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贸易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食品贸易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食品贸易论文

食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法论文

摘要: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起至今,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提升,食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也稳步提升。食品进出口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基础的一环,对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起着“引擎”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因我国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间的冲突及“食品安全”与“贸易发展”间的内在矛盾,负面问题频发,久而久之将形成贸易壁垒影响食品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内容及二者间的冲突,并列举相关实务案例,挖掘贸易壁垒成因,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食品进出口贸易;食品安全;贸易壁垒;检验检疫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提升,在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更为突出,但同时食品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诸如食品安全、贸易壁垒等问题,而在实践生活中,国际条约、区域性立法、国内立法的相关规定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全面禁售俄罗斯进口肉制品事件,引发笔者深入思考,因此,笔者在此就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相关法律问题,列举现实食品贸易实例进行浅析论述。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进出口贸易存在冲突关系

食品安全与食品进出口贸易在追求各自的价值取向上有不同侧重点。一方面,对于食品进出口贸易而言,实现利润最大化是食品进出口贸易一个重要的追求点,即以最小成本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达到最有效的利润化;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健康权﹑生命权。为了实现此目标,贸易国都在食品安全的立法体制和监管模式上做足了文章,有针对性地对进口食品安全设置了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及认证程序。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冲突关系,必然会导致各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本国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而采取必要的贸易措施和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制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这种措施的实施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贸易壁垒,导致食品贸易的市场环境恶化,造成贸易国的经济损失,利益受到冲击。

二、WTO框架下有关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条约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WTO框架下《TBT协议》中有关食品进出口贸易的相关规定和《SPS协议》作以下分析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toTrade,TBT),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本国国民生命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免受侵害,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盒标签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技术性贸易措施,无论是在主观还是在客观上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施行都会对国际贸易带来一定的障碍[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消除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TBT协议》于1973年在东京回合谈判上问世。《TBT协议》的立法目的是消除不合理的技术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的阻碍,因此,该协议的规定均是围绕着对成员国产品的包装、标记和标签等技术规范的制定作出限制,并通过要求成员国不得对一些重要条款作出保留的强制性规定来达到该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TBT协议》的适用范围并不包含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该协议于WTO乌拉圭谈判回合中问世,并与《TBT协议》在适用范围与具体内容两方面呈互补之态[2]。该协议主要对成员国关于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措施、检疫方法、检疫标准及制定等方面作出规制,具体包括:成员国所采取的检疫措施只能限于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的范围;检验检疫应以科学原理为根据(指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检疫措施要有透明度,各国应及时公开本国所制定的检验检疫标准等内容;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或差别待遇提供技术帮助等内容。

阅读全文

日本进口汇率弹性实证研究

 

