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深层阅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思考
21世纪初,全媒体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近十多年来,国内一些科技期刊开始逐步脱离单一的纸质出版,转向探索全媒体化的出版和传播途径。比如《同济大学学报》通过微信主动推送本刊资讯、论文写作方法、行业动态等信息;一些科技期刊如《农学学报》《自然与科学》《电脑报》等自主开发APP,不仅为读者提供全文阅读,还通过高清图片、内嵌视频、交互功能等设计拓展阅读体验,吸引读者[1-2]。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多使用“全媒体化”而不是“媒介融合”来描述期刊、报纸、图书等传统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ool在《自由的技术》中首次提到“媒介融合”一词,并指出“一个形态融合的过程正在使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任何一种过去只能通过单一媒介提供的服务,比如广播、报纸、电话等,现在都可以由多种媒介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认为,全媒体化只是走向媒介融合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并不等同于媒介融合[3]。但已有的报道并没有阐明全媒体化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差异以及过渡方式。本文尝试探讨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的关键性问题,并分析其进行媒介融合的深层含义和可行路径。
一、科技期刊出版如何实现媒介融合
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形式之间有天然的壁垒,数字出版永远无法消灭传统的纸质出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渠道本身都有其特定的受众群,出版的形式决定了它只能对它所能影响和覆盖的区域投放内容,也就是说,某种人只能被某种媒介影响。基于以上观点,有研究者提出,科技期刊应朝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而科技期刊走向媒介融合的出路就是全媒体化,即通过出版手段的拓展来实现业务的扩张。然而,将媒介融合与全媒体化等同会催生一些问题,首先,信息的同质化不可避免;其次,全媒体化虽然促使期刊内容传播的速度加快,但简单地把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推送给读者,不仅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使得科技工作者所需面对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削弱了他们深度阅读以及追踪热点的能力。因此,科技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应该是媒介作用、传播方式、组织结构及其他相关要素的融合,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通过同一机构,借助多种媒介手段展示特定科研领域或同一主题的论文,通过全媒体化和内容融合的方式提高论文的传播效率,扩大论文的影响力。如此一来,期刊的编辑不再是简单地对稿件进行加工,而是对论文作者、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挖掘、过滤、整理与再加工。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性地发表与论文及作者相关的内容,让读者与编辑部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将最具参考价值的科技成果及时推送到读者的个人终端。这种方式的核心思想是,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展示论文,并通过期刊、微信、邮件等多种媒介手段来传播信息,吸引读者和作者参与。媒介融合并不排斥传统的纸媒,而是把它当作“全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相互补充。出版形态的多元化,以及不同媒体的交叉互补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媒介融合绝不能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的简单堆积或重复,而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媒体,以最合适的传播方式、最精彩的内容呈现提高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可阅读性。第二,媒介融合意味着多个机构和平台借助媒介实现融合,各个机构和平台之间不是分散的、彼此独立的,而是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多个机构和平台通过媒介临时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围绕一个主题或主题词的论文素材,利用不同形态的媒体,形成一种合理、快捷的传播模式。在这样一种机制里,多个期刊社收集到的知识对参与其中的期刊社是开放的,作者或读者可以通过这个传播圈的任何一个节点分享同一个科技成果,期刊社和作者、读者之间不再是点对点或点对多的关系;作者或读者将能通过虚拟的链条节点查看所有的数据。开放性、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近几年,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次序互联网转型,目前,互联网已进入生态时代。可以预见,以共享与共识链接为主要特征的分布模式,将促使大量机构和平台开展跨机构和跨平台的创新性合作,这对科技期刊的出版将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二、媒介融合与科技期刊出版的出路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强大的数字信息和网络媒体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发展平台。在碎片化阅读的大背景下,读者渐渐养成了花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阅读习惯。篇幅较长,风格严谨的科技论文,不可避免地与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快速化的需求相悖。目前,媒介融合是否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唯一出路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数字出版因其成本低廉、海量存储、互动性强、传播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转型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和各级协会的科技期刊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和专家在线审稿等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以纸质版、网络与电子版多元形式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模式日渐成熟。2017年11月,我国正式宣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官方平台,《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数百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论文网络首发的首批试点期刊。网络首发论文,一经审定,无须确定纸质出版时间就能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第一时间刊发。这种方式不仅能将论文发稿时间缩短至三个月内,还能配合视频,直观展示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是科技期刊第一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已经实现了“刊—网”的单向融合。网络的兴起加快了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步伐,但同一内容的两种版本由不同供应链各自出版发行的方式,造成了边际成本上涨、出版模式混乱的局面。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牵制了期刊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目前,业界研究者提出了实施“刊—网—馆”融合运营模式来破解这一难题的观点。“刊—网—馆”分别指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我国将在两年内有计划地完成三者的融合运营,逐渐实现科技期刊第二个层面的媒介融合。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使得作者、读者和期刊社之间存在多元角色互换的可能。不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读者可以成为作者,作者也可以变为读者。对科技文化的传播者期刊社而言也是如此,读者可以向期刊社推送新的问题;期刊社可以向作者就新的问题组稿、约稿,并反馈新的问题给读者;作者可以与期刊编辑沟通修改论文,期刊编辑也可以收集相应的信息,参与作者的选题。这种传播方式和受众角色的多元化发展,无疑会改变科技期刊出版的模式。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仍面临出版数量与国际话语权不平衡的现状,但只要与时俱进,迎接媒介融合的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就会挣脱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实现快速发展。
三、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与全媒体化
