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是一种文化。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要了解目的语文化,还要恰当地融入本国文化。本文通过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详细论述了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以期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为学生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未降低,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非常有必要。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正常地进行信息互通和情感交流,既是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者,也是本土文化的输出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既要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也要加强和深化对母语文化的学习。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目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对本土文化有所忽视,这种不平衡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传达中国文化。学生在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本土文化,拓宽视野,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可以将中国文化恰当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汉英词汇及语法的差异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英文化内涵,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例如学习地方戏剧、茶艺等等,鼓励学生用英语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案例分析
笔者以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二版)》中Unit4《TextATonyTrivisonno’sAmericanDream》为例,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作业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对比分析中英文化因素,发现两者间的异同之处,通过发挥汉语文化的正向迁移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和跨文化交流表达能力。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托尼•特里韦索诺的年轻人的美国梦。托尼身处社会底层,在美国一无所有,更为糟糕的是连英语也说得不好。大萧条时期,托尼不得不请求老板允许他帮忙修剪草坪,却只字未提薪水。他语气坚定,让人难以拒绝,最终获得老板的准许。之后在工作中,托尼也非常努力,得到老板的认可。快到冬天的时候,托尼又请求老板允许他去工厂门口扫雪。后来托尼去工厂当了学徒,成为熟练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在老板的帮助下,托尼结识了一名银行家,通过抵押贷款拥有了一栋房子,转手后赚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处农场,把远在意大利的妻儿都接到美国,不久又说服儿时的伙伴来美国奋斗。当托尼去世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农场也是一片生机。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故事,尽管托尼没有辉煌的成就,但凭借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梦。1.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来布置课前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美国梦到底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到广义和狭义的美国梦,美国梦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美国的平等、民主、自由,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能使自己的梦想成真。许多欧洲移民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前往美国。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成为那么多外来移民者梦想开始的地方,从而让学生了解美国梦的起源。鼓励学生分小组完成美国历史的简单介绍以及美国梦的含义。由于本节课故事背景发生于大萧条时期,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上网了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到故事发生的场景中,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保证。2.课中学生合作交流。一是课前启发环节。课前进行预习与准备,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中国梦。可以列举名人事例来解读不同历史时期下不同的梦想。学生分小组展示关于美国历史的概况以及美国梦起源的PPT。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包括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教师向学生讲述美国梦的形成:“美国梦”一词最早出现在亚当斯的《美国史诗》一书中。但在亚当斯提出之前,美国梦就已经形成。1620年,一批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驶往北美殖民地,抵岸时却只有102人,他们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理解美国的历史就是不同时期实现美国梦的历史。教师介绍中国梦形成的简要背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的“大同梦”就能看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同梦”来源于《礼记•礼运》一文中,将大同梦描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中国官方正式提出中国梦是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的中国梦深入人心。通过将美国梦与中国梦对比分析,鼓励学生将这种文化差异延伸到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差异的认知水平。三是课文知识建构环节。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单词、词组、语法结构等,当学习到DepressionDays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相关视频,补充经济大萧条下同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了解国外形势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自己国家的那段历史。要强调的是,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并不是将其作为单独存在的环节,而是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目的语和本国的文化。四是反思总结环节。课文讲解结束后,学生对主人公托尼如何逐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已经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通过不断应用与实践,加强对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训练,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并用英语来诠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梦想,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锻炼。3.课后学生拓展任务,加深知识意义建构。该环节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寻找自己身边或者名人的励志故事,面对挫折不放弃,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以“我的梦,中国梦”为话题,练习写作。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目的语学习和本土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逐步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杨静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