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科普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期刊传播科普内容思考
摘要:科技期刊在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时,也要承担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利用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广西植物》为例,从科技期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普及植物学前沿科学知识、对关注度较高生态事件的科学普及、普及民族植物学知识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科技期刊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提升科普传播的有效性,培养高素质的科普人才,提高期刊的受众覆盖面,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拓宽科技期刊的社会公益性。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普内容;《广西植物》;实践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大气、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社会生态问题[1]。为此,联合国宣布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讲话,强调“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2]。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科技期刊在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时,也要承担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利用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内容优势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珍惜濒危植物面临灭绝的风险,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化学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亟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广西植物》是报道植物系统发育学、植物生理生态、植物与环境、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学术质量同时,也重视科学普及,履行科技期刊的科普责任。
1科技期刊在科学普及中的内容资源优势
科技期刊主要发表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以专业性和科学性著称。科技期刊在报道某一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前沿科学理念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科技期刊以其专业媒介的属性要求也承担对公众传播新的科技成果,宣传最新的科技理念,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3-5]。科技期刊在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方面具有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其他大众媒体和自媒体无法相比的。科技期刊的论文作者大多来自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所发表的论文大多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了解该领域前沿科学动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6]。另外,科技期刊拥有学术水平很高的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库,时需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在研究的热点来源、内容的准确性和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因此,科技期刊要增加受众覆盖面,提升期刊影响力,需充分利用其权威的科学内容资源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在更大范围内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功能及资源利用、植物生存的环境、植物资源的保护等都是《广西植物》科普宣传的内容资源。植物科普的目的是要让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新世界。本刊以自己的内容资源优势,按照不同层次的知识储备将目标对象划分为中小学生、普通民众、大学生、政府机关人员等,从植物介绍、植物功能与利用、植物与环境、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以生动有趣的文字配以图片、视频来帮助公众了解植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2《广西植物》传播科普内容的实践
2.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还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导向作用[7]。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点推介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支持的研究领域,对公众全面普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宣传研究热点内容,满足公众对前沿科学知识的渴求,在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我国与有关国家不断拓展合作区域和领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针对“一带一路”热点选题,本刊在2018年第11期和2019年第9期刊登了“一带一路”沿线植物多样性研究专栏/专刊,主要介绍了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植物新资料、植物遗传多样性、植物生态适应性、濒危植物生境介绍及致濒危的原因等,对保护沿线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的响应探析
摘要:目前,科技类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存在关注不足、响应不够的现实问题。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对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的实践,总结出实施所需4方面内容:了解与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确立征稿范围、建立征稿的快速响应机制和按约定时间刊出。并对专题征稿成效及其成功与不足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为其他科技期刊的社会热点问题征稿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响应;关注