Pool教授在提出媒介融合的可能性时说,“分化与融合是同一现象的两面”。科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分化,使得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成为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4]。目前,很多科技期刊已经在媒介融合上有所突破,比如《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微博可以展示论文的短摘要,推荐优先出版的论文;《中国国家地理》的APP设置了“文章阅读”“每日一图”两个阅读板块并提供文章位置服务功能,其中“每日一图”板块突破了纸质图片尺寸的局限性,让用户可以下载高分辨率的图片。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媒介融合突破了纸媒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局限性,通过简短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设计丰富和延伸了阅读体验,迎合了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笔者认为,科技期刊在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全媒体化,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科技文化产品形态的多元化。以现在比较流行的APP为例,如果期刊编辑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熟练处理碎片化文章,提供迎合用户需求的内容,那么可能导致用户逐渐流失;如果要求期刊编辑具备熟练的多媒体技能,能轻松完成所有的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和图片整理工作,或许会牺牲期刊编辑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削弱科技传播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结果是得不偿失。针对这样的现存问题,全媒体平台提供了解决之道,其通过多平台合作丰富了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减轻了期刊编辑的压力,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科技文化产品。第二,媒介融合并不等同于全媒体化。新媒体时代,科技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可以分离的。科技期刊的论文可以通过自己建立的平台,也可以与其他平台合作,共同实现科技成果的丰富、传播和“贩卖”。比如有些精读外刊采用付费阅读、学习社群、分享打卡的模式来运营;学员付费后,公众号定时推送一定数量的阅读内容,如学员能坚持阅读80天,并在朋友圈分享,即可获得英文原著实体书。这种做法的本质,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仅通过微信就可以实现知识增值的效果。朋友圈是这一模式发挥作用的社交平台,它的影响犹如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重组,以及突破媒体界限的流程再造是媒介融合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也是全媒体化和媒介融合的区别所在。
科技期刊的品牌延伸与再造
几十年来大量优秀科技期刊一直以提高办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扩大传播和影响力为目标不断追求卓越,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价值和办刊成功经验。科技期刊虽然面临知识创造、传播和获得场景迅速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但是仍然在网络化、集群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积极应对,或通过深化传统出版模式、或通过探索数字出版的新模式等方式来稳固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通过优化约稿、严选来稿和搭建行业纽带、提升知识服务等措施提升了期刊学术质量和扩大了期刊品牌影响[1]。《药学进展》以改版实践为切入点,通过重构办刊主体、编委队伍架构、学术活动策划、选题组稿策划等举措提升期刊品牌价值[2-3]。《航空学报》通过约组综述稿件、策划出版专刊专栏、开展科技论文写作讲座开放存取、论文推送、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科技导报》通过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合理布局栏目,形成期刊特色等措施探索出学科交叉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升学术品牌价值[5]。《航空知识》探索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品牌影响力[6]。《地理研究》通过结合微信建设特色品牌栏目取得了高下载、高阅读、高影响力的宣传效果,有效提升期刊的品牌美誉度[7]。此外,俞敏等提出科技期刊可在全媒体时代通过内容提升、借助大众媒体、微信公众号、组织特色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8]。周华清等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现状,认为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可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9]。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赋予了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以新的内涵,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延伸和品牌再造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品牌新内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阅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既冲击了科技期刊以往固有的传播渠道,也为科技期刊维护品牌带来了必须直面的全新课题。而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也客观上证实了互联网时代不仅打破了媒体和传媒的职业壁垒,同时也为普通科技期刊实现超车,迅速提升影响力提供了通道和机遇。科技期刊对于品牌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环境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内涵被丰富和拓展,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以推进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新内涵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描述:1.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应再局限、具象、固化为实体杂志、论文或影响因子;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抽象为以刊名为品牌标识,丰富涵盖包括期刊、论文、网站、平台、公众号、知识服务、数字产品、编辑等一切与期刊有关的既对立又统一、既抽象又具体的整体形象和元素。2.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是期刊全方位综合实力的反映,包括办刊能力、学术水平、媒体融合能力、互联网思维、线下影响力、互联网传播力、学术活动召集动员能力、平台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3.通过终端用户对于科技期刊品牌的感知和认同程度,在反映期刊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同时,检验品牌建设成效。所以,在媒体融合环境和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上面需要用新的传播模式延伸品牌,并用全新思维再造品牌。
二、科技期刊品牌延伸
1.通过数字化刊群平台。随着科技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出版转型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深入,科技期刊按照学科、行业、区域、单位进行刊群建设,成为科技期刊扩大知名度、延伸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以刊群平台为抓手整合期刊资源、集中用户入口和流量,通过期刊展示、介绍、官网链接等途径,在实现精准订阅和精准投稿的同时,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另一方面,部分刊群平台在获得加盟期刊的授权后对论文进行开放获取,以增加论文的传播渠道、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相对于单刊官网的局限性,刊群平台的群聚效应能够有效延伸科技期刊的学术品牌。2.通过微信公众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微信的全民使用,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在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数字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科技期刊传统传播渠道的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在移动端延伸学术品牌、扩大影响和传播力。如《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暖通空调》等均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办出特色并取得了成功[10]。