汇率传导弹性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对此方面有过大量的研究,研究内容也非常广泛,从汇率传导弹性的不同国家、行业估计到汇率传导弹性对政策制定的意义(如货币政策、汇率制度选择和冲击的国际间传导等),具体相关综述可参见Menon(1995)等论述。[1]在众多研究中,汇率传导弹性的稳定性和变化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最近的很多论述研究中,一些学者(Campa和Goldberg,2002;Bailliu和Fujii,2004等)指出工业化国家的汇率传导弹性有下降的趋势,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正在降低。[2][3]但是Bouakez和Rebei(2008)则发现加拿大的进口汇率传导弹性比较稳定。[4]Otanietal(2006)对日本进口汇率传导弹性估计后发现90年代以后大部分行业的汇率传导弹性同80年代相比有明显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初级产品,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5]   上述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汇率传导弹性的变化提供了很多借鉴,但是这些研究一般把时间段都放在20世纪末,没有及时反映最近的汇率传导弹性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汇率传导弹性的变化状况,本文利用日本最新的数据,希望对此做出一些探索。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填补目前学术界关于金融危机对汇率传导弹性影响研究的空白,加深对汇率传导弹性稳定性的理解;二是有助于加深对金融危机期间贸易商定价和承担汇率风险行为的理解,尤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在论文结构上,本文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日本金融危机前后的进口和汇率变化状况;第二部分估计和观察日本各行业进口汇率传导弹性的长期趋势;第三部分检验金融危机对汇率传导弹性的影响;第四部分对计量结果进行解释,并得到论文结论。   一、金融危机后的日本进口状况变化   金融危机被称为是仅次于“大萧条”的又一次需求冲击,面对快速下滑的市场需求,生产商和出口商可能会调整在正常时期的定价行为,通过直接降价的方式来维持市场份额,另外一种方式可能是通过自己承担更多汇率风险的方式来维持价格的稳定性,间接维持市场份额。因此,在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对市场定价能力有可能同危机前相比会有所下降,出口商在面对汇率波动风险时更多的采取自我承担的方式,避免在需求不足情况下的价格波动行为,从而使得进口商获得更大的定价权,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是不是所有的行业表现都差不多呢?首先看一下日本进口价格的变动,图1反映了2008年8月前后日本主要进口行业以日元标价的进口价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到各个行业价格在2008年8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纺织、一般机械、运输设备、精密仪器行业的实际出口价格基本上没有下降,有些反而出现了上升;但是其他的行业,包括全部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化学、石化煤炭和食品行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了进口价格剧烈的下滑,这表明日本进口产品中不同行业面对金融危机时的价格调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一些行业具有很强的维持价格的能力,但是很多行业则对价格进行大幅调整。   二、日本的汇率传导弹性的历史估计和长期趋势   在研究汇率传导时一般的微观理论基础是Marston(1990)的对市场定价理论(pricingtomarket,PTM),认为具有市场实力的企业可以在分割的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由汇率变动引致的成本可以通过加成调整行为来影响企业出口价格,不过该理论假定出口商以购买者货币(当地货币)定价(Local-currencypricing,LCP)。[6]ObstfeldandRogoff(1995)通过Redux模型开创的“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虽然更加偏向宏观方面因素的解释,关注名义价格粘性[7]以及BettsandDevereux(2000)等的拓展,将工资粘性、非贸易品、不同货币定价、不完全金融市场等微观理论融入模型,[8]但是Redux模型假定生产商货币定价(Producercurrencypricing,PCP),BettsandDevereux(2000)等的拓展则是假定LCP,由于这些理论基础都是基于LCP和PCP,所以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一般使用双边汇率或名义加权汇率作为汇率的变量。但是从东亚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是PCP还是LCP并不符合东亚贸易的事实,因为东亚国家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美元定价,东亚国家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贸易也大量使用美元,此时东亚和美国之外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既不是PCP,也不是LCP,而是VCP(Vehiclecurrencypricing),日本也是如此,图2反映了不同年份日本从全世界和亚洲进口中货币标价的组成状况,充分说明了日本贸易中(尤其是与东亚贸易中)的美元充当“工具货币”的现实。表1则反映了不同行业中计价货币组成状况,不同行业中本币计价的份额是不同的,即在贸易中进口商实行PCP还是PTM方式在不同行业是不同的。Parsons和Sato(2008)研究表明日元对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日本向东南亚的出口价格没有显著影响,他们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美元在日本与东南亚贸易计价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此时贸易加权有效汇率或双边汇率并不能合理描述贸易中实际“起作用的”汇率的变动状况,利用贸易加权有效汇率或双边汇率来进行经验分析就无法得到真正合理的结论。[9]   因此本文不使用日元的贸易加权汇率作为汇率的变量,而使用日元计价进口价格与合约货币计价进口价格之比来表示,这样就可以获得本币对实际进口货币(生产商货币)的比率,使VCP可以转化为PCP(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是一个整体,使用一篮子货币来标价对日本出口,这个篮子中的货币比重就是日本进口中的各种货币比重),从而能够利用“对市场定价理论”来进行经验研究,事实上很多学者在研究日本出口汇率传导时都采取这种方法,如Athukorala和Menon(1994)、Celglowski(2010)等,[10][11]因此本文认为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日本进口中的汇率传导。此外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可以获得不同部门的不同有效汇率水平,从而避免出现不同部门的有效汇率水平相同的情况,也不需要再重新构建每个行业的有效汇率。参考和利用Otanietal.(2006)[5]以及其他学者的方法,本文将回归方程设定为:△impt=φ0+φ1△impt-1+φ2△et+φ3△fpt+φ4△ipt+εt,其中△为差分算子;impt为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et为汇率水平,使用日元计价进口价格与合约货币计价进口价格之比来表示,根据Otanietal.(2006)[5]和Bus-siere和Peltonen(2008)[12]的方法,本文对该变量使用国内企业产品价格指数(DomesticCorporateGoodsPriceIndex,dct)进行平减,可以获得某个基期不变价格的名义影响汇率水平,从而包含了国内价格作为竞争价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fpt根据Campa和Goldberg(2005)[2]等通行的方法,使用neer*dc/reer来构造(neer为名义有效汇率,reer为实际有效汇率);ipt为日本工业增加,一般以此作为GDP的替代变量。数据中除了ipt来自IMF的国际金融统计外,其他数据均来源于日本银行,时间从1990年1月到2010年6月。在实际的回归过程中,由于ipt不显著,Bussiere(2007)指出:在进出口价格回归中,需求项一般都不显著,这是由于需求效应已经包括在其他变量之中。[13]因此,本文将最终的回归方程定为:△impt=φ0+φ1△impt-1+φ2△et+φ3△fpt+εt,所有的变量取对数,φ2为短期汇率传导弹性,λ=φ21-φ1为长期汇率传导弹性,表示日元对进口标价货币升值1%,将导致以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下降λ%。单位根检验表明所有数据都是I(1)的,即各个变量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这样可以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回归结果表明汇率项系数是高度显著的(均在1%置信区间内),限于篇幅不再列出。下面给出通过滚动回归方法得出的长期传导弹性系数的变化图(使用SAS9.0软件,以10年为一个窗口期)。从滚动回归图中可以看到2000年以后大部分行业的传导弹性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很多行业(如纺织、食品、运输机械等行业)出现了比较稳定的、缓慢的下降,这和很多学者指出的很多工业化国家进口汇率传导弹性有所下降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是化学、木材、电子电气部门的传导弹性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的上升,不过上升幅度并不是很明显。