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市场前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商管理学生实践教学改革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应根据新型高等教育类型自身的特点,进行独特定位。由于独立学院是三类本科,所以应找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弱势,并把它作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从目前情况来看,普通本科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恰恰相反。如此一来,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因此,独立学院要在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的基础上,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避免“趋同化”,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7〕2号)的文件精神,独立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制定与理论教学计划相符的实践教学总体建设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的建设目标,从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实践环节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就业导向,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一个基本目标下,有实践能力体系、实践内容体系、实践保障体系、实践评价体系4个体系,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创新实践层、就业实践层5个层次,以及16项内容构成的实践教学闭环系统。
1.基础实践层
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独立学院可以安排计算机类课程实验、专业基础的大型作业和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三个环节。通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践,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案例分析,会计学大型作业、统计学综合训练等实践形式,以及到企业实地参观实习,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业实践层
化工所科研管理探讨
一、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实力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已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维持生存、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创新,企业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作为上海石化的一个科研开发单位,化工研究所在公司实现产业优化、技术升级及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发展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 上海石化化工所的发展目标是:以公司精细化工发展目标为依据,建立公司仿真研究和成套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已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精细化工成套技术,使其产业技术和创新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技术的集成融合,有选择地发展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精细化工产品,使之逐渐成为公司发展中具有巨大能力的新型产业群。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工作,对实现化工研究所发展目标、提高化工研究所科研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校、科研院所的各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重大技术交流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最新科技发展动向,才能做到高屋建瓶,进而在高起点上进行选题立项,并通过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资源组合,实现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科研开发是一个投人很大的领域,高水平的人才与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实现有效创新的物质保障。据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的企业科研开发费,平均为其销售收人的4%以上,少数发达国家的企业研发费用占其销售收人的8%以上。因此,要建立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必须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为指导,在提高科研开发效率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人。这不仅仅是科研开发工作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发展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在人才市场化、劳动力价值市场化程度很高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积极探寮,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 设t,设立了课题组长、关键岗位和实验岗位3个层次的肉位;为了进一步推动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经研究制定了不同岗位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办法。随粉岗位划定和各项考核制度的出台,化工所正式启动了科研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的重新分配和科研科室功能的t新划分,二是科研人员岗位划定,三是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考核办法的规范化。 依据“业绩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科研管理科在加强科研项目结题质t(技术总结报告及归档材料)审核同时,加强了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采用对口管理人员平时的巡查与月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项目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中及时协调项目的进展及存在的各种问压,对重点科研项目采用技术例会的形式,由所领导或主管翎导主持,定期组织相关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与课瓜组一起进行讨论,对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使科研项目能按节点及要求进行。