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资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摘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着眼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1)增加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2)设置贯穿上中下游的综合性实践课程;(3)拓展应用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4)增设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制定多维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级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创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双一流;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党的报告对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部分。“双一流”建设是因应时展诉求和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将指引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设、内涵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或者说“双一流”建设应该以什么为抓手和突破口,这成为“双一流”战略具体实践中亟待思考和破解的基础性问题。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中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的主旨发言。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陈宝生部长同时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一流的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是一流学科的根本保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四个回归,是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是新时代“双一流”教育背景下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1]。下面我们以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为例,浅谈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做出的改革与探索。
一、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之后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新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2012年,国务院将生物技术产业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辽宁省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辽宁省内形成了以沈阳、大连、本溪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成为辽宁省支柱产业之一。大连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2011年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结合地域优势,大连生物与医药产业基地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海洋生物技术企业占入驻企业的49.1%,因此从大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看迫切需要具有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鉴于生物技术产业在辽宁,尤其大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连大学2009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至今经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已经确定并形成了培养具有海洋生物与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然而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双一流”建设,落实四个回归的教学改革诉求下,目前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已经确定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的特色,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度不够,即
(1)专业方向课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偏多,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偏少;
(2)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学时相对较多,综合性和设计性大实验相对较少;
教育实践论文:环境教育实践思索
本文作者:郭旋芬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现严重的资源“赤字”。况且资源的再造力差,速度慢,能源物质不能重复,当今世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的状况及其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物种绝灭、耕地锐减、淡水紧缺等资源问题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资源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源保护,节能减耗,对培养资源生态观具有发展意义。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状况,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各种因污染而产生的疾病相应增加;亦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在校内班级开辟环境意识墙报、黑板报,使之图文并茂,披露污染事件、不环保行为,表扬环保行动;开展环保诗歌、漫画、美术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使人人由我做起,以班级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的环保措施,如:节约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花护草、参与美化、绿化活动等,促使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并促使人们共同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附近的公园、河道、水塘、街道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站等有突出环保成就的单位,把各种活动的现状作比较,使学生感到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让学生写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生物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贯穿于新课、复习、练习、成绩考核等环节之中,如:蜘蛛结网捕虫减少农药污染,青蛙每天可吃农业害虫达二百六十多只,促进生态平衡,减少采用农药可避免破坏生态结构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态平衡意义。课堂教学动用电教设备,展示我国珍稀野生生物资源和重点自然保护区,扩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也理解我国并非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引起学生关注资源问题。
结合“环境日”、“地球日”、“爱鸟日”等节日举办知识竞赛,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爱花护草等活动。邀请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环保所的技术人员就关于“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及防治状况”等方面,作知识讲座;展示“污染与治理”、“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等各种内容的图片,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环境意识。
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SCI期刊投稿策略
2011年国家科技部的我国“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并首次将SCI论文及其被引频次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同时,通过CNKI知识元中的指标平台发现:从2011年开始,学术界对SCI及其投稿策略方面的学术关注度,出现了1969年以来最快的持续增速;而用户关注度从2008年达到最大值(用户下载量为1355)开始至今没有太大变化;学术传播度从2015年却出现下降。究其原因,无论是SCI平台利用的研究者还是其使用者,一直固有的关注点为JCR模块下的论文总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研究、使用者有:彭奇志、刘小鹏等、李建辉等、柳卸林等、胡惠芳、党亚茹、任胜利等)及其投稿审稿周期(研究、使用者有:高继平等、鲍芳等、王伟等、刘金芝、董翔、张润芝、陈淑云、胡惠芳等)等一系列指标。忽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后,在WOS平台下新开发的模块INCITES提供了一些新的分析指标(古兰•托来西等、林涛、郭冬梅、蔺梅芳等),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活动。上述文献均未对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中国本土论文发文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分析,也未对期刊源的持久力即预警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在阐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本校)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论文产出宏观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其发表的期刊刊源的影响因子与论文发文量的二项式回归,对其发表的期刊研究方向和持久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三种(初级、中级和高级)投稿者的投稿策略。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所有SCI论文检索结果都来自于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与其自带的分析工具及InCite,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和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iors)。所谓本校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要指刘加平院士和杨柳教授。检索具体数据基础为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下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时间为2000年至2017年12月。检索策略如下:(ad=(xianunivarchitecturetechnolorxianunivarchitecturetechnolorxianunivarchitecturaltech)orog=(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technology))AND文献类型:(ArticleORReview),其精炼依据:作者:(LIUJPORYANGL)。即首先通过机构检索得出本校SCI总产出为2158篇,进一步限定作者,得到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2000年至2017年12月发表的论文检索结果。
