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践自我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思想政治课教学自我总结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的行为和效果的总结和评价。它是教学“五认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教十多年来,本人教学业务的长进,教学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注重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求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所教学科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班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效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1)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面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帐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必须处理好“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所谓教学自我总结的“显效果”,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自我总结后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效果上所发生的或所体现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教学自我总结的“隐效果”,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自我总结后在教学认识、教学的处理和应变能力、教学艺术上的潜在的无形变化。“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教学自我总结的辩证效果,切忌急功近利,只追求“显效果”、而忽视“隐效果”的存在,否则会失去教学自我总结内驱力。总之,教学自我总结的效果是显然的,但要讲究科学精神,贵在持之以恒。
关于个人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篇)
第一篇:实习自我总结范文
本次实习,是对我潜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好处的。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在这次实习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潜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潜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潜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习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面几点找工作的心态: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就应把学习作为持续工作用心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用心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潜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务必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独立院校养成教育研究
1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种方法
1.1加强教师的垂范引导
加强教师的垂范引导,是养成教育的有力促进。“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以身为教,是教育工作者以自身风貌示范学生,从而达到引导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当前,有的老师上课迟到、照本宣科的不良教风已经对学生造成了一些影响,一些学生因此缺乏对课堂的认识而变得对课堂失去兴趣。因此,学院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严格要求老师的教风。例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就制定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师重教爱生十条规范》,要求老师要“学为人师,以德立教;行为示范,严于律己;通专并重,应用为先;教案课件,精益求精;上课规范,讲授严谨;因材施教,启发互动;严管课堂,讲评作业;辅导答疑,诲人不倦;指导成长,引导实践;信任鼓励,真诚关爱”。这样的规定可以更好地建好、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学院还可建立对老师的评教体系,由老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即: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规范进行评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规范”的实施和落实,更加强了老师在学生优良习惯养成中的行为示范,也可让学生在给老师评价的时候结合自身进行总结。
1.2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有力形式。长期以来,老师的教育一直是主导教育之一,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集体生活下学生的相互影响也很重要。建立优秀学生的先进作用和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年纪相近,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很相近,因此,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影响不会有明显的“代沟”,同时,诸如模范宣讲的形式可以改变长期以来老师单方面的“啰嗦”,而同龄人的视角和出发点,更利于学生接受,更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总结和教育,从而号召和感染其他同学向模范们学习,懂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争当先进。
1.3加强学生的养成监督
加强学生的养成监督,是养成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应该统一制订相关的监督体系,即:监督内容、如何监督、谁来监督等问题,并制订一系列的奖惩措施。首先,要坚持“全院育人”的方针,即教职员工都有对学生习惯养成进行教育的义务,长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积极正面引导。其次,要抓好一部分先进分子,这部分同学不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公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更要能在自我管理和约束中带动和监督身边的同学,学院亦可将这一部分同学组织起来,形成如“学生文明监察队”的学生组织,积极为同学们服务,感化和监督其他同学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少数学生的恶劣行为,要及时有效地教育和处理。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论文
一、抓住综合性学习特点,明确课程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很鲜明。首先为综合各学科和各种能力的综合性,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实践性,以及小组、团体为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性。再次是不失语文色彩,体现文化素养的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越来越贴近生活。只有把握住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才能“万变不离其宗”,合理设计活动目标、内容、过程,全面实现综合性学的课程目标,达到教育目的。
二、发现影响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问题是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的方向
从教师角度来看,一方面有的教师有时会因紧张繁重的教学任务忽视综合性学习,使综合性学习沦为应对考试的内容,变得功利化。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组织、实践,而在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本学习的内容和难度逐渐增加,教学任务越来越重,课时明显不够,理论上的安排与实际的操作有冲突,使教师无暇全面顾及,有时不得不为应对考试一带而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本身综合性学习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而且教学方式固定,以教材为主,缺少创新。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和自主的创造空间,教师作为指导和参与者更应具备丰富的综合性学科知识,要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识不断进行充实、更新和重组,还要充分挖掘利用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储藏应有的语文知识。然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实践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组织综合性学习,只能死搬教参上的指导建议,毫无新意。从学生角度看,主观上,有些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同学认为只是应对考试的内容,多做题,找回答问题的窍门即可,其余纯粹浪费时间。客观上,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重,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另外,受传统教育影响,现代学生普遍实践能力差,思维受限,一定程度上合作意识不强,习惯于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被动地接受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提高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从教师角度看,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学习并积累综合性学习知识
