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村级财务审计论文
一、国内村级财务审计的开展情况
杭州市萧山区共有48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猛。为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监管,自2011年起,由萧山区农办牵头委托第三方(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村级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笔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上述审计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绩效审计中财务审计论文
一、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差异比较
1.审计产生和发展上的差异
财务审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希望了解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支出等情况的需求,政府部门等单位为了便于人们审查和发表意见,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对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加以详细记录,让审计部门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然而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作用的不断扩大,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涉及巨大的财政资金开支问题的发展任务也是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政府资金的来源是普通民众,即国家纳税人,在建设过程中,若是资金去向不明确,不但会加重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同时让民众对政府部门产生不信任,要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性,财务审计已经显得很乏力,在这种形势下,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目的是为了改变政府职能部门在财务上的浪费现象,保障政府部门的经济性,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资金的效益。
2.审计要素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的要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包括审查目的、审查对象、审查范围、审计所用的方法等方面,在审查目的上,财务审计的目的是审查财务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而绩效审计针对的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性;在审查对象上,绩效审计的对象主体是人所在的单位(政府部门及其附属部门和事业单位),而财务审计的主体是财务收支活动;从审计范围上来看,绩效审计范围比财务审计范围广很多,财务审计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而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具有很广的辐射性和不可见的间接的社会效益;从审计所用的方法来看,财务审计方法程序模式已经定型,而绩效审计没有特定的准则可供参考,审计方法上更加复杂。
3.审计内容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财务审计检查的是政府部门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注重的是检查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详细,审计是财务中是否存在做假账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入点和侧重点是财务活动本身的真实性,而绩效审计注重的是经济活动是否发挥其本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切入点是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审查的是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监督失效、执行不力等情况。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论文
一、审计目标的确定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首要任务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是检查有效性,是除了一般审计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外,还包含重要性、效果性和效率性三个方面。审计目标的重要性可以从项目在绩效方面的问题是否突出、项目是否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角度,以及财政投入的资金量、热点民生问题等方面来确定。投入资金较大和重要的项目以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部门绩效的热点问题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审计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效果性,指绩效审计要在审计成果和对被审计单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绩效审计应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审计成果必须是可以实际利用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有的放矢;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审计对象改进,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绩效审计要比一般审计项目更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审计的目标是要看到审计对象具有可改进的空间,希望通过审计能够达到实在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的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可以提高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运用资金的效果性。效率性是指审计目标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及产出的时间性。如果该项目或政策刚刚投入或刚刚开始实行,绩效还没有显露出来,那么效率性会比较差;反之,如果审计对象已经终结或审计对象所产生的效果已经明确且不可改进,那么效率性也会比较差。另外,从绩效审计项目确定到出具相关审计报告,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审计结束后,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所依赖的客观条件消失,审计建议就没有使用价值,审计目标也就失去了效率性。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动态的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变化情况、公共资金的调整情况逐年修订,不断进行更新完善。
二、审计内容的覆盖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坚实基础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还包括一些管理、使用公共资金的机构和企业,不仅包括公共资金的管理活动和具体的项目,还包括公共资金使用的具体效果情况。一方面需要对审计对象职能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其消耗的资源、公共财产来进行评估确认。因此,对于不同的审计对象,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内容覆盖的范围也不同。如大型公共投资项目,一是要摸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管理、工程整体概算、规划设计情况;二是要具体查看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的维护管理情况;三是要结合工程所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情况来综合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一是审查公共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及具体来源情况;二是公共资金分配的总量控制和结构比例情况;三是各专项资金分配方式的程序是否规范;四是各专项资金分配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情况,根据各专项资金不同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来分别评价各资金的具体绩效情况。再如对于某个具体的产业发展绩效审计,则主要在于一是总体规划、基本建设、现有规模等基本情况,二是产业相关管理机构的服务水平、能力情况以及发展软环境的评估,三是财政专项扶持政策、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四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情况,通过进行横向之间、纵向之间的比较,来进行综合效益、发展能力状况的评价。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亮点所在
