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资源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地资源生态防护对策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土地,而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污染甚至是浪费。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难以利用,这样就导致了后备土地资源的不足,如果可利用土地资源又遭到严重污染,那么我国的土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严重下降,所以加强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势在必行。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断的土地开发使得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以及地理减退等,而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速度却非常慢,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分布在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比例是不合理的,这样不仅导致了用地总量的失控,更导致了结构失衡,有限的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地配置,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在农村,非农业建设日益增多,宅基地也有超标现象,再加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合理,导致耕地数量的急剧减少。即使有土地整理复垦补充开发耕地,但是这远远不及占用的数量。 4)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工业、交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河流、农田,除此之外,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积在地面上,对土壤和水体都间接地产生了污染;农业方面,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食物污染更会侵入人体。 2土地开发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原因 2.1经济因素 环境和资源被人类活动作用之后就会导致土地的利用形式发生变化,比如我国华北北部、东北以及西北等地,放牧过度并且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严重;而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导致了建设用地增长,耕地数量减少。由此可见,引发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对资源的单纯消耗,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土地生态的恶化,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2法律因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土地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起来考虑,当然也有分离的,但是分离后就容易导致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矛盾。所以,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并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借助一些政策措施和法律,只有将各方的利益都规范清楚,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土地的开发利用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2.3价值取向因素 生态危机不仅和技术有关,和社会文化也有关系,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造,关键在于人们拥有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有人类价值观从功利主义向自然和谐发展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生态价值。 3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的对策 人类的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而土地的生态价值,就是环境中无形功能性的服务价值,例如森林具有生产有机物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这些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蕴含的生态价值巨大,但是在现实中却缺乏这一价值实现的保证,甚至导致天然的生态价值沦为企业财产,如果这些生态价值一直被无偿使用,就会导致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大量的减少,提供服务的功能也将大幅度减少,所以一定要有效合理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1)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将资源密集型向集约型发展,集中布局,让技术结构升级;除此之外,要正确地引导城市化进程,让土地的集约度提高,提高利用水平,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例如可以使用“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的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外延发展。 2)对土地使用方式加强管理。保护耕地的数量,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国策,但是由于偏重对耕地数量的保护,一般来说,开垦新土地都没有规范的质量标准要求,所以对生态环境保护不会做得很到位。其次,一定要严把用地审批关,不能为了“形象工程”违规违法用地,对于重点地区和城市以及项目组织要检查分析,加强建设用地的批后管理,将用地备案和批后的核查制度落实到位。另外,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也非常重要。如果要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等一些标准和制度时,就需要组织听证,使国土资源保护依法进行,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管理。 3)加强土地资源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维持和稳定粮食数量以及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使得土地的生产力提高,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除此之外,还要发展生态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加强保护,将土壤的污染降到最低。
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策略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
生态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存在和实施的意义,而经济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实施的动力,只有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才会产生社会效益。这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涵盖了林业建设发展的全方位,是实现森林保护的基础。只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才能让社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森林保护必须以林业工程建设为标志,必须从林业建设与管理上看到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与决心,并上下齐心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屏障
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只有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才能让其资源发挥其生态价值。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总是破坏森林资源,无疑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高效的林业产业,是将林业从林木的种植、管护、砍伐形成一体的产业结构,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林业产业发展成型、有序,让林农从产业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经济利益,才不会对森林资源起破坏的念头。林农如果忙于林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建设,也就无暇顾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当林业产业为林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时,林农也就不会想到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来增加收入。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适宜的一种途径。林业产业建设是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且富有活力的。