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篆刻在字体设计课程中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书法与篆刻在字体设计课程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书法与篆刻在字体设计课程中运用

【摘要】近年来,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比较频繁。结合书法与篆刻元素的字体设计,在现代商业设计中彰显出独特的历史人文色彩,广受欢迎。本文主要以中国书法和篆刻为例,讨论字体设计课程中融入书法和篆刻的可行性与实践性,以引起对字体设计的新思考。

【关键词】字体设计;书法;高校

一、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未曾间断过的文明,而维系这个文明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汉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社会文化的繁荣,在字体设计的应用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一变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又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探究中国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汉字字体设计中最主要的中国元素是书法和篆刻。而今的字体设计课程很多时候还是借用西方的“形体教学”模式,对于书法、篆刻等触及中国文化内核的形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发展和研究汉字字体设计,必须从本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汉字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因此,分析书法、篆刻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如何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书法、篆刻、字体设计三者传递给观众的信息都可称为“象”。书法可谓“线象”,篆刻可谓“印象”,字体设计可谓“面象”,三者之间虽各有侧重,但却又统而为一。因此,如何更深入地将书法、篆刻运用到字体设计当中,并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予以体现,便成为专业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指出,目前也出现商业字体设计借鉴书法、篆刻的形式取得较好效果的案例,如设计师郭仕杰一系列的字体设计作品。他较好地理解了各种书体的特征,对字体进行了再创作。其作品风格典雅,具有很强的个性。该设计师也是一位书法研习者,其字体作品也体现了创作者较深的书法功底。从现今的商业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字库书法字体套用、滥用,很多作品虽然利用了书法的笔触和飞白效果,但制作并不讲究、其整体没有精神。一些字库书法字体,由于设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并没有体现出原有的书法味道和气韵。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说明很多设计师缺乏对于书法、篆刻艺术的深层美学感受,不能对汉字结构和书法篆刻风格、章法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也进一步说明未来的设计师学习书法和篆刻知识的必要性。

二、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的课堂设计

在空前国际化的语境中,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在设计领域,越有传统特色的元素,越具有走向世界的可能,也越有广阔运用的前景。目前,大多设计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一般为72个课时,其中讲授12课时,课内实践60课时。笔者认为,书法和篆刻课程可以在大一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中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探究和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课程中能够做到将传统书法美学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形式的表面。对设计系的同学而言,学习书法、篆刻,无疑更有助于其设计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为什么要将书法、篆刻纳入到“字体设计”的课堂之中?这一问题的答案恐怕需要首先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字体设计”究竟是西方的“舶来品”,还是中国历史长河之中被掩埋的“遗珠”?笔者倾向的答案是后者。事实上,如果跳出中西认知谱系的泥潭,我们未尝不可以怀疑:难道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小篆、隶属、楷书、行书、草书等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字体设计”?刻在骨、壳上的甲骨文,在器皿之上的铭文和在印章之上的篆刻等便是一种利用不同工具和材质进行的一种“字体设计”。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本课程的设计也自是与以往的“字体设计”不同。首先,学习书法、篆刻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同时,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这类课程的开设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课程的开设可以分别由视觉传达专业和国画或者书法专业的两名教师担任。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跨界,以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同时展开学科交叉学习。通过对书法篆刻和字体设计的学习,体验两者的内涵,把握书法、篆刻和设计的本质:书法篆刻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字体设计是通过对字体结构以及文字内容或信息的传达进行解构和再设计。把两者结合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特征和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书写能力。其次,“字体设计”课程不是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以“剪刀加糨糊”的简单形式强行注入到“字体设计”之中,而是需要学生理解文字演变的历史、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字体设计”中西融会贯通等目的。因此,在学习书法、篆刻和字体设计等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背后的历史。一种“字体”的流行,必然有一个不断设计、不断修改、不断打磨的过程。那么,这种“字体”如何设计?改向何方?如何打磨?这些自然又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字体设计”则永远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之中。在这一环节的课程设计中,笔者认为,可以联系历代文人(知识分子)与当时“字体”之间的关系,以个案的形式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具有历史传统元素。它们能够使学生在新技术和新媒介下发展出新的创意与技法,这是设计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内容。

三、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和再现

书法篆刻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分为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直接运用主要是指书法篆刻中的笔画、书体、结构等不经过艺术加工处理,或多或少地原样运用到字体设计中去。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字体设计都是运用书法在线生成软件进行再设计,因为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对字形审美的高级设计,所以,作品还是具有一定美感,但是缺乏对书法篆刻的实践和理解。一般的电脑书法字体设计作品,其字体元素相对生硬,不能够很好地展示笔墨语言,结合整体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营造产品内涵和氛围。而有过书法篆刻学习背景的设计师,往往会依据设计需要进行创作,比如对字面、中宫、重心的把握,不经大量实践、缺乏书法基础则难以提高。书法篆刻的直接运用可使其精气神得以充分展现。在设计作品中,字体的点画轻重、笔力强弱、行笔缓急、空间布局、章法疏密,进而令设计作品更加有情感韵味。间接运用是指借鉴书法作品的笔墨、印章等元素进行拆解再创作,字体是可以简单拆解的,借用建立在解剖学上的西医观点,字就是由筋骨、血肉、皮毛即结构线(章法线)、笔画、修饰组成的,那么,借助对结构或章法的大胆创新再结合笔划特征和修饰将出现很多新字体。然后,用类似图形设计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到字体设计中,这些被间接运用的书法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经过不断的演变和特效效果在视觉上极具煽动力,增强了字体设计作品的时代感和设计感,赋予传统艺术以新意。但这样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没有对书法篆刻有较深的研究,把字体仅仅看作是点线面的变化则难以把握和传递汉字的美感。在古圣先贤无数的书写和刻画中,汉字饱含精气神,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不断地研读、揣摩和理解。只有不断地挖掘汉字深层次的含义,体会书法(书写)的美感,充分感受书法篆刻作品的精气神,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前期构思,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应该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然后就是书法或者篆刻表现,所以,在很多品牌设计策划的时候,设计师都会查阅一些金石字典,一方面是为了精准挖掘字形字义,把品牌定位和名称内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思考成熟后先画手稿,把发散性的想法涂鸦出来,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很多新的思考。接下来就是把思路收回来,选择若干方向定稿。最后才是在电脑上做出矢量稿来,然后是细节调整,毛笔的笔刷尝试,不同的使用方法和表现形式,笔画和字结构的调整。

四、结语

书法和篆刻总的而言是线的艺术,其创造出来的形象是抽象的。线条的细微变化和组合能使不同的字体产生不同的意境与文化精神,这种点线面表现的内涵是委婉生动的,丰厚有趣的。俗话说,隔行不隔理。现代字体设计建立在对传统的承袭与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开放性。对于书法篆刻这样的国粹,我们必须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而不是去照搬和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努力研究探索其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雪青.字体设计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靳埭强.字体设计100+1[M].香港: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

[4]刘兵克.字作多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作者:刘沛芬 单位: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