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修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研修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物研修总结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工程教育论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被动,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此外,《食品化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况且多数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较少,更不要说专业词汇,此时开展双语教学,难度相当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应用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外向型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同时邀请毕业学生以切身体会讲述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双语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开始主要用中文讲授,通过简单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重要的专业词汇和概念,主动找出构词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消除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畏惧,等大部分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整合层次。同时,教师应随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师资力量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兼具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尽管目前从事《食品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或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国外研修经历,况且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下,口语训练较少,很难顺利开展《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困难的根本途径。然而,双语师资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支持,有步骤地推进双语教学、持证上岗。首先要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通过请学校的英语教师对其讲授一些常用课堂用语,或组织双语教师听观摩课向英语教师学习,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对其进行听、说训练,参加校外双语教学课程培训班或到国外优秀高校进行教学研修,全面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选用切实可行的教材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能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多使用近几年出版的、在国际上使用广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拓宽国际视野。然而,国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一般学生很难承担,而且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国内高校安排的课时一般无法完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对任课教师购买Fenne-ma'sFoodChemistry第4版原版教材,并从中选取授课内容所需的章节,供学生复印,既保证了教材的原版性,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学生还可以将Fennema主编的王璋等人翻译的《食品化学》(第3版)的中文版作为参考书,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4创新教学模式

阅读全文

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城市化冲击、外来文化冲击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阅读全文

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

新时期,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教育发展的人才,其成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基础教育阶段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区域、学校等层面,在政策、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加强支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人才;专业素养

2016年教师节,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的指示精神,探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2016年12月20日,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举办“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6年研讨会”,梳理最近一年来的调研和科研成果。同时结合新近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邀请多方智力,共同探讨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人才发展的方向。

一、理论引领:破解“引路人”成长和发展的新困境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在大会发言中指出,首都基础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深综改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意识上,教育人才还没有被真正作为第一资源置于教育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结构上,城乡、区域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仍难以弥合;数量上,人事制度的严苛导致教师缺口不断扩大;质量上,教师职称比例和实际的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待提升等等。虽然其中存在体制、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不能否认,教育内容、评价和方式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首先,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落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解决上,用学生发展的问题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当务之急是落实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调取长补短,而非一枝独秀;再次,发挥教师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营造适宜的体制、机制环境,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系统推进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师待遇的调整,结合教师的自身职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讨论,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如何理解“引路人”的含义?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方能赋予学生以向上的正能量,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所以教育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领;同时,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要求和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包括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形势、新动向。第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分析学生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成才路径,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道路。第三,教师要掌握人的成长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尤其是后者,包括成长成才的规律、继承创新的规律、目标和条件相结合的规律、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规律,等等,以便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依据,更好地培养人才。第四,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引路人,不是背着、牵着学生走,而是为他们指明未来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建立方法库,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的方法;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教育,包括开设专门的方法课;另外,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而当前,教师还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教师缺乏发现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还没有成为教师专业的主要内涵;教师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为社会培育和输送的人才缺乏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全面,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结构性偏差,等等。针对于此,钟祖荣建议,在教师培训的目标上,需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更加全面的职业观,或称为教师观,对“教师何为”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教师更深度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教师培训课程方面,强化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研究、诊断学生的方法,强化教师对于人才成长规律的把握,强化教师对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在教师培训方式上,助力教师走向社会,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助力教师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案,通过案例研讨的方式,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助力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采用典型示范、理论研讨相结合的途径,把经验和问题,同教育教学、心理学、人才成长的理论紧密结合。

阅读全文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探索

【摘要】从学科素养培育探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认为,当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现有的医学化学基础教学难以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有助于促进医学院校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之中,符合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为此,本研究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视角,展开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的改革探讨。探讨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围绕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展开,通过提升专业教育、构建一流的教育教学课程,开设专门教学论坛、拓展医学化学知识空间和完善课后指导、加强沟通来实现。

【关键词】学科素养;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素养培育;教学改革;对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担负着医学本科学生基础化学知识传授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促进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2]。因此,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从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的发展来看,自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依据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均对基础化学教学展开了改革与探索,而所取得的成果也有效的推进了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实现[3-4]。但当代医学和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得教学中已有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急需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单纯的以知识传输式的教学已经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通过培育学生的学科素质进而带动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科素养视域探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为促进其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1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与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关系

