验,这样就需要我们灵活应变,选择开发生活中的资源来辅助实验、满足实验需求.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或者生活中的现象来辅助实验教学.
1.物品.物理和生活是离不开的,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能体现物理原理,因此在讲授这些物理原理时,我们可以拿来辅助实验,这样既简单方便,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把一瓶矿泉水在瓶身上扎几个小孔,水不会流出来,但当你把瓶盖拧开,水马上射出来;在讲“液化”时,把冰块放在口杯里,杯壁上会出现水珠;在讲“压强大小与受力面积关系”时,可用两手指压铅笔两端来学习;在讲“分子热运动”时,在讲桌上洒一些酒精或风油精;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物品作为学具.
2.现象.物理现象体现在生活上是十分普遍和显而易见的,许多学生也都深有体会,如筷子插到水里看起来会弯折,冬天玻璃窗内侧会出现窗花,人工降雨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见到过、体会过的,我们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拿来做实验,或者仅仅是告诉学生通过此生活现象可以得知这样的物理规律,再或者通过多媒体演示,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
三、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