1.2研究方法
2研究过程
2.1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科学论文的整体情况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联系的研究发展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学科已有的就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应对及适应性研究、国际公约及报告的相关内容等进行梳理及评述,阐明二者的研究现状、意义及发展趋势,从而吸引更多的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共同关注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促进这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概说
传统知识涉及面广,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简称《公约》或CBD)、世界知识产权(The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及《土著人民权利宣言》均对其有不同侧重的定义及关注点[10]。但基本上定义为土著和地方社区拥有的、体现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革新和实践。在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方社区仍然存在大量传统知识,因此,目前传统知识这一概念在中国更多的与少数民族及其地方社区联系在一起,可理解为以下5个范畴:(1)传统利用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传统技术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气象学家最早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稍后,社会科学界开始介入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人类学家的介入是较为晚近的事,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著作是TORRY于1983年所著,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论文被共同汇集在一本名为《社会科学研究与气候变化》的论文集。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引起了更多人类学家的关注,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的发生,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对土著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人的传统生活生计影响的深入,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逐渐被各界科学家重视,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等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影响及变化,主要意义在于:(1)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及地方社区认知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体系,对促进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2)维持和增强传统知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支持,对少数民族和地方社区传统生活生计的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利于相关传统知识的记录和保护,可以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防治气候灾害打下基础,从而降低生产生活的风险,提高生计的安全性,同时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投资力度;(4)促进各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理解和重视,探索通过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和实践。
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应对及适应性研究
1.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刚刚兴起,其中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等交叉性学科的相关研究走在研究的前沿。针对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影响的跨学科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分别对气候变化与藏族、基诺族、土家族、壮族、白族、德昂族、蒙古族、侗族及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进行了研究,阐释了不同少数民族传统资源利用及传统生活生计方式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其中气候变化对藏族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具有代表性及创新性,该研究以云南迪庆为案例研究点,通过具体的田野案例调查和研究,阐述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对藏民生产生活造成的挑战以及对其传统生计方式的影响,同时给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研究创新点在于对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框架模式的分析,以传统社区为主导分析气候变化给藏族传统知识带来的影响,具体涉及传统农业、传统畜牧业和传统生活生计几个方面。相比于国内,国外就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已走在前面。传统土著民族的分布往往具有局域性,并分布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著民族地区已经开始经历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甚至潜在的气候变化对土著人类健康也造成一定风险。KRONIK[9]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原住民与气候变化》一书中阐述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生活在高原,低谷及海岸附近的土著人民的传统生计方式及传统文化等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并提供有效的、可持续的适应指导原则。哥伦比亚大学BenjaminOrlove教授对此书予以高度评价,称其将传统生计、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及文化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在研究领域,更广泛的可用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法方面。GEOFFREY在“坦桑尼亚气候变化与原住民的适应:原住民与气候变化”研究中指出,土著民族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的有农业方面、多重耕作等方面。因此有必要考虑使用土著民的传统知识来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传统知识及实践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上有一定的效果。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摘要:对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行“3+1”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质量保障体系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可“3+1”顶岗实习模式。“3+1”顶岗实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真实对接了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提升就业能力,有利于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地方高校;“3+1”顶岗实习;生物技术;实践教学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龙岩学院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更新教育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知识和人才支撑。其中,创新实习培养模式已成为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良好体现[1]。创新型“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前3年在学校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拓宽了实践教学途径,改进了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学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2]。生物技术专业作为一门为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其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改革的重点[3]。在学校创新实习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2019年开始构建、实施了“3+1”学年制的生物技术专业“三层次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最后一学年全体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3+1”顶岗实习概述
