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区活动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问题
摘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程度和对社区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是社区管理创新的关键。文章以西安市Y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社区的管理机构情况、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围绕社区居民参与的态度、方式及内容等,从地方政府、社区管理机构和社区居民的多元主体层面具体分析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党的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建设离不开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离不开社区管理。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程度和对社区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提升。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是社区管理的本质要求,社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要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王丽丽,2011)。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还处在转型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完成向宏观管理者的角色转变;社区管理机构需要创新管理方式;社区居民需要增强参与意识。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及特点
李保明(2013)对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做了梳理,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运行和发展有比较直接和具体的控制,同时积极发挥中介和社团组织的作用。第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治型管理模式。社区创建和发展的理念更注重“自治”,城市社区没有政府派出机构,主要是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机构行使社区组织管理职能,注重与社区居民创建“共享型自治社区”。第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介于政府主导型和社区自治型之间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职能、社会团体以及居民个人责权的紧密结合。总的来看,国外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具有考虑社区居民需求,管理模式与国家政治匹配,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地保证城市社区发展动力等特点。
(二)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社区的利用
摘要:随着不同时期的社区发展,每个城市的老旧社区都居住着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但是这些老旧社区在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上并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不同居民生活的人性化社区是值得思考的。由于社区不进行很好的保护和维护,老旧社区的社区公共场所中,缺乏完善的设施,这就更加导致社区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低下。所以社区公共空间的再设计就非常的急迫,虽然在一些社区中也有许多吸引人的社区公共空间,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一些适合人群聚集的空间也很少被使用,这就更加加剧了社区公共空间的落败。同时,目前的社区居民很难相互沟通,他们的思想也很固定。社区居民只在自己的空间活动,也就极少发展社区关系。笔者希望通过对不同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在挖掘保留居民城市印象的同时,为居民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公共生活空间提供一些帮助。利用公共空间的再设计创造社区活动,以促进中国住房社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特定时期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变化、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研究、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三个方面的研究,阐释不同公共空间设计的利弊、社区活动与公共空间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空间设计;社区活动;公共空间设计需求
一、中国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历史变化
中国社区居民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建筑形式居住时表现不同。由于中国在不同时期人们行为模式在不断的变化,社区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和互动机会的开放区域空间也在变化,这也就导致了在不同时期社区居民在公共空间的不同活动,不同的公共空间设计引导着不同的邻里间的互动。在中国,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从一个农村社会开始,到了一个小城镇,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城市,中国社会已经走过了一条城市化的道路。今天的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延续,既是城市发展的延续,又是公民现代化的延续(费孝通,2002)。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过程,也是改变社区关系的原因之一,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表现,导致了人们对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的改变,也导致了中国老旧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变化。其中,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基本计划经济时代是与现代社会不同的重要时期之一。单位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协调性。国有企业有很强的“公共”氛围,与周边居民“共享”的氛围相辅相成,人们在观念上也倾向于“共享”的感觉。(费孝通,2002)就也就是在没有公共空间设计这个概念的情况下,人们自主的共享空间,不需要刻意增加公共空间设计也展现了公共空间的功能。比如,在各地的老公房中,由于空间的局限,没有单独的厨房,居民自主的无意识的在走道进行空间布置其实就是在进行着公共空间的设计,但是同时也是这样一种共享的空间设计带来的是邻里之间的交流。居民们共用空间,设计空间产生了互动。这样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是无意识的但是更加贴合居民的需求。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不同,中国在过去20年中,对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特别是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已经变得不活跃和毫无意义,在住房开发中占用或缩减了开放空间的设计,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缺失改变社会关系。中国在过去20年社区发展中,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忽略环境,减少了空间设计,如果连集体空间的设计都不鼓励人们利用社区公共空间,那么社区居民也很难改变公共空间设计,在社区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时,他们便只能把生活空间扩展到外面。这主要是由于忽视了公共空间质量的清晰设计元素和未能创造出合适的区域。(贾岩,2001)日益减少的公共空间设计是导致社区居民活动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现代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研究
