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自评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训自评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训自评总结

中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论文

一、多层次评价主体的确定

在制订课堂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清楚执行课堂评价的主体是谁。在确定了评价系统的纵向模块后,横向的评价主体设置就必须与此衔接上。评价主体由过去的教师单层次,发展至今时的教师与学生双层次情况,甚至在一些任务驱动型的课程设计中还会出现将学生层次划分为自评与他评,从而形成评价主体三层次的情况。多层次主体能够弥补教师一人独断,观察力有限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多层次评价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学整体性达到高达统一。而评价主体层次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活动的内容来确定。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的情况下,最好至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的模式。学生为了能对自己的评价更细致具体,会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操作上,教师的即时评价在构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团体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或教师与学生三层次评价模式都可以采用。

课程分组活动内容的重复性较高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1-2次活动观察后,抽出时间关注其它组别的操作活动,甚至思考活动深层的德育方向目标,这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他评的横向三层次结合,不但使评价角度更立体,评价的内容更充实,也约束了学生在课堂活动间歇的行为。如果课程分组活动内容彼此相关度不大,或重复性低的情况下,最好采用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他评的双层次模式。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向定义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大胆尝试,多总结经验。因此去除掉学生自评模式,可以将学生从课上教学自我反省中节省时间,更加集中精力在活动完成的操作上,在收获教师与同学的客观评价后,在课后设置的自我总结环节,重新定位和调整自己的操作标准,从而使三层次立体式评价的效果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评价效果的影响性。

二、评价标准内容的设置

经过教师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评价设置后,进入到实施阶段后,很多教师面临了最大难题:评价内容的可执行性。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心理水平等很多方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五花八门﹑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教师实施评价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观察评价。2﹑每项评价多维度,各项考察方向数量庞大,对评价者素质能力要求高。3﹑各层次的评价人员根据自身技术技能情况,评价标准会有偏差,评价的结果差别过大,可参考性降低。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评价活动开展缓慢或无法进行,甚至流于形式,失去了设置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如何设计评价内容的细则,就成为课堂评价环节的成败关键。仍以《物流电子单据实训》中“函数输入练习”这一章节为例,考虑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薄弱,多数教师会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设计给学生进行重复多层次上机实训的操作,留给课堂评价的时间很有限,有些教师设计的评价表如表1:这份教学评价设计已经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为达到有限时间内得到评价结果,教师在评价内容上压缩了内容容量,缩小了评价主体范围,但在执行时仍然碰到:“教师评价花费时间较长”“学生评价难以务实求真”等执行难的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设计评价内容是为了表现课程内容的中心主体,而配套的评价标准则是评价学生技术操作效果的层次,让学生在明确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向“高要求﹑高标准”努力进取。因此统一的评价标准,细致定量的评价内容,能为评价主体降低完成评价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评价的效果。以上面实例的第1点内容“实训练习中的2张单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操作完成”为例,将评价标准修改为(表2):这样的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既说明了技术技能的层次性,又让学生自评简单易行,同时让评价结果更为切近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内容上,很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都同步进行评价。中职学生的整体情况是基础薄弱,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多维度多层次的开展自我评价是不现实的。即使提供了细致执行力较好的评价标准,学生由于个性上的差异﹑选取参照物的不同等,可能会造成对操作内容的误判或偏差。因此,建议对一些关键评价内容,或行业规定的硬性规则等,只设置教师评价以提供和规范官方认证的标准,增强评价体系的指导性。

三、评价实施的效率性

阅读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使用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柴鹏飞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

2.授课内容

第四章“其他常用机构”中的第二节“棘轮机构”。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介绍棘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应用。

3.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矿山机电专业高专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学生情况: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喜欢动手的特点,缺乏计划性和有目的观察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对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解决对策:通过实际操作,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

本文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中职“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特点总结出“展示—分析—实践—总结—拓展”五个教学环节,重点介绍了这五个教学环节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0引言

项目教学注重“做中学、做中教”,符合现代中职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一些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帮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巩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掌握电路图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项目教学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出“展示—分析—实践—总结—拓展”五个教学环节的“五步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们以“555振动报警器的安装与调试”为例详细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的应用。

