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计前沿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我国绩效审计热点与趋势探究
一、引言
绩效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它们所管理、实施的预算支出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是“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获得一定的产品和服务时所消耗的成本最少;效率性是指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越大越好;效果性是指预期设定经济目标的实现情况,实现程度越高效果性越好。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现状,掌握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发现缺点及不足,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经济业务的监督、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并深化其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工具。本文选用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Citespace基于JAVA平台,是一款应用于科学文献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软件,可以通过引文分析来呈现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综述类文献的撰写以及科研热点的追踪。
(二)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SCI、EI、CSSCI、CSCD和北大核心五大数据库,确保被分析文献的质量可靠。在“高级检索”中以“绩效审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2003年-2020年,文献共1737条,手工筛选无效或无关数据78条,剩余有效文献数据1659条,将文献数据导出为Refworks格式,并导入Citespace分析工具转换格式,随后开始正式的研究分析。
三、绩效审计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一)关键词聚类分析。文献关键词是文章的精髓,常被用来挖掘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图1为采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图5中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不同时间内建立的联系,连线的粗细表示关键词共现的强度。从图5可以看出,该图共有690个节点,2109条连线,密度为0.0089。根据样本中关键词的聚类可以分为10个类别,Q值为0.5245,大于临界值0.3,说明该聚类是合理的。关键词聚类最显著的分别是:“绩效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效果性”、“环境绩效审计”、“审计调查”、“政府绩效审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可见近年来,绩效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在审计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即讲授加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使审计学课程由常规的“讲授”改革为“讨论+讲授”的二元模式。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表明,此模式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对学生的研究与创新欲望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教学模式;二元结构;审计学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传统上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学习内容主要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这种传导模式是单向的,教师单向输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弘扬学生自身的个性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1]。
一、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及原理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指教学采用二元结构,一元是“讲授”,另一元是“讨论”,也即Seminar(研究讨论会)教学法,这种方法在英国等国家得到普遍运用。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一般有几个步骤,一是先确定选题,选题由师生商讨确定或老师指定。二是学生做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文献、掌握所需的知识,形成报告。三是学生课堂做报告,同学讨论发言,教师评价,引导控制局面,做总结发言。最后,学生修改报告写出最终总结报告[2]。“讲授+讨论”的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教学上的传导模式,单向输出改为双向互动,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好,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励,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3]。
二、审计学教学中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教育目标层面
审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大数据审计正在成为审计业务发展的新趋势,为适应这种变化,学校的审计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与大数据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教学体。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了传统审计教学不足,重点从高校层面探讨审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具体路径,以培养出高知识、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专业;教学改革
当今大数据的兴起对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根本改变了审计工作模式。利用大数据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可以降低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提高审计效率,更加精准挖掘数据背后的真实信息。目前高校关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改革和创新审计教学课程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审计专业人才,对当今社会来说意义重大。
1大数据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传统经营方式,也逐渐改变了审计工作方法,形成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即形成了“大数据审计”这一新的审计模式。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审计发展模式,面对小样本数据,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传统审计方法,但面对大样本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将耗费审计人员大量时间精力,审计效率低下。大数据越发展,审计工作越依赖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利用传统审计抽样方法获得审计证据具有片面性,而大数据技术从被审计单位的整体出发,获得审计证据更完整更有效。这种完整性增强审计结果准确性,降低了审计结果片面性。
2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才需求分析
(1)政府审计的主要对象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组织机构,主要目标是监督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财政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维护国有经济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全面精准地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组织机构的财务造假问题,要依赖于大数据审计技术。(2)社会审计人才需求分析。社会审计主要组织结构包含会计师事务所、专业造价咨询公司等,它是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审计以风险导向为目标,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审计也越依赖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率处理各类信息,从而更全面更科学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因此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审计知识又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审计的主流。(3)内部审计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全面了解单位的内部控制运行的情况,发现未被防范的风险,不断改进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如何高效全面地评估单位的内部控制运行、风险管理等情况,审计工作人员须精通大数据审计能力。因此,内部审计也急缺大数据审计人才。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审计人才需求、社会审计人才需求还是内部审计人才需求,他们都急需大数据审计能力复合型人才,但原有审计课程体系培养的审计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审计课程创新与改革迫在眉睫。
烟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1烟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现状及主要风险分析