其林业类型涵盖种植业、木材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种,而其经济效益虽然是由“林业”来带动,但最终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来实现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高效的林业产业结构是富有活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虽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就保护森林资源这方面来说,加快高效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是为保护森林资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转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分类施策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资源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其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林木的砍伐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森林进行砍伐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无论是公有制,还是林农私有,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长与种植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为第一目标的。这些林地虽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达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虫害的侵袭下,发生死亡,可以实施砍伐,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查,掌握情况,最终做出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的批示。对不同森林资源实行分类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一种表现,是辩证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林业性质,做出不同的决策,才能让整个森林的保护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进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
湖洲资源生态开发形式浅析
作者:贺建林 李永平 周文奇 单位: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O前言
洞庭湖区的湖洲,其上由于“成本外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人们主观上希望全面开发利用湖洲资源,但这势必导致洞庭湖区生态问题严重11闷。因此,如何根治洞庭湖的水患、血吸虫病和如何开发利用湖区丰富的湖洲资源13一s],是湖南省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难题。基于此,研究湖洲资源的生态开发模式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湖洲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洞庭湖区的湖洲资源
1994年底,湖区有湖洲面积2.26xl05hm2,且以每年平均4.5xl03hm2的速度扩展。湖区湖洲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3.16%;全氮含量为0.巧叭产0.25%;速效氮含量0.13叭g,速效磷0.lg/kg、速效钾0.05叭g、o.lg/kg,PH值为7一8。另据统计,生活在洞庭湖区湖洲上的植物有280多种,其中有181种为可利用牧草;鱼类114种,龟、鳖、蟹、蛇、野鸡、野鸭、野兔等动物数十种。
2洞庭湖区湖洲资源生态开发的模式
目前,洞庭湖区湖洲资源的生态开发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60年代以来,湖洲资源的开发利用作过许多尝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意识到必须走生态开发的道路。其生态开发的根本是解决防洪需要保护湖区生态平衡和灭螺。据此和在沉江市三大国营芦苇场生态开发的调查,可将湖区湖洲资源的生态开发归结为以下4个模式。
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审视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1.1 评价目的与评价方法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和旅游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评价的目的就在于确定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估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在旅游地开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旅游地的性质,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最终实现地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旅游资源评价关系到旅游资源开发程序、规模和方向,是进行旅游区划和规划的前提[1],而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定性评价可以直观地反映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但具有主观性;定量评价较为科学合理,但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地评价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不同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项目层(或方案层)等构成的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将系统分析归结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2]。而层次分析法的关键还是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即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维度。评价指标的构建是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关键。根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价值、景点模式和旅游条件等3项评价综合层。其中,资源价值分为观赏特性、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3项评价项目层;景点模式分为景点组合、环境容量等2项评价项目层;旅游条件分为交通通信、饮食、旅游商品、导游服务、人员素质等5项评价项目层。一些评价项目层又分出一些评价因子层,见图1。这样,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就由3个评价综合层、10个项目层和11个因子层所组成。与评价指标相关的就是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强调的是从•562•哪些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而评价标准注重的是在各项指标上生态旅游资源应该达到的水平。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见表1。 2 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2.1 评价原理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需构造判断矩阵,即在各层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以获得指标重要性评价的矩阵。一般而言,CR值越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评价结果也越客观公正;如果CR≤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此时的评价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2.2 评价结果通过专家意见法,各层级指标两两比较获得的判断矩阵如下(指标重要性赋值参考见表3):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以及评价原理,可计算得到各个层次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为:10:0.199→0.037根据上述结果计算最大特征值,并根据式(4)进行一致性检验,所有CR均小于0.1,因此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具有合理性。于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可表述为根据评价模型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各项指标的评分可以计算得到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为A=90.853,属于一级,即世界级。即武陵源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且生态旅游资源的级别很高,适合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 3 结语 生态旅游作为新型、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对武陵源乃至张家界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良好条件。“世界级”要求武陵源生态旅游的建设具有高层次、高质量的定位,否则就会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不配套、不协调,从而引起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目前武陵源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生态旅游形态发展严重不足等问题[4-6],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形态。因此,武陵源必须即时转变发展思路、提升定位,制订与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相适应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真正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从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值可以看出,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处在世界级的中等位置,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若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旅游条件等持续恶化,则会降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价值,从而脱离“世界级”行列。因此,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和良好旅游环境的塑造,从而为武陵源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进展途径