但是2008年9月以后一些行业(如全部产品、化学、木材、食品、石油煤炭等行业)的传导弹性出现明显的上升,而一般机械、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p#分页标题#e#   三、金融危机改变汇率传导弹性了吗?   为了判断汇率传导弹性是否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了变化,本文首先通过分段回归的方式,计算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传导弹性,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尽管滚动回归和分段研究表明,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和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两个时期,许多行业的汇率传导弹性确实发生了变化,但为了更准确判断2008年8月前后汇率传导弹性是否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同时也为了使计量结果更为稳健(Robustness),本文采用邹检验(ChowTest)来判断2008年8月是否是个断点,首先构建断点期哑变量,将2008年8月以后设为1,之前设为0,再将该哑变量和每个解释变量相乘,获得一个关于哑变量的乘积项,然后对方程进行回归。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邹检验结果和滚动回归及分段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危机对行业进口传导弹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不同行业变化方向是不一样的。食品、木材、化学和电子电气产品以及全部产品的进口传导弹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并没有说明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日本进口商承担了更大的汇率风险,而恰恰说明外国出口商承担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这是由于金融危机后日元汇率的单方面大幅升值,进口汇率传导弹性的上升说明日元汇率升值1%将导致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下降幅度更大,即日本进口商从汇率升值中获得的价格下降的好处更多,外国出口商则要承担价格下降的损失。但是机械类产品(包括一般机械、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则正好相反,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使出口商比以前承担更多的日元汇率升值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使得日本进口商比危机前更多地分担汇率升值所带来的价格变动。由于石油煤炭制品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使得邹检验分析并不能确定传导弹性的结构性变化,但分段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传导弹性都有了大幅提高,出口商也更多的承担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出口价格下降的风险。从汇率传导弹性的具体数值来看,在日元升值的条件下,传导弹性增加的行业具体数值均大于1,表明日元升值1%,导致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超过1%,即意味着出口企业获得以实际货币计算的单位收入下降,出口企业完全承担了日元升值的汇率风险,进口商完全获得升值带来的好处,而机械类产品的传导弹性均小于1,表明出日元升值1%,导致进口价格下降幅度小过1%,出口企业获得以实际货币计算的单位收入有所上升,即日本进口商分担了部分日元升值的汇率风险。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各行业的汇率传导弹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变化是成直线形态,而不是缓慢变动,在2009年2月之后,汇率传导弹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有些行业出现了小幅回落,这表明汇率传导弹性水平的变化是在短时期内完成的。导致传导弹性急剧变化的原因可能包括两个,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包括范围和强度)对于很多贸易商来说有些出乎意料,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人认为只是一般性的金融危机,主要的冲击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并伴随着急剧的实体经济和需求下降,所以很多产品价格直到2008年8月仍在上涨,但9月莱曼兄弟的破产使得全球对于次贷危机的预期发生急剧调整,很多产品价格开始大幅调整,但是到了2009年2月以后对金融危机的预期和判断比较稳定,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正如张明(2009)所指出:2009年春季被称为“金融海啸第二波”,以对应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金融市场系统性危机。[14]   不过,由于投资者预期已经显著调低,很难有打破投资者预期的意外事件发生,所以2009年春季后汇率传导弹性受价格调整行为的稳定也开始稳定下来;二是日元汇率在2008年9月开始对美元和欧元(主要的标价货币)急剧升值,到2009年2月,日元对美元大约升值了30%,对欧元大约升值了40%,如图4所示,由于美元和欧元在日本进口标价中的比重,导致日元对进口标价货币的比率也急剧升值,同时也导致了日元汇率急剧升值的预期,但2009年3月以后日元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有所反弹并开始稳定,使得日元对进口标价货币比率逐渐稳定下来,汇率预期也开始稳定下来,汇率的急剧变动的现状和预期也可能会导致传导弹性的急剧变化。   四、对行业差异的原因解释   为什么不同行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状况呢,尤其是机械类产品的变化方向和其他行业正好相反,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同的行业市场价格维持能力不同,即各个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机械类行业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受到的需求冲击相对于其他行业较小,另外机械类行业产品替代产品较少,因此机械类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Oiet.al(2004)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些佐证,他们发现日本对东亚出口的长期需求价格弹性的行业差别很大(见图5),机械类相关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出口商的市场维持能力较强,他们虽然没有计算各行业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但行业特征应该相差不大。[15]   从图1我们也可以看到,汇率传导弹性下降或者变化幅度较小的行业在遭遇金融危机冲击时,均保持实际价格的相对稳定。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机械类行业的企业内贸易水平较高,机械类行业是日本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企业内贸易在机械类行业的贸易中比重非常高(见图6)。日本跨国公司从总体收益增加的角度出发,将企业内贸易的风险进行最佳配置,由于日本母公司具有更强的处理汇率风险的能力,海外子公司在向母公司出口时更多的使用美元或者所在国货币定价,从而将汇率风险转嫁给进口商-母公司,由母公司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对冲汇率风险。在巨大的需求冲击和日元汇率单边升值两个不利影响的冲击下,海外子公司承担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减少汇率对子公司的价格影响,母公司倾向于保持实际的进口价格,自己承担日元升值风险,表现在进口汇率传导弹性上就是具体数值的减少。   五、结语   本文利用日本的进口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作为重大需求冲击的金融危机确实给汇率传导造成了影响,但不同行业的反应是有巨大差别的,大部分行业进口传导弹性明显增加,而机械类产品的弹性则明显减少,说明大部分行业的进口商在危机后比危机前获得了更多的升值好处,出口商承担更多的汇率损失,但机械类行业的进口商从升值中获得的好处则要比危机要少,表明他们分担了部分出口商所面临的汇率损失。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力差异,也可能在于各个行业的贸易类型和贸易结构特点。#p#分页标题#e#   本文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不同类型的产品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进行价格调整的程度和承担汇率变动风险的能力是有巨大差别的,可以说金融危机对那些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企业内贸易份额较小的行业冲击最大,而资本、技术密集型和企业内贸易份额较大的行业则冲击较小,这既显示了一国贸易结构对于防范汇率和需求冲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汇率传导弹性也受到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

