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坛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师德论坛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师德论坛论文

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构建探究

【摘要】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强化师德师风,建立激励机制组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建立网络课题结构,实施教师成长“基石计划”和“2+4”课题管理模式,“三坛讲堂”构筑理论前沿平台,搭建梯队培养平台,优化培训促进教科研深度融合等“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工程。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科研管理

信息时代的学习正在从“个体学习走向共同体学习”。1995年,博耶尔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1]。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师基于个人发展需要,自愿参与、协同进步、共同促进的团体组织[2]。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专业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合作、团队、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专业教师联结在一起,进行专业教学,专业知识、专业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共同体[3]。近年来,我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

(一)思政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养成、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更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教科研工作研讨,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把问题分析清楚,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树立提档升级意识,深挖自身潜力,促进专业发展。分析研究教师现有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等现状,针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公共学科等不同的教师,开展“科研青蓝”工程培育青年教科研学习共同体行动。

(二)科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我校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选拔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挥“青蓝工程”的平台作用,努力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秉承“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建立团队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其深入了解岗位能力标准,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和个性特点,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为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可以让科研管理朝着科学、有序、标准、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积极加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坚持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团队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立交桥,修订出台科研骨干评比条例、教科研奖励条例、教学骨干评比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推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工程

阅读全文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研究

摘要: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支道德品质高尚、专业素质优良的高等教育青年教师队伍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着眼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在深入剖析争取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路径,以一种根植于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意识来探究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综述

1引言

新时期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建设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应对新要求,如何不断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研究新对策,已经成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主要分析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高校师德建设”为主题词都能检索到论文百余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师德相关领域的专著:浦卫忠和周敏主编的《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安云凤主编的《高校师德论》,钱焕綺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等。以上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高校师德构建研究的重要性所在,也反映了目前学界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师德概念及内涵:大部分学者将“师德”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或“教师伦理”,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学者们普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宏观上看,例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向出发,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战略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还从微观上具体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些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机制上和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的对策,如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学习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对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阅读全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切实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培养什么人”的关键。文章通过日常管理实践经验,从优化制度体系、创新模式、营造环境等方面总结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促进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科学道德;学风建设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始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工作实践中,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和改革创新,坚持理论和实践、育德和育心、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四个结合”,创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育人网络,打造“有核心,无边界”的大格局育人体系,切实增强“三全育人”工作实效。

一、立德树人,优化制度育人体系

(一)树德正风,铸好“魂”

不断加强科研伦理的宣传和教育,将诚信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将科研伦理教育内容融入新生第一课、入学教育等环节,院长、党委书记等领导和老师为新生开展入学第一课,灌输端正严谨求实的学术观,反对主观臆断、弄虚作假、功利虚浮的不良学风。创新教育载体,定期举办“学术诚信周”、召开系列研讨会等,让研究生深刻领会科学研究的伦理精神,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重拳出击,加强对科研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构建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和环境。

(二)强师重教,培好“根”

阅读全文

小学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统一思想、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主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重点

(一)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以课堂为主阵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进行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时,融入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内容,让课堂成为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主阵地,让广大党员教师成为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传播者。

2.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

(1)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能力。一是坚持每周一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提升干部“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大局、讲协作”的意识。二是做好干部“五个一”的管理工作,即参加一个教研组、指导一名青年教师、读一本教育名著、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讲座、撰写一篇论文,丰富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干部业务水平,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三是落实和完善干部听课制度,引导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到教师中,干部的工作作风率先体现“与党同心、与职工贴心、与单位连心,促和谐发展”。

阅读全文

地方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

摘要:文章详细总结了地方高校组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活动形式,并通过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结果,以期为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主要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态度、风气和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建设中既要包含治学的精神、态度和原则,也要包涵必要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中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甚为重要,对于帮助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生涯阶段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引导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与品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引领社会风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宣讲教育活动开展

每年年底,学校会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年会活动,以年会活动为契机,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与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之风来规范、指导学术交流,同时在学术交流中又充分体现了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阅读全文

新农科建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摘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构建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主导、导师首要责任人和研究生主体作用的“四位一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从而实现研究生思政教育育人细无声。

[关键词]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这也标志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和新纪元[1]。面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需求,“新农科”应运而生。新农科建设是对传统农科的“提档升级”,是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还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新范式。研究生教育是造就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国民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2],也将成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新农科建设赋予了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内涵和新要求,未来的研究生培养不仅要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将其培养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生力量、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3]。为此,作为地方农业院校的广东海洋大学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振兴发展培养一大批学农、爱农、事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以热带农业和滨海农业为特色,六十多年来一直扎根于湛江,服务华南地区,学科布局有效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为雷州半岛、北部湾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4]。近年来,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下,学校作物学学科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已跻身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行列,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获批、广东省教育厅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创新团队获批,学科、平台以及教师队伍的层次结构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也逐步提高。作物学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读研深造的学子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是研究生课程大多以理论而理论地进行讲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较少。其次是专职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数量少,思想政治教育仅局限于研究生的管理活动。再次是导师只重视研究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较少。最后是研究生自身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思想政治教育趋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可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充分、不完善、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开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创新研究思想教育教学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主导、导师首要责任人和研究生主体作用四个方面,创新构建起一套“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图1),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

阅读全文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自律研究

摘要: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指出新形势下搞好师德师风建设要从高校教师的自律开始,并从遵守法律法规、带头讲规矩,注重立德树人、做事有责任,创新工作做法、潜心搞学问,立足实际情况、主动讲奉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师风;高校教师;自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崇高的职业了。”而教师发展,师德为要。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德是指教师为人师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言谈举止、知识才干等,师风是教师的行为规范、思想作风、风格特色、教学张力等。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应该始终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而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优秀教师,新形势下就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强化师德师风核心驱动[1],就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就要从自律开始。

一、搞好师德师风建设要从自律开始,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带头讲规矩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爱国守法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守纪律、讲规矩”更是当今新时代的六字箴言。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我们既要自觉带头遵守作为中国公民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遵守地方政府和高校内部的规定,更要遵守针对教师以及高校教师的法律规范,如《教师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新时代下高校教师之所以出现无故上课迟到、学术造假、违规收受学生礼金、侵害学生利益等不文明现象,就是对当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重视而造成的,就是从心底里漠视法律法规造成的。

二、搞好师德师风建设要从自律开始,就是要注重立德树人,做事有责任

衡量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标准有很多,如高尚情操、渊博知识、人格魅力、精心教学、善于助人等,而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也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立德”的目的是教师“树人”,“树人”的前提则是教师“立德”,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高校教师有违师德师风的案例稍多。据NGOCN网站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国内媒体曝出至少32起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和疑似性骚扰案例。同时,新时代下教师学术不端、论文造假、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违规收受现金等现象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和谐个案,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教师规则意识淡薄,从内心上不重视。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师德考核将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这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实际上,衡量一个高校教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更好地做到“三全”育人[3]。一个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就有了他特有的个性魅力。教师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和担当,就是要牢牢把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点和着力点,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也要解决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阅读全文

工会职能促进中小学师德建设途径

摘要:师德师风是为师之本,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工会肩负着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职能,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促进中小学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工会;中小学;师德建设;途经

新形势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师德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才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工会职能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养,所以需要对工会职能促进中小学师德建设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一、师德的定义以及中小学师德建设现状

师德就是教师道德,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种美德,指的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高尚品质。当前,大部分中小学都越来越重视师德建设工作,但是师德建设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在不断下降

教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圣者、是燃烧的蜡烛、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认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心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