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年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产年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产年中总结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迅猛。本文从实践出发,从宏观政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多维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政策持续利好、规模化和专业化不断加强、前沿技术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等良好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趋势;专业化;大数据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现代科学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飞快,强调服务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迅速崛起,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以及对国民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使得物流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开来[1]。中国物流产业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企业的重视,在顶层设计上,赋予现代物流以时代重任,助力现代物流在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力量,不少生产企业也把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经过起步发展阶段,物流产业已迈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今后发展的重点将是由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向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转变,物流产业也将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同时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1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可谓巨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几十年都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8万亿元,到2018年达到91.9万亿元,增长了2.3倍,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新兴的复合型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物流产业即为其中之一,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1.1总体规模扩大速度较快

物流产业总体规模可以参考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以及物流业增加值等几个指标进行梳理、判断。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2018年达到283.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增加。社会物流总费用: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7.1万亿元,2018年达到13.3万亿元,年平均增长达10%。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2018年达到10.1万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可以看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与此相关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方面,其一,从经济总量不断增加,GDP的9%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即可看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这使物流业在全社会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促使物流产业发展;其二,物流产业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重要的原因,经科技之手改造后的物流产业,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拓展市场和扩大产业规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阅读全文

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分析3篇

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篇1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规范畜禽养殖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讨规范化养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防治要点,为养殖业应对环境污染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1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资源污染

在养殖过程中,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动物排泄物,二是饲养产生的食物废渣。规模化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养殖废水,不合理的排放动物粪尿等会污染环境,加之养殖人员不注重环保,缺乏环保意识和处理能力,没有将产生废水、废物按要求处理再排放,若直接排放废物掩埋于土壤,或借助雨水清洗渗透低下,则导致河流河道的污染,长此以往,会产生过量的致病菌污染河道及地下水,对人、动植物产生严重危害。此外,产生水污染会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破坏生态平衡,长期会影响人类正常用水。

1.2土地资源污染

由于部分养殖户对动物排泄废物组成成分的不了解,误以为直接排放便可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故不经过特殊妥善处理,便随意填埋,又因现在养殖要求,为增加家畜质量,饲料中多添加抗生素等兽药添加剂,饲料内添加剂会随着家畜排泄排出体外内,其内多含重金属无法被土地代谢转化,导致有害物质长期存在土壤中,会对养殖区域及附近土壤造成土地污染,改变土壤内微生物的组成成分,长此以往会影响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农产品减量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中国人口众多,属于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土地资源保护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阅读全文

人工智能下移动阅读需求内容和设计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移动阅读表现出与传统阅读的巨大差异性,构建了内涵更加丰富的意义空间。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人工智能需在用户需求、内容生产、交互设计等方面全面赋能,重点在用户阅读需求智能分析、阅读内容智能生成、智慧交互设计提升、情感体验智能升级等方面着力,以塑造智能交互设计应用,促进移动阅读知识服务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创造移动阅读时代新价值,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移动阅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移动阅读;用户体验;需求;内容;交互设计

移动阅读指的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进行的阅读行为。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为我国移动阅读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其在移动阅读领域应用层次与深度的升级,智能设备作为重要的媒介为用户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智慧服务,以移动阅读为代表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根据艾媒咨询的《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已达到372.1亿元,并将保持增长趋势。从移动阅读的产业表现看,智能时代移动阅读将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战略的推进下,以用户体验为设计提升的突破口,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创造更加优质、智慧的阅读内容,满足用户潜在阅读需求,打造全新的智慧交互阅读体验,并以用户情感体验的品质化追求创造移动阅读价值。巨大的产业体量和稳定的用户群体,为移动阅读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如何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实现移动阅读高质量智能化发展,还要从需求、内容及交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用户需求的深度解析

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所依赖的核心要素,电子书出版领域的亚马逊、苹果和谷歌能够轻松跟踪读者的阅读进度、阅读时间,以及搜索图书时使用的关键词。i Pad、Kindle和Nook等平板电脑的图书软件能够记录用户打开软件的次数及阅读时长。在移动阅读应用中以大数据分析预判用户需求,以深度学习提升需求定位精准度,满足多感官体验需求,成为了解用户的重要途径。