阅读全文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控制相关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确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应用回归分析对其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贸流通;食品安全;控制

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公民,食品安全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马园园[1]以Y县为例,剖析了食品安全事故,研究了Y县流通环节食品的安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监管的意见建议。丁辉[2]针对西式自助餐厨房食品的安全控制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孙爱洁[3]对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措施进行了研究。安外尔·麦海提[4]在分析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案。简文浩[5]针对食品的加工环节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刘凡[6]从供应链视角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策。Loring等[7]对北美洲的食品安全和食品供应保障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Charoenratana等[8]对农村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和食品安全进行了研究。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食品安全都非常重视。近十年,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快递业务持续增长,大量的食品融入到现有的交通和快递业务体系中,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叶志鹏等[9]就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食品安全控制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1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涉及食品供应链的全部环节。食品流通的不同环节和组织载体共同构成了食品供应链。它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产前包括种子、饲料、进口半成品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中包括种、养、加工等生产环节,主要涉及农户和生产企业;产后包括分级、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主要涉及加工厂、零售商、批发商和消费者。食品供应链是由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构成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物理污染、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外部因素有监管体系、食品技术、法律法规、商贸流通业发展等。微生物污染又分为细菌、病毒及食源性污染。化学污染分为环境污染、农药化肥滥用、添加剂等。物理污染分为外来物质和原来本身污染。在影响食品安全的众多因素中,内部因素是根源,外部因素是关键。只有做到外部监管得力,才能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各种风险隐患。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并非某一个环节的原因就能导致严重后果。且由于食品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且其职责界限不是很清晰,没有统一的上级部门统揽,导致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无法可依,使得食品监管的难度变得很大。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高铁、高速公路的持续快速增长,快递业务出现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很多大的快递公司,大大缩短了食品流通的时间,很多消费者甚至可以吃上国外进口的新鲜海鲜和水果。这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商贸流通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对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

