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学科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物学科教育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正确的渠道渗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到知识,最终增强健康意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当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物;健康教育;渗透

引言

学生时代是接受能力最强的黄金期,也是各种行为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生自我的发展及完善,需要从多角度来认识自身的变化,正确而积极地解决由于身心变化带来的问题,提升自我发展这正是开展初中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通过中学生物教学开展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卫生习惯,认识青春期心理变化,并且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身心健康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也是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阳光的心理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以下是我关于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1.抓住实验教学契机,渗透健康教育

中学生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阳光的心态是青少年儿童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生物教学当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实验教学课上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例如在观察蝗虫实验当中,有的学生会产生畏惧或者是怜悯心理不愿意动手参加实验,而有的学生就会主动将蝗虫进行截肢虐待,并且面无惧色,这些现象不但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也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方面,应该用合理的方式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心理滑坡,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建立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爱护生命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实验课中,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教育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创设温和的实验情境和众生情怀,以减轻他们在实验过程当中对小生物的伤害,实验完毕后也不能草草的了结此事,应该将生物放归到大自然,感谢小动物对我们获取知识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够懂得善待生命和珍惜生命,疏通心理,达到渗透健康教育的目的。

2.参加生物学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真谛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当然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并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培养合格公民必然要求。由于生物学科具有认识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特点,所以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应担负更多的生态教道德育责任。如何有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也就成为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态道德

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大工作。保护环境本来就是一项基本国策,现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更是对合格公民的新要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既要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也要注重课程标准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依然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不容乐观。

一、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及要求不够明确

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想要更好的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也需要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料。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人们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依然还不够明确。很多教材还是以生物学科本身的知识内容进行撰写,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分散比较广,不集中也不明显,并没有独立的章节讲述在生物学科中如何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2.学科教学中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识不强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以选拔未来国家高端生物学科人才为导向,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直以来秉持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通过有序讲授大学各学科教材的科学知识,以达成高中生落实生物基础课程领域的基本内容,并通过理论考核和实验培训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育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的生物科技人才。但受制于高中有限的学习时间和高考学科备考的顾虑,初入高中并对生物学抱有极大热情的学生,既要兼顾高考学科学习和成绩的提升,又要取得竞赛学习效果的推进,这显然有些矛盾和力不从心,而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却成为了打破这种问题僵局的一种解决办法。本文希望通过一贯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给正在奋战在竞赛教学前线的生物学科竞赛教师一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生物学科竞赛;生物教学;高中

一、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知识科技的兴起,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顺应时代要求,通过构建理念更为先进、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开展的全国高中生生物学科等竞赛选拔体制正式建立,截止至今年已有 30 届之多,其针对的选拔对象为对生物学科具备极大热情、向往投身于生物学科研究领、并立志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高中生,通过各个高中开设的竞赛特色培养机制,最终通过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各个专家共同命制的科学严谨的试题,从而选拔出成绩最为优异的竞赛生,可以说竞赛选拔体系的变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与高中的育人方式同向同行,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于国家高端人才储备战略计划。近些年,随着试题命制的国际化趋势越发明显,单纯的记忆背诵等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最新的文献研究等为情境,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探究能力的考查等,这就需要学生对于大学十多门学科教材通读、熟读的同时,更加需要其对其学科本质及学科研究方法等内容的充分掌握和理解。为落实学生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素养发展和解决学科问题关键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科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动手操作实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整理等。对于即将步入高中并对生物感兴趣的竞赛生而言,不得不与常规授课抢时间,不得不容忍竞赛学习所带来的课内成绩的滑坡,在焦虑中学竞赛、在犹豫中学竞赛,已经是当前生物竞赛学生的一种通识和状态。而一贯式培养打通了各学段的阻隔,建立各学段之间的联系,保持教育一致性和连续性为策略的教育理念。一贯式培养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高站位、高视角整合并拓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科知识以建设起连续性教育课程体系,突破常规的学段与年龄限制,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对接国家未来顶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手段。下面就以一贯式培养的课程体系理念、课程体系和培训实践以及课程培养建议等逐一展开讨论。