近现代,在满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后,现代社区居民逐渐要求的是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所以20世纪居民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其中需要关注的群体就是孩子和老人,但是在社区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很少有更多的变化,比较基本的景观简单铺设和冰冷坚硬的公共硬装之间的不协调的搭配设计并不能给老年人带来归属感,老年人活动不会有新鲜感就会减少活动,这样不能满足需求的空间设计便需要增添更多的变化。针对这一类人的空间设计就是要保证足够的活动场地给予老年人步行和参与活动的需要。而孩子和老人会经常性的一起出现,孩子就非常需要公共空间来活动。在中国,因为孩子的特殊属性,孩子们在公共场所是最活跃的,但他们没有处理风险的能力。(林玉莲,2006)根据中国特色国情,公共空间的安全方面的设计是这一类人群需要关注的。再加上因为社区的公共空间是孩子们活动的首选,为了照顾孩子,老人需要照顾他们,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上,老人们需要一个视野开阔的休息场所与他人互动或照看孩子,以避免感到孤独,也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些特别的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就是空间设计需要关注的。公共空间是我们城市的重要资产,为人们聚集在一起和与社区互动提供了许多机会。所以公共空间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需求。公共空间的再设计需要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方式,创造和振兴我们的公共空间。
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社区开发现状及战略方向
0导言 1)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末我国做出的两大战略决策之一,也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而“地方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支持单元”,社区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可持续发展建设向下延伸和落实的基本场所。当前国际上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已成潮流,在以联合国为首的众多国际组织创导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地方政府正在参与编制并实施围绕可持续社区的发展规划,即“地方21世纪议程(LocalAgenda21)”行动计划[1]。其中由地方环境行动促进委员会(ICLEI)支持的“地方21世纪议程模范社区项目”,已经研究了全球1300多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9.68%,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6.66亿。在今后一段时期,城市人口会持续增长,给我国的社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进行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和布局,如何引导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以适应当前迅猛的城市化势头,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社区类型发生着不断的演变与转化。在我国城市社会结构体制与居住空间不断变革的条件下,研究我国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指导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居住区、社区与居住社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解释,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居住区是城市中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绿地、生活性道路等居住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的场所,一般占城市总用地的35%左右,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居住区是组成城市的基础,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3]。 社区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4]。社区与居住区相比,更强调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居民自治组织,它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较完善,强调其社会性。对于社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5]: 1)以社区中社会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社区类型的标准。“社区”的最早提出者德国的滕尼斯认为,根据社区中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将社区分为通体社区和联体社区;而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把社区按此标准分为基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机械团结社区和基于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社区等。 2)以社区中人口的密度、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性质作为标准,将社区分为城市(都市)社区、集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3)根据社区担负的主要功能,把其划分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居住社区、文化(大学)社区等。 由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行政体制的原因,我国社区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比较滞后,还没有非常标准的社区形态。参考社区的后两种分类标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社区,更具体一点讲,是对城市的居住社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所谓城市居住社区,是指在城市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居住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环境设施、社会文化、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特征的生活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在认知意象或心理情感上均具有较一致的地域观念、认同感和归属感。 1我国现代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及现状评析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居住空间结构也显示出明显的计划配置特征,形成单位大院的居住模式,是一种单一的同质性社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重构,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实施,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居民可以自主地选择住房,居住空间不断发生重组和分异,出现了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多元化并存的局面。总体上,从城市中心到城市郊区,存在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1传统的街坊社区 主要是分布在城市的旧区和老街区。受历史继承性的影响,多是方格网状的空间布局,一般是低层独立式较破旧的楼房。