学术期刊以传播科学研究领域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快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新思想汇集和交流的平台,又是专业人士与决策群体中传播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2]。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要考虑社会效益,把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3]。然而,我国大部分科技类学术期刊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严重不足等问题[4]。如今,国家发出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当转换办刊理念,在关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几次社会热点问题成功约稿的实践,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快速约稿,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响应,进而实现科技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专题征稿组织实施
1.1了解与本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做专题征稿,编辑首先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关注行业网站、相关部委网站或公众号,可以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中国环境科学》身处环保行业,主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报官网、绿色和平网站及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等信息来源渠道。这些渠道的信息非常多,甚至非常庞杂。编辑想要从中筛选到成功的征稿主题,既需要长期关注,通过分析取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需要通过判断,将信息在合适时机推出。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5]。2017年12月15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刊载《关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公告》[6]。2018年1月,经过国内外各大网站对“固体废物问题”文件的转载,公众对涉及洋垃圾的固体废物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编辑意识到“固体废物”这个议题已经是社会热点,确立了“固体废物”这个议题。2017年2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中国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7]的消息。2018年,生态环境部网站陆续了关于大会筹备方案、承担单位等具体实施文件。2019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正式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有媒体评论称“生物多样性”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关注热点[8]。经过2019年两会的部长问答及其他媒体的转载,生物多样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受到环保行业的关注。因此,编辑部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被正式印发。《纲要》要求在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9]。2018年2月12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准了长09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10]。2018年4月25日,主席乘船沿长江进行考察时强调,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11]。2018年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编辑部看到国家对于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的重视,于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这个议题。2018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全面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3]。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编辑意识到“无废城市”将成为这几年固废领域的热点。另外,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编辑部确定“垃圾分类”作为新的热点议题。
1.2确立主题征稿范围。对应“固体废物”这个热点议题,围绕“固体废物”相关的“固废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管理、循环经济”,编辑部在2017年12月与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相关老师展开联合征稿活动。2018年2月初,《中国环境科学》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了专辑征稿通知。征稿时间3个月,共征集到相关稿件45篇,经过审理后最终录用22篇。由于部分稿件达不到专辑刊发要求,需要返修,因此于当年10期和11期分别于专栏发表。经过此次专题征稿,《中国环境科学》不仅收获了不少的高水平作者,而且部分作者转化成了审者,扩充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专题征稿做到了一次征稿,多个收益。有了“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经验,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2月28日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启动后,编辑部在2019年3月8日迅速主题征稿,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应用研究”。因为《中国环境科学》之前较少涉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所以征稿时间设定为5个月。最后征集到20篇相关稿件。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在2019年10、11、12期陆续刊出。针对之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和“无废城市”这2个议题,同时于2019年3月8日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题征稿启事。“长江经济带”专题主要涉及与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研究,征稿范围涉及“长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征稿期限3个月,共收到28篇投稿。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于2019年11期起陆续刊出。“无废城市”征稿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细分方向,征稿期4个月,共征集稿件14篇。经过审理,稿件质量均达不到刊发水平。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为新颖,加上国家刚刚项目方案,稿件征集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接洽相关研究单位,落实稿件征集。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议题,编辑部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单位网站征稿启事。“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窄,之前鲜有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关键技术,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及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研究”等细分方向。征稿期设定为5.5个月,最终收到投稿19篇。经过审理,录用5篇,按计划于2019年7期刊出。
