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结课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师德结课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师德结课总结

当代教师师德探讨

一、当代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治学不够严谨,缺乏敬业精神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而且要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然而,当代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治学不严谨的现象。部分教师只看重评职称、获成果,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为了出成果不惜造假,在课题申报和职称评审中弄虚作假;个别教师还利用手中职权,牟取私利,败坏了学术风气,玷污了高校校园净土。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疲于上课,获取超课津贴,由于教学任务过重,而忽视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兼职上和一些商业活动中,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无心钻研教学,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有的上课甚至没有教案,手捧一本书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可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不强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目前高校小部分教师中存在着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淡化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受不良思潮的影响,言行不谨,在课堂上经常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不注意自己话语的导向性;有的教师衣冠不整,举止粗俗,满口脏话,行为放纵,为师不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而自己却组织纪律观念差,上课迟到早退,开会讲话,随意调课,讲课时接打电话或抽烟,随心所欲;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不客观,动不动就发牢骚和怨气,以致对学生造成误导;还有一些教师授课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随意用参观、看电影、阅读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甚至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的同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言行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形象。因自身缺乏修养,师表意识不强,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所以在学生中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应该倾注同样的关爱,同样的尊重。眼里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看不见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学习差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其实更需要老师的提携、指点和鼓励,而不是冷眼想看,漠视他们,更不能说过激的语言刺激他们。作为老师,说话一定要注意:教育他们,但是不能口不择言。师生真诚相待,用真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生,许多学生在真情感染下会慢慢改掉劣习。

二、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阅读全文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浅论

摘要:

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感悟,反思高校师德现存问题和成因,浅谈如何在制定师德规范、完善师德考核等健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执行和监督,创新建设方法,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先进典型,构建监督监管机制,真实开展学生评教,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师德建设;执行监督;长效机制

高校是教育和培养青年的天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践行的前沿。高校教师是党和国家实现教育育人兴国的前行军。其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质量,甚至可能影响至他们的终身。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提出了新的期待;教师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心不强,为人师表不够自觉;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亟需更新,教书育人的能力亟待增强。近年来,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教师虐童、教师公开索要礼金、著名教授学术不端、知名学者贪污科研经费等师德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挑战着公众的良知和底线,国家、各省市不断出台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文件规定,把高校师德建设提上重要的工作议程,自上而下要求高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长抓不懈,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

1高校师德现存问题

1.1不同年龄教师存在不同的师德问题

阅读全文

贫困生师德养成教育探析

摘要:

师范类大学生是教师的后备军,而贫困生作为师范类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师德的养成也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师德状况。本文从师范类贫困生师德养成的基本内容入手,指出师德养成教育应遵循线上线下相结合、教育与反思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榜样示范与践行师德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从搭建网络教育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重课程强内化、榜样示范等方面提出措施。

关键词:

师范类;师德;养成

一个教师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专业知识和教师技能,更取决于其个人的师德素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师德如何,直接关系着本行业及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提高自身师德素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师德内化,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一、师范类贫困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贫困生作为弱势群体,在师范类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少,跟其他非贫困生相比,大多数学生自立自强,乐观向上,体贴父母,往往通过课余时间赚取生活费以便减少父母的负担,尤其是个别学生可以作为师德教育标兵加以宣传。但是也有一些贫困生他们自卑、自我封闭、脆弱、盲目攀比但又囊中羞涩,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较差,这就需要高校对这部分同学加以密切关注,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爱他们的成长,使其能够主动打开心扉,增强师德内化,成为祖国教师的后备军。师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调整教师与同事、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家长及教师与他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要素构成。”[1]师德的八大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沟通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系。贫困生作为师范类学生的重要成员,也应该模范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中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精神世界的核心,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自我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教师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勇于担当的职责与任务。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在教育学生及处理各类关系过程中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师的职业纪律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循的规章与条例。师德技能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在教学结果中得以体现,也是学生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师德中的教师良心,是教师在处理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师德中的教师作风,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及行为的总和。师德中的职业荣誉是学校及社会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肯定及赞扬,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潜能,使其更好的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投入。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在这里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国家、自身、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最后总结,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问题;对策 