二、生物学科小、初、高一贯式培养课程体系的理念

多年以来生物学科竞赛课程培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依然艰难前行,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前些年生物学竞赛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追求各学科全面且系统性的理念,在竞赛教学上坚持以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为导向来选拔生物学科竞赛选手,这就要求竞赛生具备极其深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学科实验技能,背书抄书似乎看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但随着科技进步、时代更新和快速发展,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操作逐渐会被人工智能和高速计算机取代,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则更加关注于如何提出一个创新性的观点,如何能够运用知识去回答和解决现存的问题等。所以综合了文献查阅、国内外比较研究,依托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师范等大学的教授阵容为班底,以各个高中竞赛部为培训的主阵地,确立了高中生物学竞赛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研素养、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研究型学习模式,关注实验操作和论文分析。这些理念基本确立了我国未来生物科学人才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理念的提出既反映了当前国际生物科研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又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国家需求,在课程发展的可行性和前瞻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三、生物学科小、初、高一贯式培养课程体系及培训实践

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及策略

【摘要】素质教育下,不但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努力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其中,德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就是一个研究的主题。对此,文章以初中生物学科为例,对德育渗透的内容展开了刍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德育;渗透;现状;对策;分析

一、现状探究

1.生物课堂中忽视德育

应试教育仍然霸占着初中生物课堂,所以,对于德育的渗透,教学人员重视度不够,即便国家和教育界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重要性,然而落实中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老师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仍然放在首要位置,只是以“说教”的方式将德育思想渗透到生物课堂中,很少过问学生的反应效果。

2.对隐性德育重视度不够

不够重视隐性德育也是生物课堂中所表现出的问题。而且,近些年也非常关注德育内的隐性教育,把隐性教育视为德育的重点内容。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却没有将其载体性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没有让它在生物课堂中生长和发展,教师与学生自动屏蔽隐性教育的现象大有存在,对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作用没有给予充分的认知。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摘要】高中生物课堂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考虑如何通过生物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践活动;素质教育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利用生物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众所周知,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同时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在生物学科素养中培养学生科学观念是主要人物之一,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目标之一。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优化自身教学方法,从教材中提炼科学的观点、方法和思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只有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的了解生物知识,从而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观念。生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并利用实践活动为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例如,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的这一实验中,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将实验目的告诉学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理解DNA与RNA的染色原理和方法以及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们还要讲注意事项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够高效地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井然有序的开展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实验失败不要紧,教师要通过实验失败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观念,让学生知道所有的生物知识与原理都是经过生物学家无数次或失败或成功的实验积累得出来的。实验最后我们再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如,真核细胞在DNA中的分布、RNA分布在细胞质中、盐酸的作用、实验用染色剂对DNA与RNA的亲和力有所不同等。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二、为学生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述一些基础性知识外,还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主要是探究我们所用食物中包含的脂肪、糖类等物质,糖类和脂质都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中。所以,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些物质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并为学生们准备一些牛奶,然后让学生们用实验来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课本中所说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三类成分。在实验中,学生们依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原理,来判断牛奶中是否存在还原糖;依据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来判断牛奶中是否存在蛋白质。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实验探究课,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经过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相关的文件已经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生命观念。以上内容也诠释了生物学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其有着深层次内涵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学科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培养,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真正地将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效率予以提升,是目前为止比较困难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近几年,我国的高考已经开始进行全面改革,要求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对生物学科投入足够的精力。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生物这门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它所具备的内容有大自然的秘密、人类的启示以及一些基本的生命内容。核心素养则是对学生的全方面提出了要求,其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要看重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后期的生活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

2014年,我国的教育部门在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具体的定义和内涵就是希望教育者能够在各种教育环节当中,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在对学生开展相应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之外,还要对他们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本文所分析的高中生物这一门科目带有比较强的科学性质以及自然性质。除了向他们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之外,教师对他们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点掌握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的教师要认识到这门学科的教学应更多地融入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关心关注自然社会义务的内容。[1]