随着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低碳环保也不再流于一种形式。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趋于一种文化、一种经济。水资源作为自然母体资源,它的科学发展与以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与此同时,水资源危机却日益凸显,水资源科学发展也将是决定鄂西生态圈成败的关键。 1农村水资源在鄂西生态圈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鄂西生态圈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东西二、三级阶梯衔接带、我国中东部地区南北生态屏障与东西向长江生态走廊的接合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1水资源的战略作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它是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在鄂西地区,农业用水在用水总量中比例最大,它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林牧渔业用水、人畜生活用水以及农村工副业用水等。青山绿水更是鄂西生态圈的最大亮点,可以说,没有水就谈不上发展,就谈不上鄂西生态圈建设。在鄂西生态圈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水资源的科学发展。 1.2农村水资源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水是自然环境最为普遍、最为活跃的物质,水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者,许许多多优美的自然风景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同时水域还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水经过开发具备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即具有了旅游资源的意义。良好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成就,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增添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造就了新的旅游时尚,催生了新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方式。因此,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有利于鄂西生态圈旅游业的发展[1]。 1.3人水和谐战略是建设鄂西生态圈的关键 鄂西生态圈文化厚重、旅游资源独特,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旅游胜地,既具有悠久的荆楚文化,又拥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圈域内拥有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3处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等现代工程建设奇观。遵循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原则,以水为主线,把荆楚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效融为一体,培育彰显鄂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将有助于把鄂西生态圈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和战略支点,是建设鄂西生态圈的关键所在[2]。 2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饮用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鄂西生态圈地理结构和居住点分散是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实施的一大难点。农村饮用水困难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寨分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畜饮用水多采用地面及地下水和降水。这些因素使得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管网延伸遭遇困难,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耗时耗力,同时,一些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地表水产生破坏和影响。对于居住较分散和居住地点地势较高的农户,仍是以蓄水池或各类水窖的形式储备饮用水,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农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各地区的降雨量差异很大,因而水的供给量得不到保证。雨季时有足够的水源,但是一旦到了干旱季节,又将面临缺水的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条件恶化。地表植被的涵蓄水能力减弱,使泉水出露时间缩短甚至枯竭,本来缺水的地区愈发贫水。 2.2鄂西生态圈水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就立法而言,鄂西生态圈地方性法规包括执行上位法和地方法规,但是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在水资源发展问题上更是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很难应变社会条件的变化。受部门或地方利益影响,一些地区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由于法规不健全,鄂西生态圈水资源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协调机制还不完善。虽然不同部门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交叉重叠,不但增加了工作量,不利于减员增效,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推诿现象,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而现有的农村水资源管理主要通过水利行政管理部门单方面的管理行为来实现,监督乏力、水资源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这也是水事纠纷不断、水利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3缺乏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 当前鄂西生态圈节水发展趋于多元化,既包含管理方面的节水,又涵盖工程节水和依靠科技节水等。一方面很多地方农村水资源极其缺乏,农业用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节水激励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农田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约有50%的水被浪费[3]。农村水资源利用率低,势必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灌溉水量的损失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渠道(管道)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二是渠系水—土壤水—作物经济产量间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因此一方面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4]。 2.4地下水开采过度与水环境污染并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而且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鄂西地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粪尿等污染物绝大多数没有处理[5]。在鄂西地区广大农村,由于地表水资源水质恶化和水量短缺,已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地下水。近几十年来鄂西地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地下水的开采过度。目前,很多地方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枯竭、耕地退化等诸多环境问题。