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师范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师范教育论文: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策略
本文作者:郭晨虹 高飞 单位: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
目前全国试点省份均有一至两所大学承担了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任务[2],农村教育硕士学位的设立顺应了我国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以及农村教育的复杂性,使现实中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培养出真正满足中国农村实际需要的教师。农村教育硕士是教育硕士的分支之一。教育硕士最先产生于美国,是美国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学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专业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教育硕士被引进中国,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育硕士实施时间还比较短,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还直接脱胎于教育硕士,缺乏与中国农村实际的有机联系。二是如何使这些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能真正为农村服务。农村教育硕士从教的地方都是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地区,缺少发展的机会和资源,这与教育硕士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在服务期满后仍有志于从事农村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其中的真知灼见对今天的农村教育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乡村教育改革。他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同时他又指出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而培养教师的关键则在于师范教育和师范学校。他强调“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3]。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他明确提出师范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培养师资[4]。他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师范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实践着他的师范教育思想。1927至1930年间他开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致力于乡村教师的培养和乡村教育的改造。在实践中,他结合教育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极富指导意义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就认识到中国教育必须联系中国国情的问题。他指出中国教育界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缺乏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5]。中国乡村教育包括乡村师范教育的问题在于脱离农村实际,以城市为导向,他认为我们的师范教育必须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3]。除了重视教育联系实际之外,陶行知还非常强调对教师进行终身教育,他认为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人不应以从学校毕业作为教育的结束。只有教师自身得到充实,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此外,陶行知也十分重视师德建设,他不仅以身作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且鼓励青年教师要有“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精神,要投身于最需要教师的贫困地区。总之,在有关乡村教师培养的论述中,他强调教育联系农村实际、突出中心学校的地位,主张教师教育的终身性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这对我国当前开展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如何培养出真正满足中国农村实际需要的教师以及如何使这些教师能真正为农村服务这两个问题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强调师范生必须先在农村实际锻炼3年,之后再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可见,农村教育硕士实际上是由签约学校和高等院校共同培养的,且签约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的签约学校实质上与陶行知一再强调的中心学校(承担师范生实习任务的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师范生实践锻炼提高的主要场所。陶行知非常重视中心学校的作用,他指出“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6]。他强调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认为师范学校和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但在我国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签约学校的建设却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地方。签约学校不仅是师范生最初开始工作的地方,而且也是他们不断学习提高的基地。师范生有效融入农村学校之中,才能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也才能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使3年后的理论学习更有意义。只有高等院校与签约学校的有机互动才能真正有助于高校、师范生以及签约校三方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高校和签约农村学校间的沟通与互动,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举措。第一,高校应邀请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向研究生传授教学实践经验。同时,高校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密切联系农村实际[7]。陶行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楷模,在师范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他形成了“生活教育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要面向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大自然。在教学方式上,他主张教学做合一,指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不然便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这些都值得高校借鉴与学习。第二,签约学校要及时吸收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果。通过经常性地聘请高校教师来讲学或座谈,签约学校可以不断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农村学校的整体进步。特别是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的问题,高校更要注重从理论上给予引导和解答。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这一思想实际上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一种延伸[8]。他的“生活教育论”强调生活即教育,因此教育不仅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包括生活的各个阶段。他认为教育在纵向上应是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他设想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其中他非常强调师范学校的继续教育的职责。他指出内地有许多师范学校对毕业生毫不关心是最不好的现象,强调学校对毕业生有继续培养的责任。农村教育硕士取得学位、结束5年的学习生活,只是其整个教育生涯的一部分而已。在他们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后,只有继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只有国家为农村教育硕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也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因而,农村教育硕士的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必然,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育内容要联系实际。陶行知强调成人教育要以成人生活为中心,因此,农村教育硕士的继续教育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要以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境为出发点,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对农村教育硕士的继续教育可以不以学科而以问题为单元组织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受训教师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实际教育问题的解决。第二,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陶行知为了适应成人生活的需要,在成人教育方面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先生制”、“艺友制”等。虽然在今天的继续教育中我们不必直接采用这些方式,但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农村教育硕士正式开始工作之后,再对他们实施系统的教育会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成为必然。在教师培训上,长期、短期,面授、远程,半脱产、全脱产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形式,关键是要做到因地、因时、因人制宜。#p#分页标题#e#