“业绩考核办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行,形成了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和科研项目推进效果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激励科研人员能动性、规范科研项目运作、加快科研进度、提高课题结题报告质量及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三、盆视人才,造良好的文化氛圈 化工所要实现所定的发展目标,要求科研开发水平能不断提高。而要使科研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宜要途径就是人才的使用。重视人才合理的使用,而且是团队互补型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用,必须同时遵循,用好现有人才比引进人才更重要”这一指导思想,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激励机制,使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做法一: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科研环境。从组织体系上力求建成一个研究方向明确的开放型组织结构,设立了4个研究室,然后对岗位进行划定,设立课翅组长、关键岗位、实验岗位3种岗位,突出课题组长的核心地位。岗位的划定打破了以往单纯以职称学历定岗位的界限,而采用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职称学历为辅的依据来确定员工的岗位,克服了科研人员中论资排辈、经验为主的弊端,使有能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同时充分发挥年轻员工理论知识新,接受先进事物和观念新的优势,给科研注人了活力和生命力。 做法二:科研项目实行招标制,建立一个公平竟争的平台。一是要有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招标办法;二是一切要严格按招标办法执行,确保招标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做法三:尝试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以精细化工技术和产品孵化基地、博士后流动工作室和联合开发实验室为载体,引人2名博士后来我所参与科研开发,同时将参与开发的课题与公司发展要求紧密结合,配备一些新进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配合一起工作。 做法四:以研究生沙龙为纽带,提高团队互动学习的质量。研究生沙龙每季度活动一次.每次由研究生自己主持,每次确定一个主题,针对课题研究或生产上所遇到的问题,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等各种信息,以论文和科技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交流,畅所欲言。 做法五:通过论文和文献综述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通过交流.我所学术气氛增浓,广大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提高,扩展了研究思路。 2003年,对化工研究所来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化工所科研开发效率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取得重大成绩。这得益于我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益于我们坚持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得益于我们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适时调整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新产品的研制速度,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15%以上。这还得益于我们长期坚持科研创新,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疗护理床的品质因素调查
1、医疗护理床设计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1)环境因素。医院:医院属于公共场所,人流量大而且病房多为病患,要保证设计的低噪音性、公用性、卫生性以及是否方便移动,同时考虑到病人上下床是否便宜,是否与医疗设备连接的相关情况。家庭:床体应该易拆装、可收纳、方便进出房间,还应考虑到床体的外观要与家庭环境气氛和谐,外形上与家具风格关系,考虑到与家人互动交流的一些设计。养老院:病患陪护者多数不是亲人,在兼具医院护理床考虑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护理床外形、色彩上的亲和性,考虑到同房病患之间的交流。医疗护理床在环境方面应考虑到排泄物的污染、清洁用水的重复利用,以及制作材料的可回收性。一方面医院护理以急症患者为首要对象,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更显得医院床位有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作用使得人们以家庭为中心、对养老院养老比较排斥。因此,可推测在不远的未来,家庭用护理床的需求会加速提升。
(2)经济因素。市场上能起到基本安全保护的普通手动护理床价格在4000元以上,电动的价格在10000元左右,多功能的护理床价格更是几万元。这样的价格超出了半数以上用户的购买力。因此,护理床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性价比,结合具体国民经济实力和需求是很必要的,护理床的设计和定位就要向着低成本、高价值的方向努力。通过以上影响护理床的四个重要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1)以人为本。护理床的设计首先考虑人的需求,从环境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家庭型护理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设计定位于家庭用护理床。2)合理的性价比。从经济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国,购买力是影响护理床市场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护理床的设计应该着重通过简化护理床结构、减少材料等以节约生产成本,追求高的性价比。
2、医疗护理床用户的访谈调查和效度分析
(1)访谈计划与安排。通过资料收集和访谈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家用护理床的全部的高端品质特征因素,通过分析后将高端品质特征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提出正确的设计指南,并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
(2)访谈提纲。护理床的专家用户分为三类人员:销售人员、护理人员和使用者本人。访谈之前对三类人群分别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列出问题提纲:销售人员:现在销售的家用护理床的类别,分别的使用人群是哪些?对应的价格是多少?以及它们是如何操作的?购买家用护理床的消费者,比较注重床的哪些特点,如外观、功能、性价比等?床体各部分的材料是什么是否可回收?护理人员:您在购买护理床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如安全性,功能,品牌等,还有其他的吗?您在操作护理床时需要进行专门培训吗?您对护理床还有哪些要求,如方便拆装清洗、可以折叠移动,还有其他的吗?您在使用护理床时遇到过哪些不便?使用者本人:您比较注重护理床的哪些特点,外观、多功能或者其他的?您使用的护理床床垫的透气性怎么样?您现在用的床坐卧姿势舒服吗?手动和电动的您更喜欢哪种?您需要护理床有大小便,洗头洗脚的功能吗?