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立足主业,将优秀论文进行碎片化、轻量化精编后在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相对于在微信公众号上仅论文摘要,或直接提供全文PDF下载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可以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将公众号定位为辐射学科或行业,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专业资讯信息,通过服务更多的用户来扩大期刊品牌。3.通过H5等多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呈现越发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欢迎,在给用户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以H5为代表的多媒体形式具有功能强大、形式丰富、入门门槛低、免费等特点,所以科技期刊已经尝试通过H5来探索媒体融合。《煤炭科学技术》尝试通过H5制作移动端增强论文、制作期刊宣传片、专题征稿通知、会议通知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1]。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融合,科技期刊在获得更多用户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实现学术品牌的延伸和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极有可能成为论文内容的必要展现形式,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必将在多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深度延伸。4.通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用户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交属性,科技期刊的用户群体通常按行业、学科、专业或同事、同学分类聚集在微信群或QQ群。这种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社群垂直、细分,科技期刊的微信、H5等专业内容极易通过这类社群传播。科技期刊可以建立用户QQ和微信群加强与作者、读者的实时联系,将优质内容通过社群有效传播,从而实现品牌延伸。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激励核心用户将优质内容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延伸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通过用户社交网络的延伸科技期刊品牌精准高效,但这也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加快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转型,为用户提供适合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优质内容。
三、科技期刊品牌再造
科技期刊通过组约优秀稿件,提升论文质量、扩大发行量等举措在传统出版时期完成了品牌和影响的原始积累,在转型期,科技期刊需要通过顺应转型发展趋势、创新出版传播模式、深挖行业用户需求、应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品牌再造。1.协同创新。科技期刊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通常仅作为创新成果和论文的出口。而实际上科技期刊有条件通过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选题、调研、立项、实施、成果、宣传的诸多环节,为科研项目团队提供信息搜集、跟进报道、专题策划、全方位成果宣传等协同服务[12]。科技期刊参与到一些重大课题项目中,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影响力,还可以提升编辑参与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拓展专家人脉,有助于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方便组织专题、组约高质量稿件;同时科技期刊可以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深挖自身潜力、拓宽服务范围,从而提升品牌含金量。2.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知识服务需要信息化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但科技期刊仍可以在起步阶段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知识服务也将成为科技期刊进行品牌再造的重要尝试。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模式可从专家、作者、论文等3个角度切入。(1)专家资源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而专家又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科技期刊可以邀请专家视频讲解技术问题,或录制并授权专家的学术报告视频来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2)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并希望得到作者的答疑和解读,当科技期刊获知这种需求,并让作者给予解答,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服务。目前,“OSID开放科学计划”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提问和答疑的免费平台,科技期刊只需在每篇论文印上专属OSID二维码,扫码即可实现提问和答疑。科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可提炼出大量的知识点,专业编辑可尝试对论文进行知识点提炼,当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将相近知识点编辑整合成专题知识包。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知识包,都能帮助用户快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知识,而知识包也可以通过专家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升级为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3)增强出版。增强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纸媒上无法展现的内容,诸如视频、动画、程序、大量图片等内容用数字媒体形式展示给读者。中国知网提出增强出版的概念,并提供了平台支持,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科技期刊自身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强出版[13]。以增强视频为例,对于课题已产出动画模拟或进行可视性较强的实验的论文,可直接邀请作者提供视频;对于其他优秀论文,可邀请作者将论文涉及的核心技术、难点重点制作5~8页PPT,录制3分钟左右的导读视频。将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并通过软件生成增强视频二维码,将二维码与论文一同印刷,实现增强内容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现阶段实践增强出版不仅可以创新出版模式、探索媒体融合,且有助引发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和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移动+优先出版。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已在移动端不同,笔者探讨基于html格式论文和配套二维码的移动+优先出版。目前,超星已经向部分期刊提供了论文免费加工html格式的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将二校或三校稿提交超星进行html加工,并将html格式论文于终校前后返回编辑部,由编辑部将html格式论文上传至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同时,将官网当期html格式论文对应网址生成二维码,并将各二维码排版至纸刊对应论文题名处交付印刷。当读者拿到纸质期刊后,可用微信扫码论文二维码,在手机端显示html格式论文,实现对论文的收藏、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这种新型出版方式不仅能在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还方便读者移动阅读、分享和传播,每篇文章匹配专属二维码给读者带来明显的数字出版感受。移动+优先的新型出版模式将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和论文传播力。(5)网络直播。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播App的广泛应用,使普通用户通过手机或简单的装备就能实现直播。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对学术会议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成为服务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一定数量的作者和读者群体,而科技期刊又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以媒体的身份对会议进行直播能够满足广大不能参会用户的求知需求。如“小编讲堂”就通过QQ群的直播功能对每次学术活动进行直播,受到编辑同行的广泛关注。《航空知识》在网络直播方面探索实践颇多,除多次对航展、飞行大事件进行在线直播外,邀请专家作客在线直播,在讲解学术观点和传播知识的同时与用户交流互动。通过网络直播,将科技期刊的会议资源、活动资源、专家资源直接转化为对用户的服务,在拓宽科技期刊服务范畴、积聚人气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图示理论应用
