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教学教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物教学改革转变浅谈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以来,从传统的生物课堂到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的不断转变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的角色转变,成长转变,自我需求转变,都慢慢变得清晰,尤其在最近我校进行的教学规范改革中,笔者更多体会到了这种转变力量的强大.
一、教案书写的转变
刚刚做教师的时候,对教学过程的处理,很大一部分是从别人的课堂上,或者从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中照搬教学内容来达成教学目标,教案则大多数照搬资料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来书写.可是在进行深入思考后发现,必须要结合自己每届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新课程理念来好好思考高中的生物课堂.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对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不再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而是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实践过程中设计教案的时必须注意准确使用行为动词,经过对新课标的研究学习后,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教学目标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2)教学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3)教学目标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4)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层次要规定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达成程度.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性内容的选取应当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重点.”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则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要求,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高中生物新课程更加突出了“核心概念”的教学地位.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学会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学与学习中的要点,学会区别概念、掌握概念,并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比较概念的内在联系,最终达成核心概念.确定了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后,从而设计一两个学生活动来突破重难点知识.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教学单元设计
摘要: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前达成课程能力指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研究拟订的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是学生单元学习活动历程的方案。本文就个人对高职成果导向课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的单元教学设计谈了设计要点及体会。
关键词:动物微生物;单元设计;要点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前达成课程能力指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研究拟订的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是学生单元学习活动历程的方案,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预期学习成果。下面就作者对高职成果导向课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的单元教学设计谈谈设计要点及体会。
1 单元教学设计结构
其基本项目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类型、单元名称、学生学习条件分析、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能力指标、教学目标、课前准备、单元活动历程、学习评量、课后作业及教学后记。
2 单元教学设计遵循要点
在遵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引导问题、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量方法及活动历程等方面有所侧重。体现工作性。引导问题均从生产实际中和时事中取材,八个学习单元的引导问题均为兽医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为切入点即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贴进生产实际;评量方式跳出传统方法转向检验工作方案设计和动手操作,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知识内涵架构完整和学生能力支架的完整。设计中将知识与技能结合,并保证知识内涵架构完整。各学习单元均是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将新知识和新技能巧妙的融入到教师设计的具体任务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强化小组讨论、实操及成果,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历程设计上更多的设置以问题为核心的活动历程,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改变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多设置学生实操和实作,让学生在实作中体验,并将自己的行动与结果联系起来,强调规范操作,强化正确经验。体现方法性和法则性。在教法和学法上,根据课程单元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配备等情况等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且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明确奖励机制,规范教学秩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培训方法和步骤
第一、二阶段培训过程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步记录,并即时反馈及点评.训练步骤如下:
(1)选配培训场地及设备选用一间普通教室做为教学训练场地.另配摄像机一台,三角架一个,彩色监视器一台,用于训练过程的拍摄和播放.
(2)确定训练目标向参训学生说明训练目的、方法及内容.
(3)观摩学习观看不同类型优秀课的影像资料,播放历届学生精彩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教学实况录像,并做适当点评.
(4)编写教案试讲前,每位学生根据训练计划选取一小段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
(5)模拟训练按照顺序,实习生依次上台试讲,其余学生模拟中学生在台下听讲,并与“教师”互动.指导教师将“教学”全过程拍摄下来.