(3)访谈的效度分析。护理床的资料获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1)通过网络对医疗护理床的相关网站进行资料收集。2)通过与市场上的护理长售卖点的销售人员进行访谈交流,获得较具体的功能和使用信息。3)通过与用户本人及其护理人员的访谈。在建立因素框架时,通过网络收集医疗护理床的分类、功能、结构、组成材料等,通过与护理床相关论文的大量阅读,发现护理床的行业发展方向和应用技术的提升等相关信息。访谈的对象包括一个专业销售人员、6名病患和3名护理人员,通过对专家用户的和部分普通用户进行访谈,将高端品质特征因素由最初的功能、性能、使用方式、材料、外观、娱乐修改为性能、功能、外观、使用方式、品牌、性价比、售后服务。
幼儿防触风扇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风扇是大众电器,技术的发展,风扇的功能日趋多元,各种新型风扇相继问世。然而,却鲜有商家在设计产品时考虑到风扇的使用安全问题。本论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幼儿防触风扇系统,设计通过检测接近物的实时距离来控制电风扇的启停。系统主要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HC-SR04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实时距离,液晶屏显示实时距离,红外遥控实现风扇手动启停,蜂鸣器实现报警。风扇开启后,超声波传感器对接近物进行实时距离检测,如果接近物与风扇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蜂鸣器报警,风扇停止运行,5秒后,如果接近物离开,风扇重新运转;如果物体仍然在安全距离外,风扇依旧停止,蜂鸣器报警。
关键词:防触风扇;单片机;超声波测距;实时显示;红外遥控
0引言
我国是风扇使用大国,在现代都市和乡村地区均保持较高的保有率,2015年我国风扇总产量15698.51万台,较上年增长4.07个百分点[1]。当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电扇工作时,风扇叶片均存在安全隐患,在缺少家长的监督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幼儿被电扇叶片击伤,是广大家长和产品生产厂家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对一切事物充满兴趣,电扇的运行造成声响,吸引幼儿接近并用手指碰触,稍有不慎,将对幼儿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打压幼儿对新事物的的向往和认知显然不科学,所以我们要为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制造安全的日用家电[2]。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风扇早已非同往日,市场上相继诞生雾化电风扇、无叶电风扇、变频电风扇、冷风电扇、塔扇等新型风扇。无叶电扇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扇叶。其技术来源于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和涡轮增压。气体由进风口吸入,通过环状边沿暗藏的扇叶,将气体以圆状轨道发射,形成一股不间断的冷空气流。变频风扇是节能风扇的典型,在传统电风扇的基础上加装了变频器。变频器通过调控电风扇的转速,使得风扇能够保持最节能环保的工作状态[3]。喷雾电扇也是在常规风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功能上的创新为:通过外部连接水源,利用水雾发生器产生水雾,增加干燥环境的湿度[4]。该风扇通过水雾的蒸发作用,能够很好地降低环境温度,带走体表热量,体验感与空调类似。冷风电扇是喷雾风扇的改进版,自带水源,水源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使周边气体温度降低,风扇叶片再将冷气送出。倘若增加热电阻,该电扇也可产生热风,因此也叫冷热两用风扇。塔扇顾名思义外形犹如高耸的宝塔一般,别称“大厦扇”[5]。其主要技术原理为:在电扇内部竖直方向上放置一个叶轮,通过叶扇的转动产生气压,由导气管道将风送出。塔扇能够实现室内外气体的交换、无死角送风,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在商场、写字楼等大型活动场所,商业应用较为广泛。本论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幼儿防触风扇系统,设计通过检测接近物的实时距离来控制电风扇的启停。
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防触方式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中之重,要从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选择防触方式的过程中,经过大量文献的参考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另外考虑到此风扇的设计初衷是要服务大众,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满足平民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要保持风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能,因此,本人最终选择以下方案。利用测距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控制。此构想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目标方向内的接近物与风扇的距离,来实现风扇的非接触控制。该方案可行性较高,实现成本低,可以很好保障使用安全和使用效能。在搭建完本设计的主要架构之后,最终以技术非常成熟,价格低廉的STC89C52单片机和HC-SR04超声波传感器为核心,辅以红外遥控模块、蜂鸣蜂鸣器模块和1602液晶显示模块,实现风扇的总体防触功能,如图1所示。
2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移动互联网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构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和4G技术的全面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步入历史舞台。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蕴藏着无可限量的市场前景和巨额利润,促使不少企业投身到这个产业中去,进而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思索便捷而实用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究竟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
1目的和意义
目前,设计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设计的理念还不够普及,设计创新还只是发达地区、某些产业的盛宴,设计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很有必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另外,随着设计师对设计信息查询及资源分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企业寻求设计资源的主观意愿越来越强烈,满足广大设计师及企业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就显得很有必要。工业设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设计资源的完备性和共享性及其实现。对工业设计有关的信息资源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构架包含设计资料库等在内的工业设计信息资源系统及其设计交互平台,以形成设计者之间、产品研发及设计上下游关系、各相关企业间信息集成和数据重用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工业设计专家数据库、评价与决策系统等。