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家访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师德家访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师德家访总结

秋季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目标任务

1、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无违法违纪现象,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2、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3、开展少先队活动、思想品德课、晨会为主渠道的教育途径,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及各科教学中。

4、抓好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专栏、版报等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提高策略3篇

第一篇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的意义

师德素质影响、决定着Xuexiaofazhanyuguanli学校发展与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常师德素质高的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也高,师德素质高的教师,尽管业务素质暂时不高,但他认为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好与差,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人才的培养,把师德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来讲,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抓好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滑坡的忧虑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趋势

没有手机的年代。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户、走街过巷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既加强了家校的联系,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校的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当时,教师的家访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觉的、无偿的,是教师责任感的驱使,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表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没有电脑的年代。晚上教师批改完成作业后,已是深夜,但教师常常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手写钢板、誊写蜡纸、人工油印自己编写的学生试卷或学习资料,体现出教师的爱业敬岗精神。现在有些教师工作出现懒、散、慢的现象,工作马虎,得过且过。关爱学生的热情比不上过去了,花在学生身上的心血少了,情系学生,心系教育的人也少了,但在教师队伍中却出现“做多与做少,做好与做差都是一样”的思想、出勤不出力和追求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德的滑坡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现状

阅读全文

小学德育工作学生心理干预实践

【摘要】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屡见报端的学生恶性和悲剧事件给教育界人士敲响了警钟。小学生群体中妒忌、自卑、任性、焦虑等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如任其发展或教育管理不当,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身心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个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易被忽略的行为及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心理健康;德育教育;爱与集体

一、问题孩子桀骜不驯亟需行为及心理干预

小学德育工作,除教授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外,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本体,特别是个体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学生,及时发现不良现象,进行合理干预,使其走上正轨[1]。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遇到过很多身心成长出现偏差的孩子,受家庭和性格的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走进了心理误区。笔者班级一位李同学,父母离异,他归父亲抚养,父亲再婚后,他和父亲、继母三人同住,因家人关心不够,他每天都不能按时吃饭,正处于长身体的他开始不断地向同学要东西吃,久而久之发展到抢吃的、抢东西、抢钱,成了班级一霸。每天出入游戏厅、电脑房,没有的就抢,不给的就打,为了追求时髦将裤腿撕成了两片,打耳洞戴耳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都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谁也管不了他,甚至顶撞老师,公然和父亲动手,同学都不敢惹他。家庭的变故和条件所限,加之德育的缺失,使得孩子心理上的自卑被放大,造成了桀驯自傲的性格,不顾道德疯狂滋事。

二、分析症结找出方法深入家访正面走近孩子

阅读全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其次提出了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中,如果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初中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根据具体实践进行指导,例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教育,学生在意识上没有完全更正,下次可能也会犯同样的错,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承认了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如果老师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就会比较厌烦,只会适得其反。初中德育工作有三方面,即道德意志、行为以及情感,所以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说教,学生在心理并没有产生认同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2.班主任道德水平有限。部分初中老师德育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了解学生,无法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不能对症下药,缺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一般情况下初中德育教育都是利用周会的时间,对本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概的总结与概括,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犯错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教育,基本上都是利用一节课对本周的德育教育进行概括,并没有深入到德育工作的研究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没有体现出来。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性

阅读全文

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期性

[摘要]无德无以为师,德为师之本。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思想品德既关系到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态度,更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成长。把握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的现状,深刻认识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各种不良师德现象而采取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为打造一支“秉承师道,涵养师德,锤炼师艺,富有师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法治意识;奖惩和监督机制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之基础。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核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因此,面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不良现象,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包含着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且包含着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高度,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使命。弘扬师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传播种子”的作用。师德建设对良好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有意识培养和无意识影响两方面。首先,有意识培养表现在教师通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走向社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其优良品质、道德风貌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师德对学生的无意识影响表现在学生从教师的优秀品德中受到感染,即教师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操,再去影响他们所接触的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每个人。虽然教师的工作主要在学校,但是教师与社会各领域有多方面的接触,其通常以家访、社会调查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各阶层建立着广泛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摇篮。师德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要求教师不仅应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承担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的表率。教师的道德面貌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深刻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学校里有师德,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总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有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崇高的师德既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规范,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

阅读全文

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探究

摘要:中小学是义务教育学校,属于全供事业单位,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为了促进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客观、公平、公正地考评教师业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合理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就尤为重要。怎么样才能让有限的绩效工资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即能够激励到一线教师,让一线教师有获得感,又能有自己工作得到学校肯定的满足感,是本文研究主旨。

关键词: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

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教龄津贴、福利补贴构成,岗位工资与70%的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有关。有些教师中、高级职称评聘后,再无上升空间,干好干坏一个样,就有了懈怠情绪。年轻教师因工作时间短,职称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工作在一线,但因职称原因,同样的工作量,并没有中、高级职称教师的工资高。30%的绩效工资按人均数每半年发放一次,由学校统一考核,在考核方案的制定上,不考虑教师的现有职称,不与职称挂钩,向一线教师倾斜,充分肯定一级老师的工作强度,对于年轻的一线教师,是利好消息,让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可见,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一、制定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的原则

