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计方法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审计方法论

做空与审计关联及启示

摘要:近年来,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少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股市进行上市融资,但也恰好给了做空机构有了盈利的机会。2020年资本市场的瑞幸咖啡被做空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公众对做空机构与审计机构之间关系的热议。本文将分析做空与审计的关联及共同点,并指出做空对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的启示。

关键词:做空;审计;关联;启示自从

2006年以来,我国的中概股先后被做空机构进行了数十次的做空,其中大部分均被做空机构狙击并被成功做空。在被做空后,企业与投资者首当其冲受到重大打击,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给该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机构的质疑。可以说,一旦企业被做空机构成功狙击了,那就宣告了审计机构对该企业的审计失败,同时,会引发审计机构的经济与声誉等各方面的危机。但仔细看做空机构的做空逻辑思维和做空手法,会发现其实做空与审计的逻辑思维及方法有着紧密的关联与共同点。所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之处,并且利用做空机构对企业的狙击手段,亦能给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启示,同时,提升审计质量。

一、做空与审计的关联

(一)逻辑思维的关联

做空的思维方式与做审计的思维逻辑具有一致性。审计的模式发展从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其中风险导向包括传统风险导向与现代风险导向。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自上而下(即从商业模式到财务逻辑)进行审计风险评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及其内部控制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可以判断风险,同时,要充分运用战略观和系统观去评估一个企业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进而确定剩余风险,最后根据剩余风险和财务报表的关系自上而下地去排大错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转变,体现了审计视野的逐渐扩宽、从内部到外部的融合、与业务的深入融合。

(二)方法论的关联

阅读全文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论文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优势

(一)“垂直管理、相对独立”审计体制的保障。

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的最基本原则,是职业开展、提升价值的保证。商业银行已经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在审计章程对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审计体制和独立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垂直管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在实践中已进行了长期探索。

(二)高素质审计队伍的支撑。

内部审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相对专业的职业群体,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支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企业经营模式发生着深刻变革,经营风险也日趋多样、隐蔽和复杂。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部分业务信息为电子化数据,且数据巨大,完全采用手工方式已无法满足审计实践的需求,内部审计信息化应运而生,并正在快速发展。

阅读全文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能力提升平台建设

[ 摘要 ]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领域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内部审计面临着人员数量不足、能力匹配度不足、审计知识传承困难等现实问题,需要建设内部审计基础能力平台。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础能力提升平台的架构、内容、挑战等深入思考,进而提出参考解决方案。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础能力提升平台建设

随着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慧化、场景化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业务范围、业务领域和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着审计人员数量少等现实问题,内部审计履职难度加大。而解决该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建设完备的基础能力平台,达到落实质控、管理等审计要求。同时,在合法合规和能力充裕的情况下,适当向城商、农商和民营等中小银行共享成果。

一、内部审计基础能力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概念

在数字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拓展客户、营销、风控等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内部审计方法和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审计基础能力建设正成为审计核心竞争力打造和质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我提升及自我革命,不断尝试新模式、新工具、新方法,基础能力平台建设逐渐成为潮流。从多家商业银行探索经验看,内部审计基础能力平台建设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从知识、数据、问题库等方面进行体系化建设,形成完备、科学的业务中台,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审计工作体系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具体表现为常规审计指南和内控风险库标准化、数据认知及模型建设流程化、模型运行及知识问答自动化。

二、内部审计基础能力平台的内容架构和价值内涵

(一)内部审计基础能力平台的内容架构

阅读全文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论文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优势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归属于企业,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支监督力量,在体制、队伍、技术等方面,具有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独特优势。

(一)“垂直管理、相对独立”审计体制的保障。

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的最基本原则,是职业开展、提升价值的保证。商业银行已经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在审计章程对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审计体制和独立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垂直管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在实践中已进行了长期探索。

