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技术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作用3篇
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作用篇1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对生物机体进行改造的技术,被称为生物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更为普遍,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外界干扰的因素较多,操作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但是,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经过不断的科学试验,生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产量增长。
1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生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培育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如嫁接水果、转基因大豆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增加农产品产量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耕地面积不会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如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正在成为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现代生物技术就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袁隆平教授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灵活地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水稻的改良,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我国粮食紧张的现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袁隆平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深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加深。将生物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农业种植中,对于农业发展和种植产量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以及相关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应用
生物技术主要是按照部分器官和生物机体以及细胞对生物进行改造的一种技术,通过此技术可让人们的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生物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进行实际应用时,其推广效果和应用范围并不理想。如何提高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范围,促进农作物的增收和增产,是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
1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我国人口数量和土地耕种面积的矛盾一直很难解决,导致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受到粮食问题的严重影响。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提升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针对山东地区来说,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比较分明且雨热同期,所以一般会种植小麦、花生、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关键[1-3]。第二,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农作物种植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病虫害则是其中十分严重的一种,会直接导致作物产量下降。通过合理使用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使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得到显著提高,还可以减少化学药物的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第三,提升农作物整体质量。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其消费观念也已经逐渐由数量需求转变为对质量的关注,更加重视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而对于生物技术来说,其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农作物进行改造,使得农作物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转基因技术。现阶段,在农业种植领域中,转基因技术已经属于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生物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生物基因进行重组和改造,通过人工合成或提取基因片段,在特定植物中转入并与农作物本身的基因进行重组,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更加稳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然后将优秀性状的生物个体培育出来。按照转基因的不同过程,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转基因和人工转基因。在现阶段农作物种植领域中,植物抗病基因、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以及种子贮藏蛋白基因,都属于经常被提取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以改良农作物原有品种,从而对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进行提升,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阶段,有很多性状较好的基因被不断发现,在农业种植领域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会将杂交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转基因技术主要是从外部将基因导入,而杂交技术则是将新的基因添加到基因序列中,实现基因重组。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这两种技术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4]。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3篇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篇1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等。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应用也相对较少,这对于农业生产是十分不利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东北方向,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但寻甸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导致其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因而更需要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其农业种植中。然而现阶段寻甸其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不力、应用不足,因而文章主要结合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意义、及相关应用,来分析提升寻甸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应用效果的相关推广措施,为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1]。
1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是指在生物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结合生物本身的特性及功能,利用生物原理对生物机体及细胞进行改造,使生物技术真正地作用于农业种植中,从而提升农业生产产量,促进区域农业繁荣。现阶段常见的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抗寒技术等,虽然目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理论有了相当大的突破,但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意义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首先,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农村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风化及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频繁,因而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的缩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而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了现实[2]。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现阶段的农业种植生物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作物产量,更能提升农作物质量,也就是通过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有效增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提升农作物自身的食用安全性,这是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比如现今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嫁接果蔬等,满足人们对于食品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的要求。最后,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在农作物种植中,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除了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东亚飞蝗、玉米大斑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等,这些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在农业种植中,针对不同农作物特性及其所面临的病虫灾害,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虫灾害的能力。
3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相关应用分析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3篇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篇1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已经在农业种植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化肥、嫁接还是其他的转基因技术,都属于生物技术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社会公众对于生物技术的不了解,对于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的推广和应用而言,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1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何满足社会公众的温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问题之一。在农业种植中,如果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帮助农作物减少病虫的侵害,不仅能够帮助解决我国的人口温饱问题,还能够加快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发展[1]。基于这种需要,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技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农作物拥有更大的产量、抵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蚀,更能够帮助我国实现农业种植从使用化肥促进产量保证生长到自然生长并令产量增加的效果。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方面,它能够帮助社会解决农作物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污染物,帮助土壤进行塑料降解。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但可利用的耕地范围又与人口发展不匹配,那么如何调整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我国农业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生物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生物技术能够帮助农作物提升产量
本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企业实结
摘要:以安徽益益乳业顶岗实习为例,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分析实习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企业专业实习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生物工程;本科高校;顶岗实习;应用型人才
1前言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近几年发展可谓迅速,为用人单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熟知工艺过程,具有实践经历,能够从事新品研发、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以促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更要重视能够联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实习环节。下面以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到安徽益益乳业生产顶岗实习为例,对本次企业实习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2实习目的
