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食物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食物调查报告

中医营养学的特点及前景

作者:杜鹃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1(略)

1.1(略)

1.2(略)

1.3食疗以轻病为主食物和药膳所起的作用主要为养生保健,治疗疾病时有其局限性,只能治疗比较轻缓的病证。食疗因为涉及到亚健康和疾病,应由医生来制定方案。在食疗过程中,要通过辨证论治进行食物、药膳的配伍组方。食物和药物的性质分为温热性、寒凉性、平性。在食疗的辨证时,要注意人体的阴阳、虚实、寒热。根据病证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物或药膳治疗,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食疗的配伍组方一般按君、臣、佐、使要求进行,在食物和药物的选用上应以药物为主。

1.4饮食禁忌中医营养学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药膳中。据统计,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的大约只有60味。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基本原则[3]。食忌食复理论是中医营养学的特色。据食物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特性,以及食养或食疗的需要,避免或限制食用某些对食养或食疗不利的食物,即为“食忌”。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疾病的复发,称为“食复”。不同的病证有其不同的饮食禁忌。

2发展方向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3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一、精心设疑,促进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

学贵有疑。只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增加探究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与驱动下,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讲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并且播放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最后设置情境问题:“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教师首先将一个鸡蛋沉到盛水的杯里,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杯子里的鸡蛋浮起来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各种沉在水里的物体,让学生探究怎样才能让这些物体浮出水面。这样,学生就了解并掌握了使物体浮出水面的方法,开阔了思路,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二、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必须贯彻这一理念,多给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由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点拨者转变,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主体活动的地位。例如,教学《我们吃什么》,在学习本节之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把各种食物带到课堂,学生带来的食物种类很多,有花生、牛奶、馒头、大米等等。一上课教师就问:同学们带来这么多的食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食物的种类太多;有的学生说食物颜色非常多;还有学生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很多,主要有蛋白质、钙、铁、碳水化合物等。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我们能利用已有的器材检验一下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各组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材料是学生自己搜集,营养成分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验证是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与点拨,学生在亲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三、引入游戏,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将游戏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物体会导电吗》涉及到人体导电这一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环节,让各个小组成员用多节小电池连接成电路,接下来用手连接线路进行实验。可以看到线路上的小灯发亮,把手松开后观察小灯泡是否还亮。再如,在讲解磁铁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将教材内容设置成游戏形式,这样课堂教学中就不必刻板地让学生进行磁铁的性质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活的常识,磁铁的性质必然得以掌握。在动手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动手,“研发”磁力玩具,如磁力小汽车、磁力船只等。这样,教学融入游戏,学生乐于接受,探究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培养。

阅读全文

经济学下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转型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水平。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系统与整体,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作为基础,而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也可以为“劳动力”的增加提供保障。工业发展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满足人们当前对肉类的多样化需求,为国民经济及个人收入水平的增加奠定基础。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超过50%,如在美国畜牧业占比为50%左右,在英国占比为60%左右。对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言,畜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70%。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只有35%。畜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肉、蛋、奶人均摄入量是我国的2~3倍,因此,必须加大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力度。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行业不断发展,畜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技术及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改革等提供支持,满足国内对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1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分析

1.1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三农问题就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多次把这一问题写入每年的红头一号文件中。而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与推动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奠定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危机。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具备投资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特点。所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积极有效地推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让农村经济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1.2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极力追求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制定并大力推行各种措施后,农业已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畜牧业如果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对农业结构的改进起到推动作用,让三元结构发展的速度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村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相关转化关系变得更加明朗,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畜牧业相关理论研究及作品评价

阅读全文

替牙期儿童龋齿饮食及口腔卫生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小学4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同时对全部儿童饮食以及口腔卫生习惯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儿童龋齿指数同饮食口腔卫生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儿童中食用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儿童的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以及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均要大于冷饮、水果的学生的乳牙dmft以及恒牙DMFT,食用甜食频率低于每周3次的儿童均要低于频率高的儿童(P<0.05);进食甜食之后刷牙的儿童乳牙dmft以及恒牙DMFT要显著低于漱口以及不采取任何口腔保健措施的儿童,刷牙频率每天3次的儿童要明显低于每天1次、每天2次的儿童(P<0.05)。[结论]饮食当中摄入甜食量以及频率、口腔卫生习惯会给替牙期儿童龋齿带来影响,家庭、社会、学校都要重视预防龋齿,指导替牙期儿童培养良好的饮食与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齿出现率。