摘要: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四级考试的分值来看,阅读理解的分值占据总分值的较大部分,亦能说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对此,本文将运用图示理论,结合大学英语中阅读教学的特点,从语言图式、内容图示以及形式图示入手,探讨图示理论以及阅读教学之间的关联,再通过实例来进一步验证图示理论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容图示;语言图示;形式图示;英语阅读
图示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是基于心理学以及认知理论的结合产物。现阶段,已有较多教师将图示理论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并从图示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方法来扩充大学生的图示知识,以此提高大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基于这一点,研究图示理论对促进阅读教学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一、图示的教学作用
图示在阅读过程中高频出现。首先,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大学生可依靠图示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他们可在现有的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文章包含的词汇信息对文章进行剖析,以此正确地理解文章所呈现的内容。通常来讲,如果学生的图示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就能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第二,就阅读来讲,这是一个预测的过程,并且这种预测是基于学生现有的图示来进行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语言图示和内容图示的了解程度与其对文章的预测准确度成正比。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前便能预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能增强阅读兴趣,以此加快阅读速度。与此同时,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时,意识往往会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但对于图示理论而言,这种思维限制却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包含的语言信息。此外,图示可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为其快速找出文章要点给予帮助。
凸显判断力养成高中历史语境建设
【摘要】判断力是人的独立人格养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高中历史学科中的语境建设与判断力养成有一定关系。培养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过往,提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获得面对真实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的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判断力;核心素养;历史语境
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纷繁复杂的文化评论,人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和观点进行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力是21世纪世界公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个人的判断力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也受到个人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判断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现实中,人们往往习惯“碎片化”的短文本阅读,脱离语境去理解文本信息,缺乏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辨析、质疑意识。因此,学科教育在个人判断力养成方面应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当下高中生基于历史学科的“判断力”真实水平有一定了解,笔者主持的“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课题组在2018年及2019年对参与课题研宄的学生进行了课题开展前后的数据调研,来自5个区近20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研。调研数据的结果呈现了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实施的效果。
一、课题实施后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现状
为评估“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的实施效果,笔者在连贯性实施教学探宄的一所F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研。以F校2021届高二全体学生(440人)、2020届高三等级班学生(94人)为样本进行数据调研,并把这部分学生在2018年被调研的数据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在同一群体(2020届、2021届)中进行两次与判断力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能力的调研(百分比得分率),发现无论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还是历史解释,学生获得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发现,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呈现的进步幅度有很大不同,而且2020届和2021届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20届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2021届。其中原因,除了样本数据的量有大小可能导致数据差异性大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2021届经历等级考分科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把历史学科作为合格考科目,这对学生认真投入历史学科的学习,尤其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历史阅读与写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即便如此,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探宄还是体现一定效果,2021届全体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进步。
1.时空观念
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2020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指数(72.66%—78.37%)明显高于2021届的学生(64.03%—65.53%),群体差异性导致数据差异的原因不再赘述。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率来看,两个群体的进步率不高,都没有达到10%。这说明与时空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时间轴、地域地理空间等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就其中的原因来分析,可能一方面是课题实践的时间短效果还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课题组成员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史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髙中生的时空观念的培养相对比较弱。
英美文学传统授课方式革新