培养实践能力
生产实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培育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角色转变生产实习让学生对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有初步的直观认识,看到专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职业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审视自我、融进社会,完成从学生到职员、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其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所具备优势,然后从机制体制、资金投入、人才建设等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所确定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快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吉林
1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1.1政府助力推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近年来吉林省进一步加大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大幅提升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相关优惠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倾斜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创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领域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十二五”末期,吉林省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保障经济年均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
1.2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促成“省校合作”建设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知名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内外相关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农业科技资源整合,签署“省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以产业创新为动力,着力围绕产业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技术研发聚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从而不断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西藏生物入侵防控
虽然西藏有“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西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普遍,所造成的影响愈加严重。加之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制度的改变,使我区生物入侵的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有些次要病虫草害上升为主要病虫草害的趋势,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生物入侵成为危害我区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1、我区外来生物入侵预警防控措施的紧迫感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国就有50种、是全球外来生物入侵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种最少有380多种,其中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系统,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19.8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999.266亿元。西藏地域辽阔、海拔梯度大、垂直分布显著,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现阶段我区交通越来越便捷、旅游业的升温、全球经济一体化,多样的生态系统使我区容易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侵害,并能找到栖息地。一旦遭受侵害就难以控制和逆转,这种状况在我国禽流感、松毛线虫、水葫芦、紫茎泽兰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造成这种局面是当初无法预料到。我区已经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与危害的有苹果绵蚜、美洲斑潜蝇、紫茎泽兰(樟木口岸)等。1963年在拉萨罗布林卡开始发现有绵蚜分布,到1984年西藏波密县、亚东县、拉萨市区均有绵蚜分布,有些果园被害株率达100%。所以对外来入侵生物要严谨防控措施,才能保障我区生态多样性的健康发展。 2、西藏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措施 2.1加强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建好基础设施 西藏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新时期,我区生物入侵预防工作面临任务重、仪器设备落后、对入侵生物不够重视、分工不明确、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及职能作用等问题。必须加强检疫检验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置检验仪器设备,提高检疫检验人员素质,加强宣传入侵生物危害状况,健全检疫监测网络,全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组织专家队伍等措施来提高我区生物入侵预防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2加快立法和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建议国家以现有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为基础,广泛开展立法调研,起草并颁布涉及到入侵物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内容,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等新型生物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应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设置职责明确、工作规范,有利于检疫检验部门对入侵生物防范的职能作用。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外来生物入侵的监测预警、控制、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检疫服务的行为,使有关检疫部门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动植物的检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检疫部门应聘请农业、环保、植保、生物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自治区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外来生物灭毒除害行动的技术指导,为外来入侵生物预防及除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县设立检疫站,区县检疫部门负责当地种苗和农产品调入、调出的检疫、疫情普查和疫情上报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将适用、成熟的预防意识和综合防治技术传授给农民群众。 2.3建立入侵生物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早期预警和决策的依据,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有健康风险、对经济生产的威胁,以及引起环境破坏或导致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损失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我区远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系,对于外来入侵种的早期预测、监测及早期防控和迅速反应,都没有予以充分重视。西藏应建立预警网络,向公众提供外来入侵种信息,向管理人员报告可疑的外来种,评估入侵的危害性,预测潜在影响,提供管理措施建议等,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2.4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海关和边境口岸对外来物种的检疫检验 农业、林业部门应在机场、边境口岸和要道上设置检疫关,加强对入藏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把关力度,把外来有害生物堵在西藏之外。加强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审批工作,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并早期发现,迅速根除已传入的外来有害生物。建立长效机制,在防范印度(每年受外来入侵损失达1300亿元)、尼泊尔等国外有害生物传入的同时,也要防范国内省区的外来有害生物,严防通过引进的种苗、木材、水果蔬菜等传入外来有害生物。 2.5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公众生态安全意识 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知识,及时相关信息,强化认识,特别是提高决策者的防范意识,共同搞好防范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引起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检疫工作相关部门(如边境口岸、机场、邮政、农林科技工作者等)人员对防范外来有害生物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问题浅析
1推行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必要性的认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部门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只有少数人认识到这是个重要而迫切的战略性问题。对于农机和农艺技术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念,争论的核心在于谁是主体的问题。到底是农艺适应农机?还是农艺适应农机?事实上,由于我国历来实行的是人力畜力结合的生产方式,所以农艺的发展往往处于先导地位,农业机械技术落后于农艺技术的发展。这种状况直到2004年政府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之后才得以改观。但是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农机与农艺两类研究人员各自为政,缺乏交流沟通。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考虑问题角度的差异性,常常出现两者技术思路不协调、技术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各自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效率。由于缺少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多学科交融的研究平台,导致了二者实践应用中的一些制度和人才上的缺失,表现为:对建立相互包容发展目标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规范协调的机制、兼收并蓄的复合性人才和同步发展的工作基础等。
1.2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缺乏推广农机和农艺结合的组织。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的集体服务功能缺失。农村中的集体经营层次基础薄弱,许多村子缺乏资产积累,是“空白”村。由于村子并不是行政组织,因此村级管理的职能并没有有效发挥,许多村只有管理没有服务,对于农户急需的市场信息和农技服务基本没有提供。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缺乏必要的财政资金和人才支持,推广网络存在着线断、网破和人散的格局。农业推广单位缺乏必要的保障性资金,缺少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农户的满意度也较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1%左右,但这仅仅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50%。另外,非政府推广组织供给不充足。作为独立于政府管理部门的中介组织,农民专业社和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政府组织不同,它们和农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经济联系,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因此有向农户推广技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激励,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其次,政府的管理体制尚待完善。我国的农业行政部门始建于计划经济时期,是按照部门和产业划分的,农业生产的各个管理部门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沟通。现代农业体系已经加强了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的联系,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推行农艺和农机技术结合,需要农机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农业科学技术研发部门的密切合作,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提高农机和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效用,也与农户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使管理绩效大大降低。再者,缺乏必要的绩效考评制度。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只注重通过投入和硬件建设来推动农机和农艺的结合,而没有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来加以约束,对资金的投入流向和为农服务的效果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具体实施单位在进行经济核算时并没有把国家的投入列入到成本核算中,这样就难以核算国家资金投入的具体效果,也没法较好地掌握投入尺度,还会引起资金的滥用。此外,一些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方式过于粗暴,只注重对自身建设而忽视对周边农户的服务和带动等。
2推行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的措施建议
2.1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