为此,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旨在整合相关设计资源,形成工业设计的资源共享,搭建设计创新与产业的对接桥梁,打通设计创新作品向商品的转化通道,让设计和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和应用,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2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于2000年,我国对其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各种有关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和论文日益增多,在中国知网上以“移动互联网”进行主题检索,可以看到,共有各种论文6000余篇。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沿以下三个主要的方向前进:①移动互联网的概述性研究,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②关于移动互联网具体业务应用的研究;③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如网络构架、编程、数据安全传输等等的研究。国外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具有以下五个详细分支:①对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对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③对移动中间件的研究;④对移动用户终端的研究;⑤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案例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应属于第五方面,即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究范围,但不应仅限于这一范畴。可能涉及的还会有移动终端的设计研究、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服务模式等内容。在资源共享库建设方面,国内高校以及政府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及推广,如浙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等。工业设计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如设计资源协作网(DRC)。这些共享平台主要是基于互联网web组建的,在移动端方面如手机APP的研究与推广则相对缺乏,应此本数据库的研发具有开创性。
3研究内容
通过整合各方设计资源,对工业设计相关服务平台、企业、高校的快速成型设备、基础研究成果等资源共享库进行构建。该项目采用智能移动终端通用的APP技术,把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打造成一个体验感及便捷性很强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将社会资源最大化地对设计者开放。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APP系统的主要研发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企业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基础性、前瞻性重视不足,预研方向不明确,国际化视野不宽,开放创新不足,对国际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研发市场意识淡薄,重研发过程而不重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建立预研制度;完善IPD协同研发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拓宽视野,构建国际创新资源利用大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等等建议,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科技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能力;预研制度;研究探讨
科研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自主创新的基础,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科研成效,从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央企业已成为国家创新主力军的当前,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更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取得一批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创新成果,是当前央企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本文分析企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科研管理水平的建议,期望以之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科技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1企业科研管理存在问题
1.1基础性、前瞻性重视不足,制约了企业高水平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对应用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重视程度高,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原创性基础研究的前端环节投入不足,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导致作为前沿技术源头的基础研究欠账较多,支撑产业升级、引领前沿技术突破的源头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引领领域发展、开拓学科方向的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仍存短板,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1.2预研方向不明确,造成科技成果推广缓慢
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框架与重点
数字化出版①产业已经成为传统出版业必然要经历的飞跃。 一年一度的两岸出版高峰论坛,是两岸出版业界加强沟通、携手共进的重要平台,2010年该论坛以“数字出版与两岸合作”为主题,掀起两岸数字合作探讨的浪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表示,两岸出版界在推进华文出版的数字化方面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应携手合作,共创华文数字出版的美好未来。他建议加强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合作。他欢迎台湾出版企业到内地去落户发展,与内地业者共同打造华文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两岸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不断拓展中华文明成果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提升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影响力;同研发华文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在重大数字出版项目的研发方面,充分利用两岸科研力量的各自优势,联合攻关,相互借鉴;共同培养华文数字出版既懂技术、管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1]2011年10月29日,以“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再次提出,面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大趋势,两岸业界要在出版内容、产业链赢利模式、版权保护、数字出版标准4个方面加强合作。