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主题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师德主题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师德主题论文

区教育工会全年工作计划

年区教育工会重点抓好创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示范区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确保通过首批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示范区验收,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区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促进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

一、继续开展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

1、召开全区创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典型带动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评选区级示范性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校长、优秀家长学校教师及优秀学员。

2、召开家长学校教育课题研究研讨会;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教育论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家长学校教育研究课题;首批立项的家长学校教育课题形成中期研究实验报告。

3、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积极引导各学校研究开发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使家长学校教育更贴近家长、取得更大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教育局提出的“内敛工程”建设,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正师表、践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学师德模范事迹、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对照先进找差距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职工的师德水平。

1、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师德建设标兵”活动,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争当师德建设标兵为主要内容,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优秀教育团队和品德高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厘清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新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存在思想意识淡薄,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忽视教学,偏重科研、学术道德失范,趋利化严重、为人不师表,育人意识淡薄等几方面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当提高政治教育,强化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培训,发挥示范作用、完善评价模式,落实考核机制、健全激励制度,推动积极作为。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一、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新要求

(一)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正所谓:“教育质量,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魂”[1]。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本领,还要引导他们成人成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师承担的责任就是“传道、受业、解惑”。所以教师队伍的素质关乎到祖国的未来。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是教师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关的道德品质[2]。师风是学校教师所形成的风气。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只有拥有好的师德师风,就必然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能决定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高职院和高等本科院校都是教育体系的主体,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不同之处在于,高职院重点放在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实践型人才,而高等本科院校更偏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如今,高职院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二)新时代对师德师风提出新的要求

2018年教师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会议首次提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另外还重点突出从6个点上培养立德树人。青年节前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会议上提出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前提是要有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也要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2014年教师节前夕,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会议上提出做一名好教师的"四有"标准。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对师德建设提出6大举措,给各大高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向。同时重点列出师德禁行的7条行为。2018年初,国务院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了5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突出了师德建设。11月,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对于违反师德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阅读全文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解析

摘要:师德师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人文精神的灵魂,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突出党建引领、抓住思政做主阵地、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监督评价等方式,让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渗透到高校教学、育人、科研、管理、服务等一切工作当中,形成建设合力。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系统工程;长效机制

高校是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启发智慧、成长心灵的重大责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师德师风的含义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奋发向上、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等都是良好师德师风的表现。师德是师风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德作为土壤,就不会孕育出良好的师风。同时,良好的师风又是高尚师德培育养成的环境。师风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左右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2高校师德师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师德师风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总体而言教师能认真教学,关心学生,潜心研究,服务社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

阅读全文

地方校园师德创建探析

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问题

同其他社会主体相比,高校教师更为注重对精神的追求,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关怀是高校教师职业特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德行的培养,更不能仅仅依赖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或教师,而是全体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人文精神是高校教师师德的重要内涵。师德则是教师专业伦理、道德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关于师德的重要意义,古今中外的先哲们都曾经给出自己的表述。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在留给后世的《论语》中,指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意在告诫教师要“为人师表”。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作为老师,要严格的管束你自己”[3],也在告诉世人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家们也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角度,提出对“人”的关注。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规范,明确了师德的内涵以及高等院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①因此,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师德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于高等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分析。对于理论问题而言,比较代表性的观点如檀传宝教授曾指出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分别是:公正、客观的评价师德现状,科学、合理的制订师德规范以及努力形成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等。[4]而对于现实问题而言,我国高等院校师德建设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存在的特殊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和学风现实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规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不可否认,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仍存在师德失范的现象。一般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术风气浮躁导致学术道德滑坡。近年来,抄袭、剽窃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我国重点的高等院校、学术科研机构,更有甚者在国家重点培养的知名学者的学术研究中频频出现,引人深思。第二,社会构成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使得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陷入颇具争议的境地,而导致教师对传统师德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第三,就师德建设本身而言,部分高等院校的工作过于形式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指示在部分高校被当做“政治性的宣传”而非扎实、具体的工作。而对于地方高等院校而言,师德建设存在着特殊的挑战。关于地方高校的界定,笔者曾做过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地方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源状况的复杂性给地方院校的师德建设提出挑战。地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分工决定了其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且在生源结构、基础方面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对大学教育的需求的多元化与多样化更加要求教师对个体差异、对人的关注。第二,师资队伍的状况,即教师总量不足与新聘任教师增多的问题困扰着地方高校的师德建设。一方面,生师比过大,使得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无暇顾及自身伦理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占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很大比重的新聘任教师、青年教师,很大部分是刚刚走出校门,走上讲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师德的认识与自觉。而地方高校在在教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教育中,比较关注学历层次、职称、论文、获奖成果等硬件条件,而淡化了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等软件的要求。第三,地方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变化对师德建设带来挑战。这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人文环境的塑造,客观上对师德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于师德建设的基本路径,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进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思想理论建设、师德规范的机制化建设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②而笔者将着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阐述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路径。

