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医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药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我院药学类专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校企共建育人平台,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型教学团队,为区域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药学;创新创业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区域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创新办学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当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命健康以及医疗保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行业作为药学产业的三大支柱,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药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愈来愈重视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与合理性,从事药品生产、购销、管理工作的人才还有很大的缺口。因此,紧跟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药学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成为开办药学教育的高职院校的新使命。
1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是医药产业大省,全省医药制造业总体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医药生产企业有512家。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评选结果揭晓,江苏省有20家企业入榜,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企业更是常年入榜并一直处于国内上游水平。经统计分析,江苏省医药产业的主要八大门类包括制剂、原料药、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器械、制药机械、卫生材料。目前,江苏省医药产业形成了“一城六区”的产业格局,“一城”指的是中国医药城———泰州,“六区”指的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连云港、南通6个医药产业区域。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中国医药城”———泰州,2016年全市共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43家,药品批发企业20多家,药品零售企业700多家。泰州目前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维生素C三大生产基地。扬子江药业集团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综合收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医药企业前3名。《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6年)》指出,未来几年,泰州市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力争达到千亿元级,其中,生物医药是泰州市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新兴产业。
2区域高职药学教育现状
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药学人才需求量较大,高职药学教育规模日益壮大。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开办药学教育的高职院校有26家,其中专业药学类院校5家,分别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非专业药学类院校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1家。泰州地区开办药学教育的高职院校有两家,为我院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指出,“在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目前开办药学教育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与社会实际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摘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着眼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1)增加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2)设置贯穿上中下游的综合性实践课程;(3)拓展应用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4)增设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制定多维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级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创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双一流;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党的报告对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部分。“双一流”建设是因应时展诉求和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将指引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设、内涵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或者说“双一流”建设应该以什么为抓手和突破口,这成为“双一流”战略具体实践中亟待思考和破解的基础性问题。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中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的主旨发言。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陈宝生部长同时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一流的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是一流学科的根本保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四个回归,是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是新时代“双一流”教育背景下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1]。下面我们以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为例,浅谈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做出的改革与探索。
一、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之后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新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2012年,国务院将生物技术产业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辽宁省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辽宁省内形成了以沈阳、大连、本溪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成为辽宁省支柱产业之一。大连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2011年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结合地域优势,大连生物与医药产业基地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海洋生物技术企业占入驻企业的49.1%,因此从大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看迫切需要具有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鉴于生物技术产业在辽宁,尤其大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连大学2009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至今经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已经确定并形成了培养具有海洋生物与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然而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双一流”建设,落实四个回归的教学改革诉求下,目前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已经确定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的特色,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度不够,即
(1)专业方向课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偏多,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偏少;
(2)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学时相对较多,综合性和设计性大实验相对较少;
综合性实验中药学论文
1课程内容
1.1开课时间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部推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内学习3年专业知识,然后在有就业意向的实习单位实习1年。鉴于我们的培养模式,《中药综合性实验》开设在第6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大多数专业课程,储备了中药学专业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了中药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已具备开设中药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条件。如果选择在前几学期开设,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尚不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基本学完专业课程之后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开设,既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避免发生脱节,又能给学生在知识结构具备的情况下及时提供运用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平台,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基础。
1.2具体内容