(一)需求判断:以大数据分析作为基础

移动阅读产业是中国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2020年中国在线阅读规模达到5.3亿人。对于用户阅读需求的挖掘,大数据技术助力必不可少,基于数据的决策将成为重要的服务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直观地获取用户阅读兴趣偏好,还可以从用户的阅读行为中洞悉需求特征,挖掘用户行为规律及需求数据,通过用户画像进行用户模型描述。《互联网周刊》的2021年上半年阅读类App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微信读书、搜狗阅读等,从用户喜好和心理出发提供了“可能感兴趣的书”“为你推荐”等服务选项,突出品质阅读服务,体现个性化定制、智能内容推荐的特色。大数据技术在海量资源中为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提供了专业的分析,使其获取更有价值的数据内容,在选题策划、群体分类、受众需求、营销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更准确、实时的决策依据。美国巴诺书店在其电子阅读器Nook占领近30%市场份额之时,细致分析了“超出他们所能运用的数量的数据”,并结合市场调查结果推出了更能吸引读者的书籍。通过大数据判断用户需求,占领数据经济先机。

阅读全文

低碳农业发展目标

 

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措施。以温室气体减排等为主要选择的减缓行动有助于减小气候变化的速率与规模,以提高防御和恢复能力为目标的适应行动可以将气候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突出,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重要选择[1]。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和适应同等重要[2]。一方面,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碳汇,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但其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为现实的迫切,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冲击,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路径选择。   1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举措,以减缓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系统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不可避免,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的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显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成为另一项重要选择,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2011年1号文件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培育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监测预警,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适应气候变化,实现中国农业的低碳转型,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气候变化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和种植制度等会被动适应其变化,如农民自发进行的种植品种的选择,生产结构的调整,栽培措施的适应等,需要加强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主动适应是有预见性的、超前的行动,是中国现代农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中国农业主动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科技水平   实施“种子工程”,培育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增强农业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中国近农业生态系统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进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研发以及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能力。政府应加大低碳农业科研投入,普及低成本的生态农业适应技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投入能力有限,对气候适应能力也相对薄弱。中国属于水资源匮乏区,根据目前生产水平,积极推广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技术、蓄水保税技术、肥水配合技术等,采用合理的种植机构结合集雨补灌可以使农业生产成本相对降低,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作物育种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不仅包括抗病虫害的品种筛选,也包括耐热和耐旱品种的筛选。   1.2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开展草原退牧还草,草原围栏,人工草场建设,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加强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的大江大河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和以管理措施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1.3建立和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农业法》《草原法》《水法》《防洪法》(简称)等法律法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农业领域、水资源领域、海洋领域等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法规体系。另外,我国正积极制定自然保护区、湿地、天然林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全面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为促进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政府应有针对性制定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激励政策,包括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包括根据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调整农业结构,即要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种植最适宜的作物;加强管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要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预测改善农业灌溉和排水设施;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如针对冬季变暖使冬小麦抗寒能力下降、易受春季冻害的新问题,专家提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有目的选育推广新的抗灾农作物品种;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4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到目前为止,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气候变化加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担气候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减轻农民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应当积极推广农业保险[3]。