一、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历来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和必修课。然而,随着教育产业化和知识市场化进程的冲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呈现出实用主义倾向。一方面,不少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侧重实用翻译、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等有助于学生就业的实用课程,忽视、冷落了英美文学等人文素质课程。另一方面,正如程爱民等指出的,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在减弱[1],仅仅满足于通过考试、获得规定学分的程度。这样一来,英美文学课程的地位日益边缘化,成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鸡肋”,弃之不符合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之又无法得到学生和社会的青睐。这种尴尬的地位看似取决于商品化社会等客观因素,实则源于英美文学课程本身在课程规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二、传统授课模式中的缺陷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在课程的整体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考核方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课程的整体规划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采用了“一人言”的授课形式,即由一位教师承担整部英国文学史或美国文学史的教学任务。这种设计模式实质上违背了英美文学课程自身的独特性。众所周知,英美文学不仅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而且作家的创作风格也纷繁各异,而教师的个人研究能力及水平很难达到纵览各个时期、通晓各家各派的程度。因此,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独立讲解容易造成实际授课过程中的偏差。教师往往对自己研究方向的作家及作品详尽介绍、深入讲解,而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作家及作品粗略分析、草草带过,由此造成学生英美文学知识领域的弱点和盲点。 其次,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行为。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都采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相结合的内容模式。依照这种模式,教师在讲授任何时期、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时,都要先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代表作品、所属流派等文学常识。灌输完这一大堆的文学常识之后,教师往往无暇顾及文学文本的深层次剖析,只能匆忙地概括一下作品的大致情节、人物特征、主要内容等,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导致两种结果。其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文学史内容的复述和对文学作品模式化的理解,阻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主解析,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英美文学名著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机会;其二,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化的教学手法导致英美文学课沉闷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 最后,在考核方式方面,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下,教师一般采用闭卷考试和期末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然而,就闭卷考试而言,教师往往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检验。因此,在英美文学试卷的题型分布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远远高于问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型。这种考试形式在无意识中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他们只需要在课堂上抄笔记、划重点,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并不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从而逐渐丧失了阅读英美文学原著的动力。此外,就期末论文而言,不少教师将论题设定在“印象最深的作品”、“最欣赏的作家”等宽泛的范围内,导致学生的论文仍然停留在复述文学作品主要内容的初级阅读层次上,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剖析、思考英美文学原著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无法充分利用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学作品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法单一,难以发挥英美文学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更难以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分析、思考英美文学原著的兴趣。 三、改革的途径及措施 鉴于上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不论在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还是考核方式上都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课程规划的转变 英美文学的课程规划需要实现从“一人言”到“众人议”的转变,即英美文学课程在整体规划上可以采用讲座型的方式,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规划英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根据英国文学的发展阶段,将课程划分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现代及后现代主义时期等单元;在规划美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按照美国文学的发展阶段,将课程划分为清教主义时期、超验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美国华裔文学等单元。在划分各单元的基础上,安排教师按照个人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特定单元作为授课内容,以举办讲座的形式共同完成美国文学的教学任务。这种设计模式既实现了教师研究成果之间的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文学知识。 2.教学方式的转变 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当实现从“单一化”到“多样化”的转变。由于英美文学课程涵盖了各种文学体裁,且各种文学体裁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手法的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增加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在讲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时,除了简单介绍剧作家的创作历程及代表作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经典场景,以此引导学生揣摩、分析剧中的经典台词和人物性格特征。在分析小说作品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思考与作品主题及作品风格等相关问题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授课实际需要穿插放映忠于原著精神改编的电影片段,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从而拉近学生与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在介绍诗歌作品时,教师可以安排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意境和内涵。这些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不仅考虑到了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而且能够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并最终唤起学生参与英美文学课的热情。#p#分页标题#e# 3.教学内容的转变 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实现从“文学史介绍”到“文学作品欣赏”的转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英美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26。换言之,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不应停留在灌输文学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侧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学文本。所谓细读,并不只是解释生词难句,而是深入细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篇章结构等。教师可以设计有关作品内容细节和语言特色的阅读理解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向。例如,在讲解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31章选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该章节中哪些段落或语句描写了哈克在和黑人吉姆一起逃亡的历程中内心的犹豫?为什么哈克内心会产生犹豫?哈克最终为何不再犹豫?黑人吉姆和费恩的交谈中,双方语言是否符合标准英语?