2商贸流通对食品安全控制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一定的困难,流通业的产业组织、流通效率等都会对食品安全控制的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一是进一步优化流通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对企业形成激励作用。商贸流通业的组织架构,尤其是其运行效率,对食品的安全控制构成直接影响。流通企业更倾向于一体化并节约信息成本。加强组织结构优化将激励企业强化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流通企业为了降低费用,会追求扩大企业规模,规模化经营以降低费用。对于大企业而言,其对企业信誉更加重视,因为一旦由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损害信誉,其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因此,其往往会加大对信誉的投资和维护,不断巩固自己在该市场领域的地位。二是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激励消费者加大消费。激励企业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不仅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还可以通过企业自身信誉来激励。再者就是提高消费者本身的消费意愿及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目的。从近十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尤其是“618”“双11”“双12”等购物节,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很强,消费逐年攀升。可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促进消费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高质量建立自己的信誉,最终通过高价格补偿生产成本和信誉成本。以前,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很难对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产生激励,毕竟普通消费者关注的成本更多一些。但是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品的流通费用大大降低,这样企业就可以降低生产食品的安全成本,从而达到激励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流通效率的提高直接导致食品在加工运输环节的成本降低,进一步导致了食品成品零售价格的降低。价格低廉直接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增长。同时,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又会激励企业改善其食品安全的控制。三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传导效率,激励消费者消费意愿。根据食品安全信息被获取的难易,食品包含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由于消费者很容易检测单个食品是否安全,市场可以为企业主动生产安全食品提供激励。但对于一些商品而言,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信息并不对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会识别出食品的安全信息,然后将该信息反馈到生产者,帮助其对食品的安全控制进行改善。这种反馈效率的提高,分别有助于生产者改善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增加消费意愿。当消费者发现食品的安全存在问题时,消费需求就会迅速降低。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食品安全信息的传导效率迅速提高。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有所增加,在了解安全的基础上,消费意愿也就随之增加。企业销售量增加后,其食品安全控制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意愿也就增加。