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减缓气候变化是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整个运输业所占的比例,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饲养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等,饲料在其肠内发酵引起甲烷排放;种植水稻,因土壤长时间用水淹没,形成厌氧条件,产生并排放甲烷;农田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中的氧化亚氮排放;家畜粪肥处理过程也会引起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美国国家农场主联合会碳汇项目负责人戴夫埃内森(DaveEnerson)指出:“农业是稳定全球气候的桥梁。通过农业活动减少的碳排放量和增加农业碳汇可以去弥补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远比气体温室气体减排便宜,只需通过转换农业耕作和生产等就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农业本身也面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压力。首先,农业投入品,如灌溉用水、农药、化肥等的合理使用是农业节能减排的一个重点;其次,农业生物质,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的合理处理及其利用也是一个挑战,究竟多少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替代传统能源、多少需要作为含碳有机物能回到土壤中以增加碳汇?不但有政策问题,也有技术问题;第三,要重视减少农业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耗问题,例如提高大型农业机械和灌溉设备能源消耗的效率等;第四,根据变化了的气候调整农业结构、改进农业设施,如水利灌溉工程、大棚、温室等生产设施,既有较大的节能空间,也有紧迫的技术发展需求。#p#分页标题#e#   3中国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潜力   3.1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施肥造成的氧化亚氮排放和动植物废弃物管理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4]。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为29873万公顷,接近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2010年中国氮肥用量达到2353.7万吨(折纯量),消费总量为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量的30%。中国农业生产活动基数数量大、增长快,如果没有相应的减排措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会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其中,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为1719.6万吨,占中国甲烷排放总量的50.15%;中国农业活动氧化亚氮的排放量估算为78.6万吨,占中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92.43%,其中农田直接排放约占60.30%,间接排放约占19.53%,放牧排放约占14.03%,动物粪便管理系统(不含放牧和粪便燃烧)占5.56%,田间直接焚烧秸秆和粪便燃烧各占约0.46%和0.10%。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有较大减排空间。表11994年中国农业甲烷排放排放源甲烷(千吨)占农业甲烷排放比例(%)占全国甲烷排放比例(%)动物肠道发酵1018259.2129.7水稻种植614735.7517.93动物粪便管理系统8675.042.53农业源合计1719610050.15全国甲烷排放34287100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表21994年中国农业氧化亚氮排放排放源氧化亚氮(千吨)占农业氧化亚氮排放比例(%)占全国氧化亚氮排放比例(%)农田直接排放47460.355.76农田间接排放15419.5318.12放牧11014.0312.94粪便燃烧10.10.12动物粪便管理系统445.565.18田间秸秆焚烧40.460.47农业源合计78610092.47全国甲烷排放850100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3.2中国农业碳减排的潜力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如何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如果科学管理,农业不仅可以少排放或者不排放,而且还可以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只能依靠减少排放的其他工业领域相比,农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林而达认为,农业的单位增加值碳减排目标,可以与单位GDP碳减排目标一致,即在全国单位GDP碳减排40%~45%(2020年比2005年)的计划中,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少使用化肥,多利用沼气,促成单位农业增加值碳当量减少排放40%~45%目标的实现。农业领域的减排,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增加农业碳汇,二是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措施都有可以使农业领域的碳当量排放的绝对值下降的潜力[5]。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年生产氮肥4521万吨(折纯量),氮肥施用量达到2353.7万吨(折纯量)。目前我国的氮肥利用率在20%~50%之间,增加潜力巨大,如果我们能提高化肥使用效率30%,或者说,减少30%化肥的使用量,那就不但减少了相应的氧化亚氮排放,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这些化肥的能源消费。中国农业大学与合作单位共同在全国进行的1517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养分管理技术在太湖流域和华北平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30%~50%,粮食产量增加8%。由此可见,科学施肥至少有10%~30%的减排潜力,减排量可达大约1400万~5500万吨CO2。张福锁、张卫峰认为,通过采取减少过剩化肥产量、节能降耗、优化产品结构、科学施肥等措施,剔除重复计算,保守估计,到2020年革新化肥产业可以减排1.4亿吨CO2,约占2007年中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国能源领域减排目标12亿吨的12%[6]。据董红敏等研究,通过秸秆氨化改善反刍动物营养可以降低单个肉牛甲烷排放15%~30%;推广稻田间歇灌溉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甲烷排放30%;发展沼气工程和改进粪便收集和贮存方式可以减少粪便甲烷排放,一个户用沼气在南方高温地区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2.0~4.1吨CO2;推广缓释肥、长效肥料可以减少单位面积农田氧化亚氮50%~70%[7]。增加农业碳汇是中国农业碳减排的重要措施。据估计,中国18亿亩耕地土壤有机质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增加碳汇相当于吸收300亿吨CO2,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间接减少碳排放。根据我国现有的农业长期实验资料,得出我国主要农业措施的固碳现状和潜力分别为101.4和182.1Tg•a-1,分别是我国1994年能源消耗排放总量(762.4Tg•a-1)的13.3%和23.9%。其中施用化肥、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免少耕的固碳现状及潜力分别是40.51Tg•a-1、35.83Tg•a-1、23.89Tg•a-1和1.17Tg•a-1及94.91Tg•a-1、41.38Tg•a-1、42.23Tg•a-1和3.58Tg•a-1[8]。   积极发展低碳现代农业实现减排增汇,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固碳增汇措施,纳入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中去。中国低碳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9]。

