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设计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设计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设计探讨

摘要:首先,研究以端午习俗为文化传播对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考察并分析国内外传统民俗展览馆现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需求,提出与传统民俗相关的活态展示设计方法,归纳端午民俗活态化展示设计的概念。其次,采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传统端午民俗展览馆的活态化展示设计进行探索,重点解析传统端午民俗的文化发展与内涵,理清传统民俗展览馆展示的特征与活态化展示理念。最后,根据端午习俗的文化推广主题,结合5G互联网的运营背景,以活态化的设计理念展示体验空间的创新方案,运用设计实践的方式讨论活态化展示理论的创新性,为民俗博物馆的活态化塑造提供些许可借鉴的新元素和新方向。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传统习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和再生机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我国具有代表性节庆礼俗的文化活动和传统技艺,正在被多元文化所影响和稀释,面临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机。随着近年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含端午节在内的一些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逐渐受到重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各地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中已有针对民俗节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在已经建成的,展示中国传统习俗节庆的展厅中,对端午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多为器物类展示。以苏州民俗博物馆中的“传统节庆”展厅为例,其对于端午节展区的陈列,以代表性器物、道具的静态展柜为主,配以文字解说,通过这样的形式向观众表达。静态、无声的道具展陈占据了大部分的观展过程。然而,参观者难以从这些静态的、无声的展示中获取对鲜活民俗情景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中的活态化展示、保护和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活起来”的传统习俗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让传统民俗文化“活”起来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武戈在《我国活态文化研究综述》中指出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理论,认为非物质文化就是活态文化,活态文化具有无形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认为“非遗”不是死的概念,而是随着历史、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处在永不停歇的现实运动变化中。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活态传承”之间的重要性,他认为传统民俗中的习俗文化活动需要博物馆给予活态化“文化空间”,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1-端午习俗的脉络端午节,随着历史脉络的发展,在今天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浴兰节、女儿节等,其活动内容和纪念仪式是端午习俗的主要表现形式。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在五月五日以身殉国,百姓为了不让江河里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将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在端午当天吃粽子的习俗。学者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提到,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应是夏至,因为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天中节。纪念屈原之说,对于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它与端午节的民俗故事广为流传。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递,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2-端午习俗的活态化展示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部分遗产精华来自传统民俗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的活态见证,对于研究湖北地区楚人屈原之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由湖北省的秭归县和宜昌市在2006年申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端午节庆期间,各地民众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戴香囊、悬艾草等,这些活动皆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活态化习俗面貌,而每一种节庆面貌的呈现,都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这些丰富的习俗文化,需要在不断的活态传递中进行下去,并通过参与和动态呈现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示方式

现代博物馆作为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与研究的枢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脉络,它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用于储藏历史遗产的博物馆不同,它更注重文化的传播与沟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重视后,博物馆除了要展示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承担着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都表现为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地域特色进行分类,并将展柜中的道具、器物和展板上的文字、图片等内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传播渠道。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展览馆中的展示方式

民俗展览馆是为了展示和保护民俗文化而建的展览馆,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明确的展示主题。民俗博物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偏向于带有地域文化符号和地方传统风格特色的陈列方式,经常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活动氛围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展览馆中能够获得具体的、专项的文化输出渠道。民俗展览馆的室内展示道具和展示内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背景、标志性展品、民俗活动器物、文化传播道具、历史情境资料等有更突出的专题式展示,在静态展陈布局的基础上突出了对传统元素的提炼和运用,能够凸显出民俗特色和文化符号。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遗产保护机构中的展示方式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各界文化部门的重视,一批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先后成立。在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保护机构中,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代表性的事件和珍贵的历史遗留物,有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是具有深刻科学研究背景和实验技术基础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外,也承担着向社会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任务和职责。保护机构通常以短期主题展览、公开学术讲座、文化公开课的形式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问题

1-博物馆中非遗展示的统一化模式

博物馆中的非遗展示,往往以静态的代表性器物、道具、场景复原为主要展示模式。虽然此种方法具有易于获取、保存和陈列的特点,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时效性这一特点而言,其无法向参观者传递包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对传统习俗、技艺、工艺等无形的和有声的内容的陈列。目前,博物馆为满足大量观众参观的需求,大多使用统一化和模块化的展柜和展板,此方法便捷、易于保存、可以满足各类人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了解的基本需求。但此方法达不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情景与精华的传播、感受和体验,对于参观过程中的丰富性来说是有遗憾的。

2-民俗展览馆的常态化问题

各地方的民俗展览馆在相应的民俗节庆和纪念日期间,会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此种展示方式能够帮助展览馆以可参与、可互动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化传播,有助于民俗展览馆在地区范围内达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但是,具有活态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无法作为展示常态,大部分的常态化展示为非活动日。所以,民俗展览馆面临“活态化”展示向“常态化”转变的需求,寻求如何更大程度上满足参观者在不同时间段感受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文化过程。

3-遗产保护机构中的专题式输出

保护机构根据相应的研究成果,在短期主题展览、公开学术讲座、文化公开课的模式下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类展示具有学术性强、专题特色突出、展示内容珍贵且不易见的特点,能够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具体、更细致和更全面的文化信息,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沟通需求与目的。但是,文化保护机构以具有学术性质的知识普及为主,并不注重参观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又因其传播只面向少数对非遗知识有更高获取需求的人群,把保护机构作为文化传播的渠道,因此无法获得大量的关注,也无法进行快速的文化输出,这让一部分具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展示内容,只能被少数的参观者获取。

五、端午习俗展厅的活态化展示设计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文化展陈设计》以湖北秭归县的民俗展览馆为设计背景,通过对“非遗+展演、非遗+节庆、非遗+体验、非遗+文创”等多种文化互动形式的探讨,对端午食俗馆、端午习俗馆、龙舟馆、生态馆、民间祭祀等展馆进行活态化展示设计,探求通过设计方法的提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示内容的参观感受。本设计以如何让端午习俗展览馆形成长期和常态化的互动展厅为出发点,以民俗展览馆为设计方向,突破传统民俗文化展览馆的展陈呈现为单一的静态展陈方式,挖掘原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部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线上线下联动的、以手机客户端应用App为接收端的操作系统,设置相应的线上虚拟体验环节,形成以秭归县为原点,向外输出端午习俗主题的活动为铺垫,进行空间形态的塑造,将展示内容更好地传递给观众。端午习俗展览馆将以“物”为主的陈列方式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性展陈。将端午民俗文化的特征与活态化展示设计手段相结合,推动端午习俗文化的传播进程。本文在传统民俗文化展览馆展陈方面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传统民俗博物馆大都呈现为单一的静态展陈表现形式,忽视了原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属性中的活态化部分。笔者通过调研了解端午民俗文化的内涵、民俗展览馆的展示特征,在传统端午民俗文化的展示空间设计项目中进行了活态化探索实践。在展示策略上,突出了主题氛围的重要性,在端午民俗展览馆中设置适当的情节,为主题的开展作铺垫,进行空间形态的塑造,将以“物”为主的陈列方式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性展陈。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需求,本设计通过“非遗+展示、非遗+节庆、非遗+体验、非遗+文创”的多种文化互动形式,促进端午民俗文化活态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传统端午民俗活动,增强参观的体验感,从而让民俗文化回到观众的记忆中。

作者:江之乔 潘妍 单位: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