同时由于老城区一般是商业繁华地段,寸土寸金,土地较集约利用,因此住房分布密集,而基础配套设施较差,住房拥挤,绿化面积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这种旧区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街坊邻居非常熟悉,彼此交往多,有一种地域归属感和社区意识,具有令人怀念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但是,由于旧城区存在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也是目前改造、迁建力度最大的地区。 1.2单一同质化的单位社区 人们的居住具有历史继承性,受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不少的单位制社区,尽管有少数收入较高的阶层迁离,但绝大部分还是原单位的职工,是一种均一同质化的居住社区。这种社区有一定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也都有小区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以方便子女入学。只是这种单位制社区的建筑布局太单一,强调平等和均一,不能满足目前人们多层次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私密性的需要,因为每个家庭的一举一动都在单位同事的“监控”之中。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文化社区,大家有相同的职业,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容易形成一致意见,而且大家都很熟悉,方便交往互助,有比较紧密的交往和联系,但由于这些非正式的结构关系,往往把单位中的职位和人际冲突引到居住区。同时,由于个人生活与单位密不可分,所以社区的活动多被单位活动所取代,虽然彼此熟悉,但参加社区活动的意识并不强,社区意识淡薄。#p#分页标题#e# 1.3混合式综合社区 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在城市边缘新建的许多单一功能的住宅区。一是缓解老城区人口膨胀的压力,二是满足郊区工业的就近布局需要。既包括较高档的住宅区和别墅区,也包括针对普通工人的经济适用房。由于这些住宅区建房时间较晚,所以比较注重居住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因此服务设施较齐全。这些新建的居住区不再受单位制的局限,吸纳了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混居在一起。由于大家彼此不熟悉,所以居民的独立意识较强,彼此交往较少,邻里之间关系较淡漠。但由于共同利用小区的基础设施,随着时间推移,社区意识会逐渐加强。所住居民由于处于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有一定的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但缺少利益共同体的集聚力,社区的参与性比较分散。 1.4演替式边缘社区 由于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郊区的许多农村地区被吞噬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成为城市化社区,但由于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仍然是乡村性质的,因此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或“城中村”。“城中村”里的居民出让了自身的土地,摇身变为城市里的非农业人口,但其没有正经的就业渠道,其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仍然是农民意识。邻里关系比较融洽,大家都很熟悉,有比较强的地域观念和归属感。同时,由于固有的小农意识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心理,“城中村”的许多居民加盖住房,以出租给众多的流动人口,获取租金。因此,“城中村”的住宅由低层向多层发展,见缝插针,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居住用地,道路狭窄,又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因此当地居民在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脏、乱、差”,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治安混乱,也是赌博、、吸毒等藏污纳垢之地。居住环境不断恶化。“本村”居民原是街坊邻居,彼此很熟悉,交往也很多,但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加上外来人口的冲击,使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淡薄,“各自为政”的现象较突出,各种服务设施较匮乏,生产和生活功能又紧密交织,所以是目前非常“活跃”又非常混乱的社区类型。 1.5房地产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 房地产开发是在市场经济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这种房地产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是我国发育较成熟的社区类型。一般由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共同管理小区内的各项活动。业主委员会是比较典型的居民自治组织,代表小区内各个业主的根本利益。由于居民购房入住的门槛较高,一般是老板、经理、白领和知识分子入住。所以个人素质较高,对于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社区意识较强。但由于居民不同的职业和社会背景,彼此之间的交往较少,“老死不相往来”,居民的邻里关系比较淡漠。这种社区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种:一是封闭性、人口具有同质性的高级住宅区或别墅区。居住者均为高收入群体,设施齐全,但是与外界隔离现象明显;二是封闭的混合性生活社区,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最主要的类型;第三种是中低档的小区,是国家经济适用房或拆迁安置小区,居住者收入较低,小区配套设施不健全。 1.6流动人口聚居区 市场经济搞活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在大城市郊区形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如广州的“新疆村”、“河南村”等,他们一般为外地进城谋生的打工者。一个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来自于一个省份或一个地区,彼此以亲缘、地缘或业缘相联系。这种流动人口聚居区交往较多,人际关系良好,有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但个人都忙于自己的生计,社区意识淡薄。由于户籍限制,这些打工者没有正式的本地户口,因此也没有正规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应有的社会生活福利与保障,住宅大多为私建,子女入学困难,社会治安混乱,居住环境非常恶劣。 以上是简单归纳出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居住社区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住房商品化的深入开展,我国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和居住分异将更加明显。每一种社区类型都在持续的发展演变之中。其中,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将成为我国今后居住社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2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不断变革,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信息革命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人们的居住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社区建设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理念。 2.1以人为本的理念 尽管城市规划一直倡导以人为本,但一直不能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规划实施中。当前的规划只是进行物质性规划或功能性规划,很少考虑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如交往空间的营造,活动空间的开拓,居住区的绿化美化等,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目前人本主义思潮的复兴,要求规划要全面考虑人的需求,应开展社会规划和生态规划。