阅读全文

农机化技术如何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年末岁首,时序更迭,是展望之机,亦是回望之时。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三农”事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取得“十九连丰”的好成绩,为国家社会发展及应对多种挑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农业机械化以稳健态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农机化技术推广作为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终端接口,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日前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会。会议对包括农机化技术推广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站2022年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着力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装备配套和技术支撑。

总站编写配套机具应用指引和调整改造指引,发布4项播种机、收获机调整改造实例视频,积极推动各地探索适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编印发布复合种植收获机具备选机型、减损收获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模式总结发布机收实例,做好机械化收获生产指导。举办4期复合种植专题培训,培训超过8万人次,覆盖所有实施县。

二是着力做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补短板技术装备支撑。

总站配合部司开展南方水稻机种补短板促全程工作,起草发布早稻育插秧、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等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编制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指引,加快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推广应用。配合科教司、种植业司、农机化司起草技术材料,针对再生稻头季稻机收碾压率大的问题,提出机械化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再生稻收获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探索补贴技术支撑新举措。

三是着力做好油料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支撑。

总站紧盯油菜扩种机械化保障重点工作,开展油菜机收、机种2个全国现场推进活动,分别有500万人次和4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观摩参与。组织专家编写并通过部司发布《南方冬闲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协助部司抓好油菜机械化移栽示范推广,在7个省的70个县建立了106个示范点。开展油菜籽收获机、花生收获机、油菜移栽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农民购机用机提供了参考。积极争取部门的支持,油菜机械化移栽与低损收获技术被列入2022年粮油生产主推技术,稻油钵苗育秧移栽机械化技术被列入2022年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

阅读全文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思考

[提要]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资料,从实施政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及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航安全;安全绩效;绩效管理

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和检验安全管理体系(SMS)实施效能的重要手段,是逐步改进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中国民航局2007年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2017年发布三个阶段的推进方案,2020年主要任务是对安全绩效管理机制和基于安全绩效的监管机制进行持续完善,完成从规章符合管理向规章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管理方式的转变。结合此背景,本文就当前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梳理,通过对实施政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分析,为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的持续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一)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Organization,ICAO)在《安全管理手册(SafetyManagementManual,SMM)》(第一版)中基于对遵守规章和绩效考核方法的安全管理方法的补充,引入“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用安全绩效的指标和目标表示。2009年SMM第二版对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提出基本要求,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保证达到的最低安全程度。2013年5月SMM第三版中强调基于绩效的理念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2013年11月在《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中提出基于实施国家安全方案来提高安全绩效,但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安全绩效管理体系。2018年SMM第四版关于安全绩效管理初步形成体系:通过安全绩效管理的流程图将安全绩效管理的目标、指标定义、监管和测量、行动要求都做了原则上的指导说明;指出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代表各国航空局对航空系统应该提供的安全绩效的预期水平,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目标的达成需要定期的修正;发挥安全绩效管理预警性作用。

(二)中国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2013年ICAO指出各国要制订实施国家航空安全方案,以期民航安全绩效能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中国作为ICAO的一类理事国积极参与,并且制定《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草案)》,启动企业安全绩效试点和局方安全监管评估体系试点工作。2015年中国民航局颁布《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提出建立与国家航空安全方案有关的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将安全指标体系中的事故率、人员伤亡损失和事故征候率的目标值作为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但未对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进行明确定义。2017年中国民航局颁布《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推进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安全绩效管理机制,建立以数据为驱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治理机制,以实现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管理和基于安全绩效的安全监管,并且制定了2017~2020年三个阶段的推进路线。2017年4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发布推进安全绩效管理的官方指导文件,对安全绩效管理与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关系做了解释说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和检验SMS实施效能的重要手段;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绩效指标设计方法做了详细介绍。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定义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是指以安全绩效目标和安全绩效指标表示的,按照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中规定的,或者民航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其安全管理体系中规定的安全绩效的最低水平。通过文件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民航局紧密结合ICAO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中国民航实际的安全绩效管理方案,先行试点总结经验规律,逐步按计划分阶段推进,成熟完善的民航安全绩效管理体系还未完全形成。