关键词:替牙期;儿童龋齿;饮食;口腔卫生习惯

儿童时期龋齿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这样的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对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将来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龋齿的致病因素也非常多,不但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而且还与患儿饮食习惯以及口腔卫生紧密相关。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降低牙面受到牙菌斑或者食物污染的时间,从而良好地防止龋齿产生。乳牙龋齿具备发病比较早、范围较广、发病迅速等特征[1]。另外,乳牙龋坏给患儿恒牙正常发育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或者恰当地进行治疗将对患儿正常发音、咀嚼等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危害患儿健康。所以从乳牙萌出开始就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以及口腔卫生习惯,从而良好地控制龋齿出现概率,保护儿童健康良好成长[2]。本研究通过调查400例儿童替牙期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为儿童龋齿预防工作带来帮助,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小学4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280名男孩,占70.00%,120名女孩,占30.00%,年龄7~11(8.0±1.2)岁,其中7~8岁100人,占25.00%;8~9岁90人,占22.50%;9~10岁120人,占30.00%;10~11岁90人,占22.50%。全部儿童均拥有完备的资料。

1.2调查方法

阅读全文

生物学科生态道德教育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土地日渐荒漠化……这样的生态状况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人类的不当活动,包括在错误观念指导下的生产发展模式引起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得到发展。初中生物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其施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首先,生态道德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实施应立足于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生物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看一幅幅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图片:工厂烟囱冒出滚滚浓烟、沙尘暴肆虐、生活垃圾满地乱扔、河水变得黑乎乎……并让学生知道,这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么,人类是不是可以模拟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圈Ⅰ号”)建造另一个生物圈供人类居住呢?美国的科学家在1991年进行了闻名的“生物圈Ⅱ号”实验。教师接着提供“生物圈Ⅱ号”实验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概括“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生物圈Ⅱ号”中的物质循环远不及自然地球,导致“生物圈Ⅱ号”中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生物相继死亡。另外,有人别出心裁地认为,既然地球污染这么严重,那就抛弃地球到其他星球去生活吧。可是,离地球最近的月球的客观环境是:无水,基本无大气;太阳连续曝晒约两个星期,最高气温达127℃;接着是两个星期长夜,最低气温下降到-183℃。人类是无法在月球上生存的。教师再一一介绍水星、火星、金星等星球的客观环境,让学生思考后知道,地球外的其他星球也不适于人类长期居住,只有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因此,人类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护好人类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掘教材,对学生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生物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第5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应适当拓展教材内容,从植树造林对保护环境的好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收有害气体以净化空气,促进人体健康……一一谈开,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明水秀的美好生态情景。另外,告诉学生,乱砍滥伐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如1998年发生在我国的特大洪灾就是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土壤过分流失沙化而造成的。通过这些正反事例的介绍,使学生获得生态道德的体验。   又如,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时可以用日本福岛核电污染事故对周围人们生活,对海洋环境及周边国家造成的影响作为事例,告诫人们建核电站时应注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把保护好生态环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学习《食物链》与《食物网》时,可以介绍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在学习涉及生物防治的内容时,可以拓展保护鸟类的知识,告诉学生: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因此人类应该保护鸟类。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及周围环境存在互相依赖的关系,他们构成了一个“生物圈”“朋友圈”。这样通过发掘利用教材教育学生,人类要对地球上的其他形式的生命承担责任,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再如在八年级下册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一节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绿色消费”教育,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如不食用野生动物、野生鸟类、对庄稼有保护作用的青蛙、蟾蜍;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筷,而使用能降解的生态环保袋或布袋等;购物时选择购买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环保消费行为引导和迫使生产经营者生产环保产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倡导生态道德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其次,生态道德教育应注意采取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我国及整个世界的生态状况,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事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可以通过专题报告向学生介绍我国自然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从法制层面加强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外参加一些环保活动,如植树节活动,收集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利用物品的活动等。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践行环保,如使用无氟冰箱,不焚烧秸秆,不向河水中倾倒垃圾,不随意丢弃废电池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开展调查,写调查报告,如调查农村垃圾分类回收的状况,调查白色污染现象等,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总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生态文明素质与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此,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更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全文