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环境一般比较艰苦,发展机会也相对较少。要使农村教育硕士这些优秀人才能真正为农村服务,除了物质上的鼓励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精神修养,加强职业道德。陶行知非常重视师德的培养,他曾对教师提出五点希望,即:信仰心、责任心、共和精神、开辟精神以及试验精神[9]。联系今天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我们尤其应该强调师德中的信仰心和责任心。因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教育,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对学生倾注爱心,他才能在相对艰苦和不利的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乐教乐业。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德”在农村教育硕士入学选拔标准中的地位。应届毕业生有志于成为农村教育硕士,除了热爱教育事业、希望服务农村等原因之外,还有些人是基于就业困难、经济压力等方面的考虑,这些缘由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这成为学生参与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的主要原因,则今后他们的流动性也会增大,不利于农村师资队伍的稳定。因此,在选拔过程中,学生的“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应被提高到重要地位。“德”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比较难以把握,但并非完全不可行。比如,对于曾积极参加过社会服务特别是农村支教活动的学生应予优先考虑。第二,加强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道德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系统学习的时间虽然仅有一年,但不可只重视学业上的进步,道德上的教育也不能忽视。除了可以开设专门职业道德课程以外,其他科目以及各种课外活动中都要渗透爱岗敬业的思想。但这种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也非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而是要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从教的快乐,为师的幸福。陶行知之所以能不慕高官厚禄,不怕艰难困苦,把毕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就是因为他体会到“教育是一种快乐的事业”,相信教育的力量并从学生的成长中感受到极大的幸福。如果农村教育硕士都能从农村教育中感受到快乐,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对教育事业充满信仰心,对学生饱含责任心,则我国开展农村教育硕士计划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师范教育与美术教育论文
一、德国美术教育的显著特点
德国美术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启发性的统一。开放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方法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指开放式的教学能够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美术教育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更具有艺术性特征,而在绘画技艺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从绘画技巧上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线条的对应、明暗的配合、对象的比例、动态中的侧重点等;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上,更加注重师生的平等与和谐,课堂分组探讨与交流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对待艺术的认识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根据自我的认知畅所欲言,而这种对课堂互动的友好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发挥其想象力。课堂探讨只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观念的认识上,教师是课堂探讨的引导者,将问题作为探讨的中心,并依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学生不受过多的思想限制,可以依据自我的思考来形成对艺术的认知。对于探讨后存在的问题,教师并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以自我的体验、自我的思考来把握课堂教学的主题。对于课后作品创作,多由学生自己与相关技术工作室建立合作,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技术,学生可以从技术工作室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则多由学生通过与工作室教师进行探讨来加以解决。其次,注重美术教育过程。从教育目标来看,德国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增强民族文化艺术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强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艺术的发展来看,长久以来,对艺术的质疑是争论的焦点,但同时,在不断的否定与争论中也促进了艺术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德国美术教育尊重人的心理、生理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的具体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德国教师往往尊重学生自己的艺术思想,鼓励其在绘画创作中去体验、去体会。再次,注重对教学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德国的多数学校都会从环境的营造上来促进对学生的艺术感化和影响。同时,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德国美术教育具有全民性,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艺术品位的提升上,既要体现求真、求异,又要突出创造性。对于德国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民族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国际的,都能够从环境中见证统一与和谐。
二、德国美术教育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美术教育理念为德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对学生天真情趣的激发,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展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艺术来源于创新,更源自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德国美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更关注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其从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探讨,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并在小组的学习与交流中明确教学内容,锻炼能力。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国美术教育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确立研究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德国美术教育注重从美术这一基本概念上来构建美,并在对美的探讨中融入对人的综合性的培养。而我国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与行业发展、企业融合上缺乏有效衔接,大多停留在素描、手绘、色彩上。因此,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引入更是改善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二)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美术教育理论大多源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德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康德提出实物与图画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借助于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席勒从审美理念上将艺术与感性、理性建立联系。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时,将婴儿状态与赤子之心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提出童心论思想,这些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进步开启了创造的思想动力。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与德国美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大多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在技巧的运用上更为娴熟,而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其技术只能成为艺术创意的工匠,缺乏个性与灵性。如对于线条的训练,西方绘画多注重基本元素的造型训练,德国美术教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具特色,教师鼓励学生从线条的长、短、曲、直、交错中来体现出艺术化的节奏;而我国美术教育则限于对体系框架的学习,学科性太浓,难以从艺术与技术教育的协同上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地方师院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已经在全国基本完成,这给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教育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和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提出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师资格;地方师院;教育学
2011年,全国教师资格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决定实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国考”),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一律应参加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这就意味着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逐渐代替了过去的师范生“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和非师范生“省考”制度。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给地方师范院校带来的挑战
(一)师范生丧失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可能会导致地方师范院校生源减少
师范院校是我国教师资源短缺情况下的一个产物,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快速培养出大量的合格教师,国家政策赋予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特权。而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教师资源的需求从量的需要提升到质的需要,因此,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应运而生,师范生丧失了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师范生不再是教育领域的宠儿,他们需要和非师范学生站在一起接受检验,面对优胜劣汰的结果。当然,接受过系统专业师范教育的师范生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教师资格证这个教师行业准入的必备条件将使部分带有功利心态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望而却步,转而投向综合性大学,而致使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减少。
