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活德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德育生活化探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主题。而真正的人才必须兼具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为人的最基本素质。但是从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活动开展来看,思想观点偏离、道德品质低下、行为规范无法遵守等问题层出不穷,过于假、大、空的德育内容和高、大、上的教学手段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相距甚远,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德育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德育的时候,立足小学生实际,将与其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德育内容引入其中,以此拉近学生与德育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理念
在我国以“回归生活”为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德育首当其冲成为课改的主要学科。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除了思想品德教师会利用思想品德这一特定的课程照本宣科式地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内容之外,其他教师作为旁观者毫无作为,德育局限于思想品德课程中,这有违于将德育渗透到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课改要求。与此同时,这种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德育方式也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德育发展特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由此,在组织小学德育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各学科任课教师的作用,将德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的手段多种多样,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种:
一、以隐性德育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担负着双重责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从思想道德上对其进行引导。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往往会将知识教学置于思想教学之上,这就使得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对小学教师工作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且得到教师过多关怀的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对教师视而不见,二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在教师无意识忽视下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要遇到曾经的任课老师都会问一声好。这两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工作中带了有色眼镜造成的,教师过分追求智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得那些满足智育要求的学生,思想道德不尽如人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可能每周利用几节课的时间专门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此时就需要将隐性德育资源引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德育,如此才能在不影响智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变成顺口溜张贴在教室里,如“见来宾,微微笑,点点头,问声好”,使学生能在日日诵读中自主转化为行为规范。
二、整合德育生活资源
将学生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入学校德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德育内容,还可以丰富德育手段。
小学德育生活化策略
【摘要】将生活化的策略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不仅让小学生学习道德原理在生活中得以有效的应用。也能够让小学生学会观察和体会生活,从中得到更多生活的智慧,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德育的内容。小学德育将生活化的理念融合进来,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促进了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解,是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道德教育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大多偏向于向学生单向的灌输道德理论知识,并且会结合着一些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这样的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实践,缺乏生活化案例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说,看问题不够灵活,德育的工作效果也并不显著,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个思考对象,孩子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因此,我们要让小学德育工作重新焕发活力,要让小学生也能够真正参与到道德教育来,让学生这样的道德教育的对象以主体的形式参与道德教育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体验,提高小学生对于正确的道德观念的认识,理解以及认同和实践。
一、更新道德教育理念
道德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对道德教育的效果要如何才能科学而合理的评估,从而让评估作为我们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在德育观念方面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越充分,他们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也会更加的深刻,而且主体也会从更多各自的角度对于道德原则和实践问题有更多的思考。正确处理好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德育通常被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与中国德行重于才能的传统有关。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及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学环境下,德育往往成为被忽视的部分。所以,小学德育教师要转变传统落后观念,充分认识德育的作用,将德育和智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仅在学识方面博学多才,精益求精,同时也能在为人处世做人方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二、深化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有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学校中度过。德育的有效性,如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生接触越频繁越密切的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也会有更加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就需要在校园文化的布置设计方面更多的体现出科学道德教育的原则和理念,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道德文化环境的熏陶,从而在言行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所以,在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的调研,让学生参与到这一环境布置中来,听取学生的想法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了解这些反馈意见,从而不断的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所以,生活化的策略引入到道德教育工作中来,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密切互动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是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并且使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成为整个道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德育的问题与建议
一、当前小学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在小学生活德育的实践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小学生活德育在实践上形式化、公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学业负担、道德素养、心理健康和身体状况各方面都不容乐观。尽管德育课程改革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但学校德育实践前进的脚步依然缓慢甚至裹足不前。在强大的学业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有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却难以承载学生考试分数上的压力。不可否认,当今很多教师的德育使命感在教育现实面前变得日趋无力。不仅如此,当今社会功利化倾向依然十分严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人们呼唤道德,却依旧走着功利化的道路,甚至过着不道德的生活。整个社会浮躁的心理、功利化的态度使得学校德育面临着诱惑,甚至存在迷失自己的危险。