1.3建立主题征稿快速响应机制。征稿启事发出乃至作者投稿后,编辑部要在安排好期刊正常出版工作的情况下,做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在2018年开展“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时候,编辑部委托了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老师集中收稿。在征稿过程中,负责收集征稿的老师简单筛选了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在征集结束后统一转到编辑部送外审。由于稿件征集时间为3个月,有的投稿作者3个月没有得到处理意见,等外审意见返回时,作者已撤稿。吸取这次征稿的教训,在其他专题征稿时,会提前在征稿启事中提醒有意投稿专题的作者在文章题目前加上专题的名字,通过期刊的投稿系统进行投稿。这样既可以区分哪个是专题来稿,也可以缩短稿件等待集中处理的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对专题投稿的文章及时处理。对于稿件的快速处理,编辑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于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在每次主题征稿开展前,编辑部会跟相关领域专家先沟通,了解其投稿或参与审稿的意愿。然后,经过网站公告、期刊微信公众号及私下专家沟通,征稿消息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热度。在收到投稿后,编辑部就可以快速找到乐于审稿的专家,便于稿件快速审理。专题征稿一定要按照征稿启事的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如果不能,要提前作出说明。在征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作者会打电话或发邮件确认专题的发表时间,这说明大部分作者是看中刊发时间才进行投稿。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对维持期刊声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征稿实践过程中,除了按约定时间出版,如果个别作者急于发表,可以提前安排知网优先出版,尽量保证发表时间短于正刊其他的时间。
现代农业科普创作探析
摘要:农业科普工作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公众农业科学素养,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笔者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讨论。创作选题要分析了解受众目标与受众需求;组建包括科学家团队、科普创作团队与媒体渠道在内的协作团队;创作时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注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创作技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借助互联网扩宽科普作品传播渠道。文章最后就如何改善农业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与培养专兼职科普创作队伍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普创作;选题;创作队伍;创作手法;信息化
0引言
农业科普创作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创造性劳动。其呈现形式大致包括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科普游戏、科普讲义、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多媒体交互等[1]。随着国内农业高新科技以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普创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问世,自然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多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各异等[2],这些变化都是当前农业科普创作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科普创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杨文志[1]针对现代科普创作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研究,余子真[7]、张天慧[8]、陈玲等[9]、李正兴[16]从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探讨,肖云[11]从联网时代下的科普融合创作模式进行了探讨等。但针对当前农业科普创作的研究尚属于薄弱环节,故笔者基于多年三农科普工作经验,以如何应对当前科普创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科普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并具体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5个方面提出认识与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1农业科普创作如何选题
选题是科普创作顶层设计,是关键步骤,它几乎统领创作的全过程。在农业科普创作选题时,应先考虑农业科普的受众特点和科普目的,充分了解受众的科普需求,选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1受众特点与科普目的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用户体验好、营销成本低等特点,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大多数科技期刊也将其作为进入新媒体阵地的平台,以响应来势汹汹的媒体融合浪潮。然而,目前多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并不顺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存在关注人数少、认证少、阅读量和点击量低等问题,严重打击了运营者的积极性,最后产生了许多“僵尸号”,影响力甚微。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已经成为编辑部的关注点和阵痛点。目前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运营现状的讨论与分析,部分学者也讨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选题策划研究、选择策略分析、头像分析、应用与推广等,但并没有深挖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的关键点。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传统纸刊的运营模式,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传播速度由慢变快,内容由相对固定变为丰富多彩,盈利模式由单一转为灵活多样,给编辑部带来了新的刺激点。为此,笔者从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特点入手,结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经验,探索了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的3个关键点,以期为编辑同人提供参考,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