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首先选取几个被审计单位试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数据口径的问题,适当修正了调查表的小部分内容,调整了审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审计的重点内容和工作步骤。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采用的方法既有传统的审计方法,也有计算机审计、统计抽样分析等方法,比较常用的是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包括设计调查表、进行专家咨询、网络调查、社会问卷、现场访谈、摄影照相、计算机审计等多种方式。各个审计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调查表能总揽、控制审计内容和审计质量;专家咨询可以尽快了解不熟悉领域的关键所在;网络调查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短时间内征求大量的意见及建议;社会问卷可以直接面向特定相关受众征集民意;现场访谈可以在初定的内容外发现新的情况;摄影照相可以通过采集相关图像证据来证实相关情况的存在;计算机审计是充分利用审计软件可以将大量数据整理分析,节省人力物力。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既有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也有按照宏观分析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或者统计分析方法。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实质都在于如何能为准确地实现审计目标服务。
四、审计成果的转化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自我超越
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一、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内涵
1.内部审计流程控制定义。
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的核心的是通过流程控制,为内部审计结果控制提供更多的证据,减少内部审计风险,更好的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基于流程的内部审计,不是以经济业务结果的发生为依据,而是对内部审计项目涉及的流程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减少人为操作风险、业务风险以及风险传递导致的恶果。因此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是基于流程控制的一种现代化审计手段和理念,它可以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亦或是通过内部审计方式的改变来实现。
2.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内容。
原则上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不同于一般营利企业组织审计项目,但从本质来看,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同营利组织审计项目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结合高校内部审计的实际,本文认为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业务承接、计划与预算、过程控制、报告和后续审计。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的主要内容,他们首尾相连,相互联系,环环紧扣、通过加强这几个主要流程的控制,可以极大的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有助于高校各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分配,提升高校各项经济业务透明度和执行质量。
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策略
1.高校内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原则。
新形势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论文
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相关情况
(一)公共资金范围及特征
公共资金范围十分宽泛,不仅包含税收、非税收入、政府性债务资金等财政性资金,还包括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国外援助资金等政府或公共部门管理的公共性资金。此外,国家近年来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投入方式中出现的PPP、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也成为公共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我国现阶段公共资金管理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或者政府授权管理单位,结合我国五级政府及村居基层组织管理体系来看,公共资金具有管理使用单位多、资金总量大、种类多、链条长、分布广等特征。
(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概念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对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基础上,突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的审查,通过收集、分析、评价相关审计证据,使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并利用成果的审计行为。近期,土地出让金、涉农资金、水电油民生“附加费”、公交卡押金、住宅维修资金、高速公路收费、科研资金等公共资金日益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国家审计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应在加强公共资金的监管中起到应有作用。
(三)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审计机关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实践,学界和实务界提出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以及国家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公共突发事件、政府性债务、社保资金、住保、存量财政资金等审计项目更加从绩效角度关注政策执行和公共利益,拓展审计范围,突出审计时效性和审计力度,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地方政府也在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山东省下发《关于开展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总的看来,国家审计主要在以下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方面形成了监督常态:一是利用财政大格局等平台对公共资金绩效开展审计;二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常态监督;三是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审计;四是对医疗、保险、资源环境、农林水利等资金开展审计;五是对重点资源和特殊专项资金开展审计;六是对公共突发事件、特定项目开展审计调查。
高校绩效审计论文3篇
第一篇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和特征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
虽然绩效审计至今尚无统一定义,但国际上对其内涵的表述,可以概括为“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率和效益审计有关。国内一些研究者除赞同“3E”内涵外,主要对经济效益审计作了三方面界定:(1)根据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审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监管安排、措施办法和纠正问题所遵循的程序等。(3)将工作效果同预期效果对照起来,审查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工作效力。2009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作了表述:高校内部审计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此外,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等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行为。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绩效审计的特征
