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经济发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化学工程技术支撑
摘要:本文首先对循环经济视角下工程科学内涵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生态化学工程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后对我国生态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进行展望,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化学;工程技术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资源——产品——消费——废物再生”的资源闭环利用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下,能够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同时,集合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可以说,利用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降低生态破坏的程度。对于生态化学工程来说,必须强化技术创新,肩负起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担。基于此,加强对循环经济下生态化学工程技术支撑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工程科学下循环经济模式分类
根据物质流循环层次,以工程科学角度出发,能够将循环经济分为初级资源循环、简单分解循环、产业链循环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等几个类型[1]。第一,初级资源循环。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保持分子水平不便,通过物理形态变化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指的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废玻璃、废钢铁、塑料瓶等资源回收。利用这一循环经济模式,刺激了20世纪初期很多产业发展。第二,简单分解循环。该模式主要指的是将废气的复杂产品进行拆分,对拆分后的原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包括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电器等,拆除后的热塑性塑料能够造粒复用,还可以作为填料使用;而拆除中得到的金属也可以浸出。这种循环模式尽管与初级资源循环一样,分子水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也向着更加高级的循环经济迈进。第三,产业链循环。主要是分子水平在产业链之间发生变化,体现更加深层次的物质循环。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这种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逐渐开始发展,直到现在这种循环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硫元素循环利用,实施“硫酸厂——磷肥厂——水泥厂”生态产业链结构,实现了环环相扣的硫元素循环利用,还有效解决了材料污染问题。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规划中,产业链循环已经成为了循环经济重要的考量指标内容。第四,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之间进行多重转化的物资循环利用模式[2]。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解决“碳中和”的重要渠道。人们逐渐对环保、绿色开始重视,“零碳家庭”、“零碳企业”的概念逐渐出现,并成为人们追求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类型。例如,通过生物转基因技术,利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培育转基因素材、含油藻类等,而这些植物生长过程中,又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生物物质,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材料,这对于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一种十分经济的模式。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仍然需要将产业链循环作为主要的循环经济类型,同时加速对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模式的研究,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坚持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的原则,最以上四种循环模式进行妥善利用。
2生态化学工程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生态化学工程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而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撑。
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包括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损伤,盲目施用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环境带来的污染,灌溉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在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亟须转变。本文就针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
1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效率低
我国虽然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更多的是依赖于长期以来的种植经验,经济效益的提升大都是以增加人力投入实现的,对更先进、更高效的新技术接受程度较低,接受难度也较大,在人力资源投入遇到瓶颈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另外,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高,不仅加剧了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也阻碍了一些更先进高效的新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生产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农业技术落后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拥有漫长的农耕文明,农业人口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大都具备一定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农户的种植技术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和很多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仍然稍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也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很多偏远地区甚至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另外,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并不充沛,创新力也处于弱势,同样也是限制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农村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分析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达到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
它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农业循环经济则是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国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2、农业生产现状迫使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尽快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低碳农业经济探讨
[摘要]低碳农业经济秉承着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发展原则,是当前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象征。文章将针对低碳农业经济研究方向以及当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途径。
[关键词]低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农业经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体现,其主要的内容便是研究低碳技术与低碳能源,切实地在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但是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很多弊端,如何规避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弊端,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农业发展的重点。文章将针对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
1低碳农业经济研究方向
综观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市场,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有四种。其一,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其中包含了与碳排放相关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能源排放的结构转型。其二,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主要是探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阶段的碳排放形式之间的关系。其三,是农业经营与生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1]主要结合不同时代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整治等内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在此种研究方向中,还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为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四,碳排放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低碳经济作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发展契机和风险。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的生态能源已经在当前社会中广泛地运用,并成为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经典焦点。此外,在全球变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内容,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低碳农业经济能够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结合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实际生态特点,实现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中能源减排。此外,从我国农业投资来说,农业自身活动产出与投入量相对较大,在农业产出必需用品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化低碳转型,可以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杜绝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农业经济兼顾我国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统筹了我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多种生态与农业战略的内容,既能够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又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1有利于现代化、生态化农业发展
