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生长
【摘要】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大学生的意识行为对社会未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如何与高等教育有效融合,文章从高校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科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入手进行论述,期冀促成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生长。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融合生长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青年的意义
作者:铁铮 辛永全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撑,而青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充分重视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姜恩来的这一观点,在不久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生态教育论坛上引起了共鸣。日前,笔者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对姜恩来副校长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青年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要的推动者。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有利于”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动员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内涵提升。”姜恩来说,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引导人们逐步将生态价值观念凝练为一切行为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形成符合生态价值取向的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形成以生态价值为重要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行为模式,使生态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判断生产、生活中各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重要评价标准。他说,通过努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能够有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化与立体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社会化动员的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中青年的角色定位
“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双重定位,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姜恩来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受益者。青年的生态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强调,青年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的思维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全新的变化,而最易接受这些变化的正是青年人。青年本身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特征,恰恰能够适应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各领域所倡导的新方式、新变革。青年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较强,在社会化、立体化、全程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青年能够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应重视青年的作用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四个结合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生态文明论文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生态道德基础
由于海南省处于热带地区,其生态系统与我国其它地区存在很大不同,这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就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意识。多年以来,海南本岛人民在这个绿色的岛屿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1999年海南率先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2000年海南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13年6月,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多年来海南在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一直居于全国一流水平,空气质量平均水平和森林覆盖为全国之最,地表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受各种环境污染的今天,绿色的海南一枝独秀,与这种传统上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有很大关系。从2010年开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推上日程,更是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国际化旅游岛的建设标准。因此大学生参与海南的发展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起步阶段,现在的大学生从整体上讲,由于长期机械接受书本知识,忽略了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所接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十分有限,大部分还没有形成生态保护意识,缺乏对生态保护问题的深刻理解,在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代表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流行的社会观念,他们作为未来建设海南的栋梁,有的将成为海南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将对海南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在大学时期接受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起到生态保护榜样作用,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奠定好坚实的生态道德基础,都有赖于在大学阶段弥补中小学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
2.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生态科学推动
海南目前主要开发利用的是自然景观资源和有限的文化旅游资源,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与重新进行科学部署的必要。一方面,国内生态旅游近年来已经形成一个发展趋势,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没有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的旅游开发还破坏了海南省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也给海南的生态和谐发展带来了压力,需要合理的规划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合理的平衡。这种规划的设计与平衡的掌控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之后,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理论中最重要、起到最直接作用的是生态科学,生态科学贯穿于生物学、环境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专业之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基础之上建设的,目前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发展“生态经济”,视维护生态平衡为一种崇高的行为,并且以此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这也是衡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的最基本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要求我们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从而形成规划到实践的一整套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既需要尊重生态价值,也需要了解生态规律,在追求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是制度设计的主体,也是构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设计、建设、管理主体,存在普遍接受生态科学教育的必要。
3.国际旅游岛的繁荣需要生态文明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在根本上来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的繁荣也取决于人才。目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着人才不足问题,既缺乏具备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型人才,也缺乏生态科学研究的专业型人才。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运用生态技能来解决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具有全方位、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全面型人才,对生态科学的掌握程度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依据,也是全面人才的衡量标志,可是目前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体制原因,对生态科学知识掌握非生态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中还很模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发展的追求目标是生态综合效益,不仅生态环境科学的研究属于高端科技,而且许多生态化的产品和服务具备高科技含量,这又决定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从而形成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的人才队伍,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繁荣的基础。但是现阶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表现在对大学生普及生态教育的不重视,一般开展生态教育多是捎带而过的传统说教式教育,即使一些生态科学的专业的教学也多是理论教学多,社会实践少,这就要求海南的高等教育要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的同时,侧重发展生态环境科学专业,以此来加强生态人才的储备,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繁荣的奠定下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目的是认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人们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同志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必须注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融合,具有耦合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耦合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教育范围和教育内容,它是对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及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自然灾害频繁,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进入2012年的前两个月时间,中国就发生了两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一次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事件,一次发生在江苏镇江、南通一带的水污染事件。这两次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饮水危机和恐慌情绪给我们留下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和警示。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七大还明确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关键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又是教育的最基础性单位,理所当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单位。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核算家庭的日常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使用水、电、气等日常生活小事,帮助孩子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以及提高孩子的生态文明素质。 