2.小学回归生活的德育存在诸多实践上的隐患。有学者指出,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逐渐暴露出一些实践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德育内容泛化、德育过程随意化、德育目的肤浅化。[1]我们的德育是走向了生活,回归到现实世界,但是缺乏对生活与道德深刻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小学许多德育活动只是表面上热闹,很多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学生的精神生活还比较贫乏。比如,当下很多小学的德育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德育的主题与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当这样的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内心深处是否拥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孩子是否在德育活动中体验到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带来的幸福感、快乐感和满足感?例如,学生是否意识到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以及为什么人要诚实和善良等。我们的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但是生活德育在实践上缺乏目的性和引导性的隐患,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放任自流的德育是危险的,没有意义引导的德育是没有深度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教育是有意义的,而发展和生长总是在意义的引导下实现的。教育只有通过对学生生活的意义指导,教育本身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2]学校德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它必须承担起育人的作用。务必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完善道德,满足其精神需要;务必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成长;德育过程中必须传达一定的道德观念,务必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悟到道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二、关于小学生活德育的三点思考
针对我国新形势下小学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本人从生活德育的价值定位、内容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如下思考:
1.对小学生活德育价值定位的思考:小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转向以人为本,社会进步越来越以人的发展状况为价值取向,个体的权利、价值、尊严已越来越多地成了社会发展本身的目标,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也就成了德育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3]小学生活德育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真实生命,对人的自由、人存在的意义和全面发展的关怀。小学生活德育要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人之为人以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满足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2.对小学生活德育内容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德育的主题和素材来源于学生当下真切的生活。诚信、勇敢、善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规范不应该成为抽象的道德知识,这些道德品质原本就是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此外,“教师在时间十分有限的学校教育阶段,把所有的具体美德逐一传授给儿童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的重点与其放在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美德的养成上,不如放在一般的道德精神的培养上”。[4]3.对小学生活德育目标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雨果曾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况,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规。”我们的德育并不是要培养“圣人”,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学会做人、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和道德的价值,最终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一、社团与读书活动是德育生活化载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仅仅依靠课堂的说教是行不通的,是空洞无物的,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德育必须要付诸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一种教育的载体。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开展社团与读书活动是最好的途径。开展社团与读书活动的途径有五种:一是积极参加社会演出。学校合唱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文艺演出,锻炼学生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二是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我校就成立了“枫苑文学社”“校篮球队”“校足球队”“校合唱队”“校管弦乐队”“棋艺室”“校书画协会”,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三是在教学区设立开放书架。学校可利用教学楼的大厅和走道,设立开放书架,摆放学生乐于阅读的名著、杂志、报纸,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书籍的便利,而且约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四是在教室内外墙壁,制作文化长廊。文化长廊由各班自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可以展示班级形象,又可播报班级重大新闻事件,抑或介绍文化知识、文化动态,这对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利。五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我校在高一级开展《论语》诵读活动,高二级开展《中庸》诵读活动,高三级进行红色经典诵读。每周星期三,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进行经典解读。
二、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是德育生活化的手段
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犹如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在校学生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未来就会处理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互助学习小组是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在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时,由于学生在小组中工作性质在不断变化,学生的职责也要呈现动态的变化,不能静态固化。学习小组应以6至8人为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轮流做发言人与秘书。小组组长要轮流担当。在课堂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班级、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如卫生清洁、体育活动等方面,都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学生交流,增进友谊,学会交流交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心理辅导是德育生活化的延伸
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在千方百计的开辟心理疏导咨询的途径。学校在心理辅导的途径上,有三种方法是可采用的:一是开设好心理辅导课。学校要根据素质教育思想,每周安排一学时的心理辅导课,让学生接受心理知识的学习,养成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素养,心理辅导课要结合案例进行学习,内容要充实,实例要新鲜,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二是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请专门的心理教师担任课程,负责平时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心理室的布局要合理、温馨,有安全感。三是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让每一个任课教师辅导一位学困生。学困生的发展状况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教师负责其心理工作。