1实施步骤

阅读全文

机械教学方法探究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以后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让中职学生真正掌握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中职学生多为传统教育的失败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及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内心深层求学欲望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败者,对传统教育抵触情绪较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创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吃透教材,联系实践,以生活中常见实例引入,建立学生的自信。二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演示,使枯燥抽象的机械原理变得直观生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采用实物或自制模型教学,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增加直观性,可以让学生眼、脑、手配合,看、动、想结合,让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例如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就可以制作几个模型让学生都亲手转一转。这样,学生对共线、极位夹角、急回特性、死点位置这些概念就一目了然,而且理解透彻,比老师纯粹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四是中职学生一般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积极性差,因此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及时表扬,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教师角色,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属于被动的学习和接受,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角色,变主体为主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都动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尝试过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设计问题,创设课堂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所授章节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作为贯穿课堂的任务,并可以配合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阅读全文

项目教学法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电气、信息、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受到压制。由于专业知识的抽象、枯燥很容易使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缺乏信心,导致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厌学。针对此现象,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培养出新时代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是先填鸭式的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做实验,之间有脱节现象。学生不能“趁热打铁”,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吸收。近年国内外专家,同行老师非常热衷于项目教学法研究和教学实施。它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来完成学习目标。它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课程。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之间非关联模式,将理论、实践和企业需要融为一体,以达到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用人人才需求标准的零距离。即学校是企业的缩影,企业是学校的天然实验室。得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培养出创新型和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一、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1)项目任务的确立项目的合理确立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依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立项目内容的条件是:项目间具有关联和递进关系;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基础。紧密结合书本知识,充分体现当前的工程实际情况,且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学以致用,创造发挥,最后还须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完成项目。否则所选项目及内容是失败的。制定项目时,要包含教学目标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同时项目不宜太难,结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和本院机电工程系15、16级电气、电子学生的实际情况。项目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其项目任务的设计如表1所示。(2)项目教学的实施项目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因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而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而并非以最终学生所完成项目成果来进行评价和考核的结果。教学组织活动实施过程为:(1)任务;(2)资料收集(3)项目方案;(4)项目实施;(5)项目检查;(6)项目评价和考核。下面以项目2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中任务2-2为例,介绍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1)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先通过3路抢答器实物演示方式让学生清楚今天所做项目最终成果。实训指导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实物演示中的抢答器如何工作,并引出今天所讲的内容,分析总结出3路抢答器原理框图。然后下发项目任务书,(2)资料收集。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后,学生开始分组为3人一组,明确分工,开始查阅资料,自学,互相商讨来完成制定项目的可行性方案,并完成集成IC芯片和元器件的选择。(3)项目方案。各项目小组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首先制定工作计划,再分工完成绘制3人抢答器电路设计逻辑图、原理图、编写系统测试步骤和列写元件清单表。(4)项目实施。各项目小组根据设计方案和工作计划动手连接线路,依次完成按各电路连接。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有电路的安装工艺、操作规范、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等。实训指导老师在此项目中的全程引导、重视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或由此项目引发的一些新问题。(5)项目检查。全面检查工作方案、原理图、逻辑图连接图电路图。在进行连接电路前,对所有的电子器件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连接电路后对各模块先独立逐级排查,将故障范围逐步缩小故障。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产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每组完成硬件电路连接后,要进行成果分享,实训指导老师根据项目考核评价标准细则,从系统实现的功能、电路布线、汇报答辩、项目报告、职业素养等方法进行项目综合成绩考核。同时要求各组内进行自评,各组间项目进行互评,指导老师进行总评。其中指导老师评价占70%,互评占20%,自评占10%。三部分成绩汇总得最后项目考核成绩。