1.1烟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总体情况
近几年,烟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对审计信息和审计结果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随着烟草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保障企业科学运营管理、提升企业规范化水平,成为烟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的重要任务。
1.2烟草企业存在的主要内部审计风险
1.2.1客观风险
1.2.1.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引发审计风险
首先,烟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设机构之一,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从审计立项、实施、复核、出具审计结论的全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管理层意志的影响,存在需要审的审不了,不想审的必须审的现象。其次,机构设置不合理。部分烟草企业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存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况,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高校中的内部审计改制发展
回顾审计发展的历程,它的职能已经发生转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做了修订,其意义定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意义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效果”。从这个新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从性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职能已经由从前的“查错防弊”向“增加价值”转变,这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在资金流量大幅增加的大趋势下,高校的内部审计作为审计行业的组成部分,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真正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开拓与创新。 一、建立高校内部审计的新思路 (一)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顺畅的工作渠道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它是单位的一个组织机构,其工作对领导负责,它是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领导的安排,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审计活动贯穿高校整个经济运行活动,所以与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二)改进审计方法,转换工作思路 2008年,审计署颁布了《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审时度势,提出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转换工作思路的要求,尤其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专项目要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解读其内涵,其吸引眼球之处就是变“秋后算账”为“事前盯梢”。 纵观世界,当我们还在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标时,西方早已将为单位组织增加价值作为审计理念;当我们仍然将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主要审计类型时,国外内部审计已走过了内控制度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等多种类型的审计之路,当我们还停留在手工查账阶段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已经普遍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审计软件等先进审计手段。如今面对世界经济多元化、全球化,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增强审计监督前瞻性,审计关口前移,改进审计方法,采用跟踪审计,在预防和增值上下功夫,以改变目前的审计现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和效果。 (三)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巩固审计效果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这是巩固审计成果的一种手段;而从我国内部审计现状看,审计难,处理难,落实更难。这是困扰审计人员多年的难题。后续审计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采取与被审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探讨审计回复中不清楚或未做回复的原因,澄清误解,验证改善措施是否有效。 二、建立高校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保障 (一)完善审计机构,确定相对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并不是高校自觉、自发开展起来的,而是在政府直接推动下发展的,由于单位组织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不准确,机构设置及人员在形式上都缺乏独立性。受此影响,人们把内部审计视为一种简单的监督,而对内部审计的管理控制职能、服务职能和建设职能等缺乏认识;其次,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审计工作难以用实际业绩和行动来改变已形成的观念,使高校内部审计处于一种“没有不行,有了作用不大”的境地。据统计,2004年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中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有35所,与财务合署办公的有3所,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有33所。从数据上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近年来,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工作机构尚未形成系统,只是实现了主要行政的分管,尚未建立审计委员会以及审计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不能做到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缺乏解决问题的相关机制。西方许多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采取了一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地位明显增加,权威性增加。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有了坚实的保障。所以高校内部审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机构设置,建立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加系统化。 (二)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思路 现代的内部审计任务已经不再是“查错防弊”那么简单,发现问题就算完成任务的观点已经变得狭隘,不再适应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要采取参与性的审计策略(不难发现,跟踪审计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要树立审计服务的理念,与被审单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沟通,强调目标一致性,以建议和帮助的身份共同完成工作。 (三)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是审计队伍的细胞,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基本元素。目前,高校审计人员多数为财会人员出身,起步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专业人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而言,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为高校最“精简”部门,处于全局工作的“边缘地带”。而内部审计在交流、沟通和宣传教育力度上都很有限,内部审计师协会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不是缺位,就是实力不足,使内部审计即缺乏横向交流,又缺乏纵向沟通。 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由于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和会计,还要懂管理、信息新技术、工程、法律、税务等相关知识,审计队伍是复合型人员结构,建立一支新老结合、优势互补的审计队伍,既要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又要有具有创造力、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年轻人。#p#分页标题#e#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宏观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作到管理者的参谋。同时,加强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建设知识性审计队伍为目标,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后续教育学习,了解审计前沿知识,参加国际交流与专业考试,另一方面,审计人员政治素质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首先要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爱岗敬业。
审计案例教学应用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抽象,专业性强
