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计理论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堂云+BOPPPS 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
摘要: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审计实务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审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发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较好地培养学生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关键词:学堂云;BOPPPS模式;审计综合模拟实训
2021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工作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积极应变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并胜任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来看,国内外高校都注重以虚拟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等方法,以提升审计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郭傲霜针对审计实训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审计场景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1];邓洁提出“三维融合”的方法,将审计案例融入审计实训教学中,以解决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问题[2];王卿丽提出为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提出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3];彭俊英和陈艳芬针对审计实训中教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难度高的问题,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4]。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审计学专业的冲击,审计实训教学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实验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仅依靠教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实训课时内,提升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一、我国高校当前审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模式缺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通常以“教”为中心进行设计,重知识轻实践,重学习轻思考,侧重于向学生灌输审计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审计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减弱了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积极性。现有审计实训的教学环节更多集中在操作演示、发布任务、学生练习等环节,缺少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较低。
(二)实训教学过程缺少实时管控,限制了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和实训效果的提升。现有审计实训教学通常以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开展,由于学生小组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对所有实训小组的所有实训环节进行管控,不能有效掌握实训进度,可能导致部分进度慢的小组拖累整个班级的实训进度,影响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或者部分自觉性差的小组不能完整执行整个实训的所有环节,影响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实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开展,而对课前的教学目标导入和理论知识巩固的关注不足,导致实训教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实训练习之间缺少有机的融合,从而表现出深度不足的问题。现在审计实训教学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向课前环节和课后环节的拓展不足,从而表现出广度不足的问题。
高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反思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中对于财务审计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之中,不仅需要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高层次财务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基础审计人员。在高职院校中,主要目标在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提升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财务审计能力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开设审计这一课程,不过其中绝大部分院校都是以传统审计课程教学体系为主要教学方式,他们较为重视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财务审计知识的兴趣与实践操作能力。基于此,需要相关高职院校加大对学生们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力度,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中发挥出知识的优势。下面阐述高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现状与高职财务审计进行实践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
引言
经济的发展突显出了审计的重要性。企业中的财务审计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以及盈亏方面的真实性、合规性,并能够查出企业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违法行为等。基于此,可以看出培育财会人员的高职院校中的审计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现今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限制着学生们的发展和提升,这对他们之后的就业及发展带去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些问题,则需要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们进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从中去提升他们的审计能力,让他们在未来就业中有足够的竞争优势,能够促使自己有很好的发展,并能够在自身岗位中坚守职业道德与自己的初心,进而为社会带去发展。
一、高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中的财务审计课程依然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授课,仅仅局限在传统理论知识讲解与个别案例教学中。但是财务审计这门课程中的大多数流程式操作都是需要实践教学来进行辅助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们对财务审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1]。另外,因为学生们大多都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对财务审计中的职能岗位、具体工作流程以及技术方法层面上都缺乏感性认识,因此使得课堂教学中过于枯燥、乏味,气氛上较为沉闷。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有老师难以开展具体的教学,学生们难以理解审计知识,难以懂得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在考试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教学效果不佳,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难以跟上学习中对其的要求,他们分析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难培养。现今高职院校中的财务审计这门课程在会计专业中一直都属于辅助专业课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一情形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只重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发展,而对于财务审计模拟实验教学与对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则没有进行相应的开发,因此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实践培训,他们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因而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这一目标相背离,导致学生们的发展受到影响和限制,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与未来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间存有脱节现象,必然他们的竞争力就大打折扣,也无法对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对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的学习进行调研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学习的专业课程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能够听懂,但是并不知道实际操作与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然后有极小部分的学生认为较为容易理解。另外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工作底稿是什么,虽有学生知道工作底稿,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编制工作底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中的财务审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较为注重对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较为缺乏,甚至不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导致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无法将知识有效地进行串联。现今,在财务审计教学中会采用案例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但是案例教学中较为缺乏综合性与系统性,呈现出分散的形式,因此使得学生们无法从总体上去领会、学习财务审计工作中的精华[2]。