生态保护机制理论研讨
一、流域生态阀值 流域生态阀值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问题产生于特定文明条件下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开发。当然,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其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力度、广度和方式、频率致使生态系统破坏和污染超过了流域生态阀值。“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影响生物的性态和分布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土壤、生物、地理条件和人为的因素。当外界干预超过生态阈值,使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或消失时,便会出现生态失调,进而可能导致生态危机,甚至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1]流域生态系统,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为核心,由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生物以及其它子生态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决定其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因素就是流域生态阀值。流域生态阀值是流域生态平衡的客观基本指标。它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作用遵循质量互变原理。当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时,就开始不断地干预流域生态阀值,生态系统指标呈线性或非线性变化。当其变化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之内时,流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平衡;而当超过生态阀值时,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失调、危机甚至走向崩溃;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因此,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实质是根据流域生态阀值规定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的程度。 流域生态阀值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是流域生态系统固有的、维持其保持自我平衡的自然数值。对于流域生态阀值的研究,是自然科学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改造,并产生了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等环境问题,而要求人类立法对其予以保护时,才使得这个自然数值与社会科学中的环境法学理论基础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它向环境保护法学提出了:在法学制度研究和立法实践中,对于人类权利的配置必须考量它的承受能力;权力或权利与职责或义务的配置必须以它为基础形成相互制衡的状态。遵循它即是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系统的平衡和稳态。 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阀值为根据,具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地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狠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2]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记叙,生态系统具有六条规律: (1)物物相关规律。这是指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部分,必然会对其它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相生相克规律。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的,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使整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引进一个生物外来物种或者消灭一个当地物种,都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态后果。 (3)能流物复规律。这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会逸散出去,而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不断地循环,尤其是那些生物难以降解和不可降解的物质,还会通过生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发生富集,从而对生物产生严重危害。 (4)负载定额规律。这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是有极限的,只能承载一定的生物量和承纳一定的污染物。当生态系统供养的生物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它就会萎缩,乃至最终解体;当向生态系统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污染;当对生态系统施加的外界冲击的周期短于它的自我恢复周期时,生态系统也将因不能自我恢复而被破坏。 (5)协调稳定规律。这是指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种多样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平衡才不易被破坏。 (6)时空有宜规律。这是指在每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3]以流域生态阀值为根据,遵循六条生态规律的流域开发和利用行为,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周期性实现平衡;否则将会打破生态平衡,导致生态恶化。譬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就发生过因上游农业开发用水和水利建设不当导致下游河水干枯和胡杨林死亡,进而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为荒漠生态系统。 二、公民生态环境权 公民生态环境权来源于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根据来源公民的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生存权是生命权和生命延续权的统一。在生存权中,生命延续权是首要的,因为人只有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有尊严地活着。生命延续权即人作为人应当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保障”。[4]尽管生存权和发展权同属基本人权范畴,并为现代各国宪法予以保障。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在这一矛盾体中,生存权既保障公民物质需求以维持其生命形态的权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在生存权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权。尽管它们是一对矛盾体,但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二者成为统一体,而与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一对矛盾体。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一节可以看出,最初这一对矛盾体中,生存权占居矛盾主要方面;而后是发展权。而在当代生态环境权逐步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其原因在于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对于生态环境权的侵害已经达到了威胁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程度。而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自然生态系统。公民为求生存、在生存权得以保障条件下再求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不断的与人类对其开发和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和破坏不断抗争。流域生态阀值和流域生态系统规律是保护其免受污染和破坏的根据,是制约人类开发和利用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硬性规定,上升为立法就是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边界,形成公民生态环境权。这种边界是人类在反思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过程中、通过立法在制度安排中予以规定的。不论公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根据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规范授权、特许从事工业生产,在行使其生存权、经济发展权时,必须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内进行,否则将会破坏或污染流域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甚至生态危机出现。流域内相关利益主体依据其权利主张享有个体利益,但是因为流域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存在,这种个体利益不得违反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公民生态环境权。流域生态阀值,一方面是行使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上限;另一方面是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下限。立法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开发利用自然界生态系统设定可为、可不为、禁止为等行为模式,来保障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和约束。#p#分页标题#e# 公民权,是法律保障公民个体自由的表现方式。公民可以依照自己意志行使公民权,实现其个体自由。但主体自由应以不妨害他人自由为前提。公民在追求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时,不能妨害其它公民的生态环境权。同样,公民追求生态环境权亦不能妨害其它公民追求生存权。而经济发展权,在价值位阶上则是较生存权和生态环境权次之的权利,立法可以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限制经济发展权。只有在此基础上设计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的权利体系,才能实现流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存权具有与生俱来的属性,但公民追求生存权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虽然这是其追求生存权的自由,但公民行使此自由时应该以不妨害其它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前提。因此,公民破坏生态系统行为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律所禁止和限制。但这种限制不宜过度,否则将影响公民生存权的保护。譬如,国家通过立法设定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制度但同时不设置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一项剥夺当地居民生存权利的行为。