阅读全文

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和对策

摘 要:中国作为同时生产和消费大量农产品的农业大国,凭借土地资源的劣势和大量进口需求使中国农产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阶段。该论文旨在解决贸易条件恶化问题,从需求、比较优势、竞争力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并以大豆为例分析了我国虽然进口了大量的农产品,但并不具有大国效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和在世界范围建立供应链来改善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有效解决了原有问题,扭转了贸易逆差,给宏观经济传导正面效应。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环境;大国效应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土地资源并不充足,但神奇的是,7% 的土地资源养活了全世界 22% 的人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外贸易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然而在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却并不存在大国效应。中国农业贸易条件的恶化也对国内大豆价格与农产品结构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如何缓解贸易逆差和提高市场话语权以更好地应对风险的解决方案。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提出的。中国支持中粮企业反对外资多家公司垄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我国农业市场话语权和健全农产品供应链。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针对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前人已经有大量相关研究。早年李月云在国际贸易专著中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成因及诱发因素(2007),王亚娟结合疫情前 2002—2017 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国贸易条件进行分析(2017)。国内外研究人员统一认为,贸易逆差的形成分为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环境和出口国的竞争优势。马舒、夏和群、程国强、凌峰分别从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化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单方面的原因,为本文对贸易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基础(2011)。此外,蒋兴红博士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问题(蒋,2013)。马苏中和王军特别指出了我国没有大国效应的原因。该研究将大国效应重新定义为市场话语权,而不仅仅是市场价格与进口量的关系(2012)。本文研究针对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话语权和通过对外投资完善全球供应链的对策建议来解决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问题,以我国中粮集团企业为例,创新地从对外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弥补了前人研究的空白。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

阅读全文

西方饮食文化对食品工业的影响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众多西餐厅和西式快餐店,同时使中国饮食更注重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的食品工业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和规模化,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饮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消费者的饮食效率。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食品工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西方饮食文化;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现代食品工业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不单纯是一种生活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代表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甚至代表该地居民的生活习性和性格。西方饮食则相对简单,口味上也没有太多变化,甚至过于单调,是追求较高时间效率的饮食。故这种饮食文化便于批量生产和复制,更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享受精美的中餐饮食文化。所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快餐文化在中国也逐渐盛行,规模化的西方快餐不断涌现,也出现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规模化餐饮结合的产物。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食品工业趋于规模化、高效化和趋利化。中国的厨房设计、厨具设计方面也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能促进中国吸收融会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良性发展。

1西食东进的历程

西餐最早在中国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广州地区开始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港口城市上海成为中西方贸易最为繁盛之地,同时西方的餐饮文化也逐渐传播,上海开始成为西餐业在中国的重心,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如烹饪技艺、饮食文化和食品加工业产生影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餐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国的北方地区。随着西餐文化从通商城市兴起,逐渐在全国其他城市蔓延开来,西餐馆也逐渐延伸到内地广大地区[1-2]。西方饮食进入中国后,中国饮食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洋荤”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和普通市民阶层的荣耀,可见对中国社会影响之大。西方食品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选择,并拓展了饮食市场,中国民族食品工业也开始学习西方食品工业的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得以迅速发展。西方饮食所提倡的卫生、营养和健康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饮食开始不仅仅追求丰富和美味,也更多开始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均衡,从而对提高中国人的健康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西方饮食文化中优雅、绅士、文明的餐桌礼仪同时也引导中国的餐桌礼仪更注重文明和礼仪,因此也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良性发展[3]。一方面,西方饮食文化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充分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促进中国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西方饮食文化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高效率也促进了中国食品工业现代化的嬗变和经营[4]。总体来说,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在原料选择、烹饪方式、烹调标准、菜肴温度、上菜程序、菜肴数量、餐饮习惯、饮食用具、饮酒方式、环境装饰和经营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的差异如表1所示。