[2]论坛上,内地和台湾出版业界人士共同描绘了推动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合作与发展的蓝图,积极寻求推动华文数字出版走向世界的对策。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在2011年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出版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在数字出版的广阔市场前景下,应注重出版产物的人文精神的核心,让数字出版与服务社会相统一,保持独立的价值和理性的出版方向。[3] 在两岸各自推动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机制与前景分析为视角,藉此探讨两岸数字出版的合作框架。 一、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基础 所谓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数字化的图书产品具有存储海量、搜索方便、传输快捷、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的特点,比传统纸业出版拥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纵观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可以分为3个板块,第一是内容制作环节,比如作家、出版社、新闻媒体;第二是交易服务环节,比如传输、资料库的交换和结算服务,主要指资讯服务商家;第三是阅读器的生产环节,比如手机、IPAD等。 随着网络和无限移动使用者的增加,民众的阅读习惯逐步向数字化转移,这是数字出版市场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大众出版领域,发达国家电子阅读数的人数不断增加。相关业者亦引用研调机构数字表示,至2010年9月底,仍有进1,100万名北美地区的消费者,希望能拥有至少1台电子书阅读器。[4]由于网络的影响,不少图书的线上版的需求量超过了纸质版,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甚至高调宣布,因在线版需求大大超过纸质版,在编的第三版《牛津英语词典》将不再以“砖头”面目示人,只出电子版;而荷兰威科集团2009年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其34亿欧元营业收入的52%。[5]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蓬勃发展,而且已经成熟。 内地的数字出版要追溯到1995年内地第一份网络期刊《神舟学人》的诞生,以及2000年第一个由传统出版商开发的电子图书产品“掌上书房”。而由清华同方集团建设的“中国期刊网”从1999年开始运作,至今已经成为集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专利标准、海外文献资源等于一体的大型网路出版平台,是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同时,不少通讯业者也相继推出数字出版公共平台,民众可以运用数字产品得到资讯信息,数字化出版也由此更贴近民众。很多专业从事数字出版的数字传媒公司也不断出现,2008年上海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成立更是加快了内地数字出版的步伐。 在2010年7月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数字出版收入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手机出版的收入超过网络游戏。同期,艾瑞的2009年~2010年全球在线广告市场规模数据显示,尽管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线广告市场规模仍以2%的增长率增至552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至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011年~2014年将以超过11%的速度持续增长。[6]十一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2010年总产出超过千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超过8%,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开始普及,国民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达到32.8%,为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与消费创造了条件。[7] 再看台湾地区,全球四大主要电子纸技术供应商中已有两家为台湾厂家掌控,为台湾的数字出版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台湾的电子加工制作业一直以来都很强,因此台湾在自主研发电子书阅读器上有很强的优势。近年来,不少出版相关产业比如软件商、印刷商、出版社等纷纷转身关注数字出版。台湾政府在2002年将数位出版列为“新世纪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新闻局将2004年定为“数位出版年”,“行政院”于2009年通过了为期5年的《数位内容产业发展旗舰计划》,并予以新台币1.77亿元补助,到年底时更追加至38.85亿元新台币。 由此看来,内地和台湾的数字出版经过几年的发展,技术不断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也日益成熟,数字化阅读方式广泛普及,华文数字出版业已经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两岸数字出版合作走向国际的互补优势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有长处,现在的电子书大部分还是以实体书为基础,加上后期制作才能完成,未来或许可以实现独立出版。电子书潜在购买人群存在年龄低、学历高、以互联网为主要购买渠道、完全电子化付费等特点。在数字出版方面,台湾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而内地则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两岸合作没有谁大谁小的问题也没有谁依赖谁的问题,而是优势互补,增加产业的主动性与突破性,因此合作空间必然广阔。#p#分页标题#e# 2010年,内地数字出版的总体规模和营业收入都达到1千亿元。内地的出版集团与出版社,产业规模远远大于台湾,这也是因为内地经济的崛起,文化需求量提升导致的结果。同时,内地出版的内容比较丰富,2008年,内地共出版图书275668种,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03%,内地共出版电子出版物9668种、15770.64万张,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了11.74%,数量增长了16.10%。[8]2009年内地共出版图书301719种,电子出版物发展态势较好,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了10.76%,数量增长了45.30%。[9]2010年全国出版图书328387种,图书品种增长8.84%,电子出版物品种与数量也稳步增长。[10]再加上人口数量,内地将会是数字出版最具潜力的受众市场。 而在数字出版技术上,台湾的步伐比内地要早,发展也快。近年来,台湾电子阅读器产量不断扩大,电子阅读市场比较大。同时,电子阅读器的用途范围涵盖休闲娱乐、工作阅读以及学习课程阅读。2008年7月,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图书馆共同筹建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台湾数字出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台湾元太收购拥有“电子墨水技术”(电泳式电子纸)专利的E-Ink,该种电子纸易读性强、低功耗,强光可看,通过这次收购,元太成功成为电子书行业上游技术的主导者。同时,台湾的友达与台达电均在电子纸领域投入,实力强悍。在阅读器生产领域,台湾明基等生产厂商与内地有很多技术合作。 如果两岸出版产业界合作,充分将经济规模与市场潜力这块蛋糕做大,让两岸出版产业与技术上的优势相互补充,并辅以台湾对欧美市场的了解,以及台湾过去较为优质的内容编排、发行与作者因素,共同抢占国际市场,将是在数字出版上重振华文的盛事。 