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客观,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的考核,注重教学实效、履职态度和工作能力。一线教学人员与行管人员因工作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所有的考核方案都要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的绩效总额由各单项奖以及由绩效分而分配的绩效金额构成。绩效分采用百分制,对德、能、勤、绩、教学质量全等进行面考核。考核总分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细则

(一)师德师风。教师必须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言行,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集体活动。按时参加暑期教师师风师德培训,自觉参加学校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关心学校发展,服从领导,不推三阻四,乐于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遵纪守法,不参加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健康,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团结同事,不挑拨是非,不传播小道消息,不说不利于学校工作的话。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生日、节日、调位等向学生及家长吃拿卡要。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准无教案或酒后上课。如荣明耻,严于律己,不巧立名目乱收费或乱办班。严禁滥编、乱发、推销、兜售盈利性教辅读物、资料等。

阅读全文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从生活中挖掘情感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到生活。高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教师应该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来创设生活情景,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如在学习“概率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班上同学们家里近几年购买电脑的数据,制成表格,通过对比,学生们发现电脑的购买数量逐年攀升,然后再让学生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们就会感受到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就会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更大的信心,从心里认识到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2建立融洽的更生关系,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古人云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师生感情的第一步。只有博学多才、正直善良、诚实乐观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修养。我们在平时要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既专又博,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注意师德师风,不仅做学生知识上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道德方面的领路人,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样的教师才会与学生贴心,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放低自己的姿态,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我们还要真正从学生的心理去理解他们,宽容他们,认可他们。我们对他们不是救世主式的,而是与他们平等地相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与你做朋友,给你说真心话。

3对差生进行倾斜式情感教育

在我们的学生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我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差“差生”。“差生”这一称呼是传统教育的“赐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绩差的学生,在素质教育下是没有这一称呼或者群体的。素质教育不是唯分数论,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但由于种种原因,“差生”这一群体仍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教师和别的学生所忽视,甚至是瞧不起,长期被压抑,他们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扭曲的,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以我们所不认可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上课弄些动静,提出怪问题,甚至打架。这样的学生用批评、责罚的方式是教育不过来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他们的心理因感情的缺失而冷漠。我们要用情感,用爱去温暖他们被冰所包裹的心灵。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灵才会被温暖,他们的情感才会复苏。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提问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正在关注他们,当然,问题要简单,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知识非常缺乏,难题是答不出来的,这会让他们以为教师是在为难他们,而不是在关注他们,会适得其反的。即使他们答不出来,也要给他们机会,一次,两次,在经过多次提问后,他们会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的。再有,就是在课下,多了解、关心他们。差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家庭中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我们通过座谈或者家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值得的一提的是,以上的种种做法要多管齐下,同时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做法会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并且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见到效果的,或者见效甚微。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这样的话,不但会前功尽弃,而且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最终沦为邯郸学步,非驴非马。(本文来自于《学术论坛》杂志。《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阅读全文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途径和探索

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随之受到影响。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化的健康发育,弘扬社会主义新风范,被提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试图探究农村小学如何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教育途径,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小学;德育教育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变革中,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不可小觑的重要内容。目前,小学德育教师还通过不断地改革和探索,实现德育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实现对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一、强化农村小学生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时常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特别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惯的影响,在思想上可能会表现为履行差错,面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农村德育环境脆弱等问题,应该逐步完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布局。小学生思维灵活,可塑性强,凡事都容易产生好奇心。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强化对学生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元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多学科之中。强化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对于好的现象及时评价,对于不好的现象则侧面敲响警钟,在不影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重视学生的情感修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开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格局和新局面。比如,让少先队员在国旗下进行演讲,讲话的内容涵盖德育教育的多个方面,用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感染着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如果遇到有悖于道德教育的行为,教师可以批评,如果学生表现较好,教师应当鼓励,对学生精神上的激励,给其他学生敲响警钟。这样做是为了在农村生活环境下找到与德育教育相适应的内容,教师观察生活实践中的好人好事和德育教育的反馈,选出优秀的个人和班集体,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集体荣誉感。由于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德育教育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为了能够让学生规范言行,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执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规范个人言行,时刻谨记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学校对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负有指导责任和义务,也属于日常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掉以轻心,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力量,可巧妙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等等,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观察目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德育层面,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农村小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环境相对宽松,为了加强家庭的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应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和班会等,以这种新颖的形式带动教师思考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又能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平时教师也应该特别注重与家长沟通,利用微信方式共享学生德育教育的总体思路,并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解决等。利用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加强对于农村当地家庭教育的宣讲效果,做到德育教育知识家喻户晓,形成品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可与当地的养老院和其他福利机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福利机构做义工,平时也可以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掌握向学校反映信息的真实度等等。学校方面可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利用电话询问、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反馈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并能总结相关经验,充分地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功用。农村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家长可能身处外地,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对不同类型孩子的帮扶情况统计,记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的反馈情况,观察学生内心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同时结合家长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德育教育的成果。在对本地德育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农村小学可以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德育工作,利用社会上各类德育阵地,组织开展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社会正能量的感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