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我们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不仅要考虑男性的需要,也要考虑女性的生活需要;居住区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社交和活动的需要,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2文化复兴 社区文化是居民所在地域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社区精神在历史演变中的积淀。在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追求活跃的文化氛围,开始重视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不断追求格调高雅、品位时尚的文化生活。同时,有必要强调本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提高本社区居住环境的文化品位。因此社区的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2.3营造开阔的交往和活动空间 #p#分页标题#e# 随着5天工作制和8小时工作日的全面实行,城市居民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居民的日常休闲需要一个活动的开敞空间。同时,淡漠的人际关系,狭窄的交往空间,限制了社区居民的交际。积极的共享空间能够极大地促成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从而增加社区人文活动,营造活跃、融洽的社区氛围[6]。因此应该营造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为拓宽人们的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方便居民的交往和互助,以促进社区居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地域归属感、价值认同感和一种和谐的社区精神。 2.4信息革命与网络社会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网络为支撑的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商务成为可能,甚至可以网上开会讨论或网上看病、医疗保健等服务,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网络社会。因特网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甚至处于地球的两端也可以“面对面的交谈”,同处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和意见,形成“虚拟社区”和“精神社区”。因此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家庭的功能发生重大的变革,又恢复到农业社会时期住宅的作用,它承担生产和生活中心的双重功能。 2.5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把谋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当然也要求城市社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护和优化城市社区生态环境、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方面同时努力,同步发展,相互协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居民现在居住的需要,也要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协调好居住区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居民的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社区居民共同积极投身于社区的发展建设,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城市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综观我国目前的社区发展模式,参考社区发展建设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国情,从动态、长远的观点考虑我国社区未来的发展,应该以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为主导模式,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和环境质量,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需求,还能满足人们智能化的生活需求,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紧密接轨,满足居民工作和生活中多方面的需求。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是应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和信息革命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居住社区,与现存的社区类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特征。 1)智能性 智能性是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的一个突出特征。它要求未来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求,也要满足居民的工作需求。在居住社区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水、电、气、道路等基本的配套设施建设,更要重视宽带、视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居住区设置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为居住区环境的改善提供预警监测作用;装设智能化教育系统,满足居民及子女全方位远程教育的需要;装设智能化的太阳能利用系统,把高科技引入居民生活,节约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在居住区和住房内设置智能化识别系统,对于人员往来和人口流动进行识别和监控,保证小区安全,如此等等。总之,是把现代高新技术尽量的引入居民生活和居住区建设,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让居民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2)生态性与协调性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目前倍受推崇的生态文明,现代社会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态革命,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里所指的生态性,不仅仅指居住社区的绿化和环境建设,也包括居民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既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也包括人文生态的重构与协调。因此,要不断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引入现代技术加强居住楼房的立体绿化和楼顶绿化,建设空中花园;推广生态技术和文化,应用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居住区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接纳不同职业和社会背景的居民加入社区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不仅是居民之间的协调,也需要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促成居民、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3)高效性 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注重引入现代先进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大力引入智能化设备和基础设施,实现一种高效的生产和生活运行机制。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不再仅仅是体现其本身的居住功能,而是集居住、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强调居住功能的复合。