三、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框架与重点 两岸数字出版,对第一序位的板块内容关注是最重要的,丰富电子出版物的内容资源,必然要鼓励传统出版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出版物的数字加工制作,形成传统出版单位与电子书出版单位以及著作权人之间的良性合作机制,促进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在内容资源上的协作共享。笔者认为,以下是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框架与重点。 (一)繁简字标准化互换以及专业名词互换。如何将那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繁体字与现在内地民众所使用的简体字相互转化融合,是两岸数字出版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先制定出一套完整完善的规则,比如繁简体字转化固定所使用的软件与程序,比如当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或者当简体字变成繁体字时,相关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要明确界定等,这样才能让两岸数字出版的内容传播更有保障,也更能够为两岸民众所接受。应该说,尽管繁简有区别,但毕竟同文同种,文化相近,因此这一障碍的消除并不困难。 (二)合作培养两岸数字出版人才。内地缺乏数字出版人才是事实,因此未来两岸携手对专业人才的共同培养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地的出版教育专业虽然被统一称为“编辑出版学”,但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却各有侧重;出版专业虽然都设有实习制度,但大都偏重理论教学。从出版编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度来说,内地的编辑出版专业与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密切度显然不够,出版专业涉及的各环节其实并未被紧密结合。反观台湾的出版类专业教育,早已将编辑出版、新闻、大众传播、传播管理与信息管理、广播电视与视觉传播、出版与印刷传播、传播科技、图书信息、广告等密切关联,甚至中文系也开始普遍设置与编辑、采访、创作相关的课程,这种“跨科系”、“整合性”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式,为台湾新闻传播与出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岸数字出版人才的合作培养不能单靠市场调整,必然要有政府部门的介入,内地的教育部门要对高校涉及出版类的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并完善,将数字技术和相关内容落实于教育中,并且让两岸的出版教育专业与行业界的师生、从业人员有更多交往、交流的机会。 (三)规范数字版权贸易和保护。数字出版的诞生是出版业的一次革命,但只有保障著作权人的权利,数字出版才能真正繁荣。数字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和传统的出版业并无不同,但现实的状况是很多出版社大部分内容的电子版权都没有厘清,毕竟从前书稿在出版之时并不会连带电子版权一起授权。中文在线公司董事长童之磊在2011年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数字出版需要寻求新的运营模式,而保护版权是数字出版的重中之重。[11]为维护著作权不受侵害,两岸相关部门应该赋予电子出版品法定权利,鼓励自由出版与销售,授权纸版书版权的同时考虑电子书的版权,并尽可能在关税减少设限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两岸在版权合作时必须积极考虑数字版权的合作。 著作权是数字出版界要遵守的最重要的法律,但由于两岸法律、版权立法及执行存在差异,同时数字出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数字出版合作中,还有两部法律也值得关注。一是台湾2010年修正的《个人资料保护法》。出版业者,往往因商务营销等掌握读者的相关个人资讯,而数字出版与电脑技术等高科技紧密相连,利用数字的技术很容易造成用户资料泄露。虽然内地也有隐私权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单独的一本隐私权保护法,对具体的隐私权的保护语焉不详,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盲点。反观台湾,2010年修正的《个人资料保护法》对个人隐私保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因此,在两岸数字出版合作中,可参照这部法律,就读者个人资讯搜集、保存及管理上要多费心思,防止遭恶意或者无意之外泄,在管理上不得不慎。另一部法律是台湾的《公平交易法》,出版业者之间为了竞争所进行的联合行为可能导致对市场产生限制竞争,或者出版业者可能为之进行的搭售行为等都可能触及该法律。两岸数字出版合作应以此法为准绳,积极维护交易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确保公平竞争,共同繁荣出版市场。 这些年,两岸出版交流日益活跃。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的版权贸易中,台湾地区位居内地版权输出、引进品种数的首位。[12]2009年内地图书版权输出第一位的依然是台湾地区。[9]2012年2月15日的国台办新闻会上,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在两岸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出版交流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在图书贸易、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也会继续推动加强两岸的出版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民众在文化和感情上的相互融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13]#p#分页标题#e# 华文是海峡两岸民众的共同财富,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核心技术,共同打造华文数字出版和出版产业集群,以及共同培养华文数字出版人才,必然将是未来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方向与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解析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推动“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探讨
指出,当前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并使科学技术这一要素与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超过世界21%的人口。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据报道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省部级及以上成果近7000项,转化应用在30%~40%,形成规模的不到20%,转化率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解决“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特点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我国地域跨越三个温度带,不同地域气候、土壤、水文等环境条件不同,适宜主栽的作物也不相同,即便同种作物在不同地域的种植管理方法也存在差异,实际生产管理复杂多样。成果推广须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因子,切记未经适应性试验,而大面积复制推广模式。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多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