(二)为了提高国考通关率,地方师范院校可能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英语师范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我国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制度由之前的“省考”转变为“国考”,这一制度的变化,不仅促使十多年来我国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改变,而且更是对师范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基于该种教育背景下,为了促使师范教育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逐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关键。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的实际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的要求,因此将对英语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进行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改革
0引言
对于英语师范专业来说,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相适应,能在学校以及语言培训等机构从事英语教育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能力标准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实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能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而且更能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促使英语师范专业生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更是师范生快速转变教师角色的保证。
1教师从业资格考试制度
对于想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教师资格证他们必须考取的证件,同时也是国家出台的硬件要求。教师相关条例规定:我国公民要在各类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专门从事教学事业,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制度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到2012年我国教育部渐渐取消了各省的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并正式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证国家考试制度。通过对不同职业不同岗位教师基础,对教师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将教育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从而制定了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考核标准。
2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对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的挑战
师范美术教育研究思索
本文作者:张志强 单位:邢台学院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师美术教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拓展。笔者分别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1999~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筛选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86篇作为取样对象,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研究者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存在普遍共识,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赵诗镜(1999)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有效推动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
1.专业课程的设置。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有研究者提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并建议增设设计基础、结构素描、意向素描、电脑设计等课程。有研究者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中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3]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一、构建全程实践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诗意化的幼儿教育论文
一、“反诗意化”问题
根据对诗意化的理解,笔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维、唯科学主义;脱离生活情趣,按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范式”、框架进行逻辑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刻板地贯彻某种理念,灌输某种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而缺乏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认识对象与我自体分离开来进行观察、测量、研究的活动都认为是“反诗意化”的。就幼儿教育而言,“反诗意化”的活动让幼儿产生“累”“疲倦”“逆反”“厌恶”“淡漠”“被迫”等多种不良情绪;通常这些活动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幼儿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各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儿园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幼儿保育等各个层面。
1.政府层面的“强大的外力”推进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来10年幼儿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幼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诸多措施。例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但是,从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入园难、入学率等方面,还是外围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平衡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总是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却忽略了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是执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论、信仰、观念进行实体化建构———贯彻落实。把所谓“顶层设计”向下落实到实践;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据说、信仰、经验等等综合实体扩展至幼儿园微观环境、幼儿个体、教师个体的自由教育情境时,原有的生态和结果必将遭到破坏。
2.家庭层面的功利需求
现在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其重视幼儿教育,普遍把幼儿教育拔高,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比如唱歌、演讲、跳舞、绘画、下棋、讲故事、认识汉字、认识英语单词、认识数字并会计算、会弹钢琴、读古书经典、习武等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林林总总的内容也在各种培训班、民办幼儿园中大行其道,成了他们招生的资本和竞争优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此种功利逻辑本质上是忽视幼儿生命成长的存在,忽略幼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存在,是违背自由生长逻辑的。
3.幼儿园研究与教学的“泛技术性”崇拜
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然后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学习社区;搭建实践实习平台;启用多元评价。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持续加快,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条件与整体教育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的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新形势背景下,对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提高师范生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强化师范生的现代化教育能力等[1]。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尚未完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积极解决高职师范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
首先,要扎实高职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师范生教育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理论,教育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的方法,提升师范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参与深入调查的机会,从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其次,要强化高职师范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师范生应当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课件设计、课件制作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完成教学任务,利用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将现代化教学设备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最后,要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课件开发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师范生应当掌握独立制作网络课程的方法,并且要熟练操作信息教学系统,做好日常的维护与更新工作。师范生需要保证网络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其中应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元素,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二、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课时数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