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农业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农业创新研究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农业耕种制度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所以需要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进行形势下的生态农业改革,从而探索出一条经济收益高、产品质量好,又可切实提高农民生产收益的道路。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的生态农业的创新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创新;新形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消耗需求,新时期的生态农业改革迫在眉睫。为此,开创新型的生态模式,研究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发展经济收益高的“三高”农业,是当前生态农业研究学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生态农业在新形势下创新面临的状况
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解决了一些在传统农业上出现的问题。但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首要问题是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认知度的推广。近几年,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与农业改革发展相关的模式,其种类繁多,特点不同,但随着模式实践化的使用,只有少部分成功,成为经典范例。这些成功案例,都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成功,而现代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态农业了解程度,接受程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1]。不仅如此,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产业发展观念、思想观念的不同,也会造成生态农业推广的难度,加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产业模式也越来越多,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和社会的认可都会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民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何使生态农业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是生态农业在新形势下改革的关键。
2传统生态农业的现状研究
2.1传统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农村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一、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悄然兴起,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伦理价值。但是由于一部分地区相关的生态旅游的开发者与经营者缺乏正确的生态意识以及科学的管理,这就使得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弊端,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与失衡,一部分经营者会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以及经营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旅游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此外,作为旅游者来说,一些旅游者自身的素质水平非常低,在旅游的过程中以自我娱乐和自我满足为中心,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出现了任意毁坏、践踏公共环境或者公共设施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等等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快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决策者、经营者以及旅游者都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生态伦理意蕴
旅游活动反映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从深层次来看,旅游活动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生态伦理是作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内在特征而存在的。人类的旅游活动都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因此人类必须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一切旅游活动,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具体来说,旅游就是人们充分的利用本来存在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并按照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将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和改造,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风景区,以此来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求。所谓的生态伦理所强调的是旅游的发展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然后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并产生一定的价值。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是以农业地区和农业资源为基础,依赖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却有可能会造成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矛盾和弊端所在。一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遭受到损害,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实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途径。
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开始逐步深入的挖掘原有的农业资源,更加的注重生态农业资源旅游经济价值的开发。如今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生态意识以及生态伦理的建设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着极大地影响,也成为了现代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新时代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和基础,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使得人们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深入的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优化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发展系统,为了进一步使农村生态伦理、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能够达到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来说,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并需要警惕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开展农业现代化、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国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地形入手,提出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对策:在山地利用独特的地形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模式;丘陵、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开展种、养、渔、沼四位一体农业模式;在平原、沿海等交通便利、距城市较近的地区开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有效途径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扶持力度,带领群众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向农村扩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安全问题增多,生态农业发展十分紧急[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党和政府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背后,我国的资源、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生态污染加剧,极大地威胁农产品安全,进而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4]。
1.2研究现状
猪沼菜生态农业种植研究
摘要:
全南县一直以来副食品的生产就非常丰富,对于广州市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的供应来说已经成为重要的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全南县逐步被划为省会的经济圈之内,当地的农业发展,尤其是菜篮子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下大力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其质量标准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范围之内。?因此加强猪—沼—菜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猪—沼—菜;生态模式
在生物能源中,沼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洁净能源,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相当多的能源科技人才都致力于该项目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于沼气的厌氧发酵,如何对其发酵池进行密闭,投料问题,以及怎样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工艺、出气工艺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还有关键技术中的沼渣与沼液的清出等问题的探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研究工作后,20世纪末这些关键的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生物能源逐渐迈入先进国家行列。如何将沼气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与发展,在资金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发展沼气产业,已经将其列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力争在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同时,重点开发“三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即以此,各地的沼气技术模式层出不穷。
1分析对此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推广的研究
对于广州市而言,全南县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等农产品是其重要的副食品供应来源地。且全南县在“十一五”期间又被列入广州省发展经济圈,菜篮子工程逐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给全南县的农业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农产品的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档次,有效遏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大力推广无公害的农产品,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成为全南县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如何将这些目标逐步实现,使得生物沼气技术得以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达到基于土地资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基础,实现种养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农民在能源上的消耗,而且使用这种洁净的生物能还能大大的降低污染,对矿物能源来说更是一种补充,同时在生产这种生物能源的过程中还能将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秸秆与粪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有机肥料与饲料等,使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实施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着周期长、成本高、技术薄、生产粗放、销售难、标准缺、信誉差等困境,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管理体制部门分割、制度建设滞后、补偿主体方式单一、补偿标准量化难、激励约束机制缺失等困境,探索规范补偿范围、明确主客体权责、培育筹资平台、建立标准化体系、完善补偿方式、健全监管控制、强化组织领导等现实路径是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落地见实效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党的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严格保护耕地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重大举措。科学界定生态农业的内涵,查明其生态补偿现存问题,探索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现实路径,对实现农业由重量向重质、绿色生态的转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类型及必要性
自1971年沃•艾伯奇在美国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范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都试图对这一范畴做出科学的解读,厘清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内涵、类型。因此,明确我国生态补偿的内涵、类型及必要性,是我国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摘要:
基于大别山区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资源,在其传统农业耕种背景下的低收入状况和没有密集工业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的新型产业链。本文主要阐述对大别山区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修建线路、打造生态农业园、建设农家乐项目,达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效果。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了解整体的发展格局,从而使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
摘要: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均为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所倚靠的重要产业,而通过大力推动乡村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行。文章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例,分析当前形势下的背景,研究当地目前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业;乡村振兴
1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同时确定当今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在农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同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当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也日益完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3%,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有些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支持的范围,破坏了景区已有的生态平衡,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针对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弊端,为适应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条件以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生态旅游农业已经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和管理产业模式,它以农业为基础,同时又考虑了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它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环境,节约了资源,也同时促进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耦合发展对于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寻求乡村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2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可行性
2.1农业基础扎实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自2010年开始,从市级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并且,园区的产业水平还在逐年上升。目前,园区的主导产业是稻麦,花卉,水禽水产,主要的产品有扬州鹅,高邮鸭,大闸蟹等。花卉有上千个品种,发展趋势良好。正式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以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就逐步形成了“科教+产业+金融”协同推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并辐射带动江淮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绿色是园区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开展以绿色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联合攻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已达6500亩,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72%。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良好的农业基础既能够大力促进当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又能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保护当地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