#p#分页标题#e# 2.5人们生态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以及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水污染。同时将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的有机废水、人畜生活污水以及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乡镇企业的废水等排入附近的江、河、湖等水域,导致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水质恶化,已严重危及鄂西生态圈的建设。鄂西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少数地区仍然存在损害水资源和环境的现象,少数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恶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鄂西生态圈的发展。 3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科学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建设 虚拟水战略是解决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有效办法。虚拟水理论为水资源安全、水资源配置以及传统的开源、节流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即通过实物贸易的形式,购进该区所需要的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完成跨空间的水资源调配。首先,增加水消费指标。评价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消费时,通常以生活、农业、工业用水之和作为主要表征指标,忽视了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水的利用及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影响。相比之下,水足迹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真实需求和占用情况。其次,加强水资源的统筹调配,做到真正解决鄂西生态圈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优化配置水资源,在兼顾生态环境和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并合理开发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控开发,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6]。 3.2依法治水,建立权责明确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法的滞后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地下水的保护,公众参与农村水资源管理的资格获取,节水农业建设等内容的缺失等,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健全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大水资源管理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水行政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依法治水,最终实现农村水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7]。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是依法治水的基础,同时为农村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也是水资源调配、节约、保护等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方向。将现有水资源管理部门统筹起来,建立统一的农村水资源管理机构,把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效结合起来[8],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申请报告的审批制度;通过用水者协会、节水志愿者组织等,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新闻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宣传优势,积极宣传生态旅游,加强舆论监督。 3.3优化制度,建立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 政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完善的政策激励措施有利于调动鄂西生态圈干部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节水将是缓解我国农村水资源压力的惟一出路,节水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等[9]。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通过评比奖励模范节水用户来提高大多数农民的节水意识;鼓励用户参与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大灌区节水改造步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激励的同时,增加一些必要的惩罚措施,从而有效防止用户对水的浪费,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节水、爱水、保水活动中来。适时引导水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全方位节水的目的,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科学利用。 3.4采用污水处理工艺,寻找新的可用水资源 污水是必然存在的,通过环境生态工程使污水资源化而获得再生水源,用于扩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局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污水处理的目标就是将污水再回收利用,防止乱排乱放。污水处理有许多成熟的技术,有以土地处理为主的治理技术,如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的沙滤处理系统、湿地系统等;还有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系统、集中型污水处理厌氧-好氧工艺[10]。根据鄂西生态圈的现状,各级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采取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既能解决污水交叉污染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为解决地下水开采过度问题,寻找新的可用水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开发和利用天空水资源,天空水总量虽少,但循环很快,也就是说,天空水总量远远超过地表水的总量,其可利用量之大也是地表水无法超越的。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天空水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3.5加强水权理论研究,重视节水爱水保水教育 一个完善的流域水权制度的建立,将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新的思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11]。因此,应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大水权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对水权概念统一认识,明晰水权概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部分群众用水浪费的不良行为,应结合“节水日”和“节水周”,在农村广泛开展计划用水、管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教育,加强节水和用水管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转变公民用水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观念,把节水转化成群众的自觉行动[12]。广泛宣传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培养企业和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全民水环境保护意识。 4小结 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的科学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促关系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的基础之上。同样,只有将水资源科学发展、公民权益保护、区域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协调起来,才能最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彰显其意义。#p#分页标题#e#
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战略