1找准定位:因势利导,办出特色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科技期刊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行业特点、编辑部的优势与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差异,因势利导,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以吸引用户的兴趣,促进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找准定位在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中起关键性作用。
1.1专业定位
科技期刊是报道学术进展和学术应用的媒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专业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核心,以增强期刊品牌竞争力为宗旨,并辅助科技期刊开展各项工作。如《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抓住“航”这个专业定位点,辐射整个航空航天领域,在内容上及时推送热点文章并紧跟行业的前沿动态,并辅以“SCI小灶系列”和“航空学报小编课堂”等特色内容指导作者写作[11]。这种有选择性的推送热点论文、前沿动态,并配合特色内容的组合,规避了一般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单一转发论文和转载一般性资讯的局限。不仅如此,《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还大力宣传定期举办的专家论坛,展示编委及编辑团队风采,提升了广大用户对期刊的认同感;在行业资讯中植入了招聘和宣传会议的软广告,实现了一定的广告增值服务。
1.2科普定位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论文的把关者,也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科普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普及大众教育,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传统期刊推送当期目录、优秀论文的桎梏,以“中药”这个主要特色为切入点,在内容上科普中药、养生医疗,并在时令、节气与之关联的健康知识,大幅提高了传播效果。不仅如此,《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还利用“中药”这个主要特色,发展与之有关的衍生物,如开设微店售卖姜茶和中医药科普书籍等衍生商品,刊登广告等,不仅大幅地提高了期刊的收入,还实现了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深度融合。
全媒体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探究
摘要:全媒体战略构想正朝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加速推进,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4个层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融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求发展策略的平衡,不断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全媒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专业传播;媒体融合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指导意见虽是针对主流媒体,但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科技期刊具有内容专业性、受众群体特定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小众传播。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所承载的传播专业化科技信息的功能被弱化,科学传播呈现去权威化倾向,降低了传统科技期刊传播知识的优势和影响力。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更重视期刊的学术生产环节,忽视了其作为媒体本身的功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发展格局仍旧禁锢于以前狭小的空间内。科学普及是科技期刊应承载的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播有助于科技期刊拓展生存空间和履行科普责任。中国科学院在快手的官方账号“中科院之声”通过短视频传播前沿科普信息,其中关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的短视频收获了1355万的播放量[1],彰显了权威科研机构传播科普知识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媒体功能同样体现在利用其权威性对科技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引导科研创新和促进信息交流等。在共享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传统出版模式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需求,科技期刊若想占领信息制高点就必须拓宽传播渠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不仅是提升科技信息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也是传统科技期刊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现阶段,科技期刊专业传播路径主要集中在纸刊、期刊网站和大型数据库等,有少部分科技期刊开始关注大众传播,期望借助大众传播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闫蓓等[2]、王亚男等[3]分别总结了《中国科学》和《航空知识》与大众媒体合作的实践经验;顾艳等[4]、朱倩蓉等[5]分别归纳了《实用心电学杂志》和《中国药理学报》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学新闻的细节步骤和实践体会;金玲等[6]、刘新艳[7]分别探讨了《大气科学进展》和《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的具体方法。上述有关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研究均是从单一视角针对科技期刊个案的具体实践探索展开讨论,缺乏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并不重视大众传播的应用实践。因此,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全媒体时代,将大众传播纳入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期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1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优势,新兴媒体在渠道、时效、成本上有优势,二者各有所长。科技期刊应打造一个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大众传播体系,以实现内容生产的再迁移和再扩散,担负起科技期刊的职责使命。