如果把行政执法型的审计规范在制度之内,可以看出,传统财务审计更加倾向于审计财务的收支情况,更加关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主要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当前已经形成统一的审计要求和比较成熟的审计技术方法,并有着较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证。相比较而言,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的是被审计对象的服务职能及管理效能。从审计成果看,绩效审计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政府公共职能部门,其审计结果直接反应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效果,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审计意见及建议,有利于组织宏观管控,实现目标。从审计范围看,绩效审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凡是与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相关联的领域,比如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成效,在审计过程中都会涉及并影响着审计结论,这样对被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价才会更具体、更细致,针对性也更强。在审计方案实施方法的选择上,绩效审计较传统审计更具灵活性。比如,绩效审计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为查阅、观察、外部调查、分析性复核、统计抽样、重新执行、集中讨论、重新计算,等等。再者,绩效审计也可以采用面谈、调查问卷、绘制流程图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审计报告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审计结果,无需拘泥于某一定性或者定量指标。在审计权限和披露事项中,绩效审计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也可以依法检查所有管理活动,对管理者资源利用情况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两个方面。
1.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情况上。其投资效益,具体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和研究的技术,能为社会增加多少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能使受教育者提高多少劳动生产率等。
环境绩效审计论文
我国目前的审计工作,其工作主体依然是财务审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变的越来越重要。对于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基础还在于促进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其发展基础为合理的、科学的审计,从而使得绩效审计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普及。
从我国的整体发展来看,处于萌芽阶段。环境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属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前沿的审计业务,而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参考较多方面的因素,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环境中的所有要素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审计手段,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理解审计过程中受环境影响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包含很多部分,比如产品的设计、生产等,而价值链就可以用来概括企业的所有活动,前期的生产、后期的销售以及售后活动等。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从不同企业的环境价值链出发,对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审计标准。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较多,主要使用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AHP法),即所谓的AHP法,也就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于我国传统价值链的成本观念也造成了影响。首次将环境作为一个因素带入到审计中去,从而被环境绩效审计合理使用,一般形式下的合规性的审计方法也得到了转变,绩效审计模式成为主体,从而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得到有效使用。
对于环境绩效审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目前来看,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轻视,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给财务和未来的发展能力带来的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者认为应该借助于多重方式,来唤起人民对环境因素在环境审计中的重要性,让人民认识到当前以财务状况为主的审计方式的不足,从而在现有基础之上加大环境绩效审计的力度,基于此,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加强。我国针对审计工作拥有ISO14000标准,配合以不同企业的不同审计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满足自己需求的新标准。除此之外,审计机构也应该跟上发展步伐,开发出新的满足发展需求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目标和绩效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标准的合理性,从而创造出一个最合理的、最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框架和标准。
对于环境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环境会计工作扮演重要角色,而他们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制度的建立是环境保护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会碰到较多困难,因此,只有借助于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为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提供更广的舞台。针对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和运动系统论、辩证唯物论等知识,借助于外国发达国家的现有的成果,开发出适合我们国家的方法和制度,从而使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得到建立,对于我们国家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给予合理的指导。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时间上必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间接性、持续性以及先隐后显的特征是污染损害的主要表现方式,对于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得到慢慢地消退,所以针对我们国家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进行持续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的基础在于数据,也就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评估和预测,使得绩效审计得到持续开展,改善环境。除了数据之外,空间上也应该树立整体性的观念。所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环境项目综合性的、合理性的评价,来维护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赵梓汝 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医疗设备绩效审计论文
一、审计目标与范围
(一)审计目标
对医疗设备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审查和客观评价,优化医疗设备运行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医疗设备在投资决策、使用管理、维护与保养、运行调配、报废等环节上的薄弱点;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审计范围
单价5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纳入审计范围,审查一年中经济运行、设备管理等情况,以此来评价其运行能力的真实性、经济性、效益性。
二、审计方法
(一)常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