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博物馆是一个通过收藏实物物证的方式储存人类集体记忆、整合文化资源、启迪艺术灵感和创新的文化教育机构。本文以历史文化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博物馆叙事性展示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博物馆;展示;叙事性设计
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博物馆界开始对博物馆“人与物”的关系进行反思,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占据主流,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AbrahamH.Maslow在其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强调:“人只有获得尊重的需求,才能获取求知和审美的需求。”本文的博物馆叙事性设计展示理论就是在基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构建空间与人关系的设计方法。叙事思维的引入,一方面让博物馆变得更具有亲和力,使得观众可以在更为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式参观,另一方面,信息发达时代的博物馆必须调整其发展战略以适应民众越来越多的文化需求。在历史文化性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里,空间作为叙事文本,其中承载着用于展示的叙事主题、语言、结构等组成部分,他们在叙事的过程中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叙事空间这样一个完整体系。
一、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叙事性展示的主题构建
(一)选择主题
历史文化性博物馆的叙事主题主要表现为单一、并列、多主体三种形式:一是单一主题。指的是形式上单一但是突出,也就是在多种主题文化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文化,或者是某些景观之中的核心主题。比如苏州博物馆,其主题就是“展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之美”,而美秀博物馆的主题则是“传达禅宗哲学”。二是并列主题。也即有两种共同作用于历史文化性博物馆的主题,它们互相制约又和谐共存。如上海1933老杨坊博物馆,其主题就是当代休闲与历史传统共生。三是多主题。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主题表达形式,这种形式的主题相互杂糅,没有统治性中心主题,这种多主题的表现形式使得参观体验也变得多样化。
(二)演绎情节
表达事件情节最生动的方式无疑是讲故事,所以叙事性展示设计非常注重对情节的生动表达。博物馆通常通过营造空间情节,使人们在实际体验中获得启示和感悟,而非毫无疑问地接受该场所。而叙事性展示设计的发生源自设计者想通过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空间序列,来强化观众的体验感。大多数博物馆一般都会设置明确的叙事线索和参观路线,引导参观者们随着空间的节奏和秩序不停转换,由此来告知历史的脉络发展。也就是,博物馆的路径规划和叙事手法越明确,观众对于其所展示主题的理解也就越深入。
(三)营造场景
当进行叙事设计时,空间物质要素不仅具有物的形态功能,更是叙事的道具,肩负着表达的任务。所有的叙事性场景,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联系主题的纽扣。场景的设置方式引发的是观众的情感体验,激发观众的思索。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扩建后,其所表达出的愤怒的爆发,对杀戮的抵制和对和平的向往,通过“体量消隐”的设计手法,有效地把老馆所表达的凝重悲凉的情感连贯到一起,共同表达了“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
二、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叙事性展示的结构组织
(一)词汇的转译
由于建筑词汇会因为不同拼贴和排列的组合编辑方法而产生大相径庭的意义,所以如果能创造出典型的互文性、多元化环境,那么各种词汇的共时性就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不同的词汇经过从新编码、拼贴组合、排列创造,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场所体验。这种设计方式所追求的并非是强烈的视觉刺激,而是对历史文化互文性思考元素的性质转换;或者保留原有物质的本体,只转换其性质,重新进行定义,在给空间带来特殊体验的同时,也是一种保存场地记忆的极为有效的办法。如曾经是牲畜屠宰场的上海1933老杨坊,这座建筑物的设计曾震惊世界,1977年开始被闲置,30年后,直到2007年才被重新开发和利用。经过博物馆人员的修复,该座建筑中保留完好的伞形柱和盘旋错落的走廊所构成的独特的空间,使它仿佛变成一个结合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元素和古典英式建筑元素的特色博物馆,而随着慕名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1933老杨坊也已经成为话剧演出、时尚派对、画展、品牌店乃至餐饮所青睐的“新地标”。再以宁波博物馆为例。其最大的特色是彩料的运用,它大量使用了宁波在旧城改造之后遗留下来的旧陶片和砖瓦,并将之砌成一座高达24米的极具地方特色的瓦片墙。作为中国最古典的同时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江南古城——慈城民居的典型特色,这座瓦片墙一方面节约了资源,有效利用了回收材料;另一方面为当地民众保存了时间的记忆。所有这些回收的旧陶片和旧砖瓦,都承载着当地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逐渐消逝的文明,以上都无不吻合了“收集历史”的博物馆本质理念。而将古久的材料有机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也很好地阐释了时空的置换,并以此实现了词汇转译的意义。
(二)结构的编排