(二)高素质审计队伍的支撑。

内部审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相对专业的职业群体,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支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企业经营模式发生着深刻变革,经营风险也日趋多样、隐蔽和复杂。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部分业务信息为电子化数据,且数据巨大,完全采用手工方式已无法满足审计实践的需求,内部审计信息化应运而生,并正在快速发展。

二、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新途径

阅读全文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探索

[摘要]本文以某商业银行实践为例,从方法论的视角介绍该行在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方面的有益探索,系统解答了“内部审计全覆盖在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这一实践命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

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路径,实现从理论层面的“审计全覆盖”到实践层面的“监督无空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商业银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思考,更是内部审计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必须解答的实践命题。Z银行在建立与内部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构筑“三位一体”的内部审计全覆盖格局、开启形式多样的一体化审计模式、培育与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相适应的专业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条有商业银行特色的内部审计创新发展之路。

(一)以资源配置为引领,建立与内部审计

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审计项目“一盘棋”理念,统筹年度项目与长期规划的关系。打破审计项目碎片化、割裂化现状,做出全方位审计布局,明确审计全覆盖的任务,并将其分解到年度、具体到项目,做好各审计项目间有效衔接和结果共享。同时,优化项目计划安排,摒弃“菜谱选肴”式挑选审计项目的做法,把握审计任务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排序,重点领域重点审、重大风险优先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地稳步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二是树立全行检查“一股绳”思想,统筹自主审计与借力审计的关系。在独立开展审计的基础上,适度借力。借力公司业务条线、零售业务条线等第一道防线自查结果,借力风险管理、内控合规、质量控制等第二道防线检查结果,借力外部监管机构评价结果,借力社会审计结果,利用内外部审计、检查活动在业务性质一致性、工作方法同类性、技术手段方面的同质性、资源利用互补性等特性,统筹协调可用资源,形成审计合力。必要时可在评估内部审计活动外包可行性的基础上,借力外部社会资源,使审计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三是发挥全行监督“一体化”优势,统筹审计发现与结果运用的关系。一方面,建立整改奖惩机制,实行问题编号、跟踪督促、情况反馈、完毕销号的闭环管理,对于审计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后果影响等,提出审计处理建议,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严肃问责,提高内部审计威慑力;另一方面,加强与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内控合规等职能部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

(二)以“业务+机构+人员”全覆盖为内容,构筑“三位一体”内部审计全覆盖格局

一是努力确保重要业务审计全覆盖。在项目安排上,探索阶段性审计、周期性审计、重点环节专项审计等方式,将核心业务及影响大、关注度高的资金和事项纳入审计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探周期,突出重点审计项目,同时兼顾一般审计项目,确保点、线、面结合,实现重要业务审计全覆盖。二是逐步实现经营机构审计全覆盖。探索经营机构全面审计模式,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对所有一级分支机构的全面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机构建设、人力资源、薪酬绩效、合规经营、员工行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合规情况,以及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同业业务等经营指标完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通过把握审计重点、质量控制、成果提升、组织协调等环节,逐步实现经营机构审计全覆盖。三是积极探索重要人员审计全覆盖。该行审计部下设经济责任审计二级部,专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做到离任必审、离任即审;同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依托,与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适时开展管理人员任中审计,如将某经营机构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与该机构全面审计有机结合,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效果,实现了重要人员审计全覆盖。

阅读全文

物料平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运用

摘要:在智能财务时代,财务人员面临着时代转型,需要在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我们要参透财务管理原则,透彻理解财务管理工具。本文就其方法论之一“物料平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享,阐述财务平衡之美的哲学在内部控制中的体现与作用。

关键词:物料平衡;内部控制

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理本质是万物守恒定律,在企业管理中投入的是资金,产出更丰富,有物资(产品)、有功能(研发),还有的是以某种潜在功能存在的如用于客户开发、市场增长、团队稳定性等形式存在的各种各样费用。“物料平衡”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一个方法论,我们经常把这个方法论运用于仓库盘点、办理出入库、编制银行余额表、资金盘点等工作中,这些工作基本层面是会计核算角度。在智能财务时代,财务人员和财务职能处于不得不转型时刻,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会计人员逐步从会计核算向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转型。虽然职能发生转变,但是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本文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业公司为例,重点阐述“物料平衡”在公司业财融合之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采购与存货内控管理中的运用