“三层次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能力拓展互选课程的“三层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新体系和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校内与校外、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4]。为加强学生生物技术专业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前3年大部分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均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除了上好理论课外,通过这些专业实验课程的技能训练,结合社会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为顶岗实习做好基础准备。第4年,将学生派往精心筛选的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社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以致用,督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中,完成专业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同时要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完成整个学习记录,达到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2“3+1”顶岗实习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学校《龙岩学院专业实习工作管理规定(修订)》《龙岩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等文件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3+1实习计划和大纲》,涵盖学生实习的实习制度、鉴定考核表、实习周记、实成绩评定要求等,并对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条件、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学生实习前,学院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教师已经过充分调研,每年筛选学校所在地周边县(市、区)5~8家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作为“3+1”顶岗实习集中单位(均要签订实习协议),分为生物医药、食品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三类实习岗位(具体内容及要求见表1)。经过2~3轮的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实习的最终目标单位,每个企业5~10人,配置1~2名专业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同时实习企业也均有指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岗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顶岗指导。学生从每年7月初进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出发前由学院统一为每个实习学生购买实习保险),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下旬,扣除节假日,总时间维持在200d左右(28~29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责任到人,以微信、QQ、电话、邮件、实地走访等形式与学生紧密联系,且每一次外出实习时指导教师均要做好现场记录登记。学生实习时每周均要撰写实习周记,内容包括实习内容、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撰写的实习周记每周定时发送给岗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教师给予实习意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及心理变化,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撰写实结报告,实习单位给予实习鉴定,校内指导教师同时进行批阅,并最终给出实成绩(评定标准见表2[5]),记录在学生的毕业档案内。实习结束后,学院要组织召开一次实结大会,由每个实习点单位代表汇报实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参加人员包括院系领导、专业指导教师、部分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代表、本届的生物技术专业实习的学生及下一届将要参加实习的学生,为下一届“3+1”顶岗实习提供经验交流和改进实施方案。
生态发展中生态公约的价值
作者:王献溥 于顺利 段双全 单位:中国科学院 西藏大学理学院
地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强,不少地区已呈现资源枯竭和生境退化的趋势,难以再承受下去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实施生态发展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1-3]。众多的国际生态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安排和限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些被称为是法律旗帜的各种公约都不是单纯由法学家们单独完成的,必需要广泛征询涉及自然保护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总结自然保护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以及生产战线上广大公众的经验教训,才可能制定这些涉及全社会利益的许多规定。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以期我国能完善和健全有关自然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体系,来适应已踏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门槛的迫切要求。
1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一个简明科学概括,也是衡量生态发展是否合乎客观规律的主要尺码。一个区域保持得是否完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以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否合理来决定。因此,它的保护对象是全方位的,要从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各个方面着手。这个公约不仅阐述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也强调要关注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它提出要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持续利用和利益公平分享三者密切结合来考虑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就难以持续下去。它要求各缔约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作出全面的安排。“公约”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多次的修改,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说明世界人民终于认识了由于人类本身的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地球生境退化、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决心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有约束力的并起综合作用的国际公约。现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看出,”公约并不是一纸空文,但与其说是一次性产物,不如把它看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1.如何做好野生物种种群和被传统农业与本地人民广泛应用的物种及其变异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问题,2.发达国家如何落实支援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责任;3.如何通过技术转让和交流实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战略;4.生物资源利用者如何落实酬报各地从事保护工作者和提供传统利用知识人们的责任。这些问题虽经多次讨论,但不易取得协议。
我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约”,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组成国家履约协调组,统一规划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认真态度。许多学术单位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研究机构来规划研究和宣教事宜;还出现了非政府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它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10多年来完成了大量工作,除了按“公约”规定完成必需做的基本项目,例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外,还出版了系列丛书和许多研究报告。建立了许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实体。主要经验有下列三点:1.保护和发展必需密切结合,利益公平分享是关键;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是正确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不断加强,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在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期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2030),”明确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之看为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大事。因为,当前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并未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态一时难以解除。它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基本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评估、监测、人才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例如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的建设和完善,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完善,完善群众参与和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4-8]。
2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关于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跨境转移的一个协议,它旨在充分确保它们的转移、处理和使用。它的文本由生物多样性缔约国会议来讨论和确定,已有100个以上缔约国批准,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生效。所以,可以说,它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议定书。文本中详细论述了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在生物技术所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这意味着,已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从一个国家跨境转移必需符合议定书的规定,出口者必需提供充足资料使进口者能做出知情决定,确保所有货运有议定书要求的文件记录,即使进口者不是缔约国也要按议定书要求办理。我国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议定书,显示我国在执行国际条约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并大大增强该议定书的份量。同时,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对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政策体系、法规体系、转基因活有机体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准则、生物安全管理国家能力建设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发展思绪
