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叙事性理论在我国展示设计行业获得广泛运用,引起社会相关学者高度关注,并发展成设计行业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与价值,本文对此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展开全面解读,分析其应用的可行性,而后总结出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叙事性理论;展示设计;空间;可行性;应用策略
叙事性设计就是以“叙事学”的概念作为设计表达方式,并运用在具体空间设计中。在展示空间设计进程中,叙事性设计方式得到空前绝后的发展。此种理论,是利用叙事的手段传递展示空间主题,运用“讲故事”的思维模式来表述展览内容。将其运用在展示设计中,既能将展示主题全面传达给受众,又能使展示空间由传统构筑物变成信息“传递者”,以此提高受众情感体验。
一、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一)故事性效应
故事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冲动,是协助人类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其将烦琐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受众能快速掌握。在各类展示空间中,特别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博物馆展厅,不可能将战争整个流程全面描述出来,据此,设计师可根据故事的合理引入,让观众了解特定时期发生的历史史实。将叙事理论运用在空间展示设计中,设计者要全面掌握故事情节,并对故事内容和相关人物心理展开深入探究。针对博物馆来讲,如若只是简单地向人们呈现历史人物,则无法真正调动受众的参观热情与兴趣,但运用故事展示物品功能和作用,则可使物品利用叙述者的角色影响受众参观体验。
(二)场所认同感
场所认同感属于人类的依赖精神,依托人和场所的依赖关系促使个体生成某种想法,进而让此种场景体验充分满足个体情感需求。而博物馆是引导文化及个体行为感受的一个特殊场所,不但具备满足陈列的功能,而且它还能满足个体对场所提出的情感需求。在实际观展进程中,受众既能被展品吸引,又能受到空间文化氛围的感染熏陶。因此,展示设计具备的情感体验是各大博物馆获得受众认可的关键,亦是展陈设计的中心。博物馆具备的场所认同感,是以“设计”为主导,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结合故事情景对展示空间元素进行组织,并将受众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进而创建完整健全的展示环境[1]。
二、叙事性理论应用在展示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构成要素一致
从本质角度而言,展示设计并非只是从理论发展到实践的过程,而是将平面、空间、时空等多种要素有机融合进行设计,其能让信息和相关时空关系获得完善规划。优秀的展示设计并非只是传达信息,还可利用空间氛围,让观众对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此方面而言,展示设计无法脱离以下基础要素,其一设计师,其二展示载体,其三受众,这些要素和叙事理论构成要素叙事者、媒介与接收者相对应。所谓叙事者,即指意图“讲故事”的个体,是叙事的主要发起人员。在展示进程中,设计师即叙事者,是试图将故事信息传递给受众的个体。设计师同样是展示行为的重要策划者,利用展示载体向受众传达信息。在叙述进程中,受众是叙事者面对的对象,换句话来讲,即指“故事信息”的接收者。但是叙事信息向受众传递时,要借助叙事媒介,即“信息载体”,其能通过各种形式将信息内容呈现出来,如文字、视频、图片等。与此同时,展示过程也要依托展示载体,与叙事媒介类似,均是信息的载体。
(二)内容创造目标契合
围绕叙述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的具体学科,在故事展现和艺术氛围营造等方面都形成扎实的理论依据。将叙事性理论应用在展示设计中,从内容创造方面来看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一方面,叙事性理论更强调利用文字表达故事情节,向大众展现深刻的文化内涵。利用生动和立体的故事情节,为大众营造一个富有遐想和想象空间的氛围。而展示设计需借助文字、图形、色彩等符号,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创意想法,围绕连续的故事,更加生动地表达设计主题。无论是叙事本身,还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意表达,都需做好内容创造,并利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叙事和故事呈现。叙事性理论与展示设计在内容创造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即利用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符号,向人们诉说故事和表达理念。将叙事性理论应用在展示设计中,更有助于增强展示作品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利用动人心弦的故事激发人们继续探索主题的欲望和积极性。叙事性理论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利用不同的展示主题,巧妙地呈现故事内容,更能深刻地、生动地表达主题思想,令大众对展示设计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情感。因此,应将叙事性理论巧妙地用于展示设计中,创造出更具有思想深刻性和文化底蕴的作品。
三、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度创新原则
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介入,要始终保持创新的原则,且根据主题和立意,巧妙地融入相关故事情节。但在实际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最适度原则,无论是引入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还是以古词新用的方式表达主题内容,都需进行适度和合理的创新。尤其,展示设计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以现代人可接受的方式进行适当创新,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进行巧妙融合,为故事的生动和新颖呈现提供优质资源。而所强调的适度创新,更重要的目的是保证设计内容的优质性和思想深刻性。要始终围绕设计理念和主题构架,科学地创作故事情节,并以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呈现。利用连贯和生动的故事,向大众完整地介绍作品主题和思想,并充分体现展示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主题内容,使大众真正感受到展示设计的魅力。相关人员要始终秉承适度创新原则,对展示设计的内容、故事呈现方式等适当和科学创新,切实发挥叙事性理论的应用价值,创作出具有视觉感染力和思想冲击力的作品[2]。