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人类一出生就要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开启子女心灵大门并促进身心发展的钥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第一位雕塑家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智育轻德育。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加上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421”式的家庭结构。在“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当中不少人养成了养尊处优、攀比、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空洞说教。因此,家庭教育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德、体、美等发面的培养,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耦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将从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庭是人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启蒙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的话,那么在他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会增加30%,剩下仅仅20%是在8-17岁期间获得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就是儿童出生几年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的脑和感觉器官才发展的特别急遽,许多偶然的联想—人的心理基础,特别迅速地形成起来,牢固起来”。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长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求家长鼓励和引导孩子把生态文明知识和行为习惯相融合。水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用水过程中,家长自身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就应当引导、教育孩子发现水的来源,了解水的性质、分类和作用,和孩子一起了解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报道,从而进一步步培养孩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生态意识。通过传授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知识是家长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之一,家长还应鼓励、引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或社会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孩子获得辛勤劳动的愉悦、成就感的同时,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懂得保护和改善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这也说明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及系统的教育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受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不管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家长都是以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的影响教育着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大,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不能企图通过短期的培训教育来完成,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完成。一个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和确立,要终身接受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因为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现代社会,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情况下关注的孩子的吃穿住行,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或是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不文明的生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孩子成年,某些家长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观念、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长应将对孩子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到底。#p#分页标题#e# 家庭教育权威性。权威是以意志的服从为特征的。父母子女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的,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家庭中长者的社会责任、家庭中的地位及抚养者、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较强的权威性。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亲子情感造成的家庭气氛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极好条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可以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树立生态文明权威,制定奖罚措施,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习惯。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树立家长权威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者家长来说,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全面地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点、方法及目标,这是其一。其二,家长之间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态度上应该协调一致,要遵循教育规律,相互支持、配合,使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信息是一致的,这样,受教育者才容易对施教者实施的教育认同,付诸于行动。如果父母自己言行不一、父母之间达不到一致或者严要求子女,低要求自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矛盾的印象,孩子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就会矛盾,行动起来有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即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相对及时、了解的也相对全面。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言行举止稍有变化,家长就会很快感知。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能够即时掌握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着问题,即时教育,即时纠偏,使错误的观念想法或者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时,应对子女的日常生态行为观察细致,了解充分,能够做到针对子女的生态文明特点,抓住契机、有的放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家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的或者正在进行的教育内容错误或者已经过时,应当即时向孩子说明情况,即时修正自己的的观点,可能的情况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不仅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这也说明,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也应即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的水平。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即时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求孩子立刻就接受、认可自己的教育知识,应该充分考虑孩子接受能力和水平,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孩子。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教育又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决定着家庭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现途径,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的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真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摘要: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生态行为的践行人和引领者,培育学生的生态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探索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点,提出具体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融合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今,生态环境恶化受到了高度关注,土地荒漠化、气候变暖、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频发。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参与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展现大国担当与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生态状况有所好转。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教育层面来看,在各个学段的教育中,都提升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人群,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背景下,需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让生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融合,可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切的国际责任,体现出大国担当,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16年,我国递交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设置了200亿元的专项资金来扶持“生物多样性”“南南合作”“土地退化”“有机污染物治理”等多个项目,并且预计在发展中国家开设10个低碳示范区,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长期的实践进程中,我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特有的“中国智慧”,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一直在主动开展生态实践,在“战略设计”“合作理念”“供给能力”等多方面发力,有效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能力[2]。在传统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子系统,需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重任,促进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以发挥出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素质的生态文明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养成现状
(一)生态文化意识不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及理论界定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生态文明旅游地理教学论文
一、概念明晰
(一)旅游地理的概念
旅游地理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旅游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地理学是一门交叉边缘性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及经济学等内容。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在于实践性与综合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从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生态内部的和谐关系,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