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校园文化路径

文化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都是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长期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地方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地方意识、地方情感和人文环境,包括凝聚在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生活习惯中的地方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文物、博物院、纪念馆、展览馆、图书馆、标志性建筑和杰出人物等。而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在此取其广义的理解,即指广大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它包含着信念、价值、理解、态度、意义、标准、象征、仪式、典礼和人们所喜好的教与学的方式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学校中群体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学校文化与外在的物质环境有关,也植根于内隐的价值观念之中。[5]而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究其本身而言,即存在“断裂”又存在“传承”。说其断裂是指其原有的校园文化存在积淀不深,而通过合并、整合或是升格,其原有校园文化又经历了冲突、碰撞等,使得校园文化存在“断裂”;而“传承”意指地方高校深受地域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即受到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以及杰出人物等地方精神与文化的影响较深。同时,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教育机构,长期沉浸在地方特色文化的熏陶之中,又以其自身知识与文化中心的优势,对地方特色文化有着更好的体认和辨识,而有利于其实现从地方特色文化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构。

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根基的校园文化与教师师德的培育主要集中在人文精神领域,旨在提高地方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修养。在高校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以地方特色为根基的校园文化,起着指引、熏陶、凝聚和激励的功能。指引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内在文化要素的有机结合,引导广大教师主动接受和吸收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拒绝和排斥错误的观点和影响,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主张“实用、实际、实惠”等极具感性的不良倾向,而此时的校园文化则是引领广大教师的一面旗帜。熏陶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对全体教师在职业伦理道德建设中在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广大教师渗透其中,浸润其里,在校园中,广大教师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思想的沟通及交流,情感的碰撞与交融,观念的分歧与认同,行为的规约与惩戒逐渐地、潜移默化地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举止上的趋同,这就是环境对人精神境界的熏陶。而凝聚的功能,则是校园文化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的凝聚力量。作为广大教师群体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使地方高校教师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氛围,无形地凝聚学校教师的力量,使之形成一种合力,以种种微妙的方式融合、提升广大教师的信念情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高校教师献身科教、服务社会,并以此培育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面对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围绕凝心铸魂加强师德建设;二是强化师德教育,唤起教师道德自觉自省;三是完善师德制度,强化师德建设制度保障;四是深化师德实践,在日常工作中锤炼师德;五是优化师德环境,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关键词]师德师风;时代价值;实践路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始终强调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并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

新形势下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建设好人民满意的高校教师队伍,最根本的是必须要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具决定性的时代背景。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做什么样的学问,培育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教师队伍。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除了对学识学术和文化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对德行情操和内在品质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更为重要。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形象和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1]师者百行,以德为先,只有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才能更加坚实有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可辨。

阅读全文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研究

摘要: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支道德品质高尚、专业素质优良的高等教育青年教师队伍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着眼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在深入剖析争取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路径,以一种根植于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意识来探究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综述

1引言

新时期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建设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应对新要求,如何不断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研究新对策,已经成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主要分析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高校师德建设”为主题词都能检索到论文百余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师德相关领域的专著:浦卫忠和周敏主编的《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安云凤主编的《高校师德论》,钱焕綺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等。以上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高校师德构建研究的重要性所在,也反映了目前学界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师德概念及内涵:大部分学者将“师德”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或“教师伦理”,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学者们普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宏观上看,例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向出发,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战略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还从微观上具体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些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机制上和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的对策,如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学习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对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阅读全文

区教体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教育工作继续秉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以城乡教育事业高品质“均衡·特色·精品”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工作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一是落实组织生活,开展特色活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研发“永远的初心”主题音乐党课,积极组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深入开展书记讲党课30余次,组织集中学习百余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共产党员”等教育活动20余次,党员人均撰写学习笔记近2万字。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参与“烟头革命”“红色义工”“文明交通岗”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切实加强中小学卫生室建设和“无烟学校”“健康促进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区共有9所学校被评为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海北路小学被评为第十批省绿色学校。二是夯实主体责任,开展专项整治。研究制定落实主体责任清单29项,制做党风廉政建设警示牌6块,深入开展“找问题补短板提水平创最好”主题活动,制订了《中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区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私车公养”“有偿补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专项整治行动,修改制定了《出勤管理办法》《作风纪律专项检查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全系统参加“不忘初心、廉洁伴我行”创意短视频大赛和“争当贤内助,共话好家风”大赛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二、不断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推进新一中项目建设。新建第一中学项目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于2018年12月中旬开工,目前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及设备用房主体施工已完成,预计202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改善各校办学条件。投资730余万元,完成牛头崖小学操场改造,育花路小学和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篮球场改造及海北路小学道路硬化工程,为各中小学进行基础设施维修。

2.提升现代化教学装备水平。投资298万元,为学校更新计算机215台,更新多媒体教室设备33套,建设录播教室5个,为北二中和北三中建成图书阅读平台系统及智慧教室,为各校购置创客教育器材、大型玩教具和音体美器材、图书等,进一步满足了各校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学校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

三、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阅读全文

小学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统一思想、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主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重点

(一)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以课堂为主阵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进行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时,融入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内容,让课堂成为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主阵地,让广大党员教师成为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传播者。

2.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

(1)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能力。一是坚持每周一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提升干部“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大局、讲协作”的意识。二是做好干部“五个一”的管理工作,即参加一个教研组、指导一名青年教师、读一本教育名著、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讲座、撰写一篇论文,丰富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干部业务水平,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三是落实和完善干部听课制度,引导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到教师中,干部的工作作风率先体现“与党同心、与职工贴心、与单位连心,促和谐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