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建构
一、课前多元思考,弹性预设
预设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接受能力,思考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想出不同应对策略等。多元思考后,弹性设计,做到“定体无,大体有,随学变,因学改”。即设计大体轮廓,简化教学环节,制订多个“学案”或教案。因为课堂教学有了更多不确定空间,教师就不能直接照搬教案,而需要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根据教学气氛变化、实际进度及时而灵活地变动与调整教学方案,捕捉教育资源与契机,形成教学新生长点,为动态生成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更充实的知识,打造潜力勃发、生动活跃的课堂新局面。如某一问题本来是学生独立思索的,但学生却陷入思维困境,此时教师微调预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或者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思维,建构生成课堂。
二、课堂多向互动,智慧生成
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偏重“讲授”,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对话,这就制约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阻碍了智慧火花的生成。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双主体,更是鲜明的生命个体,特别是学生,他们会有不同观点看法、理解与认识,在不同学习环境与氛围下,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变化、思维方向、心态波动,而这些变化可能就蕴涵着丰富的生成性资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讲授点拨,还需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对话,产生思维碰撞与交锋,让课堂变为活跃思维、交流发展、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自由天地。
一方面,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设情境,组织课堂讨论、交流合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没有畏惧感、紧张感,更大胆地质疑,更主动地发言表达。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聆听学生们的声音,善于捕捉无法预见、转瞬即逝的生成信息,如学生的突然插嘴表达不同观点或课堂突发事件等,巧妙应答与应对,有效调控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将一些“错误”、“意外”、“尴尬”的情况灵活地转变为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灵动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变为动态生成、开放多变的系统,而不是直接否定或视而不见,扼杀学生创造思维,制约生物课堂的生成性、丰富性。如教学“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时,课堂上突然窜出一只老鼠,几个女生大声叫起来,其他学生也开始议论纷纷,课堂秩序被打乱了。此时,教师灵机一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鼠是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生活的?是否能结合种群的特点来探究怎样减少学校老鼠的种群密度,想出有效的灭鼠方法等。这样,将学生注意力再次回归课堂,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智慧生成。
三、课后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进行课后反思,分析教学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本原因,找出教学的不足,也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若要真正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则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叶澜教授认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未经过反思而得的经验是狭隘的,较为肤浅,倘若进行不断反思,则会发现不足,深入探究对策,促进经验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营造动态生成课堂,教师需要进行反思性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发现问题,灵活调整,积累经验,促进成长。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摘要】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成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因此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现状十分重要,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提高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都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的能力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科知识理论等,涉及到许多学科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一线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教学设计知识的需求程度,希望能够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供现实依据和有益建议。
一、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未突出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的核心地位。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教学过程设计既要灵活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对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又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反映、设计教学的诸多细节。有部分教师直接照抄或部分照抄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岂不知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学生,根据课时预设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清晰,如果教师只是照抄参考书,那么,设置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就可能是不可达到的或是难以达到,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也不可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教学反馈,也失去了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指导地位。
高中生物课程设计利与弊
摘要:
高中生物课程设计就是指生物课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就其需求来分析高中生物需要什么样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设计高中生物课程,对于高中生物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评估,以及对于高中生物课程制度化的建立及实施。同时,对于高中生物课程设计后实施情况的利与弊进行实时分析,对于其中有利的加以保持与继续发扬,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程设计;区域性知识
高中生物对于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学好生物?如何科学地学习生物?如何有效地学习生物都是学生面临的难题!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高中生物课程,让该课程更加有活力、有动力,更有效率。
一、科学地对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需求分析
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前,教师要确定自己设计该课程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寻找一种可以在全县市、全省或是全国范围内可以推行的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生物在整个领域的重要性,还是单纯地区分出教与学的利与弊,就分析生物的课程设计来论证教学的重要性及与学生认真学习的关联性……不管是哪种目的,都要为课程本身的设计服务。
高中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教育也要紧跟时展,不断改革。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根据本次研究,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可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低效高中生物课堂产生的原因
1.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力度不够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概只有63.95%的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课程进行了调整,还有一部分是稍作调整,甚至还有少量教师对旧教案完全没做调整,这是导致低效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中生物教学存在一个教师带几个班的情况,使得老师的教课任务也相对繁重,对待每个班都是相同的教学方式,也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合适的调整,这就导致了高中生物课堂的低效性。
2.三维目标存在偏差,可操作性不够
根据调查发现只有17.44%的教师能基于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教案,其余大多都正在寻觅中,大多老师对重点、难点都掌握得较好并且能够很好的教给学生,但部分教师三维目标存在偏差,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教育而忽略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还坚持自己绝对权威的地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课堂评价策略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中教学愈来愈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落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水平是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从实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性出发,对实验教学评价的实际应用策略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高中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高效地实施物理实验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物理实验水平。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实施策略;总结
一、高中物理实验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关键课程,一线教师应将更多的教学重心放在实验教学上。实验课堂相比普通课堂不同的是,作为基础课程,实验课堂更注重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在基础理论扎实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操作将所学的知识做一次巩固并能够举一反三,以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但当前高中物理实验课堂存在实验多、课时少、知识量大等普遍性的教学难题,教师完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大力开发和建立实验教学评价是保障高中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实施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
1.设定评价指标。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是评判学生物理实验水平的参考依据,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课堂不能一味的关注知识理论,应该将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以“实验技能为主、基础知识为辅”来构建评价体系。统一化的教师评价标准,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快速准确的评判学生学习状态,同时设定评价指标也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突破自身学习局限。因此设定标准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推动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2.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互动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调查表或家校网络平台,对教师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提建设性意见、提出课堂疑惑等教学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客观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再通过细节优化调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节奏。评价反馈机制不仅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有效渠道,还是学生与教师教学交流的高效平台,只有建立起互动、互助、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才能高效落实教学评价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