作者:石勇 单位:安徽省宿松县长铺国土资源管理所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土地,而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污染甚至是浪费。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难以利用,这样就导致了后备土地资源的不足,如果可利用土地资源又遭到严重污染,那么我国的土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严重下降,所以加强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势在必行。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断的土地开发使得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以及地理减退等,而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速度却非常慢,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分布在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比例是不合理的,这样不仅导致了用地总量的失控,更导致了结构失衡,有限的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地配置,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在农村,非农业建设日益增多,宅基地也有超标现象,再加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合理,导致耕地数量的急剧减少。即使有土地整理复垦补充开发耕地,但是这远远不及占用的数量。
(4)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工业、交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河流、农田,除此之外,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积在地面上,对土壤和水体都间接地产生了污染;农业方面,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食物污染更会侵入人体。
生态水利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思考
摘要:随着绿色农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配置早已发展成当代绿色农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态理念及绿色理念,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提升生产效率。以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为核心切入点,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积极应用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并针对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
0引言
所谓的绿色农业,就是指对当代化学生产技术及生产装备进行合理应用,以此增加农产品安全性,助力农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在发展绿色农业之际,应牢牢遵循相关原则。现阶段,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早已成为相关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研究焦点,应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以便为日后合理配置绿色农业水资源做好铺垫。
1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清晰的生态服务目标,生态服务功能也相对显著。相比传统农业而言,绿色农业是新兴产业模式,对生态与资源的关注度更高一些。在这种状况下,生态水利工程势必会为绿色农业提供充分服务。通过配置水资源,促使绿色农业与生态水利工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此外,高度关注生态与资源安全,也促使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的可行性有所增加。发展绿色农业,首要前提就是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然而,在配置水资源时,应严格遵循节约、高效等原则。由此,可以发现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有一定价值,可行性不容小觑。
2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意义
林地资源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
1自然概况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44°40′~46°46′,东经115°10′~120°07′。全旗土地总面积4254033hm2。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由1500m逐渐下降到830m。境内地势开阔坦荡、起伏平缓、切割轻微。地貌类型以波状高平原为主,东部边缘为大兴安岭中、低山山地,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乌拉盖盆地。土壤由东北至西南依次为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栗钙土中嵌有大范围带状沙质土,其中部分地段已沙化为流动、半流动沙丘。栗钙土主要分布在满都宝力格镇,风沙土主要分布在萨麦苏木、额吉淖尔镇、嘎达布奇镇、道特淖尔镇和呼热图淖尔苏木,灰色森林土、黑钙土主要分布在宝格达山林场境内。东乌珠穆沁旗是草甸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地带,植物种类多,贝加尔针茅、羊草、线叶菊、隐子草、冷蒿等草本植物较为普遍,灌木树种有红砂、小叶锦鸡儿、山杏、杨柴、沙柳等,乔木树种有白桦、山杨、兴安落叶松、榆树、杨树等。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东西跨度较大,气候特点不尽相同,东部的中低山区属于森林气候特征,年降水量较多,年日照时数少,无霜期短、蒸发量小。西部地区则相反。由于地处大兴安岭西麓的中低山丘陵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东北部山区的降水量高达600mm,是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区,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减至210mm。 2林地资源 全旗林地保有量459763.5h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0.81%。森林覆盖率3.1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0.52%,灌木林地覆盖率2.60%。林地资源是林业发展和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草原生态保护和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东乌珠穆沁旗无立木林地面积17930.3hm2,占全旗林地面积的3.90%;宜林地面积288083.4hm2,占62.66%,林业发展储备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较为广阔的林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森林保有量132828.3hm2;有林地面积22353.6hm2,占全旗林地面积的486%;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110474.7hm2,占24.03%;疏林地面积240.6hm2,占0.05%;未成林地面积6968.5hm2,占1.52%;苗圃地面积73.7hm2,占0.02%;辅助林业生产用地面积13638.7hm2,占2.97%;林地生产率73.13m3/hm2。 3森林资源质量 3.1自然度 按照现实森林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或次生森林类型位于演替中阶段。天然林按自然度等级划分,Ⅱ级自然度面积126826.3hm2,占天然林面积的100.00%;Ⅲ级自然度面积仅0.7hm2。说明现实森林类型大部分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尚有一定的差异,次生森林类型位于演替的中期阶段,可以向Ⅰ级自然度的原始顶极群落森林类型发展。 3.2群落结构 全旗乔木林群落结构划分为两类,其中,完整结构面积14585.3hm2,占乔木林面积的65.25%;较完整结构面积7767.1hm2,占34.75%,具有较理想的森林群落结构特点。 3.3林木健康状况 森林资源质量按健康状况分析主要处于中健康状况,面积99240.3hm2,占74.58%;处于健康状况的面积33712.7hm2,占25.33%;处于不健康状况的面积114.7hm2,占0.09%。说明林木健康状况大部分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待于通过森林防护措施提高林木健康水平。 3.4森林灾害调查 林木所发生的森林灾害类型主要有虫害和旱灾,其中:虫害面积70.7hm2,占森林灾害面积的10.76%;旱灾面积586.1hm2,占89.24%。 4林地资源对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东乌珠穆沁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生态区位等级、林业生产条件、资源分布情况、林地生产力状况等,按照主导功能和利用方向,将林地划分为地域上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生态功能分区。东乌珠穆沁旗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水源涵养林区和锡林郭勒高平原牧防林区两个生态功能分区,针对各功能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和林地保护利用发展方向。 4.1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水源涵养林区 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水源涵养林区在地域上包括东乌旗宝格达山林场、乌拉盖管理区、呼热图苏木。本区地处大兴安岭南端,其森林草原植被构成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在我国北方具有最好的代表性,该地区是以中山为主,平均海拔1000~1500m,总面积2262037hm2,沙化土地面积60615hm2,其中:流动沙地面积2605hm2,半固定沙地面积6122hm2,固定沙地面积51888hm2。本区域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也是锡盟天然次生林的主要分布区。