对物质空间的叙事,其结构一般是以时间进行排列,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中编年叙事体或者电影作品中的单线性叙事模式在空间环境中印证的结果。而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间叙事表达,类似于小说中的起承转合,也是对传统的空间语法的重新拆分和组合,组合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顺叙。这是一种最常用、也是最古老的叙事手法,一般在以事件和人物为主的纪念性的博物馆众比较常见,主要表达出一种时间的流动;二是插叙。通常国内传统的园林博物馆会在庭园造景中使用这样的空间安排方法;三是倒叙。是根据表达需要,将最突出、最重要的放在展览路线的最前面;四是并叙。这是一种“共时性”叙述方法,是将原本应该在两个时间和空间出现的场景放在同一时空展示。以乐清市的永乐人民抗击日本游记自卫队纪念馆为例。该博物馆坐落于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为了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英雄们而建,设计主题是纪念主题和游击主题,由于游击是一种运动型作战,加之该博物馆是事件型纪念建筑,具有明确的线索和很强的情节性。而考虑到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空间体验,所以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法,以给观众一个感情递进的过程。一是起:是作为故事开端的广场和坡道,入口处倾斜的石墙和结拜的卵石地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传达出战争过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义,这就是“倒叙”手法,先让参观者看到了和平生活的美好,才能在后面的参观中明白其实多么来之不易,有欲抑先扬的作用。二是承:是过渡阶段的门厅和纪念碑。在由坡道进入门厅后,象征着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被四根柱子环绕的纪念碑映入眼帘,人们进入建筑之中,心境开始变得平和,这就是“顺叙”,通过空间的变化,让观众逐步进行体验。三是转:这是核心和高潮的光庭和展厅。自然光从阔大的落地玻璃窗中泄下,圣洁的阳光照耀着文物,整个氛围就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四是合:是结束部分的台阶和草棚,杜鹃花开满了台阶旁边的土地,意味着胜利的喜悦,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三、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叙事性展示的结构表达
(一)全景视角之下的中轴对称叙事方式
视觉环境中的全景视角具有系统分析、统揽全局的特征,这种叙事方式结合中轴对称的结构,可以表现出博物馆的肃穆、庄严以及权威性。如:故宫博物馆。这座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最大的古建筑群。为了突出至高无上的皇权,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该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训,布置了三大殿和后三宫。像这种恢弘的具有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性的博物馆,一般在全景视角下才更能感受其宏伟的气魄,也更容易让游客受到震撼。
(二)镜头聚焦中的静态叙事方式
镜头聚焦,也即镜头特写,用来表现场景的细节特征,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在情绪上产生互动。如:纽约SolomonGuggenheim博物馆中的从建筑物底部盘旋状上升的螺旋坡道设计,观众可以乘坐电梯抵达该建筑物的顶层之后沿着坡道边走路边参观,而观众在欣赏展品的同时,也成为其他参观者眼中的展品,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尽管这种展示方式会对参观者的欣赏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观展与行为艺术完美融合的空间设计方法,却提高了参观者的体验感,并获得了高度的肯定。
(三)多镜头视角下的分散叙事方式
传统博物馆陈展可以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布展方的思想,所以观众也只能接收布展方强加的意识,信息严重不对等。而新博物馆学在融入叙事性设计之后,运用多镜头视角的叙事手法对博物馆进行陈展和规划,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空间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给了观众自由选择的权力。如:解构主义大师Libeskind亲自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将博物馆设计成曲折、多边造型,像一把匕首,为人们刺穿历史的迷雾,打开了时光的隧道,全面展示了犹太人2000年的生活历程和他们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悲惨的命运。通过深沉色调的混凝土地面、连续不规则的空间、曲折幽深的狭窄通道和天窗中透出的微弱晨曦,给参观者以心灵上的撞击。
总之,在当前知识爆炸、人们的消费观念出现重大发展的时代里,博物馆应该对自身如何更好发展进行思考,而在博物馆的自身建设方面,如何在繁多的媒介传播方式中提出叙事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在博物馆的叙事空间微观环境中提出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和更适合我国“文化大发展”需求的设计策略,才是维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刘芳 单位:王羲之故居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法)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2008.
[5]刘亮.当代博览建筑的叙事思维表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7]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