(一)教学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财务审计教学都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和关注,存在着一种重视会计教学,忽略财务审计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操作教学这一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只开设会计专业,没有专门独立的审计专业,财务审计专业只隶属于会计专业下的一个分支课程,没有给予其重视及关注。另外,财务审计课程会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以及综合性学科,此课程会融合会计、税务、统计、经济以及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及技能方法,它会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学习、借鉴,涉及的范围极为广阔,内容上也较为丰富,因此财务审计这门课程是非常的复杂、困难的。本科院校会将财务审计课程安排在大三这一学年中,而学制三年的高职院校只能将这门课程安排在学生快要毕业这一学年。因此一些学生专业基础并不扎实,而且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临近毕业这段时间又需要奔波在找工作的路途上,学生们的时间被不断的压缩,心理上会越发的不踏实,进而使得学生们对财务审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校领导层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
审计案例教学应用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抽象,专业性强
审计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涉及较多的概念、专业术语,再加上目前使用的教材有关内容是从西方教材翻译过来的,可能会因翻译习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例如“重要性”这一审计术语,它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所做的职业判断,对于超出多少金额或者具有何种性质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影响是重大的,就认定为具有重要性。所以对于重要性的理解和应用,离不开充分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职业经验。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入门阶段,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如果没有具体的实例加以解释的话,理解起来就会稍显吃力。
(二)课程综合性高,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由于审计课程领域涉及到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统计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性。例如审计抽样工作涉及到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及其计算等内容;存货盘点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存货,其盘点方法和要求也是千差万别,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盒方法等。因此要充分理解审计工作内容,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的专业知识积累,具备专业教学素质,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及时做好相关课程的预习和学习,为理解和掌握审计原理和理论打好基础。
(三)实务性要求高,紧密联系实际
审计的教学与实务操作密不可分,尤其是审计工作涉及到编制和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等具体实务操作。要胜任审计工作岗位,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即在了解实务流程基础上,能够自己动手去熟练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任务驱动式高职案例教学论文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审计教育的重心应逐步转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将审计置于经济管理的大环境下加以考虑。审计实务教学在囊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如税收、管理学、法律基本知识等。目前的“口授+黑板/多媒体课件”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审计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深入开展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与企业共同研讨如何构建仿真模拟教学环境,并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入合适的仿真案例,积极探讨“角色扮演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审计任务案例的选取
审计任务案例的选取是提高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应是课程中某一单元或环节知识的概括。选择案例时应考虑案例的仿真性、实践性、启发性和时效性,当然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
(一)通过教师下企业,依靠校企合作获取。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启动教师下企业项目,具体分为暑假的短时期下企业学习和有条件的学校启动带薪整学期或整学年下企业学习两种,当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也都有具备注册会计师资质的教师长期参与社会审计业务。《审计实务》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通过下企业活动,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审计等鉴证业务,审计实务担纲教师不仅可以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而且可以掌握审计的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项目任务和学生特点进行整合,同时经事务所同意,可以获得整套审计工作底稿模板。
(二)利用学校内部审计资料获取。
工程审计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目前工程审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以项目驱动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并配以各阶段的审计实务案例,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团队之间进行审计模拟,既让学生掌握审计理论体系,又培养学生基本的审计实务技能。
【关键词】工程审计;项目式教学;审计模拟;教学改革
0引言
工程审计课程既是一门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课,也为有志于毕业后从事工程审计行业的学生提供基础的审计理论知识,在工程造价学科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秋后算账”式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因为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已经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建设工程的损失浪费,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需求,工程审计必须实行从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建设施工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实现“不等亡羊先补牢”,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上述工程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本课程教学改革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产教融合应用于工程审计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建设工程审计课程的兴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并结合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审计实务案例培养学生基本的审计业务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1我校工程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审计课程教学过于侧重理论轻实践
工程审计课程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需要介入的环节以及审计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掌握全过程审计的流程。但是目前开设的工程审计课程或者案例课程过于侧重以教科书为主导灌输审计的基础知识和审计的技术方法,教学过于程序化,教学过程缺少实操项目支撑,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审计知识的探索,也缺乏实战动手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尚未参加任何具体项目,对工程审计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教授的审计知识难以和具体项目联系,学和用的分离导致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体验度非常低,工程审计课程的教学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改进审计学教学探讨