根据实验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结合由浅入深的课程设计原则,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板蓝根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与“香连丸质量检查与评价”,一个设计性实验项目———“中药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检验”。为做好实验,我们带领学生回顾项目中所涉及中药品种的中药学知识,包括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中药鉴定学知识,应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色谱鉴别等多种鉴别手段对实验中用到的药材进行真伪优劣的鉴别;对于鉴别合格的中药品种,要求学生进一步运用中药化学知识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的方法与技术提取分离得到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之后再让学生运用中药药剂学知识利用制备得到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加一定的辅料制成一定剂型的中成药;最后要求学生应用中药制剂分析知识按《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测。这些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系统地把握了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了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由于学时限制,我们在三个实验项目中选择了最常见的中成药剂型-颗粒剂与丸剂,由浅入深、有所侧重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2课程特色
2.1多课程专业知识的综合
实验动物行政管理现状及对策
0引言
实验动物被广泛运用于科研、生产、教学等多种科学实验,是人类生命安全研究的“替身”和“活着的精密仪器”[1-2]。实验动物管理体系是指国家或机构(团体)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满足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业务管理等所组成的体系。《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3],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标准》等的颁布促进了我国实验动物管理迈向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近期,国家又陆续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4-5]和其他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出台让实验动物法治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根据《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省市和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实验动物管理的地方政策与法规,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区域实验动物管理工作[6-7]。为加强实验动物管理,江苏省实验动物实行许可证制度,有效保证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8]。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共拥有许可证307份,同比增长7.0%,较2013年增长46.9%。其中生产许可证有51份,使用许可证有256份。实验动物设施单位总数达167家,其中生产单位有45家,使用单位有140家,既是生产单位又是使用单位有18家。多年来,江苏省一直不断努力推动实验动物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便民化。但是管理体制、制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还不完善。为此,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信息统计、现场调研等方式,对江苏省实验动物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江苏省实验动物行政管理现状
江苏省是我国实验动物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并不断推动“放管服”改革,全省在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产业化推进、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实验动物管理日趋法制化、规范化
2000年1月,江苏省《江苏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许可证办法》”)。2008年又《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质量办法》”),标志着全省实验动物迈向了法制化管理。近年来,还陆续了《江苏省突发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关于印发<加强实验动物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保证了相关工作规范运行。根据《条例》和《质量办法》等有关规定,1995年成立的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动管会”)负责全省实验动物管理和协调工作,提升全省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全省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省动管会聘请从事实验动物相关的政策研究、生产使用、福利伦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为省动管会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省动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动管办”),省动管办与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合署办公,加强全省实验动物行政管理。另外,江苏省13个设区科技局有关处室根据要求,协助江苏省科技厅做好其辖区内实验动物单位日常监管工作,有效加强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管理。
1.2地方标准与质量监督机制逐渐完善
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医学与药学密切相关,医学知识是学好药学专业的基础。目前,全国高校中有药学专业的大学基本含有医学专业,其医学的学科优势与课程建设成效为办好药学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文章提出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建融化学、生物学、医学为一体的新型药学教学模式,辅以中心化、规范化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培养医学知识背景较好、有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面向医药领域的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已渗透到医药科技的各个方面,药学正由传统的化学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现代社会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检验及使用,随着当前社会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世界医药科技发展与中药现代化对药学人才需求等因素的变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调整和改革现有药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二、树立创新教育的“方法”理念,践行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围绕素质与能力中心,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课堂教学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使教学活动不断深入进行下去,并适时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变换角度、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将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为主动创新性学习,利用开放实验室、野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尽早融入社会、进入科研,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者[2]。
三、利用医学教育资源与优势,优化课程体系
制药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浅探
摘要:“新工科”概念对工科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制药工程专业认证质量标准和地方产业结构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是高校建设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以及在办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出了几点制药工程专业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探索一套适合新工科背景制药工程专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制药工程;工程教育改革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在不断推动着我国工程教育向新形势下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为主动应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的率先提出以及内涵的不断拓展得到了全国高校的积极响应,也顺应了新形势下对工科发展的新要求,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认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举措打开了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局面,在制药工程专业质量标准框架下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纷纷响应,开始探索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新模式[1]。
1制药工程专业办学现状
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急需大量立足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起步晚,办学时间短,教学基础较为薄弱,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大多数是在原有化工、药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教学模式源于相关专业,办学模式相对传统且均处于摸索时段[2]。加速转变传统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和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实现校企人才无缝对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既有制药技术又懂工程还具有企业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充实国内的制药企业是高校制药工程今后发展的任务和使命。
2创新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模式的主要策略