2西餐文化对中国饮食观念的改变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现代营养学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逐步兴起,研究人体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成分搭配才合理、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什么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做到饮食均衡科学等。现代营养学通过科学研究给出初步结论并不断完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5-6]。随着近世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民众日益认识到西方饮食注重科学营养的重要意义,出现了一批对食物成分和烹饪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专著与论文。如高丕弟夫人编的《造洋饭书》、李公耳编的《西餐烹饪秘诀》、下田歌编的《新编家政学》、杨章父译的《素食养生论》、张思廷编的《饮食与健康》、龚兰真编的《实用饮食学》、吴宪编的《营养概论》等数十种[1-5]。这些书籍的出版使西方饮食科学知识在全国得到全面系统的传播,丰富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在饮食摄入方面,中国饮食开始提倡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根据自身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并适当食用营养滋补食品,以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元素的平衡。西方科学营养观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以味为追求、以饱为主的饮食观念,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向科学和营养方向发展,使中国人在饮食菜肴制作上以科学化和营养观为指导思想,进而改变了以往饮食习惯上的追求口腹之欲的片面理解[6]。随着西食东进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饮食也开始逐渐注重饮食的均衡合理,如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注意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量,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太多等。因此,健康饮食搭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时展,中国食品工业走向成熟和完善。如遍布全国的某食品连锁企业,宣传以蒸为主的理念,因为油炸食品会容易上火,而且高温会使很多食材的营养丧失。其合理的荤素搭配再加上蒸出来的效果,而且高效率容易规模化,受到许多注重饮食健康的消费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的喜爱。20多年来历经初创期、标准化运作期、品牌运作期、资本运作期,实现由个体企业向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飞跃,成为中国快餐行业的佼佼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注重营养均衡密不可分。

阅读全文

卫生检验实践能力培育

作者:陈廷 张璟 王文军 杨金玲 张凯 李晶 杨凤荣 单位: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目前卫生检验在专业设置上有卫生检验专业(学制4年或5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1]。在培养模式上有学校自办、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卫生检验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卫生检验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因此为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一步强化检验医学人才尤其是卫生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院具体实际,又能加速检验医学人才特别是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山东省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人员26万余名,其中15%~20%为卫生检验人员,卫生检验专业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业务素质不强,专业背景不深等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我省总体卫生检验队伍的现状与全国基本相同,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院将该专业设置为“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考虑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两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卫生检验专业的全部课程。本着基础深厚、专业突出的原则,我们将课程模块设计成人文公共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医学检验5个模块,开设了人文公共基础课程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信息检索以及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临床医学课程,还有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等预防医学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职业医学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生物材料检验等与分析检验密切相关的卫生检验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课程。2003年和2006年我们两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人文教育基础课占24•1%,学科基础科占22•9%,专业必修课占19•4%,专业限定选修课占14•2%,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占10•4%,课外创新教育占5%。与2003年相比,本次课程调整的特点是大幅压缩了教学学时,从3712学时降低到3223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扩大了专业门数和增加了一定的学时,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过去一般的1∶0•6~0•7提高到1∶1;部分专业课程甚至达到1:2。首次将课外创新教育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创新教育学分。为突出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部分涉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我们将医学检验的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改成为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加深了有关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检验水平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检验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既要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更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实验基本技能并养成创新性科研思维习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开拓型复合人才[3],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以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努力目标,学生则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定论、定性的知识为目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认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弊端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去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和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卫生检验领域的技术“尖兵”,即所谓“GoldHand”(“金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坚持一切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讲教师实验要准备充分(包括坚持做预备实验),指导实验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了如指掌)、嘴勤(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手勤(做必要的示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且独立设计并积极要求参加开放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引入新的实验技术,更新实验项目,对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重新认证,在开设的20门专业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达90%。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检验实验课中,我们把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采样、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中,我们把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处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同时,我们还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检验医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实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绝对遵守原始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从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10%、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占20%;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占70%;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成绩。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是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过程[4]。检验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学生仅仅依靠实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要熟练掌握各环节就必须经常练习,如细菌形态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辨认、血细胞计数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才可达到记忆深刻。再如刻度吸量管的取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经过多次使用才能熟能生巧。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教师,随时随地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安排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p#分页标题#e#