二、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对象

阅读全文

我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现状及形势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实现我国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而东盟国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国已连续 21 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十三五”以来,我国在海洋领域与东盟国家从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到项目合作上,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文章将从多个方面对多年来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西部陆海新通道;海洋科技;中国 - 东盟;海洋经济;海上丝绸之路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总书记深刻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这一重要论断,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阐明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1]。世界各国的海洋经济投入不断增加,海洋产业门类不断扩大,海洋科技进步迅速,海洋合作项目不断涌现,海洋经济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2]。“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倡议提出,中国要充分依靠海岸带区域的地理优势,实施国家间的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3]。东盟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广西北部湾是中国联系东南亚国家和通往亚太地区的重要通道,作为重要的海洋运输,将在 “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4]。中国已连续 21 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5]。2021 年 9 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30 周年经贸合作论坛上了中国—东盟贸易指数:2020 年该指数为 241.09 点,较 2010 年上涨141.09%。30年来,中国—东盟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2021 年截至 8 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 5 539.2 亿美元,增长 33.3%,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 14.5%。30 年来,广西与东盟外贸进出口额较 1991 年增长了 426倍。广西对外投资近六成投向东盟。中国与东盟“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一、海洋科技合作交流现状分析

(一)国际交流会议每年定期举行,规模不断扩大

2016 年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与柬埔寨环境部自然资源保护司在柬埔寨暹粒省联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6];2017 年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共同承办了第五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7];2018 中国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广西北海共同主办了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2019 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办,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科技厅、海洋局以及北海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东盟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2020 年中国—东盟海洋地球科学视频会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联合承办。

(二)各方领导高度重视与社会广泛关注

阅读全文

农广校体系中职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

自1980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成立以来,中职教育一直是农广校核心业务工作之一,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最初以广播函授形式开设化学基础、植物及植物生理、遗传及作物育种和土壤肥料学等四门课程为起始,发展到现在包括种植、畜禽养殖、农业工程、经济管理四大门类24个专业方向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涵盖农业生产主要领域、门类齐全、合理实用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农广校已经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自2006年来,农广校体系采取“送教下乡”教育模式和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深入推进“百万中专生计划”,已为我国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系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本文从近十年农广校中职教育统计数据入手,从生源年际变化、区域特点和专业设置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农广校近十年间的发展轨迹、办学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农广校农民中职教育存在问题

农广校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教育成就表明,农广校中职教育能够适应我国国情,解决了制约农民教育发展的诸多障碍,开辟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新途径,实现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送教下乡、农学结合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从近十年的数据统计结果,也能够发现农广校中职教育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1新增生源潜力不足。近十年来,农广校农民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人才。从2006~2014农广校中职教育招生年际变化趋势来看,招生人数呈现抛物线型,项目起始年份2006年招生数9.03万人,随着项目的持续实施,接受中职教育学员数逐年上升,在2010~2011年度达到峰值,招生数为16.06万人,随后招生数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

1.2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职教育覆盖度存在显著差异。截至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持常年招生的省校共31所。其中,2006~2014年招生人数前三名的省(市)校是北京、辽宁和河南,所有省份按照年平均招生数分类,全国各区域招生比例显示,生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域。

1.3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同步。2006年至今,农广校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不断改进和丰富,对农民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各专业类别招生数所占比重年际变化来看,种植类生源比重持续增加,同时,经营管理类和养殖类生源数较稳定,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计算机类专业持续下降。然而,信息化应用对农业产业作用逐年加大,学习需求应与此趋势成正比。招生数却与此情况相逆。因此,亟需对此类专业进行改造,以适应农民学员学习需求。

2对策和建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