学科素养是指,学习个体在某一学科领域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自我研修而形成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从事专业活动的基础性能力和综合性学养等[5]。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一方面着重突出了学生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既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品格素养和合理运用学科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突出了学生的自我研修,既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发展的需求主动的从事学科相关知识的研究与在学习。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学科素养不再单纯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而是通过传授与应用,将学生知识的掌握拓展至不仅要学、更要会用、还要用好的境地,以此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理解[6-7]。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认知,同时也为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来看,不仅需要其胜任现有的工作,同时还要能独立思考、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能进行终身学习,但现有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还仅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虽然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诸如头孢药物与酒精的严重过敏反应、中药与西药之间的排斥等,医学中化学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但教学内容中与医学实践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还相对较少,对于提高学生对医学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还较为有限[8-9]。这不仅制约了学生医学关键能力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将新型的学科素养教学理念融入到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之中,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2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就是针对医学人才的社会所需,从专业教育与自我研修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完善教学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当代,学科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使得学生要在毕业后胜任相应的工作,其对知识的掌握就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同时,当代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结构[10]。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品格就必须不断的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所涉及的学科种类调整知识结构,以不断完善知识内容与结构,提升学生知识的涵盖量。其次,提高学生对医学基础化学课程的认知水平。在当前教学中很多学生仅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这不仅难以理解化学中的反应变化机制,同时也极易造成知识的遗忘[11]。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就要相应的减少背诵式的知识学习方式,通过相关医学化学案例的分析与讲解,提升学生对于不同章节知识的认知,以理解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知识,为更好的提升学习成效奠定基础。第三,合理的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研修。基础化学课程教授的主要是基础类的医学化学知识,这使得课程内容很难涉及到医学领域内较深的化学问题。由此,不仅制约了学生对医学化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因此,可根据学生的所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形式的课后辅导。让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专业领域内的医学化学问题,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医疗的关键能力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

健康类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健康类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健康意识和宏观层面的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引入思政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师生良性互动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重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的平衡,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性。未来教学中,应继续坚持全球视野和“大健康”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健康类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全球视野;核心课程;全球化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非职业性和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当前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愈加受到关注;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诸多健康问题正在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3]。基于此,本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社会发展与健康》,从全社会和全球的视角探讨公共卫生和健康相关问题,以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4]。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设计与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国内健康类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健康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2016年8月,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在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同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5]。相应的,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内一些高校也不断开设。如武汉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行为健康》从生物、心理、社会、经济等角度解析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增强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重庆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医学与健康》引导学生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思考医学与健康的关系,培养维护健康能力及灾害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北京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从生物学、生理学的角度讲述人类性行为特点和性传播疾病,强调了性与健康的紧密联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态度、性观念和性健康意识,从正面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性行为;西安石油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健康》阐述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等。

2健康类通识教育教学实践

2.1修订教学方案,深化教学改革

阅读全文

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

自2014年我国成立由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在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①信息网络安全俨然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然而信息安全长久以来都受制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②据权威机构的信息统计,每年国内各高校培养信息安全毕业生累计不超过8万人,但是信息安全的人才缺口将近50万人。③据ISC分析报告,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数量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人。上述数据表明,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事业,人才是关键,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已成当务之急。④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公安院校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提高我国公安院校学生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以及对信息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管控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公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其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素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公安工作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在公安院校设置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⑤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文,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而作为该学科下设的六个方向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与执法,无疑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⑥截至目前,我国有包括公安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建立了本科信息安全专业,其中有21所公安院校设立了信息安全专业、有19所公安院校设立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他们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初步建立了具有各高校特点的教学体系。“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由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高教司指导,⑦教育部信息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各高校承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2008年是第一届,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0届,参赛作品涵盖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信息安全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创新型应用实践。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我国第一个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公安院校并率先设立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在全国组织了“主任论坛”、“教师研修班”和“电子数据取证竞赛”等专业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电子科技大学也是我国较早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还承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两所高校在信息安全领域合作开展了“基于学科竞赛的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项目的研究,总结了两所高校参加历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去,逐步形成了“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梳理,以便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引领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二、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路