民间舞蹈教学价值探索
【摘要】
民间舞蹈历久弥新,乃是民族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民间舞蹈,探索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将民族舞蹈发扬光大乃是舞蹈教学的重要使命。文章对民间舞蹈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一作了分析,提出从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空间、自我总结两个方面提出了实践的途径,为开展民间舞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价值探究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舞蹈则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和精粹。民间舞蹈根植于最广泛的社会基层,在传递民间风气、彰显民族特色上具有显著的作用。新形势下,传承民间舞蹈、研究民间舞蹈,将民间舞蹈发扬光大,则是整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探索了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认为开展民间舞蹈具有可行性。
一、民间舞蹈的渊源与发展
民间舞蹈,被誉为“艺术舞蹈之母”,由于其历史渊源绵长,与原始舞蹈联系紧密,是人类早期劳作与生活的写照。而民族舞蹈的出现,则标志着一个民族审美价值观基本形成和升华[1]。自产生以来,民间舞蹈便不断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内容逐渐丰富,内涵逐步升华,逐渐成为地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形式和门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舞蹈与科技、文化、社会同步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民间舞蹈,不能单单依靠“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古老形式,而要提炼民间舞蹈的精华,研究其是否具备教学实践价值,使民间舞蹈走进课堂,得到更多年轻学生的喜爱。在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承和发扬民间舞蹈,需要不断研究总结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根据民间舞蹈形式不同,形成民间舞蹈标识,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职项目教学的提出
1.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程,但其办学方法和培养模式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社会发展的各种转型,使得原有的培养人才模式的教学方法遇到了许多问题:①关于教学模式的问题;②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③关于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等。
2.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的凯兹博士和加拿大的查德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从收集资料、设计与实施方案,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完成教材内容为目标,学生习惯于教师对课本知识填鸭式的讲授,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再庞大,也很难找出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主体),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转变为新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社会性与应用性、人本性”。
二、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设计与策略
1.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浅析
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造和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包办,要给他们一展身手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造的自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路。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三先三后;
2.三结。
一、三先三后
所谓“三先三后”即要培养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发问。
1.先预习后听课。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自己做,实际操作也尽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完成。如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再以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展示,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展示”,即是把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内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提高。课前预习是自己的独立探索,无需教师以往的“满堂灌”,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2.先复习后写作业。这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往学生写作业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什么积极性,作业是在给教师写,给家长写的,而现在让学生先复习在熟悉的基础上去写作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完成作业,不是先交给教师而是学生小组内交流,给他们自主改正的机会,然后再由教师批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角度评估在卫生统计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模式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利用自研调查问卷,对预防医学专业11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翻转课堂、文献学习教学以及自我创新、批判能力的评价情况并比较其考试成绩。结果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统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81人、占69.8%,认为有利于培养剖析疑点难点的能力76人、占65.5%;认为文献学习有利于掌握教学内容79人、占68.1%,认为有利于培养剖析疑点难点的能力78人、占67.2%;2018级1班期末平均成绩为73.98分,及格率为85.5%,优秀率为25.8%,与2018级2班相比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卫生统计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与文献学习的教学模式体验良好,可适当开展该模式,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献学习;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更是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应用工具[1]。该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然而,该课程的理论深奥、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内容枯燥,一直以来被学生反映难学[3],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本着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等原则,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评价对于改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尤为关键[4]。本文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实施翻转课堂与文献评价模式的效果,为优化现阶段卫生统计学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校2021—2022年第一学期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卫生统计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2018级共2个班,其授课方式、授课教师、教材及考核方式等均无差异。
1.2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