2.1创新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模式不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办学高校现有的制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制药工程实训中心以及与药企建立的实习基地,探索适用于不同地区制药工程专业的个性化、创新性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实践综合能力[3]。2.1.1通过校、企合作,建立“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人才培养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大板块进行;“3”是指培养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堂教学与导师制结合(图1),探究校企“双师”联合培养新模式[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并增设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理论+实践”学习,在实践基地开设理论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实践,可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融合,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掌握了实践操作能力,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过程改变为通过实践过程指导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5]。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突出了教学的应用性,可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培养企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1.2探究并推行“双元制”培养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构建集理论教学、工种实训、教学见习、毕业设计和实习就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积极创新并融合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重实践,重技能,与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双元制”办学特色,实现教室、教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即“教室=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6]。校企合作共同选择培养对象。采取“以企为主,校企联动”的择生方式,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派出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专员共同选拔、择优确定培养对象。确定培养的学生,依据企业需求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坚持“企业建在学校,学校搬进企业”的基地建设要求,实施基地资源共享,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实施师资资源共享,做到“教师与师傅合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学校传统教育与企业文化培育相统一,让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让培养对象接受原版的“双元”培训,提前进入岗位角色。实现“企业发展有人才,学生就业有岗位,学生成长有平台,学生成长有平台”的四“有”目标。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社会效益
肺炎自2020年1月初开始肆虐中华大地,疫情的暴发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面对疫情,各行各业都在的部署下联防联控,争取早上战胜疫情。本文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例,回顾其在疫情期间的实践工作来总结新时期数字出版平台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探索科技期刊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经验。
1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络出版平台的快速反馈
1.1快速响应,免费开放相关优质学术期刊,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
为确保中国医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遴选了包括《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在内的刊登肺炎防治相关内容的期刊,自2020年1月31日起,先后开放41种期刊全部文献供读者免费阅读、下载,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开放期刊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预计开放全文阅读的文献总数超过30万篇。读者可以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各期刊的官方网站以及中华医学期刊APP访问下载。表1说明了本次疫情期间开放的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发起《关于在中国知网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学术论文OA出版的倡议》,号召国内期刊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用于战胜疫情,向全国、全球广泛传播[1]。
1.2高效应对,开通肺炎相关稿件的绿色服务通道
2020年2月1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了《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征集“病毒肺炎”论文的通知》,号召系列杂志通过各种媒体(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等)广泛开展肺炎专题论文征集活动。肺炎专题论文全部开通“快速审稿”通道,并免收所有稿件处理费用。全系列期刊启动稿件快速处理程序完成同行评议,杂志社总编室及社领导对各期刊上报文章在24小时内完成审核,新媒体部在收到稿件24小时内完成文章的在线。
1.3高效联动,开展入选稿件的优先出版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摘要:对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行“3+1”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质量保障体系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可“3+1”顶岗实习模式。“3+1”顶岗实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真实对接了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提升就业能力,有利于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地方高校;“3+1”顶岗实习;生物技术;实践教学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龙岩学院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更新教育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知识和人才支撑。其中,创新实习培养模式已成为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良好体现[1]。创新型“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前3年在学校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拓宽了实践教学途径,改进了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学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2]。生物技术专业作为一门为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其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改革的重点[3]。在学校创新实习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2019年开始构建、实施了“3+1”学年制的生物技术专业“三层次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最后一学年全体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3+1”顶岗实习概述
“三层次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能力拓展互选课程的“三层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新体系和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校内与校外、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4]。为加强学生生物技术专业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前3年大部分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均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除了上好理论课外,通过这些专业实验课程的技能训练,结合社会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为顶岗实习做好基础准备。第4年,将学生派往精心筛选的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社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以致用,督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中,完成专业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同时要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完成整个学习记录,达到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2“3+1”顶岗实习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学校《龙岩学院专业实习工作管理规定(修订)》《龙岩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等文件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3+1实习计划和大纲》,涵盖学生实习的实习制度、鉴定考核表、实习周记、实成绩评定要求等,并对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条件、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学生实习前,学院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教师已经过充分调研,每年筛选学校所在地周边县(市、区)5~8家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作为“3+1”顶岗实习集中单位(均要签订实习协议),分为生物医药、食品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三类实习岗位(具体内容及要求见表1)。经过2~3轮的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实习的最终目标单位,每个企业5~10人,配置1~2名专业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同时实习企业也均有指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岗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顶岗指导。学生从每年7月初进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出发前由学院统一为每个实习学生购买实习保险),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下旬,扣除节假日,总时间维持在200d左右(28~29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责任到人,以微信、QQ、电话、邮件、实地走访等形式与学生紧密联系,且每一次外出实习时指导教师均要做好现场记录登记。学生实习时每周均要撰写实习周记,内容包括实习内容、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撰写的实习周记每周定时发送给岗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教师给予实习意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及心理变化,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撰写实结报告,实习单位给予实习鉴定,校内指导教师同时进行批阅,并最终给出实成绩(评定标准见表2[5]),记录在学生的毕业档案内。实习结束后,学院要组织召开一次实结大会,由每个实习点单位代表汇报实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参加人员包括院系领导、专业指导教师、部分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代表、本届的生物技术专业实习的学生及下一届将要参加实习的学生,为下一届“3+1”顶岗实习提供经验交流和改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