1.1内容建设:专业性基础上的大众化定位1)内容定位的专业性与大众化。科技期刊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大众传播与专业传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内容产品的定位上:大众传播更追求信息的普适性以及目标群体的广泛性,用户既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普通民众,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民众关注的知识信息,需要考虑内容的通俗性以及与大众需求的匹配性等因素,强调信息传播的广度,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关注度和影响力;专业传播更关注细分专业领域的用户,受众相对窄小,面向的是特定的、小众的用户,侧重于信息传播的专业性、特色化,更注重信息传播的深度,目标用户相对精英化,主要服务于小众群体的特定信息需求。这2种传播方式并无绝对界限,可以协同发展。2)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和新闻化。科技期刊是重要的科普资源供给者,将高深枯燥的学术内容科普化后进行推送,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形成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循环。国外的《Nature》《Science》以及国内的《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均设置了科普栏目;《航空知识》《航空学报》更是通过其共同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分别从科普和学术角度进行信息推送[8],实现了科技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在确保信息科学性的前提下,科技期刊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科普化加工,在内容表达方式上注重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和富媒体化的呈现形式,摆脱以往枯燥、严肃的叙事风格。例如,《药学进展》遴选其2019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尼古丁的药物转化研究进展》,编辑与作者合力改写为一篇风趣幽默的优秀科普文章《致病帮凶or潜在新药?世界无烟日,聊一聊你不知道的尼古丁!》,并辅以漫画、微视频等新媒体元素,向公众生动诠释了尼古丁的“双刃剑”角色[9]。新闻属性是科技期刊的内在属性之一,科技期刊可以挑选有新闻推广价值的文章改写成新闻稿,把晦涩难懂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普通公众易于理解的科学新闻,通过大众媒体呈现给用户,促进科学普及工作。科技期刊论文是科学新闻的优质来源,可以增加科技类新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科学新闻需要在专业化与大众化之间寻求平衡,在公众可理解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性元素,发挥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为增加论文显示度,国外一些大型出版机构如Springer、Elsevi-er、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等都设置专门的媒体部门定期推送科学新闻稿件[10],向公众传达重大科研成果的进展。科学新闻是在遴选的文章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的,除在篇幅上需要亮点化、精炼化外,还需在语言表达上注重通俗化、趣味化。除了科研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科研政策、科技人文等信息适合撰写为科学新闻外,与科技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科学新闻报道,也有助于公众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原委和蕴含的科学原理。3)呈现形态的多元化和沉浸感。新媒体时代,出版内容的呈现形态更加丰富、灵动和有趣,给用户带来艺术的、美学的感受。科技期刊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推送时,应结合平台特点向用户提供基于不同媒介介质的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体验需求。随着融媒语境的推动和5G等技术的成熟,出版业向视频化、体验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将蕴含高端摄影及动画的视频技术应用于科普产品中,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AR)技术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抽象和难以再现的场景直观呈现。《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其数字影视技术专栏里的文章《基于分组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老电影修复》,借助AR技术向受众展现了老电影修复前后的画面对比,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学术期刊内容的AR展示[11],使科技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更具沉浸感,极大提高了期刊内容产品的科普传播效果。
1.2用户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分众化服务1)树立用户意识,进行信息精准推送。全媒体背景下,内容资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用户成为信息传播圈层中的重要节点,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所谓的“大众”实则已分解为许多个差异化的小型群体,大众传播必须面对用户的分众化,致力于满足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科技期刊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首先要将信息排序、消重和分类,根据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偏好建立标签体系,然后结合算法分析生成面向不同用户的推荐列表。科技期刊大众传播需要把用户需求纳入融媒体发展的全局框架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增值,以用户为中心打通多个平台的终端资源。通过内容+平台+渠道的联动方式进行信息内容推广,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复合体系,快速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服务。2)加强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群体黏性。在全媒体传播中,用户自主权扩大,需求呈现泛化趋势。用户不仅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还是内容生产者、使用者以及二次分享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必须重视用户反馈和加强互动交流。但纵观现有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普遍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互动频率较低。科技期刊由小众传播转为大众传播,需将互动交流放到运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利用多种媒介形态和表现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和整合信息内容,形成开放化、合作化、共享化的期刊运营与管理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在新媒体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或投票等活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其中用户的参与度、满意度、忠诚度等都是可以挖掘分析与利用的具体指标,促使科技期刊大众传播流程的各个环节更加明晰,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编著和专著的区别