二、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问题

1、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是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不能顾此薄比,重视项目的完成而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在项目分组中要根据学生性格、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确定分组的原则、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等。采用互补式进行搭配,防止出现学生的两极分化,有利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体现协同合作精神。3、项目教学内容要体现企业岗位的要求,凸显项目教学法的职业导向、能力目标、任务引领、学生主体、实训操作等特点。不是课程所有内容都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生产某一产品或完成某一任务来划分项目的,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4、教师应为“双师型”。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课堂组织协调能力。能突发解决各种问题。因此项目教学指导老师至少要去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培训。5、实训指导老师对实施项目教学后对学生评价,应当坚持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等原则。应从学生的工作态度、方法、知识、创新、规范等方面给出过程动态评价。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改革论文

一、多元化授课方式

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依旧被礼仪课堂采纳,除此以外,还采用了示范法、指导法(个别指导和分组指导)、点评法(老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情境模拟法等。根据教学任务和需要将各种方法灵活地综合运用。例如,在仪容仪表教学部分,除了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妆的步骤和技巧外,教师还将学生带到形象设计室内进行现场操作,让学生当模特,教师亲自为其打底妆、画眼妆等;打领带、系丝巾等教学环节都可依此方式授课,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亲身示范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近距离地观察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技能更加了解,再辅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技能。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得到第一手资料,按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重点,针对性强的授课方式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仪态教学部分,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拍摄+点评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先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什么站姿得体恰当,什么站姿失态不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老师讲解站姿要领,亲自做示范,接着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训练。单纯的动作练习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此时可播放音乐,缓解学生的疲惫感,同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期间挑选个别学生做重点指导,指出其不足和优点,还采用了分组演示的方式,将他人视为第二面镜子(第一面镜子为形体训练房内的镜子),让学生在参照对比的过程中更加明白动作的规范,这种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和点评更能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练习后是分阶段考核环节,由学生自行选乐和分组练习,最后用DV录下每个小组的配乐展示,然后现场用投影仪回放给学生,这种及时的反馈形式能让学生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观看待自己的表现,清楚地了解并掌握动作规范。观看过程中笑声不断,掌声不停。在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站姿要领,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审美和表现能力,而且自信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在握手礼仪教学部分,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告诉他们本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接着设定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演练,更是对学生团队合作、随机应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组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对表演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之回归到理论,同时教师自己也可查漏补缺,改进下一次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切实做到“做中学,学中做”,都获得提升。

二、革新考核形式

传统的一纸化理论考核形式使得礼仪课程考试流于形式,根本无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无法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礼仪的考核应侧重于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礼仪素养的提升。具体说起来,礼仪课程分数应当由平时成绩、形成性成绩、最终考核和奖励分四部分构成。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依旧纳入平时成绩,这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建立即时的考核评价记录系统,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都应有相应的考核项目,如书面作业、讨论、表演等,教师记录每个项目的得分,这种形成性考核记录的形式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最终的考核成绩来自于特定礼仪主题的微电影,即学生自己创设一个主题,如参加面试、接待访客等,采用各种摄影设备进行拍摄的作品。

从剧本、台词、人物设计、服装化妆、场地布置、到后期的字幕、配音配乐、剪辑合成等,统统交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期末考核的时候按照分组的顺序,先集体观看每组动手制作的作品,接着是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三方面的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成绩。播放和点评完后,该组学生结合他人和老师的点评再次进行现场表演。老师和全班同学依据该组综合表现评出“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老师或其他领导现场颁奖、拍照留念等。将学生感兴趣的颁奖仪式搬到课堂上,学生欣喜不已,纷纷表示这是他们上过的印象最深刻的课。奖励分给予参加校内外礼仪活动的学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礼仪。

阅读全文

导游业务论文:旅游学科实践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张玉香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之中,《导游业务》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前续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等课程有机结合和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打下基础;同时《导游业务》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该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而《导游业务实训》课正是《导游业务》课的实践环节,这门课程所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恰恰是前文提到的一线服务岗位所具有的。其实也就是以四类导游员为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具备。所以《导游业务实训》课的开设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出境旅游服务等四类导游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进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服务艺术。