能否举例说明双方语言中不符合标准英语的地方?作者在人物交谈中为何选用非标准英语?在分析兰斯顿•休斯的诗歌《黑人谈河》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该诗歌描述了哪几条河流?诗人为何选取这些河流?这些河流各自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采用了哪些词语描写这些河流?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问题既指出了小说选段的大致情节或诗歌的主导意象,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 第二步,引入比较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角。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单一文学文本的细读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的观点进一步探索、分析作品。例如,学生把握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内容细节、语言特点之后,教师可以继续组织学生讨论哈克与汤姆•索亚这两个小男孩形象之间的异同,或引导学生思考美国文学史上还有哪些作品反映了黑奴制问题。在讲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美国华裔文学各时期代表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思考美国华裔文学作者与美国其他少数民族裔作家之间在作品内容上的异同。这种做法不仅扩大了学生对特定文学作品的思考范围,而且能够帮助他们从单部文本的阅读中窥见某一主题或某一文学流派在整个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从而打开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第三步,利用作品,提高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及人文素质。依据《大纲》,纯粹的阅读行为培养并非英美文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2]26。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层次的能力提高。从浅层次上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实践中模仿经典文学作品的篇章组织结构,引用其中的名言名句;从深层次上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观点去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乃至人生观。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阅读任务后,应当鼓励学生思考黑人在美国历史中的生存状况,思考当代社会中种族冲突和融合的现象。在引导学生完成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阅读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思考现代文明的弊端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只有达到这个层次的解读,英美文学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而且正如王守仁教授所言,“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3] 4.考核方式的转变 英美文学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当实现从“记忆能力考查”向“分析能力检验”的转变。既然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力求实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主解读,那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当侧重于检验学生阅读、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期末试卷时应适当增加问答题、论述题等分析性题型的比重;在布置期末论文时应缩小讨论范围,提出细致、明确的讨论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英美文学成绩。通过这些考核形式的转变,学生才会放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解读、分析、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活动中。 总之,英美文学课程不论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还是考核手段上都应充分利用英美文学作品这一庞大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过程中做到读有所学,读有所用,读有所思。只有这样,英美文学课程才能实现预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由此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自动化专业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摘要:自动化专业英语是为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掌握核心的专业英语词汇、术语及相关语法,进而查阅英文文献,并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及撰写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开设课程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分阶段设置具体的教学任务,针对性的讲解及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专业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一、引言
自动化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系统或工业过程自动运行并获得指定目标的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及家庭服务等各个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对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则是为了适应在国计民生中日益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技术而产生的,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尽管我国也较早进入自动化教育行列,并且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整体水平仍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工业4.0(Industry4.0)”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各国的实施,在技术发展和市场拓展方面对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在技术解决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时刻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进展,与时俱进。而目前的大部分技术文献及科技论文均是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加之大量的合资和外资企业成为用人主体,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专业英语知识阅读和撰写文献,因此,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然而,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在大多数院校的开展却并不顺利,效果也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的影响,通常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很多同学奔波于求职及备考现场,无法兼顾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因素,较为陈旧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3]。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从教材、内容、方法、手段[1,4-6]和考核方式[7]等方面着手,对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获取有用、直接的科研信息;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展示水平;专业英语表达、听说及应变能力的提高,则有助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为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撰写能力、表达及应用能力,本文将从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设置、课堂呈现形式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以任务为驱动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内容设置改革