专著概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当然,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 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因此,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中心。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其二,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史、哲、经等。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编著概述:一种著作方式,基本上属于编写,但有独自见解的陈述,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成果。凡无独特见解陈述的书稿,不应判定为编著。(出自经济日报出版社柳建明主编的《舆论学达辞典》727页)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
教材概述: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
医学期刊践行社会责任路径
1医学期刊在抗疫战斗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及疫情防控
疫情流行初期,广大医务人员及疾控防疫人员因没有相关医学学术成果的指导,对COVID-19认识较少,故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华医学会共建肺炎专题学术交流平台,该平台也被指定为国内唯一的关于肺炎官方学术交流平台。平台整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政策、中医药相关指南和文献,并汇集国外权威期刊刊发的文献及原文链接,形成了关于肺炎学术成果集中呈现的交流平台[7]。中华医学杂志社同时开放旗下《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41种医学期刊供抗疫人员免费使用,并呼吁国内其他生物医学期刊快速发表肺炎科研成果。自2020年2月27日起,国际4大知名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Lancet》、《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TheBritishMedicalJournal》(BMJ)也加速了肺炎成果的科学研究报道,还单独为肺炎开设了专栏,《Lancet》还发表了27位国际医学界大咖力挺中国同行抗疫的联合声明信。
1.2助力科学抗疫宣传
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医学期刊作为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专业媒体,理应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该领域内权威医学期刊,更应率先垂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科学抗疫宣传,及时向民众传递科学权威抗疫信息。权威医学期刊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做好抗疫宣传:1)全面服务于人类健康,专注肺炎相关研究成果的正面报道。例如,2020年2月18日《Lancet》发表通讯文章,支持中国广大科研、公共卫生及医务工作者抗击肺炎疫情,并谴责COVID-19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2)搭建抗疫一线专家“云相约”交流平台,帮助公众了解全球抗疫现状。例如,2020年4月22日晚国际权威医学期刊《NEJM医学前沿》邀请13位来自中、美2国抗疫一线的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NEJM主编团队“云相约”探讨疫情防控走向,会议视频资料向全球观众免费开放,为强化民众防控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3)凝心聚力抗疫,人文关怀宣传彰显学术情。例如,2020年5月5日《Chest》在线发表中国医师李佳的抗疫诗《和你一样》,这也是其首次发表中国医师创作的抗疫文学作品,彰显权威医学期刊的学术情。4)启动快速审稿流程,助力科学权威抗疫信息传播。NEJM等权威医学期刊纷纷为肺炎论文的发表开辟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在预印本网站,平时从提交到正式最快也需要2周时间,在战时状态下整个流程仅用了48h,充分展示了战时医学期刊审稿流程的高效性。
2疫情给医学期刊出版带来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期刊传统的生产出版模式,迫使其采取新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
科学文艺类期刊编辑工作注意的问题
科学文艺是运用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科学及其相关内容的一类文学作品的通称。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在澄清科学文艺概念时认为:科学文艺体裁是一种新的文学门类,它一方面接近于文学,另一方面又接近于科学。郑文光指出,“在我国,习惯地称之为‘科学文艺’的作品,可以分为两个类别,文艺性的科学读物和以科学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两类。前者包括科学童话和科学幻想小说,后者包括伊林式的长篇科学文艺读物、短篇的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考察记和游记;至于科学诗,恐怕相当一部分应算是科学童话诗;而科学相声应该属于表演艺术的领域”[1]。郑文光对“科学文艺”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是指“文艺性的科学读物和以科学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狭义单指“文艺性的科学读物”[2]。本文参考以上研究,考虑到科学文艺的“跨界”特质,将其涵盖的作品分为两类:一部分科学文艺作品姓“科”,以普及科学技术为宗旨,借助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科学技术内容,其性质仍为科普读物;还有一部分科学文艺类作品姓“文”,或多或少有一点科学内容,但不过是作为服务于文艺要求的手段,并不以普及科学技术为目的。科学文艺的体裁主要包括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寓言、科学散文、科学随笔、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家传记、科学报告文学等多种形式,是一个巨大的门类[3]。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刊发科学文艺类作品的期刊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着此消彼长的历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科普创作》和天津新蕾出版社旗下的《智慧树》,以刊发科学文艺类作品为主。