环境教育教学中初中生物论文

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有效知识,巧妙渗透环境教育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阅读全文

现实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技巧

其实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都是一些经典名篇,从体裁来说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体类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小说,讲课时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既能体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使学生对之印象深刻,又能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之兴趣倍增。散文讲授时可以找些背景音乐来配合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去感受散文的优美;也可以选择配乐诵读让学生感受、欣赏。诗歌教学,可以选择配乐朗诵,这是学生非常愿意接受的;还可以教师亲自示范朗诵,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更可以组织学生以PK的形式参与朗诵,这是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有退居心理的一种方式,处理得当,课堂气氛和效果定会出人意料,总之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诵中体会诗歌的内涵。戏剧教学,可以走出教室,指导学生排练一场生动的课本剧等等。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能极大地适应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讲课内容的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集为一体,化静为动,使很多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一些课本上抒情性、形象性较强的作品,选择相应的音像资料;另一方面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精品或片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经典作品阅读不足的缺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成师生交流、探讨的良好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有不足,比如教师的讲课内容受制于课件和屏幕演示,缺乏灵活性,缺少直接沟通的人际互动效果,画面和音响在提供给学生形象性的同时又限制了想象空间的扩展等等。本人多次谈过自己的观点,就是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扬长避短。有些老师认为理解性知识的掌握才是牢固的,大学生主要靠理解性知识的掌握,似乎不必考虑兴趣了,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在强烈的兴趣促动下学生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其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学技巧要适应学生心理。

“对意志心理结构的培育塑造,主要还不在于去培养某种服从遵循外在规范的伦理态度或行为模式,而主要在于去培养自我立志去选择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未完全成熟的发育阶段,他们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构建适宜探究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重视其心理发展需求。“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引发自觉参与研究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展现自我,促进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1902年,爱因斯坦成为大学生哈比希特和索洛文的私人教师,不久以后,他们的讲课就变成一种不分“贵贱”,不拘师生的共同“行动”的讨论会,这种形式深受两位学生热爱。在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多鼓励、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树立成功的信心,而且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立志去选择的能力。即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出现偏差,也不要随意否定,应引导其分析矫正,增强学生抵抗挫折、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毅力和精神。其次,师生并驾齐驱,比翼双飞。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学生的注意中心,使学生的思路能够和教师保持一致。这样上下互动,互相鼓励,教学相长,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始终明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由双方共同完成。

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不仅不能引发学生兴趣,也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第三,课堂上既要给予学生相对的自由,又要给予学生相对的限制,我称之为“带着脚铐跳舞”。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表达、探究、合作、讨论等的自由,最大可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生硬地强迫学生“必须做什么”,一般不要使用命令口吻让学生“不许做什么”等。因为现在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这种斥责往往会带来逆反心理,最后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学生虽表面上服从了,内心其实是抵触的,甚至会激化矛盾,产生更坏的后果。但同时因为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过分的自由”有可能偏离教学主题,所以这种“自由”一定是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比较充分的教学智慧和技巧,科学把握教学节奏,辩证地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满足学生追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需求,又要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的分寸,随机应变。再次,教学技巧要贴近学生实际。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还必须考虑贴近学生实际。只有贴近学生实际,他们才可能感兴趣,才存在接受的基础。这种贴近学生实际是指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或所讲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解读传统文学经典,激活学生的语文兴趣。应该说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学生所喜欢的可能性,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去挖掘、去设计。比如,将文学和历史上众多的文人逸事、创作经历等串联起来,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例如讲《寺人披见文公》时我先把晋文公出逃的曲折经历做了生动介绍,当讲到他终于历经波折入主晋国,学生正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课文分说”,学生很感兴趣,立即进入了课文的阅读。《百家讲坛》节目中无论是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还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其“经典解读+励志故事+人生哲理”的模式,都为大众所熟知并接受,这应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以启示。其次课堂教学眼界要更加开阔,更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实现人生更丰富的意义。例如学习《论语》(节选)后结合学生加强个人修养,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我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看过模特走台吗?大家热烈地回答“看过”,然后我总结:T台走步的模特,光芒四射、仪态万方,令人倾倒;社交场合中的礼仪小姐,端庄大方,举止得体,叫人赞赏;外交接待中的仪仗队伍,整齐划一,庄重严肃,让人崇敬。三者身份不同,所处场合不同,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不同,但都让人觉得美。为什么?因为模特彰显的不仅是华服美饰之美,还有舞台行为之美;礼仪小姐显示的是文明、礼貌之美;仪仗队表现的则是崇高严肃之美。