(一)课程学习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以及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由于专业英语在词义上具有不同于普通英语的特点和含义,并且英文科技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再者,专业英语对听说读写译的侧重点与普通英语有所区别。因此,学生有必要认真学习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着重讲述自动化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及科技论文的特点、写作基础及注意事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阅读、查阅英文科技资料及理解和撰写英文的写作能力。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撰写、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相关外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英译汉,要求理解基本正确,译文通顺;能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
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实践
摘要:
高中语文中的作文所占比重相当大。从历年语文考试的作文考题的内容与分值来看,作文在语文学科的百分比相当大,必须加以重视。随着近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向上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书写清晰规范,也能帮助学生提高思辨分析能力,而且通过教学手法的创新,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感悟也在不断客观和深入,写出感人至深、有深切感染力的作品。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写作
一、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技能,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作文书写能力,同时通过作文的书写锻炼,在感情的丰富和文采的培养上不断加强技艺的锻炼,学会触景生情,情景结合,掌握首尾呼应、层次分段、详略适宜、过渡自然、对应、照应等写作技巧[1]。根据高中教学要求,高中作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深刻的写作对事物和道理进行分析,通过饱满的思绪讴歌情感,通过卓越的文采将思想予以锤炼,通过新颖的技巧对文章写作进行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化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了以阅读文献为主线来培养化工类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通过对“研究方法总论”、“阅读技巧训练”、“寻找科学问题训练”、“设计实验训练”以及“科学表达训练”方面的介绍,引发研究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采取师生互动的学习探讨方式,分阶段地提升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文献阅读;化工;研究生;培养体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全球产业变局,当下前沿技术呈现群体突破态势,全球产业已走到发展“拐点”,产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范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化工、医药等行业面临结构优化调整,生产过程向绿色低碳转变迫在眉睫;在科技创新方面,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是目前重点发展方向,而国内外社会对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1]。因此,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能力强的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化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重点。
1培养现状
化工类硕士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化工领域坚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解本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2]。何培育出优秀的高水平硕士是培养化工类高素质研究人才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我国化工整体科研实力的必要条件。优秀的化工类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选题应为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具有理论意义或较大实用价值,可以综合、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2)在实验方案设计上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较大成果;(3)论文成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学术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工作量饱满,论文结构严谨,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3]。但是目前我国化工类研究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存在大量重复和模仿工作,缺乏对真正科学问题的贡献;(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相比,研究内容偏少、缺乏深度,论文结果分析过于简单,缺乏有深度的探索与讨论;(3)论文书写缺乏科学逻辑性、严谨性与准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反映出目前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素养训练。其结果表现为学位论文质量低下,不能在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文章[4]。由此我们认为,如何培育出创新型研究生是我国化工领域提高研究生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是目前培育出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根本解决办法。
2总体思路
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包含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及科学写作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核心问题[5]。然而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及内容严重脱节,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选题的开展;(2)缺乏文献研究能力,不能有效开展科研活动,师生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得研究生只是导师思想指导下的简单劳动力,缺乏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其结果会导致研究生毕业后只是在实验动手能力上有所加强,而在创新能力上和本科生相比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迫在眉睫。我们由此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以阅读文献为核心训练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对研究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科学素养训练。这是因为阅读文献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产生创新想法的源泉,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6]。因此,使研究生掌握阅读文献的本领会使他们更好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由此认为,在培育优秀化工类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应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总体工作思路应遵循“阅读最好的文献,做出最好的研究”这一科学研究准则,从第一学期开始使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接触课题,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形成自己的科学选题;第二学期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完善选题,并参照文献开展实验研究;第三和第四学期通过深化阅读文献进一步从深层次理解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比较前人的文献解释和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五和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的研究,并通过参照文献的写作方法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学位论文,同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有效的拓展,提出研究课题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