摘要:《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习《审计学》能使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应用中得到加强、巩固、综合和提高,使学生获得《审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审计工作的程序和特点,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审计学》教学中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该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计;教学;改革
一、《审计学》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随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造假事件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注册会计师如何制定审计计划,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从而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就变得尤其重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系统的掌握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这些基础课程后,熟悉了做账的流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学习《审计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审计目标的内容、审计计划的两个层次、掌握风险评估程序的步骤,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掌握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素。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了解审计的过程了解分析程序和审计抽样。因此,各高校应将《审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
二、《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有待提高
1.基础课程掌握不扎实
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现在我国正大力推进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开始日益重视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国家审计学科建设发展较慢,且缺乏大量的国家审计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科建设与审计人才培养的对策,有利于推动我国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加快把我国建成法治国家的步伐。
关键词: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一、引言
2018年3月,我国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由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国家审计得到了空前重视,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审计是国家为了进行经济监督,由国家审计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执行政府预算收支情况和会计资料实施检查审核、监督的专门性活动。我国国家审计的目标是服务并致力于实现国家有效治理,推动国家的经济治理、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当前我国不断发展国家审计事业,急需国家审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支撑、引领国家审计的发展。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向纵深发展。实践需要理论进行指导,从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协调健康发展。如今,我国在不断发展国家审计实务,不够重视学科理论建设。国内各高校开设的审计学专业大多以财务审计为主要培养方向,课程中也有涉及国家审计,但并未专门设置国家审计学科来为国家审计培养专业审计人才。并且,我国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体系,不能在体系制度上支持相对应的高校课程。当前,我国从事审计的工作者大都出身于财务审计,缺乏大量国家审计人才。实务中,国家审计和财务审计在专业领域上差别很大,国家审计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是不能靠财务审计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的,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国家审计理论知识来处理。因此,为了向实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以及为国家审计领域培养专业审计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推动国家审计的科学发展。
二、国家审计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不够重视。当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审计学科从属于会计学科,属于管理学大类下的三级学科,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培养专门的审计人才。审计学科没有和会计学明显区分开来,也没有特意区分审计学科之下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审计学科,了解审计学的特点,区分会计学和审计学,将其看作一门独立学科。我国审计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大多属于社会审计领域的内容,只是初步进行了国家审计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成果,并存在一些空白领域有待探索。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都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社会审计还多了一项鉴证的职能,可以看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差异很大,也就是现实情况中国家审计学科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审计,这些都导致国家审计难以借鉴社会审计。我国国家审计学科理论与实务发展程度和受重视程度不同,导致理论不能促进实际工作的发展,这些都要求加强学科建设。
2.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国内国家审计学科建设开展较晚,尚处于经验学科层次,学者还未开始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的实务工作者也只是停留在实践工作中,没有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并形成理论。现阶段的审计学教材大多都很深奥,没能结合具体案例,缺乏实践意义和针对性,不够规范和实用,不能够使教材使用者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由于国内学者没有充分开展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使得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不牢固,不足以支撑国家审计的理论发展。因此,只有抽象、提炼、升华和概括出国家审计基础理论,才能使国家审计开始走向成熟。
审计教学与案例教学论文
一、审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审计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过多的注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具体的审计应用,而学生在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的熏陶下,会失去学习审计的兴趣,既不利于审计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审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审计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
在审计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有目标的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例如,在我国审计教学中,在学习审计专业知识的时候,教师事先准备好当前审计行业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并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审计知识讲解,让学生围绕案例来进行发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对案例进行论证,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审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是以案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来增加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能够应用自如,充分发挥自己的审计专业知识。其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运用知识。例如在审计教学中,老师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让学生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如,某企业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问题,让学生充当审计工作人员,就这个问题来开展审计工作,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我国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