3注重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

阅读全文

课程教学方法分析(7篇)

第一篇:汽车检测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一、“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思路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包括:(1)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实践能力,让学生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观摩和演示、实验、操作等活动,初步形成一定的实践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汽车检测的能力。(2)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联系企业进行定岗实习活动,让企业内部的优秀工作人员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具体的实习评价模式。(3)要领学生去优秀的大型企业内部进行参观,并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同时形成项目实践活动,形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训练。

二、“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先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在已经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体系,将目前先进的汽车检测技术、检测方法、职业理论等内容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在形成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具备较强专业思维能力、职业素养,提升专业知识的丰富感。其次,要建立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校方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基础设施更为高级的实践基地,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有亲自检测汽车的机会,提升检测能力。另外,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制定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例如:在进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加速踏板踏下的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且要求重复性良好,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若有飞点必须剔除。

三、“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环境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营造真实工作环境。首先,要提升校外实习的时间比例,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参与汽车检测活动的重要性。其次,要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模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模拟汽车维修人员参与工作,例如:“加速熄火”为故障案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小组就会先学习相关理论,然后诊断故障,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更为理想。另外,教师还可以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级内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因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企业的生产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把企业模式借鉴应用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具有了可行性。

阅读全文

国内外茶文化跨文化比较分析

摘要: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且将茶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茶得到了改良和发展,形成西方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主流文化等等原因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既是对茶的发展历史的记载和对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较

茶已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文化,是代表国家特征的标志。茶在中国体现的意境和在欧美国家体现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静雅,而在英国,茶就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展现了绅士的风度。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和“茶”在英语中的表现探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茶文化,这对研究中外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风雅之物,当时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传回欧洲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的茶西行经过广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最终到达欧洲大陆。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的茶叶,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传教士撰写了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并刊登出版。从此,中国的茶走上欧洲发展道路,让无数欧洲人了解茶并喜欢上茶。最初引入茶进人们视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广的却是荷兰人。葡萄牙人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对东方茶叶好奇无比,借助当时海上霸权的地位和发达的海路运输技术,入侵中国,获得中国最早的贸易权,得到大量的茶叶并运回国,引起上流贵族的关注和好奇。但是因为葡萄牙人注重国内自身消费而没有国际贸易的意识,所以并没有将茶全面推广,真正实现茶叶推广的是后来居上并击败葡萄牙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荷兰通过大量的贸易将茶带进欧洲市场,带入欧洲人的生活中,并使其成为时尚的象征。除了进口各种茶叶之外,还将配套的茶具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虽然荷兰将茶有效地传播到欧洲各地,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饮茶的气候,只有少部分地区已经接受茶这个新的事物。到了18世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替代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地位,也将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茶走进英国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成为一种英国茶礼仪,最终走进了英国百姓家庭。英国人自此以后钟爱喝茶,尤其是红茶,更是将茶作为贵重物品招待客人,也会在聚会时品尝享用红茶的香甜。至此,茶的发展并没有止步,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入了美国,在传统茶的基础上改造成风靡全球的美国冰茶。茶在不同国家得到不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不同,还因为受所处时期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使得茶文化在各国有了新的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