四、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生活化的补充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尝试
摘要
德育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活动时促进德育生活化,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将德育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日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渐自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提升道德品质。从关注学生情感、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以及联系家长等方面出发,尝试如何促使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
德育观念;生活化;行为规范;专题活动
传统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为主,轻视实践的作用。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并不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最终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没有生命气息的道德原则。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师应促使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德育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一、教师应转变德育观念
为了促使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落后的、陈旧的观念。大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自己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而新课程下的小学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并非教师,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解惑”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和谐的。所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转换落后的观念,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是交互关系,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发展、完善美好的人性,而学生也会帮助自己获得进步。当然,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育人的地位与作用,只是将教书作为自身的责任。这种理念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降低了德育的效率。所以,教师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机结合在一体,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德育的地位,为推动德育教学走向生活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平衡结果与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重视过程的同时兼顾结果,而不能“本末倒置”只看结果,忽略过程。
德育生活化与客体对象化
1、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的关系
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之所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因为具体对象的生活背景、环境不同,并且表现出区域性、群体性特征,这种特性是由于客体对象的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差异性所引起的。要求将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结合起来,就是考虑到不同客体对象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起来的道德理念不同,即他们的道德、品德基础不同,有必要结合德育客体对象的实际(包括现有认识理念的实际和生活背景的实际等方面),将德育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欠缺哪些方面的内容,就在德育教育中强化哪些方面的内容。
2、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通过对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德育课在其发展阶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但是在取得良好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空洞的照本宣科比较多,联系实际比较少,经验型、文本式比较多,学生自主体验比较少等。导致大多数的学生每天都背诵那些规定的道德规范知识,根本就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丰富性,甚至无法体验到生活中那些鲜活的德育内容。有些对象群体本身不欠缺的德育知识,却在德育教育中仍然反复重复,而较为欠缺的方面没有得到足够补充。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从根本上取缔德育的弊端,更多的注重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才能打造一个具有魅力的德育教育。
2.1德育标准共性与德育对象群体差异性要求二者紧密结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德育与生活是一个整体,道德的存在要以生活为根基,因此,德育的生活化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即所谓的从生活出发并回到生活。德育生活化的根本依据是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学会从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交往、体验和实际出发。德育生活化并不是将德育消解在生活中。而更多的是以生活为依据,以生活中体验的、遭遇的道德性、社会性问题作为自己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多的去享受那种美而善的生活。近些年来,我国各学校的德育课程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德育的教学更好的回归到生活中,即德育的生活化。对以往的德育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德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以往的那些德育教学是“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这样的教学一般被认为是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大力倡导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即道德来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中,为了生活,德育教学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而意志、情感的培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进行、才能实现。前人认为“好生活是好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德育的生活化更好的促进道德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不仅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最终德育要回归的地方。生活具有过程性,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德育内容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德育回归到生活是教育人过有追求、有理想,更加“真、善、美”的生活,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归。德育的生活化不仅仅是让人们“活着”,而是促使人们更好的在生活中“生活”。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德育客体中的从众现象方面,德育客体在道德问题上的从众现象进一步促进了德育标准的共性化,但毕竟对象本身是具体差异性的,要在德育教育中很好的发挥这种“从众”的共性作用,就要针对对象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有意识的强化某些重要的德育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从众现象是指德育的客体存在于群众的环境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其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果断放弃原来的态度和意见,以便更好的适合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也是德育客体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相关调整,同时也是德育客体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如果学校教学群体中德育客体缺乏一定的道德认知,将会很容易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如果某个个体在道德判断方面遇到难题,又不能自己进行解决时,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德育个体态度放在群体系统中,让德育个体的行为逐渐符合群体的评价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追求完美、避免错误的发生,而更多的去遵从别人的指导,这种现象极易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要想德育实践的成功就必须有效的把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并要求德育主体对德育客体主导道德观念的认同。如果德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重视从众现象的存在,将会严重降低德育教学实践的效率,因为有效的利用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可以有效的推进学校德育实践的步伐。过去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其外在功能,与学生的主体价值相背离。德育的过程是对品德性生活的很好展开,在德育过程中如果给予他们更多的灌输与压服、控制与强化、功利色彩,这样会完全背离所谓的德育宗旨。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更多的站在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促使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因此,我们要把握德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以便更好的发挥德育的生活意义。