这些事实启示我们:什么是美?怎样做才美。第三,作业及考核要注重学生实际,要考虑实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设疑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所设问题,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第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所创设的问题有针对性。第三,问题难易适当。所设问题过难,经过努力也无法解决,就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所设问题过易,学生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设疑是如此,其实作业和考核等也可遵循这样的原则。例如学习写调查报告时我给学生了两个示例,一个是关于保护环境的,一个是关于网络利弊的,这两个报告让学生学结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写一份“我校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对调查的项目内容等做了具体要求,例如调查人数及各年级分布,调查形式的采用,调查项目的具体内容等。对调查项目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在公共教室上课时你有没有把自己产生的废弃物顺便带走?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有没有随手关掉电灯?你在影剧院或其他公共场所参加活动时有没有随意打手机?在经过文科楼C区时你有没有为了捷径而穿过草坪?你有没有带食物进教室用餐?……这次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的质量也不错,本人认为正是因为作业考虑了学生实际,所涉及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同时又有新意,有针对性,难易适度,才有了实效。

作者:赵长慧 王进 王平 单位: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阅读全文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解析

摘要:老师在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时,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让其辅助自身进行教学,可以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可以让语言教学环境更加真实,也能够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现代化教学逐渐在我国兴起和推广,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完善,给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而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同样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产生了较为良好和有效的教学效果。

1激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当中,其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一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无非是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写作的热情不高。而多媒体技术由于其具有声、形、影、文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结合,能够让写作教学置身于一个更加绘声绘色、多姿多彩的环境当中。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中进行写作学习,能够更加真切和真实的感受写作学习的魅力,也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得到更为充分的点燃。例如,老师在对《Healthyeating》这一单元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Healthyeating”为主题进行英语作文写作。为了让学生对这一作文主题产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食用的食物的图片,比如:米饭、馒头、面条、水果、蔬菜、零食、炸鸡、饮料、蛋糕等等,然后让学生对图片中的食物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健康食物、非健康食物,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接着,老师可以分别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看看是否绿色健康,学生之间也可以针对自身饮食习惯进行交流和交谈,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所喜爱的食物。学生交流结束之后,老师再让学生以“Healthyeating”为主题进行作文写作。这种先引导、再写作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学习情绪极其饱满和高涨的状态下进行英语作文写作,有助于其英语素养和写作水平的同步提升和发展。另外,老师在对《Music》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音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和音乐曲目,然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谈和分享,看看能否找到“志同道合者”。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演唱几首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并用多媒体为其进行伴奏和配乐,让课堂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更为充分的点燃。然后,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几首学生们所喜爱的歌曲,让学生对其进行聆听和欣赏。最后,在这一系列引导工作和铺垫工作完成后,老师再安排学生以“Music”为主题进行作文写作。在这种循序渐进式的课堂引导之后,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热情必定能够空前高涨,在这种情绪和状态下所进行的英语写作,才是真正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英语写作。

2适时评价,适时改进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审阅时,往往是对其进行书面批改,将自己的批改意见在作文中进行标记和标注,然后再将作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老师的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和订正。虽然大部分英语老师都会明确要求学生进行作文修改,但是由于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监督和督促,许多学生往往不会仔细阅读老师所给出的批改意见和修改建议,也不会自觉的进行作文修改,结果,在下一次的作文写作当中,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导致其作文水平和英语素质迟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而多媒体由于其具有投影和展示的功能,能够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当堂展示,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适时的批改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口头教导和嘱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另外,老师在将学生的作文进行投影和展示时,还可以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批改和评价,将自己的批改意见和修改建议记录在纸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然后分别进行阐述和表达。这种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主批改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进行重视,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提升。例如,老师在对《Friendship》这一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Friendship”为主题写一篇英语作文。老师在进行正式课堂授课时,就可以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挑选一名同学的作文进行当堂展示。在作文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让其对作文进行细致的审阅和思考。学生审阅过后,老师可以先让该作文的小作者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让其自己谈一谈作文中有哪些优缺点。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该作文进行小组交流,探讨该文的可取之处以及有待改进之处。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最终评价,客观指出作文中的错误,并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