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巧设问题情境,活化学生思维

阅读全文

谈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

摘要:以选拔未来国家高端生物学科人才为导向,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直以来秉持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通过有序讲授大学各学科教材的科学知识,以达成高中生落实生物基础课程领域的基本内容,并通过理论考核和实验培训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育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的生物科技人才。但受制于高中有限的学习时间和高考学科备考的顾虑,初入高中并对生物学抱有极大热情的学生,既要兼顾高考学科学习和成绩的提升,又要取得竞赛学习效果的推进,这显然有些矛盾和力不从心,而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却成为了打破这种问题僵局的一种解决办法。本文希望通过一贯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给正在奋战在竞赛教学前线的生物学科竞赛教师一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生物学科竞赛;生物教学;高中

一、高中生物学科竞赛一贯式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知识科技的兴起,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顺应时代要求,通过构建理念更为先进、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开展的全国高中生生物学科等竞赛选拔体制正式建立,截止至今年已有 30 届之多,其针对的选拔对象为对生物学科具备极大热情、向往投身于生物学科研究领、并立志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高中生,通过各个高中开设的竞赛特色培养机制,最终通过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各个专家共同命制的科学严谨的试题,从而选拔出成绩最为优异的竞赛生,可以说竞赛选拔体系的变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与高中的育人方式同向同行,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于国家高端人才储备战略计划。近些年,随着试题命制的国际化趋势越发明显,单纯的记忆背诵等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最新的文献研究等为情境,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探究能力的考查等,这就需要学生对于大学十多门学科教材通读、熟读的同时,更加需要其对其学科本质及学科研究方法等内容的充分掌握和理解。为落实学生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素养发展和解决学科问题关键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科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动手操作实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整理等。对于即将步入高中并对生物感兴趣的竞赛生而言,不得不与常规授课抢时间,不得不容忍竞赛学习所带来的课内成绩的滑坡,在焦虑中学竞赛、在犹豫中学竞赛,已经是当前生物竞赛学生的一种通识和状态。而一贯式培养打通了各学段的阻隔,建立各学段之间的联系,保持教育一致性和连续性为策略的教育理念。一贯式培养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高站位、高视角整合并拓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科知识以建设起连续性教育课程体系,突破常规的学段与年龄限制,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对接国家未来顶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手段。下面就以一贯式培养的课程体系理念、课程体系和培训实践以及课程培养建议等逐一展开讨论。

二、生物学科小、初、高一贯式培养课程体系的理念

多年以来生物学科竞赛课程培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依然艰难前行,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前些年生物学竞赛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追求各学科全面且系统性的理念,在竞赛教学上坚持以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为导向来选拔生物学科竞赛选手,这就要求竞赛生具备极其深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学科实验技能,背书抄书似乎看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但随着科技进步、时代更新和快速发展,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操作逐渐会被人工智能和高速计算机取代,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则更加关注于如何提出一个创新性的观点,如何能够运用知识去回答和解决现存的问题等。所以综合了文献查阅、国内外比较研究,依托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师范等大学的教授阵容为班底,以各个高中竞赛部为培训的主阵地,确立了高中生物学竞赛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研素养、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研究型学习模式,关注实验操作和论文分析。这些理念基本确立了我国未来生物科学人才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理念的提出既反映了当前国际生物科研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又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国家需求,在课程发展的可行性和前瞻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三、生物学科小、初、高一贯式培养课程体系及培训实践

阅读全文

高职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能够满足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高职生物学科课程包含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高职生物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的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发展、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而且能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学科教育的实处,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教学;生物素养;培养途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入改革,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不仅重视对知识的传播与教授,同时各大院校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个人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格。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指导教学、评价和革新的作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1],同时也是时代的要求和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要以培养具备较宽理论基础和较强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他们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否具有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以及是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高职生物课程教学中,要坚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展开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有利于生物学科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高职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1.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进步成长的基础和内核。学科素养是一门学科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综合性品质上的体现和落实,是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1]。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公民在参加社会活动和个人决策时所需要具备的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相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素养的基础和统领,高于学科知识。而生物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育人功能与生物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高职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其内容反映了自然科学本质。它让学生既能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能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高职学生所具备的生物核心素养,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中的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他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所具备的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