通过智能化的设施和管理,便利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实现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生态技术的改造,实现居住区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4)文化回归与归属感智能化 生态居住社区不仅满足居民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要满足居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创设更多开敞、半开敞的交往空间,增进社区居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不断培育自身具有深厚底蕴的社区文化氛围。营造互助合作的社区环境,让社区活动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关心人,陶冶人,不断塑造自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充分调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观,让社区居民具有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积极建设起令居民愉悦舒适满意的文化社区和精神社区。 4小结 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就是构建一个平衡、健康、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同时能够保证我们今后的子孙后代同样一个正常、健康和完整的生活环境。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考虑我们目前的短期利益,而且还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能够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那个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后代能够拥有永远与我们同样生活质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甚至能够有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态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变革和转变。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是应对当前形势,在新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的,也符合当今社会社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p#分页标题#e#
文化馆舞蹈文化发展措施
作者:曹型璐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文化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舞蹈艺术越来越回归到群众之中,人们需要在舞蹈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寻求实现人格的完善。社区也需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舞蹈来陶冶情操,以舞蹈来塑完美体形。由于社区舞蹈活动具有自娱性、自发性、群众性、随意性等多种特征,简单、易学,既健身又活跃身心,在迅猛发展。要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引导和组织,势在必然。
1、抓好社区群众舞蹈培训工作。对社区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爱好者进行义务舞蹈培训,主要教授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蹈。所教授的舞蹈内容要积极健康,融表演性和健身性为一体,便于普及推广,能充分体现舞蹈的广泛性、参与性和群众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文化机构除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辅导工作外,还要结合节假日,有计划地传授成品舞蹈,编创一些本土节目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的体现形式,推动艺术交流,提高大家的创作、表演水平。一是抓活动型培训。举办由全体舞蹈辅导员参加的论述、管理等内容的培训班。二是抓专业型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社区舞蹈辅导员、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这也是文化馆舞蹈干部最主要的辅导方式。
2、抓好社区群众舞蹈辅导工作。这是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工作职能和手段,其工作方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带尖子,促团体;勤交流,出精品。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做到多深入基层吸取营养、寻找舞蹈创作灵感和韵律;多运用群众喜爱的舞蹈语汇,多塑造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形象,真正使舞蹈艺术与社区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要真正面向大众、面向基层,要努力把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送到广大农村、企业、社区基层和群众中去。
3、抓好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通过舞蹈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学会舞蹈、热爱舞蹈、参与舞蹈,引领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联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使社区内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氛围。为此,一是搞好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交流和比赛,积极参与高层次、跨区域的社区舞蹈赛事,推动全市各地舞蹈队伍的交流,提高城市社区舞蹈水平。二是搞好特点活动,结合节庆和地方特点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三是搞好普及活动,以点带面扩大参与面、利用媒体宣传,走访活动,调动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文化馆的舞蹈干部可采取“对口联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根据社区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指导,以推动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繁荣。一些社区还注意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后,勇于体现自己的才华,会跳舞、能跳舞,能表演、会表演,使孩子真正得到规范专业的训练、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素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高雅的气质。
4、抓好专业辅导队伍和舞蹈团队建设。要注意选择和培养具有辅导普及、提高水平双重能力和较强组织能力、一专多能的专业人员,切实抓好专业辅导队伍建设,这是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和进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要抓好各类文艺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社区舞蹈团队的基本功;成功的团队建设能不断为社区文艺活动提供丰富的文艺、人才、节目、创作等文化资源,乡村、企业、街道(社区)文化活动,正因为有了团队的支撑而显得繁荣兴旺,其中重要的是培育形成团队骨干。
5、抓好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管理和考评。社区群众舞蹈活动有时候缺乏最基本的场地和器材,有时候会给周边的居民形成干扰,有时候舞蹈队伍内部还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意见,这都需要认真探讨,及时协调,化解矛盾,尽可能整合力量加以解决。政府和文化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社区文化管理,同时要加大文化投入,改善配套设施;要摸索形成社区舞蹈的评价标准。各社区舞蹈队的辅导员或文艺骨干,是社区活动辅导的桥梁和纽带,对他(她)们的管理和考评要求是:在工作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广泛组织和开展社区群众乐于参加的各类舞蹈活动;不断革新舞蹈的形式和内容,群众喜闻乐见;切实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热情周到的服务。要组织开展好这些队伍的活动,辅导员和业余文艺骨干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自然给文化馆舞蹈干部提出了对他们进行管理的和考评的工作和要求,使之显得更专业化、规范化。