实训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定位,《导游业务》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实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和导游讲解与带团技能,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基础。围绕这个目标,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导游业务》实训课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模块设计,使学生在模拟体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快完成从学校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变。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实际的导游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载体,使学生能够在仿真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导游,真正做到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也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以上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就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情境体验式实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按照教学计划的学时安排,本实训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根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共分5个项目10个模块40个任务,5个项目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语言运用、讲解技巧)、导游服务规程实训(服务的规范化)、处理突发事件实训(应变能力)、现场综合导游实训(实地讲解能力)和导游资格证应试模拟实训(取得职业资格的能力)等。通过具体的模块以及子任务的设置、训练,切实达到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和技能性。根据授课内容和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教研室成员共同编写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导游业务实训指导书》自编教材,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导游实训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同时还将任课教师授课几年来积累的案例和习题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别形成“导游业务习题精选”和“案例解析”;按模块教学模式编写了电子教案,设计了PPT课件,课件中的案例充分,画面清晰,组织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一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以增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探索出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六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根据实训项目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决策完成任务的形式,确定分工,下一步由学生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进而进行任务实施,展示任务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项目完成。可以看一个实际例子。实训任务:美岱召沿途与景点现场导游讲解实训要求:能够按照导游服务的基本规程,运用多种讲解技巧,独立完成导游讲解服务。实训学时:6学时实训材料:其一,导游员所需的物质材料(导游旗、话筒、胸牌、职业装、生活必备品等);其二,景点资料;其三,旅游车。实训内容与步骤:第一,实训准备(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学生分组,指定一人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其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导游人员,其他同学以游客和实习导游的双重身份参与游览。小组之间提前沟通,分配各组讲解任务。小组成员共同搜集实地讲解的景点资料,依据实地讲解评分标准,共同设计讲解方案,拟写讲解部分的导游词。小组选派的导游员提前熟悉导游讲解词,课余时间自行演练。第二,实训开始(任务实施、成果展示)。教师说明注意事项,实训开始。旅游车行进期间地陪进行沿途讲解,到达景点后由景点导游进行讲解,期间全陪和地陪依照导游服务程序、内容提供游览过程中相关服务,遇有突发事件,导游集体应有共同配合解决问题的意识。游客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发现导游讲解中的问题,并比对自身进行总结。第三,实训结束(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随堂总结。布置下次课堂讨论,主要针对本次实地讲解,不同分工的同学课后总结,结合自身感受谈体会。

在教学实施当中,教师运用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自学和收集材料的能力、自主组织和任务实施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体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监控。而学生则根据不同实训项目的要求,运用讲解演示法、模拟操作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实地讲解法、体验感受法、案例分析法、竞赛问答法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做到寓学于做,寓习于乐,不同的教和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互补。

教学考核实行多元、递进式的考核体系。五个实训教学项目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分别占不同比重,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总分实行百分制。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为配合课程的实践教学,定期组织任课年级为主体的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导游词创作与讲解大赛,主持人风采大赛,演讲比赛等等,并评选出校园十佳导游,使学生的心态和角色也在教学情境体验中发生潜移默化的迁移。2010年我院还作为内蒙古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旅游服务、导游讲解技能大赛,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也从校内外的比赛中感受到作为旅游专业的一员而自豪,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加强烈,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明显提高。#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课程设计

一、教学设计

1、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护理学基本技术为核心,整合、归纳和选取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的重要知识点、技能点。通过设计典型临床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工作路径划分模块,采用岗位导向模式组织教学,在强化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人际沟通和解决临床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是一个以病人入院到出院(经过治疗—抢救—手术前—手术—手术后护理)的时间发展为横轴划分教学模块,按病房和手术室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和责任制护士以及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岗位任务为纵轴进行情景设计的典型教学案例。

2、教学的条件和实施

(1)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模拟化病房模拟病房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模拟病房最好能够配置智能模拟人,利用模拟病房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通过模拟护理工作情景,引导学生遵循护理程序,练习各种操作技能,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从而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2)教学过程

①分配任务:以每班50人为例,10人为一组,共分5组,每组承担1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各组的角色任务包括编剧(写脚本)、导演(安排角色和排练)、剧务(物品准备)、病人、家属、医生、主班护士、责任护士、治疗护士等。每组选出1位组长,并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