信息网络安全人才需要具备攻与防的完备技术闭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学术与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组建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过于注重于课堂理论教学,欠缺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目标,忽略了整体的信息网络安全能力培养;⑧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较差,使得学生缺乏知识整体性认识,使学生难以构建起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同时,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两所高校并未完全将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案例引入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致使学生所学的课程和专业知识陈旧、面窄、实操性差,同时创新性、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较少,导致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和公安工作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要。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为信息安全专业提供了一个培养良好专业素质、创新思维的平台。基于上述现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创新开拓、独立思考等能力,项目组围绕信息安全竞赛构建了“教学—实践—竞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是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信息安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螺旋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容灾恢复、系统维护、审计评估、应急处理等专业能力培养,到技术创新、写作表达、工程实践、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了“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以学科竞赛为牵引的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公安院校借鉴和学习。他们在全校范围内创新性地开设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挑战性课程”,该课程内容以竞赛的作品赛和技能赛两个模块为载体,从实用和创新的挑战性问题切入,培养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以挑战性问题的分析与选题、核心算法设计、文档设计与总结三大模块为教学内容。在挑战性问题的牵引下,采用生物识别、通信加密、区块链、深度学习、数据库、网络攻防及漏洞发掘等支撑技术,实现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攻防兼备的创新能力。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竞赛主题分析与选题模块:本模块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基本理念、获奖分析开始讲解,详细分析了近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奖的题目类型、特点及涉及的知识基础,依据历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参赛指南》和《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系统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竞赛。2.核心算法设计模块:包括了作品赛和技能赛所需要的主要技术和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生物识别算法,生物识别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历年获奖作品对其实现框架、主要阶段进行介绍。(2)通信加密算法,包括DES、RSA、AES、国密算法与算法辅助工具开发、攻击防御安全性分析等。(3)区块链技术,通过对区块链核心技术的介绍、伪造区块攻击的模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区块链技术。(4)深度学习算法,这是信息安全竞赛常用的技术之一,结合历届信息安全竞赛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对线性分类、得分函数、损失函数、softmax分类器、最优化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5)数据库技术,设计系统的数据库,且对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以及相应的防御方法进行介绍与实践,如SQL注入攻击与防御等。(6)网络攻防技术,针对个人计算机或者企业计算机遭遇的攻击,采用相应的攻防手段,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7)漏洞发掘技术,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攻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发掘。3.文档设计及总结模块:对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管理体系和比赛策略的讲解,主要是介绍竞赛作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流程和规范要求。重点介绍系统设计步骤,设计与总结报告、测试报告、作品简介的撰写基本要求,设计与总结报告示例,以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电子科技大学自开设该课程以来,已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获得50余项奖项,获奖数量全国第一。这表明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挑战性课程”内容建设为载体,在培养攻防兼备的信息安全创新人才模式探索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可以看出,由于全国信息安全竞赛所有获奖的作品都是国内各高校最新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的缩影。通过对竞赛作品的分析、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了信息安全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方法。累累硕果告诉我们,一门创新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完美展现了信息安全专业的前沿知识和能力,对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可谓是创新引领全国呀!对于公安院校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虽然没有针对信息安全竞赛的课程,但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也融入了信息安全竞赛中涉及公安应用的内容,还增加了专业课程的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内容把课程的应知应会结合该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来设计训练内容,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很多是教师参考信息安全竞赛内容设定的,可以说信息安全竞赛引导着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

四、依托信息安全竞赛,全方位提升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阅读全文

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与医学检验技术探讨

摘要:将西方的主动教学活动应用到《微生物学检验》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可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形态转变: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形态转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业课教学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时表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分化的个体,教师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没有体现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没有理解教育的真谛。该课题负责人接受派遣前往加拿大UBC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法研修,深入领会到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课堂形式与状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即进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形态转变,采用Brainstorming、Snowball、Mind-maps、Roleplaying、Gallerywalk、Jigsaw、IceBreakers、One-minutepapers等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互帮互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实习、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学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班和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课堂形态转变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研究组学生中,男13人,女34人;年龄在18~22岁之间,中位年龄20岁。对照组学生中,男12人,女性36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中位年龄20岁。两组学生的性别、民族、生源地来源比例以及年龄中位数和高考成绩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食品化学课程建构实践