终身教育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不足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保定市社区老年教育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在老年社区教育中,应不仅加强资金的投入、增大社区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资源,还要积极创建社区老年教育协会,不断提高保定市社区老年教育质量。
关键词: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保定市社区
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2016年1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龄化所带来社会问题日趋凸显。如何使老年群体能够在现有的社会发展阶段真正享受生活、服务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面临的新的课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本文在对保定市多所社区老年教育现状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社区老年教育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力争创新原有的老年教育方式,完善终身教育环节,建立新型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
一、保定市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1.社区老年教育政策实施尚需具体化,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保定市多所社区调查结果表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受阻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对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社区老年教育往往没有列入各级行政部门年度优先发展的项目中,与中小学教育、医疗保险制度等的重视程度相比更是相去甚远。社区老年教育相关政策实施尚需进一步具体化、细化。制约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有些社区尽管配备一定的老年教育活动场所、简单的桌椅、报刊杂志等,但在这些设施的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社区老年教育场所不规范、不固定。
2.社区活动宣传不到位,辐射面不广
外来流动人口社区管理论文
一、沈阳市外来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根据访谈的社区数据,沈阳市各社区人口平均约10600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平均为1340人,外来流动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比例平均为12.6%。占比最小的社区为0.06%,主要因为该社区内均为高档小区,流动人口很难支付得起高房租;占比最大的社区为52%,主要由于社区处于沈阳繁华商业街区,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大,其中农民工约占流动人口的65%。外来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约为2:1,比例最大的社区为4:1;有46.9%的社区表示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还有35.9%的社区认为其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说明外来流动人口趋于年轻化;有78.7%的社区认为外来流动人口的学历为初中水平,但多数社区管理者认为近年来流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近两年来,外来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越来越多,有40%的社区中外来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省外,主要来源地是温州、福建等地,而60%的社区中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辽宁省的其他地区。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主要在沈阳做生意,并且居住时间较长,而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流动人口中多数是农民工。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五爱市场、太原街以及大型劳务市场附近,例如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附近。
二、沈阳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社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以防范式管理为主,逐渐向人性化管理过渡
防范式管理主要以公安机关为主体,注重外来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外来流动人口的需要,尊重、关心和理解外来流动人口,将他们真正纳入到社区管理体系中,让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目前沈阳市多数社区是以防范式管理为主,但有逐渐向人性化管理过渡的趋势。多数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开具各种证明、信息登记和计划生育三个方面,80%的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办理各种证明,62%的社区为其登记信息,68%的社区会对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例如举行计划生育讲座等。具体管理模式的表现有以下三点。
1.社区管理者对外来流动人口消极管理,外来流动人口也基本不愿参与社区管理。
除了日常事务的管理,如发放证件、收取费用等,社区管理者几乎不与流动人口接触,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依照上级指示进行消极管理。多数社区表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和城市居民并没有差别,但是实际上外来流动人口除了孩子上学或者其他事宜必须要到社区开具一些证明外,基本不会得到社区服务和管理。只有极少数社区的管理者会不定期走访外来流动人口,询问他们的具体需要,绝大部分社区都坐等流动人口找上门来。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来流动人口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到城市社区管理体系中,在访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部分社区管理者对外来流动人口带有明显的成见,提到流动人口时是一种抱怨的态度。二是外来流动人口自身的认知原因,多数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并没有从内心里接受城市,在身份认同上始终认为自己是外来居民,进入城市之初就把自己与城市事物之间划了一道鸿沟,部分社区反映流动人口对社区举行的各种活动、信息登记等工作不予理睬,主观上多数流动人口认为来城市工作,挣钱最重要,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客观上也可能是工作繁重,无暇参与社区管理,所以导致社区管理者与流动人口很难见面。第三个原因是社区管理人员不足,所调查社区的平均管理人员15人,除了完成常规工作外,有时候还被借用去支持公安、街道等部门进行治安维护等,导致社区几乎没有闲置人员,很难主动与流动性很大的外来人口长期保持联络。
浅谈健康教育入社区的意义
1健康教育进入我社区的综合情况