多年来,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舍饲禁牧工程,林业生态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本区域全面推进“两项基本制度”,即草畜平衡制度和休牧、禁牧、轮牧制度,森林草原生态总体上得到改善,森林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状况,林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科学化转变,森林资源实现面积、蓄积“双增长”,湿地保护、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功能得到加强,有效涵养了乌拉盖水系,为大范围草原生态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4680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330hm2,封山育林面积5815hm2,退耕还林面积6535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09%。营造林面积超过了前50a总和,林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p#分页标题#e# 通过实施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为主,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抚育更新、低产林改造和建设保护区等措施,有利的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本区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森林草原过度带之一,是大兴安岭南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南的山地森林和森林草原是乌拉盖河及东、西乌旗草原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区域生态系统呈现出森林、草原、湿地等类型,其结构和组成均较复杂、多样,由于地处交错带其物种过度带的边缘,效益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区域存在问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本区域地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是锡盟营林造林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分布有大量宜林地,但人工林发展相对滞后,现有的森林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区域生态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地生产力不高,区域森林资源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林种、树种单一,地处内陆,降雨量少,风沙危害大,无霜期短,造成林木生长量小,又处于交通不便地区,劳力缺乏,更新复壮不及时,林分质量有待提高。林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地处森林与草原过度地带,周边牧户聚集,牲畜繁多,禁牧问题已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同时,由于林分单一,林下灌丛密布,防火、防病虫害问题也十分突出,“一禁两防”(禁牧、防火、防病虫害)是本区域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分析:地处锡林郭勒草原与大兴安岭南麓交汇地带,东接大兴安岭,南临燕山北麓,西连阴山山脉,地形地势以高平原和浅山丘陵为主,低山阴坡普遍发育天然次生林,具备林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宜林地资源丰富,地域优势明显。牧民群众对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各界对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参与程度越来越多,区域林业发展的主体明确,多元化结构初步形成,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林种大部分为防护林,划入生态公益林范围;只有少量的商品林满足本区一部分木材需求。非木材资源在本区发展潜力很大,主要是林下的山野菜、药材、食用菌和林副产品等。到2010年年均产量达0.75万t,预计到2020年平均产量可达2万t,2050年平均产量可增加到5.25万t。 4.2锡林郭勒高平原牧防林区 锡林郭勒高平原牧防林区包括东乌旗额吉淖尔苏木、嘎达布其镇、乌里雅斯太镇、萨麦苏木、道特淖尔镇、满都胡宝拉格镇。本区是乌拉盖盆地和额吉淖尔盆地所组成的广阔地带,东部靠近大兴安岭西麓,地势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区内岗丘平缓相间排布,本区总面积4351765hm2,林地面积20171hm2,森林覆盖率0.14%。沙化土地面积65174hm2,流动沙地面积1072hm2,半固定沙地面积5977hm2,固定沙地面积54796hm2,露沙地面积3329hm2。本区是自治区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基地,中外闻名的乌珠穆沁旗大草原的主体,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牧业经济是本区的主体。 本区域地处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属于中纬度的西风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退化草场逐年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本区沙化、荒漠化程度有所加剧。据统计,当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6d增加到20多d,生态的恶化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由于气候连续干旱和超载过牧,草场严重退化沙化,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借助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有利时机,采取综合配套治理措施,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但由于该区域地广人稀,地类复杂,治理速度远远不适于生态建设的需要,林业生产力不发达,需要加大投入,加快治理步伐。 本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温带草原最有代表性的类型,该区域包括草原、林地、沙地、湿地、湖泊等不同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其中草原生态系统是主体,约占总面积的90%以上,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本区地域辽阔,有良好的隐域性地类,适宜发展林业,林业主要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区域生境多样,为林业资源发展和基地建设提供了很大空间,所以本区发展林业的方向是以保护性林业为主,即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因地制宜,结合基本草牧场建设大力发展护牧林。 5林地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 ①严格保护森林。设定全旗森林保有量目标,切实加强对有林地和生态脆弱地区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的保护,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作用。②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强化对征占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征占用林地收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优先用于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的森林植被不得少于因征占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面积,并且不降低林地生产力。③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对于生态重要区域的陡坡牧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的沙化草原,按照国家部署逐步实行退牧还林还草。④对于荒漠化严重地区,针对退化土地特点,符合森林植被恢复条件的,应积极封育恢复、造林绿化、修复生态,多种途径增加林地资源;本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沙化土地的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以封为主,灌草乔、带网片相结合,提高生态防护功能,扩大林地资源面积。⑤对于废弃工矿、废弃的牧户居住地,应加强整治,特别是坡度25°以上的,应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优先用于植树造林。⑥营造林要作为本区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根据土壤、水分、地形等条件,选择适宜林木生长的地段发展饲草料基地防护林建设,对荒漠化、沙化土地要大力营建防风固沙林体系,加快治理步伐。依据草原地类状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封山(沙)育林、育草、保护好现有天然灌木林地,适时进行人工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尽快恢复封育区植被,扩大林草植被。 6结语 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指标,也是生态状况优劣的重要评判指标。森林不仅有巨大的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再生产能力,而且具有稳定强大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防灾减灾、丰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林地资源,对改善和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