 

食品化学是建立在基础学科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基础之上的一门涉及食品中各种成分结构和特性,以及在食品加工、贮藏和利用过程中食品的化学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起至关重要作用、在食品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议的课时理论教学为36~54学时,实验教学为36~42学时[1]。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应适时将基础理论与某些食品化学的进步及成果相联系,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食品专业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好坚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为借鉴国外食品化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双语(全英语)教学师资,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并兼顾上海海洋大学为二本院校,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采用分级授课、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选拔优秀的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采用全英语授课,其余学生采用双语授课;而食品经济管理和食品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化学基础较差,采用中文授课。根据精品课程的含义及其建设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疑惑,现总结如下,供借鉴和参考。   1课程建设实践   1.1师资队伍建设   食品化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在上海海洋大学已有20余年的历史,由在美国留学多年的教师主讲该课程,并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能够比较深入地掌握英文原版教材各章节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为采用双语和全英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各高校大力提倡有条件的课程进行双语和全英文示范性教学建设的前提下,该课程由于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历层次提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整体业务素质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引进长期在美国从事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东方学者”主讲全英文课程,将年轻科研成果丰硕的本校“海燕学者”吸收入教学团队。目前,食品化学课程教学队伍完整,共有6名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并配有实验师1名。6位教师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其中,4位拥有博士学位,另有1位正在攻读在职博士学位。6位教师年富力强,学术思想趋于成熟,对教学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除东方学者外,5位主讲教师都具有在国外不同高校或研究所6个月以上的访问学者工作经历或进行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基础课双语教师研修项目”培训。   1.2教材建设   选用王璋等编写的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化学》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为美国OwenFennema主编的《FoodChemistry》第3版翻译简装本。由于上海海洋大学属于二本院校,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按一本招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太深,学习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将中文版教材改用汪东风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食品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食品经济管理及食品物流工程专业学生选用刘树兴主编的《食品化学》教材(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采用双语授课的学生英文参考教材选用较浅显的《FoodChemistry: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ChristenandSmith)。而全英文班每人配发权威的食品化学原版教材《Fennema′sFoodChemistry》。将王璋等编写的《食品化学》教材作为推荐参考教材。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只有15学时,共有5个实验,为该课程的一部分,若选用现成的《食品化学实验》教材,由于很多实验内容和《食品分析实验》重复,学生未必能够接受。笔者教研室编写了《食品化学实验讲义》作为配套教材使用,每年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及时修订。   1.3教学内容整合   食品化学教学基本内容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酶、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色素和着色剂、食品风味、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中有害成分[3],食品化学和多门食品专业课程内容有交叉,比如食品营养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风味化学等。而国内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缩短理论课学时,目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化学理论课授课学时仅安排40学时,再加上双语和全英语教学的压力,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通过借鉴国外权威的食品化学原版教材和先进教学经验,比如大量直观、精美的图表,简洁的PPT授课方式配备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大量的教辅辅导答疑工作,力争做到授课内容既能与美国同类高校教学内容相接轨,重点和难点突出,又能使教学内容简练而丰富,需要不断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由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相关物质结构、性质等及酶学讲述较为详细,因此食品化学相关内容采用直观、生动的PPT演示只做简要复习和重点学习相关专业词汇。因为另开设有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等课程,所以酶和食品添加剂2个章节省略不讲,而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和食品中有害成分这2个章节分别放到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学课程中讲授。积极调动各种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能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   1.4教学方法改革   1.4.1采用分级授课,因材施教。食品经济管理和食品物流专业的食品化学课程由专任教师中文授课,由于学生未学习过生物化学,所以课程内容设置需兼顾二者,并适当降低难度。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双语授课学生,每章节制作相对应的全英文PPT,采用以中文为主穿插主要英语专业词汇的授课方式。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英语水平差异非常大,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花费了大量心血。课堂上采取各种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学习,课后及时布置小练习、答疑等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强化学习效果。如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由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共同完成作业。再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与教师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调整授课方案。全英语授课班采用全英文PPT,英文为主的授课方式,重要专业词汇用中文解释,各种实例用中文讲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巩固英文专业词汇。