2.2德育载体多样性与德育对象具体性要求二者紧密结合
中职学校生活德育的实践
一、生活德育的构想
什么是生活德育?简言之,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即德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德育的素材和场景来自生活,生活又成为德育践行和体现德育成效的场所;将德育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开显学生潜能,在活动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我们的德育过程就是通过“教学做”的活动,实现行知合一、道德自觉的过程。我们要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创设德育情境,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行业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良好道德品质的魅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落实道德行为的自觉。
二、探寻“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
1.学校教育:生活德育主要路径
学校作为生活德育的主阵地,应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生活德育。一是建设物化环境,发挥环境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是无声教科书,构建文化品味高、美化绿化好、富于教育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向师生广泛征集楼名,精心设计校园内人文景点、格言、警句、植物介绍标牌,设立读报栏,张贴名人字画、陶行知语录,开设各种专题宣传展示的橱窗、黑板报、专栏,全校师生开展“每天四问”……校园处处渗透生活德育理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我校每年开展新生军训,矫正新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社团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规范在我心中”、“诚信伴我成长”等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行知志愿服务节、行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创造节等主题活动,“校园歌手赛”、舞蹈队、礼仪队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开放、自信、礼仪、诚信的品质。三是实施非常措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学校制定了“晨训、军训管理规程”,聘请了6位退役军人作为生活德育教官,将军训纳入课时管理,实现了军训生活德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实施每节课前站一分钟军姿、每次集合集会站2分钟军姿、每次军训前站5分钟军姿的“125”军姿站立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观念。
2.企业实训:生活德育重要路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发挥德育作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和相融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校除了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外,还大力借助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及用人要求有切身的感受。学校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习出色的学生及在企业干得比较成功的学生到学校做讲座,做报告,谈心得,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给在校学生现身说法;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和学校的实训基地去见习或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在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提高学生职场生存力。
生活世界视野中的生命德育
1“生活世界”视域中的人与德育
1.1“生活世界”与人的发展
从胡塞尔的观点来看,“科学世界”产生于“生活世界”之基础上,并且是人在“生活世界”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它运用理性逻辑之网把“生活世界”的那些直接和主观性的东西过滤,以期望达到一种超越主观、直观的客观性。因此,“生活世界”就其实质性来说应是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直接的、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表明,生活是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生活世界生成不同的个人。因此,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路应该归结到与人的实践整合的生活世界中来加以解决。不仅要体现对人的“文化”关照,更应该真正回到实践中,从外在的因素对人进行“整体”上的关注。
1.2“生活世界”与德育
“生活世界”理论给我们对当今学校德育的考察提供了理论指导。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倡导的生活教育中提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浓浓的生活性,是融合在生活之中进行的。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道德与德教育发生源的意义上看,道德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生活特性。“道德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总是同一切生活领域的行为方式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道德都是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使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应该是生活,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体现出生活特色。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人的生命本质,人的生命本质体现于一切实践活动中,离开了人的生命意义,离开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任何学校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德育只有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而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道德才能说是可教和能教的。但是,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德育要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尴尬、压力、恐慌。人的生命中具有解决这样问题的潜能,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本能,但是能否实现并非是无条件的。德育要关怀学生现实的当下的需要,就是关怀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关注生活主要是关怀真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意义的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活动。帮助他们适当地解决,从而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人类个体生命有道德学习的潜能,道德学习是以尊重生命及个人的自尊、自爱为起点,尊重生命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性规律,理解和宽容生命的不同发展样态,运用生命资源陶养学习者的道德。由此,德育应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回归人的本真。
2“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目标追求
“生活世界”理论对我们反思传统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德育如果不考虑学生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不与学生社会生活接轨,就无法真正落实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