审计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涉及较多的概念、专业术语,再加上目前使用的教材有关内容是从西方教材翻译过来的,可能会因翻译习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例如“重要性”这一审计术语,它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所做的职业判断,对于超出多少金额或者具有何种性质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影响是重大的,就认定为具有重要性。所以对于重要性的理解和应用,离不开充分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职业经验。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入门阶段,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如果没有具体的实例加以解释的话,理解起来就会稍显吃力。
(二)课程综合性高,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由于审计课程领域涉及到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统计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性。例如审计抽样工作涉及到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及其计算等内容;存货盘点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存货,其盘点方法和要求也是千差万别,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盒方法等。因此要充分理解审计工作内容,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的专业知识积累,具备专业教学素质,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及时做好相关课程的预习和学习,为理解和掌握审计原理和理论打好基础。
(三)实务性要求高,紧密联系实际
审计的教学与实务操作密不可分,尤其是审计工作涉及到编制和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等具体实务操作。要胜任审计工作岗位,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即在了解实务流程基础上,能够自己动手去熟练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环境绩效审计论文
我国目前的审计工作,其工作主体依然是财务审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变的越来越重要。对于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基础还在于促进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其发展基础为合理的、科学的审计,从而使得绩效审计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普及。
从我国的整体发展来看,处于萌芽阶段。环境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属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前沿的审计业务,而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参考较多方面的因素,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环境中的所有要素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审计手段,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理解审计过程中受环境影响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包含很多部分,比如产品的设计、生产等,而价值链就可以用来概括企业的所有活动,前期的生产、后期的销售以及售后活动等。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从不同企业的环境价值链出发,对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审计标准。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较多,主要使用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AHP法),即所谓的AHP法,也就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于我国传统价值链的成本观念也造成了影响。首次将环境作为一个因素带入到审计中去,从而被环境绩效审计合理使用,一般形式下的合规性的审计方法也得到了转变,绩效审计模式成为主体,从而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得到有效使用。
对于环境绩效审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目前来看,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轻视,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给财务和未来的发展能力带来的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者认为应该借助于多重方式,来唤起人民对环境因素在环境审计中的重要性,让人民认识到当前以财务状况为主的审计方式的不足,从而在现有基础之上加大环境绩效审计的力度,基于此,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加强。我国针对审计工作拥有ISO14000标准,配合以不同企业的不同审计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满足自己需求的新标准。除此之外,审计机构也应该跟上发展步伐,开发出新的满足发展需求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目标和绩效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标准的合理性,从而创造出一个最合理的、最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框架和标准。
对于环境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环境会计工作扮演重要角色,而他们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制度的建立是环境保护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会碰到较多困难,因此,只有借助于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为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提供更广的舞台。针对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和运动系统论、辩证唯物论等知识,借助于外国发达国家的现有的成果,开发出适合我们国家的方法和制度,从而使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得到建立,对于我们国家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给予合理的指导。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时间上必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间接性、持续性以及先隐后显的特征是污染损害的主要表现方式,对于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得到慢慢地消退,所以针对我们国家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进行持续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的基础在于数据,也就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评估和预测,使得绩效审计得到持续开展,改善环境。除了数据之外,空间上也应该树立整体性的观念。所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环境项目综合性的、合理性的评价,来维护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赵梓汝 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出版企业内部审计优化途径
[摘要]本文在分析出版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优化出版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旨在强调完善内部审计是出版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优化;出版企业;内部审计
我国国有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后,几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业单位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出版格局在不断的重塑中调整。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出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人员、工作环境亟需优化。
一、出版企业内部审计亟待改善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不尽健全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一步到位转制为公司制企业或之后组建为出版集团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基本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转为公司制企业的出版单位,有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不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由专人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也有的中小型出版社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岗位,主要由财务人员配合、依靠外部中介机构在年度终了时对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相关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事后审计。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