为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听、说能力,上课经常采用讨论的形式。每次上课先用英文总结上一次课讲授主要内容,每章节授课完成后抢答做几道练习题,考察授课效果。邀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食品化学教授给学生讲授脂质这个章节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国课堂的授课方式。期末时让学生上讲台宣讲选定内容,充分展示学生的英语水平。因为抓得比较紧,平时经常有讨论和提问加分,所以大部分学生每堂课前都做了充分预习,和教师互动效果较好。#p#分页标题#e#   1.4.2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分段授课。食品化学教研梯队各位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各有所长,因此通过分段教学,让每位教师分担不同的教学章节,可以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所长,使每个章节教学内容的讲授不仅理论扎实,而且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把每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动态更好地体现在授课内容中。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为食品化学课程授课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不仅讲授食品各组分的相关概念、结构和特性,还涉及到许多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变化,且学时数有限。因为每位教师主要准备1~2个章节内容,所以有充裕时间进行准备,授课量也比较大,授课内容较丰富,学生觉得学习比较吃力,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此外,各位教师授课英语讲授也存在口音问题,教学风格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对于双语和全英语授课,较难以适应多位教师同时授课的教学方式。因此,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比较能适应学生的教学需求,还需要进行总结和探索。   1.4.3分段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督促学生学习。食品化学的学习本身难度较大,其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包括食品组分的化学结构、特性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变化等,采用双语和全英语授课时还需要同时掌握专业词汇,如果全部集中在期中和期末进行测试,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复习,另外也使学生平时的学习比较松懈。为了督促学生平时抓紧时间学习,分段掌握所学知识点,对课程考核部分采用分段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因为平时每个章节已经进行过测试,学生知道需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对掌握的薄弱环节也有时间再进一步学习,并且对适应英语考试题也是有一定帮助,此措施效果较好。   1.5实践教学改革   食品化学实验共15学时,分为5个实验,采用性质实验、定量分析实验与食品制作相结合的形式,对上课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巩固。因为学时数有限,所以选择合适的实验是每年实验课程安排需考虑的重点。蛋白质这一章节蛋白质变性为知识难点,可逆和不可逆变性理论较抽象,通过“蛋白质沉淀及变性”实验,让学生在各种条件下直观感受到蛋白质变性的可逆和不可逆,再从理论上探讨原因。果胶凝胶的形成机理也是重要知识点,综合性试验“果胶的提取和果冻的制作”,从桔子皮中提取果胶,然后学生用自己提取的果胶制作果冻,将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果冻,在一定条件下凝胶形成,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将“植物色素的提取及性质实验”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合并为一个大实验,增加了“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测定”实验,脂质氧化问题是食品化学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分别测定植物油及在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后油脂的过氧化值,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脂质氧化理论的理解。新增了美拉德反应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不同的糖和氨基酸之间进行反应,以及改变反应条件,考察对美拉德反应速度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对上课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的不断改革,各章节筛选出反映重要知识点的实验[4],达到实验内容少而精。   2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经过努力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进行食品化学教改,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带来一些困惑,如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身授课内容涉及面广、有难度,是否适合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授课。总结今后需要再进一步努力的方面如下:目前该课程已经挂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浏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相关网站、实验教学大纲、作业习题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上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和查漏补缺。在网络平台上各章节的习题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但是平台上的讨论、答疑等与学生互动环节使用频率并不高,需要教师腾出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便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并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偏低,专注度也不够高。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关注教师教多少授课内容、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多方面鼓励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多一点“我要学”,少一点“让我学”。   美国本科生每周的平均课时为10~15h,每上1h的课,学生一般需花3h学习消化其内容。而目前我国的本科生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每周的平均课时为20~25h,学生课后学习消化所学的内容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不仅不适合食品化学这类授课内容涉及面广且有一定难度的课程,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创新能力非常不利。如何大幅度提高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已不是单门课程的教学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教学体制的改革问题,这需要各位高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采用英文原版《食品化学》教材,实行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尽管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还存在很多困难,短期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从学生将来的发展来说,且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实行因材施教的方法,选修全英文的学生都是英文程度高、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将读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将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而比起英文科技文章来说,英文教材要简单易懂,让学生尽早接触英文教材,为学生将来从事具有国际前沿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