近年来教育界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从上海携程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到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打死学生,再到湖南桃江县肺结核事件,这些事件都是近年来发生的,虽然这些事件没有发生在高等职业院校,也没人能说清楚学校的教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但是这样的事件足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也给高等职业院校敲响了警钟,加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

1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思想认识滞后,育人意识不够

在教师队伍中,一部分教师并不是因为喜欢教书育人而选择当老师,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并且有寒暑假。他们并没有把教师职业当作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也没有想过要实现高尚的教师职业理想。有些教师甚至为了挣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时刻做着跳槽的准备。还有一些教师迫于生活压力,利用高职院校教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优势,身兼数职,开办公司、开网店、做微商、公司兼职等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过多的从事社会活动的时候,就会逐渐忽略教育教学工作。

1.2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不够

阅读全文

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师德论文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1.1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许多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和知识,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2参加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短期内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

1.3通过自学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而学习与掌握的信息知识又是无限的和迫切的。要想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学习,就必须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阅读全文

双元育人模式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校企融合不紧密、“双师”力量薄弱、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为此,以沈阳中德学院的发展经验总结出一些措施:学院要对教师进行“双师”培养,与企业进行校企联合育人,采用“双元制”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学徒的培养,不要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要渗透到学院日常工作及人才培养的始终。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元制”育人模式;师德师风

一、立德树人与工匠精神的内涵

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立德树人重在“德”字。德字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教师的德行。教师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无法以实际的工作效果来衡量工作量,一节课是否用心准备、是否心系学生等都是无法量化的。教师要时刻以道德为准绳来鞭策自己。二是学生的德行。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是在课堂及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习得的。作为高职学生,三年学习结束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并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技能型的工作,工作中稍有怠慢就容易使整个零件损坏甚至造成整个产线停产,所以,对于高职学生,对德育方面的培养尤其重要[2]。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时代,在“2025中国智造”大背景下,“工匠”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也可以是任何领域中勤勤恳恳、专心专注、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3]。工匠精神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不断凸显,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是实现智造强国梦想的重要支撑。党建工作是高校师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统领[4]。将日常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到例行党的知识理论学习中,对于提升学院整体师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道德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高职学校培育现状

(一)党政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不紧密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采用单一的依靠学校自身的培养模式,虽然现代学徒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校企合作并不紧密,仅限于学生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仍由学校教师在校内教室独自完成,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没能形成良好的衔接。“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5]。采用“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没能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到每次的会议和党课中,造成学习中过于停留在党的思想上,而与实际教学结合不紧密。

阅读全文

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提高策略3篇

第一篇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的意义

师德素质影响、决定着Xuexiaofazhanyuguanli学校发展与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常师德素质高的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也高,师德素质高的教师,尽管业务素质暂时不高,但他认为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好与差,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人才的培养,把师德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来讲,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抓好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滑坡的忧虑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趋势

没有手机的年代。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户、走街过巷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既加强了家校的联系,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校的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当时,教师的家访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觉的、无偿的,是教师责任感的驱使,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表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没有电脑的年代。晚上教师批改完成作业后,已是深夜,但教师常常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手写钢板、誊写蜡纸、人工油印自己编写的学生试卷或学习资料,体现出教师的爱业敬岗精神。现在有些教师工作出现懒、散、慢的现象,工作马虎,得过且过。关爱学生的热情比不上过去了,花在学生身上的心血少了,情系学生,心系教育的人也少了,但在教师队伍中却出现“做多与做少,做好与做差都是一样”的思想、出勤不出力和追求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德的滑坡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现状

阅读全文

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3篇

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篇1

一、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缺乏工作责任感

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成果代表了个人的学术水平,有利于职称晋升,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于教学投入的时间有限,不能深入研究学情,没有吃透教学内容,不下功夫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这类教师缺乏工作责任感,政治素质不过硬,距离“四有”好教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部分教师重教学,轻育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只履行教书的职责,很少花心思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错误地认为育人是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进行知识传授即可。尤其在高校扩招、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就更顾不上关注学生德育工作,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顾上课,课下几乎跟学生零交流,不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心理状况,缺乏对学生的关怀与指导,即使看到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也不会去干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2]。教师眼光不长远,育人职责意识淡薄,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