1.1健康教育入社区工作,我社区首先针对接种反应处理的相关知识着重进行了宣传。疫苗接种后,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这在疫苗接种中都属于常见的反应。但这些常见的反应,却会因为孩子的父母缺乏疫苗接种知识而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使孩子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给父母带来压力加重了负担,同时还会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阻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进展。为此,我社区通过健康入社区的活动通过多种手段和宣传方式,对疫苗接种反应如何处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着重介绍和宣传讲解。我们将儿童接种后哭闹、发热、易怒、局部红肿等症状和副作用的反应实例进行归纳,然后在其后列出儿童在发生该反应后的处理促使和应对方法,整理编辑成册,发放给家长。在发放的过程中,告知家长,在儿童出现诸如此类的副反应时,按照册子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学会家庭护理方法,使孩子的副反应尽快消失。尽量多与儿童的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特别对那学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更要格外关注,他们的疫苗接种知识相对更加瘠薄,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让自己的孩子在疫苗接种后出现反应及时处理避免加重现象的发生。健康教育入社工作不仅消除孩子父母对免疫工作的一些误解,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使得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不再发生,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2健康教育工作与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相融合。对于即将分娩的产妇,医院和医务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对产妇和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要对告知他们有关新生儿的相关疫苗接种知识,并在第一时间(24h内)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卡介疫苗,同时发放疫苗接种登记卡,通知其他疫苗接种单位、具体时间和有哪些手续。这个阶段,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还要向新生儿的家长计免的相关资料,如《家长需知》等。有些家长觉得新生儿,太小了,不舍得打针,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向他们解释新生儿容易被传染和传染病的危害,通过健康教育让新生儿家长主动积极配合,按时接种。此外还告知新生儿家长新生儿都需要接种哪些疫苗,具体的接种时间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到前面,避免孩子在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在最近的几年里,在健康教育的帮助下,我社区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一直开展的非常好,常住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始终在97%以上,新生儿的建卡率已经达到100%。
1.3健康教育入社区对流动儿童计免工作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疫苗,因其流动性加大了计免工作的难度。由于大部分的流动儿童的父母相对文化水平低,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对孩子关注不足,总以为不会就传染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侥幸心理。加之流动人口工作的忙碌与辛苦,他们很少接触报纸,杂志或收看相关知识的电视节目,对于此方面宣传的知识对他们很难奏效[1]。为此,这就需要我们的社区居委会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对他们进行宣传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入社区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常规调查摸底、宣传和教育,有的放矢的面对面交流,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这些流动人员能获得相关的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加强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健康教育将重点宣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危害。儿童享受免费疫苗接种的国家政策和疫苗接种时间和机构的地方。通过宣传教育模式,真正的将孩子计从面对面的传授知识的流动儿童的父母。通过健康教育入社区,我区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已经达到91%以上,建卡率到达95%以上。
2健康教育入社区后,提高了儿童计划免疫质量
为了解健康教育入社区活动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角色的重要性,我们调查了本社区6周岁以下孩子的父母。计免人员要与幼儿园和居委会密切合作,在幼儿园或居委会这样的公众场合举行健康教育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疫苗作用、传染病相关知识、疫苗接种程序、注意事项等,面对面的对儿童家长进行详细的的讲解。为了调查健康教育效果,特别进行了健康教育讲座的问卷调查,问卷由家长自行填写,统一发放统一回收。
3打造社区专业护理队伍,提升新形势下计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策略探索
作者:许友平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文化站
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镇社区的范围正在迅速扩大,这也给城镇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挑战,不断增加的新居民,需要融入到城镇社区中,了解并适应其文化,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精神食粮。当然,社区文化的功能不仅仅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培育出居民对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其主人翁意识,使每个居民都能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为建设更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打造出特色的社区文化。
一、城镇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扶助下,城镇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之仍存在欠缺和不足,不能良好的满足群众对社区文化的需求。
1、居民素质不一,人才缺乏。社区居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来此定居的原因各不相同,文化素养也不相同。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以前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居民的年龄不一也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小的孩子还在接受教育,不谙世事,而已退休的老人却是饱经风霜,对社会有丰富的认识和见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在这里聚集,对社区文化的建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青年,面临更激烈的社会竞争,必须更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参与社区活动的往往都是退休的老人,缺少核心的人才,而且现在的人们忙于工作,疏于联系,也许邻居之间都互不认识,居民们互相不熟悉,也不利于文化活动的开展,单层次的人员参与不能达到整体的效果,文化建设会显得没有活力,况且,不能取得所有人的支持又怎么能算社区群众文化呢?
2、认识层面和建设手段单一。对社区文化的宣传不够,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若没有有效的宣传手段,是难以在居民中形成影响的,从而对社区群众文化的认识也就不够,若不能深刻了解其内涵,就不能引起居民的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支持。
二、城镇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