为了便于员工用餐和提供内部福利,集团下设了餐饮公司,主要提供餐点。该餐饮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且主要是对集团内部业务,平时管理工作主要由餐饮主管及其下属等三个人负责,包括原料(主要是面粉)的采购、出入库以及领料办理等程序。后来由于内部分赃不均,由内部串通人员的举报该餐饮公司存在虚假入库、出库业务,然后再办理虚假领料单据。通过后期内部审计介入发现,该面粉采购业务从供应商选择、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审批以及单据存档方面都很完善,且由于糕点用面粉量很难核查。该餐饮主管正是利用“使用量”较难核查这一漏洞进行作案的。但是针对类似情况,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凡有作案的机会,肯定是存在管理的漏洞。经过一番访谈,发现该餐饮公司财务人员在核算成本时没有进行过物料盘点,且没有对“物料出库量”的合理性进行过分析,直接根据该主管提供的领料单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后续也没有进行过诸如成本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如果会计人员能够花费心思进行物料定额管理,从定额与实际用料上进行平衡比较,那么这个漏洞或许可以堵住。

二、在工程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的运用

曾经某公司财务人员发现同等金额支付给同一施工单位的请款单,感觉比较奇怪,遂查阅之前的付款资料、与现场项目管理人员访谈发现该请款单所用物料与之前付款的物料为同一批次,属于重复付款行为。这个案例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物料平衡的角度看,属于没有将实际用料与预算物料进行平衡对比,才出现了让施工单位钻漏洞的机会。此外,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还存在诸如项目竣工时的剩余物料管理不当的情况。在竣工时应清点现场余料,并将余料与预算用料、采购量等进行钩稽平衡,以加强工程余料的管理。

阅读全文

民生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研究

摘要:“十三五”规划通过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民生绩效审计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审计部门的重视。本文借鉴《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探讨》中总结出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为主要模式以及绩效审计5E理论来研究香港民生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关键词:民生;绩效审计;审计方法

一、引言

“十三五”规划通过以来,民生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政府审计部门的重视。香港的绩效审计发展位于我国前列,所以我们选择研究香港绩效审计,并将民生绩效审计中包含的环境效益审计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研究,因此本文在研究香港民生绩效审计时主要针对社会福利、康乐、文化及设施、教育以及就业及劳工四大范畴。其借鉴的主要是《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探讨》中总结出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以及绩效审计5E理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审计方法体系的研究属于热点问题;第二、未有大量研究民生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文献;第三、香港作为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前列,研究香港绩效审计方法体系能够为其他审计局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案例背景介绍

本文以我国十三五规划“建立综合型绩效审计模式”为主要背景,浏览了香港2016年至2020年审计署署长报告书中社会福利、康乐、文化及设施、教育以及就业及劳工四大范畴而体现的香港民生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因本文发现每篇案例中所用到的绩效审计方法相类似,所以在该四个范畴中各选择一篇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社会福利:儿童发展基金。

阅读全文

审计学案例教学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审计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实施案例教学法,从教学形式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结果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作出科学设计,并建立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教学;方案设计

一、引言

审计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在审计教育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等方法被广泛应用,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案例素材中发现并提出问题。[1]这种教学理念要求变革审计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背”的状况,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法。

二、审计案例教学的模式

1、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使之养成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决策能力与实践能力。[3]多数研究者认为,案例的选择是审计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4]在设计审计案例教学方案时,应当考虑培养学生查找、阅读教辅材料,并对教辅材料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与求学的积极性。[5]审计案例的使用时机可以是审计理论学习之前,也可以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前者主要是起到导引的作用,后者则主要是进行补充说明。案例的形式可以是视频、图片加解说,也可以是文本材料,或者几种形式的综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