即使非要剥夺此项权利也必须有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行使替代性功能。对于公民经济发展权保护的制度设计,以实现生态系统最小限度的污染和破坏为最佳目标,以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 三、公民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 对于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制度安排,立法不可偏执一端。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的环境保护法律基础理论,体现在立法中必然导致对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约,导致立法从保护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而牺牲环境权的极端,走向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而牺牲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另一极端。既要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又要实现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有序行使,是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条件。而其根据,就是开发和利用必须保持生态系统承受的作用力在流域生态阀值之内。惟此方可实现权利的均衡配置,制度也才有深厚的实践土壤。以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为主导、打破流域生态阀值的开发和利用模式必然导致对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严重侵犯。不注重公民生态环境权、仅保障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度设计,长期来看,必然因失去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而削弱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据调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玛多县,由于受气候变暧、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县草场严重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严重下降,土地沙漠化极为严重,致使黄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鄂陵湖湖口处断流,并导致建成不久试运行发电的黄河源水电站因库容不足而于2004年1月8日被迫停产,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5]尊重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是解决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譬如,内蒙古清水河县治理水土流失依靠当地资源解决温饱问题即为例证。[6]生态阀值决定生态系统状况,进而决定依赖生态系统生存的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实现程度。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之间的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安排,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研究论文4篇
第一篇
一、规范环境保护产业市场
我国环保产业真正发展实施的时间并不长,因而环保产业市场并不成熟甚至呈现出混乱状态,这已经成为影响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尽快推出针对环保产业市场通用的专门规则、技术规范、产业标准、职业资格等详细条文,以逐步推进环保产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环保部门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贯彻落实监督管理职能,和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查出环保产业市场中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
另外,应提高对环境设施建设市场的重视度,将其作为环保产业的重点管理对象,尤其涉及到重点专业技术内容,如噪声振动控制、城镇污水治理等应制定专门的法规,确保环境市场能够规范运行。
二、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能力
现阶段,环保理念的逐步普及使得环保部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环保部门在实际运作中仍然以事后管理为主,事前监测、主动预防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也没有利用其和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以及当地企业间的密切关系,来推动环保产业的不断进步。为了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环保部门应和其他部门组织联合起来,共同推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的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强对环保设施建设的监督力度,也可以充分发动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还可以利用其在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以及当地企业的枢纽地位,成立一个由上述三方代表组成的机构,不仅能够使环保产业信息更好的上传下达,也有利于多方机制的互相监督,减少漏洞的出现;应对环保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规范化制定,并实施重大设备专项攻关计划,以利用引导、组织和协调功能,为计划实施做好人力和物力的准备;技术创新也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环保部门应该联合企业骨干,利用政策资源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制定和落实环保产业的创新计划;环保部门具有指导和卸掉地区环境问题的权利,因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环境保护的一个中长期规划,确保环保产业能够按照这个规划逐步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当前我国情况应将产业结构调整放入到规划中,逐步淘汰出高污染企业。
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陈旧观念,采取能源技术创新,推进能源制度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助于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实践,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共识,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二、低碳经济下煤制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加强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
当前,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这样才能有力推进我国的新能源战略。煤制油要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清洁煤技术的道路。
(2)加强高能耗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煤炭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此种格局下,要发展煤制油低碳经济,就要在做深、做精、做细、做大能源化工产业上下功夫,提高化石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生态环境倒逼生产力发展机制探究
摘要:当前诸多生态危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严重挑战我们的生态环境,致使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生态系统退化、气候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这逼迫我国既要重视生产力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就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倒逼生产力发展机制进行探讨,其中加强生物资产核算和监督管理机制成为本文的创新点。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机制
一、引言
当前诸多生态危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生物种类减少、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受损等都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我国而言,国家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并且确立了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但实际情况却是,气候变化严重挑战我们的生态环境,致使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生态系统退化、气候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气候变化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引起的,二是人为引起的。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价格相对降低等都会影响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目前,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对我国而言,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对草原畜牧业、渔业都是不利的。
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产力三者关系
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即是生产力。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气候变化是统计意义上概念,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的关系,气候变化的幅度表现在离差大小上,离差越大,表明气候变化越大。各种生态关系构成的环境即是生态环境,“生态”偏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林霖(2016)指出,“从气候问题的本质开看,气候问题是发展问题,而生态文明正是对发展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作为生态环境中起着基本作用的气候环境,其改善程度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意味着正确应对气候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同时,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论述正确表达了生态环境与生存力之间的关系,这表明,生态环境具有生产力的特征,是生产力的应有之义。龚万达,刘祖云(2015)指出,“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性分析,完全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而不顾自然资源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这意味着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这说明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总之,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倒逼生产力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使我国经济呈良性循环发展。
三、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倒逼生产力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