《科普创作》创刊于1979年,1992年更名为《科技与企业》,2016年复又更名为原名。《智慧树》创办于1981年,1986年停刊。专门刊发科幻作品的杂志以《科幻世界》独大,其前身《科学文艺》创刊于1979年,1991年更名为《科幻世界》,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2000年前后,中国大陆曾经出现过将近10种科幻杂志,如《科幻海洋》《科幻大王》《世界科幻博览》等。刊发科学文艺类作品的科普杂志数量更多,如《我们爱科学》《知识就是力量》《科学24小时》《飞碟探索》《科学与文化》等杂志均刊发相关作品。科幻类作品在2015年刘慈欣获奖后迎来井喷发展时段,“以2016为例,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数量急剧增长。各家专业/半专业平台发表总篇数全年录得461篇,发表总字数高达数百万字。对比2011年的196篇,可见其增速之迅猛”[4]。科学文艺类作品是科学与文艺的混血儿,有不同于一般科普作品的特质,但目前习见的分法是将科学文艺类期刊统一纳入“科普”期刊的门下,相应地,科学文艺类作品也被纳入科普作品的范畴。这种看法容易泯灭科学文艺作品的特殊属性。本文将科学文艺类期刊及其作品从一般科普作品的视野中剥离出来,考虑其编辑的特殊性,从期刊发展定位、编校、组稿三方面指出科学文艺类期刊在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科学文艺类期刊需要明确发展定位
科学性和文学性兼备是科学文艺类期刊的两大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一般科普类期刊和文学期刊的基本特质。科学文艺类期刊应在明确自身特质的基础上,走分众化、专业化、特色化之路。由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是国际期刊业在“二战”后就逐步显现的态势,目前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曾经辉煌的大型综合类期刊慢慢走向沉寂,分工越来越细的专业性期刊却奇军崛起。例如,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家《鞋带》杂志,专门介绍各种鞋带的制作、质量和使用方法,杂志创刊五年,就成为一家拥有2500万美元资产的公司,赢得不少读者。细分市场,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期刊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获得一席之地。分众化和专业化要求期刊“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地选择传播对象与受众范围,分清核心读者、非核心读者与潜在读者,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以《科幻世界》的发展与更名为例,1979年该刊创刊时名为《科学文艺》,办刊宗旨是“以文艺的形式普及科学”,栏目设置有报告文学、传记、小说、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幻电影剧本、科学诗、随笔、科学家故事、文艺理论、科学史话等,内容驳杂,科幻小说仅是其中一个栏目。1991年,《科学文艺》正式更名为《科幻世界》,定位为面对中学生群体的科幻期刊。“这并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把一个面目模糊的刊物,变成一个定位明晰,宗旨明了的市场杂志”[5]。明晰的定位是《科幻世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不断延展,《科幻世界》杂志进一步分众分层化,相继创办《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版》《科幻世界•少年版》和《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四种深受中国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畅销期刊和幻想类图书项目。2016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科幻文学馆”书系的基础上创办“时尚新锐科幻杂志”《科幻Cube》,这是一本主要面向对新兴科技、科幻文化和文学等感兴趣的、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成人读者群的时尚科幻刊物,每期策划一个科幻主题,非小说栏目围绕主题组织,其读者定位较为明晰地锁定在白领读者,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与老牌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受众定位发生冲突。
2版式设计、稿件内容的表达要遵从“三性”原则
科学文艺类期刊的版式设计、稿件内容的表达要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和思想性,这三条准则是辩证的统一体内的几个方面,缺一不可,体现了科学文艺中真善美的紧密关联,共同构建了科学文艺作品的独特质地与景观。
2.1科学性
由于科学文艺涵盖姓“科”和姓“文”的作品,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对其科学性要采取分别对待的方法。姓“科”的作品,诸如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传记、科学考察记等,必须严守科学性的要求,即这类稿件中的科学知识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深度,表述的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思想、方法和内容,必须正确、准确、先进,避免出现科学硬伤。姓“文”的科学文艺类作品,如科幻小说、科学童话,也要注意科学性,不能违反基本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常识,还要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同时,应考虑科学文艺作品的特殊性,它既不是数理化教材,不是科学论文,也非一般的科普文章,对其包含的科学内容,决不能以精准缜密来要求,因为这里的科学已经是艺术化了的科学。围绕科学文艺作品的科学性的争论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围绕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引发的论争就是一例。当时叶永烈的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描写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恐龙蛋化石并孵化出古代恐龙,被古生物学家批评为“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太平洋人》说从太平洋底26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分裂出一个行星,上面的猿人复活了。科学评论家指出,“死而复活违反自然规律”,“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的人属于智人”,小说里200万年前的猿人能制造陶罐“无论如何也讲不通”,“是对人类发展史和考古学的极大不尊重”。无独有偶,2016年也有一场关于科学童话的科学性的论争,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一篇科学童话——《会上树的鱼》,里面提到海边一棵大树上有一群小蜗牛在吃树叶,弹涂鱼爬到树顶,将这群“害虫”全吃光。故事所讲的“弹涂鱼上树吃蜗牛”遭到国内相关专家批评,认为这一说法违背科学,内容“不靠谱”。该篇童话的作者张冲则找出例证反驳:弹涂鱼的视力很好,在看到树上有蜗牛时,是有可能爬到树上捕食的。之所以发生这种论争,是因为公众乃至专家没有廓清科学文艺作品的独特属性,即作品中表现的科学是艺术化的科学。这要求编辑在编校科学文艺类稿件时,对其涉及的科学问题要拿捏好分寸。对于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科”类稿件中涉及的较为专业的知识或是新兴学科知识,慎重起见,应该请相关专家审阅,把好科学性这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