作者:廖凌 赵荣乐 温美华 单位: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监测站 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地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强,不少地区已呈现资源枯竭和生境退化的趋势,难以再承受下去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实施生态发展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1-3]。众多的国际生态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安排和限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些被称为是法律旗帜的各种公约都不是单纯由法学家们单独完成的,必需要广泛征询涉及自然保护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总结自然保护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以及生产战线上广大公众的经验教训,才可能制定这些涉及全社会利益的许多规定。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以期我国能完善和健全有关自然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体系,来适应已踏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门槛的迫切要求。
1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一个简明科学概括,也是衡量生态发展是否合乎客观规律的主要尺码。一个区域保持得是否完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以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否合理来决定。因此,它的保护对象是全方位的,要从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各个方面着手。这个公约不仅阐述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也强调要关注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它提出要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持续利用和利益公平分享三者密切结合来考虑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就难以持续下去。它要求各缔约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作出全面的安排。“公约”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多次的修改,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说明世界人民终于认识了由于人类本身的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地球生境退化、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决心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有约束力的并起综合作用的国际公约。现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看出,”公约并不是一纸空文,但与其说是一次性产物,不如把它看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1.如何做好野生物种种群和被传统农业与本地人民广泛应用的物种及其变异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问题,2.发达国家如何落实支援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责任;3.如何通过技术转让和交流实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战略;4.生物资源利用者如何落实酬报各地从事保护工作者和提供传统利用知识人们的责任。这些问题虽经多次讨论,但不易取得协议。
我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约”,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组成国家履约协调组,统一规划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认真态度。许多学术单位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研究机构来规划研究和宣教事宜;还出现了非政府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它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10多年来完成了大量工作,除了按“公约”规定完成必需做的基本项目,例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外,还出版了系列丛书和许多研究报告。建立了许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实体。主要经验有下列三点:1.保护和发展必需密切结合,利益公平分享是关键;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是正确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不断加强,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在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期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2030),”明确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之看为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大事。因为,当前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并未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态一时难以解除。它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基本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评估、监测、人才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例如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的建设和完善,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完善,完善群众参与和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4-8]。
2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关于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跨境转移的一个协议,它旨在充分确保它们的转移、处理和使用。它的文本由生物多样性缔约国会议来讨论和确定,已有100个以上缔约国批准,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生效。所以,可以说,它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议定书。文本中详细论述了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在生物技术所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这意味着,已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从一个国家跨境转移必需符合议定书的规定,出口者必需提供充足资料使进口者能做出知情决定,确保所有货运有议定书要求的文件记录,即使进口者不是缔约国也要按议定书要求办理。我国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议定书,显示我国在执行国际条约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并大大增强该议定书的份量。同时,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对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政策体系、法规体系、转基因活有机体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准则、生物安全管理国家能力建设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方正云服务平台科技期刊编排一体化
目前期刊编辑部的主流编排工作模式为:专业编辑负责稿件的送审和编校,不承担排版工作;专业排版人员或外包公司负责制图、排版和打样等工作,编辑和排版人员通过纸质或者在线批注的方式,共同完成至少3个校次的校对工作。对现有排版软件进行分析对比可知:Word排版普及率较高,但兼容性较差,版面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方正书版、方正飞腾及InDesign等排版软件,专业性较强,适合科技论文排版,对图、表、公式等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但需要经过培训的专职排版人员操作,不适应编辑快速熟悉使用和在线编校[1-2];基于XML结构化排版迎合了科技期刊发展需要[3],已被越来越多的编辑熟悉和使用,但仍需专业排版人员辅助制图、修改版式。国内许多编辑对排版软件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祁丽娟等[4]介绍了使用XML在线排版系统的优势,并分享了工作体会和建议。苏磊等[5]介绍了国内外使用XML结构化排版的情况,并分析了较传统排版的优势。赵少飞等[6]使用基于XML一体化生产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单篇优先出版、HTML网页、微信公众平台等拓展功能,附加功能丰富(如一键发清样给作者、一键发网刊、关联微信号与作者互动等),有效提高了期刊出版效率和数字化水平,但是修改图表比较麻烦,需电子批注后由专业的排版、制图人员修改,与纸质校对相比,时效性和自由度均不占优势。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自2018年引进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方正学术出版云平台(以下简称方正云平台),初步实现了编辑人员自主操作的编排及出版一体化,大幅缩短了稿件排版和数据加工时间,有效提高了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版进度。截至2020年4月,武汉大学《生物资源》利用方正云平台已累计出版12期。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方正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演示稿件排版实例,分析方正云平台排版的特点、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
1方正学术出版云平台的安装与使用
1.1平台安装
使用方正云平台需Web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安装协同配合。Web浏览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客户端软件可根据平台预先分配的用户账号和密码预先登录浏览器网页后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不设置安装数量限制,可同时在办公电脑和个人电脑上安装,方便不同场景使用。
1.2平台使用
1.2.1操作界面
图1是《生物资源》的云平台界面。该界面包括3大功能中心:稿件中心、组刊中心和管理中心。稿件中心执行单篇稿件的上传、结构化合成和自动排版,生成优先出版稿件和待组刊稿件。组刊中心负责选稿上版进行整期合成,并存储已出版刊期的稿件信息。管理中心包括刊物管理和用户管理2部分,前者记录刊物信息,可进行刊期和栏目信息修改和重设,后者负责用户账号和角色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