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造性招贴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创造性是设计的灵魂,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有精妙的创意。高校招贴设计教学也逐渐从注重图形表现转向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体现在实践教学中。文章首先从创造性思维过程在招贴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入手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招贴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应用实践,旨在提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招贴设计;实践教学;创造性思维
“没有创意就没有设计”,在招贴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是决定招贴作品能否吸引眼球、有效表达主题的关键。所以,在高校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将创造性思维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创造性环境中体悟创造的乐趣。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对电脑的依赖性强,思维囿于电脑上展示的模板和素材,知识单一化,对哲学、材料学等涉猎不深,这影响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建立。因此,在招贴设计实践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应用尤为必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创造性思维理念,帮助其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进行多元化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夺人眼球的招贴作品。
一、招贴设计实践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在以往的招贴设计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以西方的设计思想为主,以理论讲授和作品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各种流派的风格、设计理论,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以模仿为主,偏离了招贴设计的精神内核。招贴设计的精神内核就是创造性思维,教学中一味介绍理论与经典作品,缺乏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训练,就会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固化为一种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没有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在当前知识融合、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博采众长并加以利用,才有可能为创造性思维提供素材和源泉。所以,应用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将书本与市场结合,打破思维上的限制,使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目的性增强。其次,从当前学生的招贴设计作品看,不少作品的艺术价值不高,只是图形、文字的堆砌,或者是对经典作品的模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甚至看到有些学生的招贴作品说教意味浓厚,非但不会吸引大众的目光,反而会让人反感。所以,加强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实践,有助于学生设计出有新意、有内涵的作品。
二、招贴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应用基础
招贴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其实就是创意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针对当前学生的思维现状和我国教学模式的弊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突破是第一步,正所谓不破不立。如果坚持原有的思维模式,那无疑是抱残守缺。学生要努力将原有的线性思维模式向发散性思维转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在思维过程中掌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交互运用,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进行的,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对招贴设计要有清楚的认识。招贴设计不单单属于艺术的范畴,也不是图形符号的简单罗列。招贴设计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复合学科,结合多种元素,通过视觉形式传递和表达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招贴设计与社会息息相关,要求学生把握时代气息,捕捉社会热点与潮流趋势,能够审时度势地设计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招贴作品。第二,对文化、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艺术和美学领域,更要延伸到多个学科领域,努力提升跨学科复合设计能力,为创造性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做好基础性铺垫。如,传统佳节元宵节的招贴设计,就可以将元宵与水墨画相结合,让流出的芝麻馅逐渐过渡为墨汁,继而书写出“元宵佳节”的字样,再利用一些传统元素将画面点亮,这样整个画面就有了复古的美感,且色调浓淡相宜。
三、招贴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应用
目前,招贴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方法主要有同构联想法、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这些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载体和体现。
1.同构联想法
同构联想法是赋予不同的元素崭新的精神内核,使其图形表现平易近人,但寓意深刻。也就是通过日常事物的展示,将普通的联系延伸至深层次的关联,挖掘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简单的表现引起受众的兴趣、关注与认同。如,1997年香港回归时陈幼坚设计的一幅“融”主题的招贴,画面主体形象非常简洁:一根木质筷子和一根金属筷子,两根筷子并置在一起,展现出“一国家两制”的伟大方针。用最常见的事物,通过不同的组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可以突破固有的认识,这就是同构联想法的精髓。
2.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又一主要动因。在高校招贴设计教学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一些学生的思维受长期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单向的线性思维很难打破。逆向思维法则是突破限制,开辟招贴设计新思路的一大源泉。通过从反面入手、从结果入手、从对立面入手,可以展示出非同寻常的视觉表达,这是逆向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如,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发问如何展示M厂汽车轮胎的强大性能。大多数学生从降低油耗、减少刹车距离、保证车辆安全等正面角度进行设计。而有些学生就利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从M厂轮胎的刹车痕迹和使用普通轮胎车辆被撞得支离破碎的角度进行对比展现,更具视觉冲击效果的招贴设计展示出M厂汽车轮胎的强悍抓地力和安全保障。这样的逆向思维正是打破常规思维的利器。
3.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以一个目标为基准,通过不同的思路探求答案,答案并不唯一,而是多元化的,所以又称多向思维或放射思维。发散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与主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在创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思维广度,学生通过自身积累的知识,通过跳跃性的、具有广度的思维过程,可以联想到同一课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包括而不仅限于一个主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人物、时代特色、地域理解,从而展现出多样的思维花朵。学生的发散思维角度越多,越能充分表达这一课题,也更能使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就是学生在创作之中想要得到的结果。在整个创意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闪现出很多有创意的小点子,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把所有想到的点子都记录下来,不要随意否定任何一个想法,并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帮助与鼓励,而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结语
创造性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实践教学应当被重视,教师要认识其开展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教学环境,更要将创造性思维过程融汇到教学中,利用同构联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不同的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使教学更有效,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
作者:张莎 单位: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旭辉,舒晶.浅议招贴设计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电影评介,2014(15).
[2]井蓓蕾.创意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大众文艺,2011(4).
[3]梁新建.没有设计,如何设计,如何教设计——谈艺术院校的设计教学.艺术探索,2003(2).
[4]周浩.浅谈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惑与疑问.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