(二)保持独特视角原则
叙事性理论的应用,为展示设计作品的呈现和内容表达提供新的思路。设计人员若想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展示作品,就必须始终保持独特视角,更加巧妙地将叙事性理论应用于展示设计中。区别于市场中同质化作品,要充分展现创作者的独到观点和独特视野。展示设计工作的推进,要始终围绕故事主题和内容。同时,对叙事学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并根据受众的审美品质和鉴赏能力,创作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引领审美的作品。既要保证内容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还需充分体现展示设计的引领性和前瞻性特征。不应为了过度迎合大众需求,大大降低展示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叙事学概念的引入,必须符合展示设计的规定情境和既定主题,利用适合的叙事手段,更加具有意象和意境的展现空间主题。利用独特的视角创作内容,并在呈现方式上进行有效的丰富和完善。
(三)故事内容连贯性原则
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需做好故事内容的创作和表达。根据主题设计合理的情景,并巧妙融入创作者的观点和价值观。同时,要充分体现故事内容的连贯性,使大众真正理解整个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不应出现片面性讲故事的问题。设计人员需意识到,叙事性理论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丰富空间设计内容,以多种方式展现主题,在视觉和思想等层面对大众产生影响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利用叙事的方式表达设计主题,更有助于受众展开想象和联想,对整个作品的内涵进行延伸。设计人员需始终保持故事内容连贯性原则,充分发挥叙事性理论的应用价值和自身优势。若展示主题的内容缺乏连贯性,不利于更加立体和全面地展现立意。不能为大众讲述完整而生动的故事,将无法展现展示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要致力于展现连贯的故事内容,以故事元素驱动展示设计作品的传播和营销。
(四)作品呈现形式多元化原则
展示设计中融入叙事性理论,用始终秉承作品呈现形式多元化原则,对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丰富。要真正体现故事性效应,引导大众以作品为媒介从多元视角认知世界。围绕故事本身进行叙事的整个过程中,需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进行巧妙创新。将叙事思维和艺术表现思维进行科学融合,既要体现展示设计作品的艺术氛围,还需营造一个生动和深刻的故事场景。要利用不同的形式展现作品,为大众提供丰富和愉悦的艺术体验。例如,可利用虚拟网络空间展现作品,区别于线下的场所特征,为大众呈现与众不同的故事内容。利用这样的方式,有效增强大众的场所认同感,并对其中蕴含的故事内容和视觉元素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动机。借助人和场所的依赖关系,吸引大众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总之,设计人员在展示设计中应用叙事性理论的整个过程中,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作品内容,确保展示主题可全面传达给受众[3]。
四、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空间形态
叙事所对应的结构方式,即是叙事内容的逻辑与框架,是对叙事内容与叙述顺序的整理,使观众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对应内容。以往展示只是把物品放置在固定空间内,这样的展示空间会给人一种混乱之感。但将叙事性理论应用在展示设计中,能把叙事性结构与逻辑和展示设计相融合,展示空间相关内容、功能和属性均可有序呈现出来,使最终创建的展示空间逻辑更加合理,信息表达更加明确。具体而言,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三种:其一,顺序;其二,插序;其三,倒叙。在这些顺序中,顺序属于常见结构,其主要内容安排是结合故事现实来开展的,一般可划分成开始、发展、高潮与结束。在展示设计对应的叙事结构中,顺序结构是广大观众最容易认可与理解的结构型语言表达模式。而倒叙即指对故事内容中的某个关键点展开全面讲解,重点突出此关键点,不仅能让空间在节奏与形态方面的表达更为强烈,而且还能使观众明确设计者所想表述的主题思想与情感。最后,倒叙即指将故事结果提前表达出来,此种表达模式有助于充分激发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观众探索热情。
(二)表达展示主题
由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叙事结构就是叙事时空观,其囊括相关时期的事件与环境场景,对该事件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集中呈现。另外,主题是蕴藏在各种文艺作品或是社会活动中的主旨,但在叙事时空观念中,主题涉及的情节与故事再现以及设计者的经验息息相关,此种经验主要源自设计者对故事的了解与掌握,是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头。确定主题,有利于设计者传递信息,使观众全面掌握故事情节。将叙事性理论运用在空间设计过程中,主题包含的历史与事件重现,是展示空间的灵魂。相关设计者以主题为基准设计空间中每一个时间节点,再现事件情景,营造出恰当的空间氛围,运用观众的综合感官与心理感受,向他们传递设计者对展示内容的了解与掌握。主题是所有叙事空间传递信息的主体,利用叙事时空观念来呈现展示空间内容与主题,把世间因果展现于历史时间轴上,让故事主题融入整个脉络,进而使故事情节和内容的表现更为明确,使其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在展示设计中合理融入叙事性理论,不但需要设计者以营造室内场景为依托精准解读故事发展脉络,而且还需要对观众展开深入了解,从观众体验与感觉出发,将信息有效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终目标[4]。
(三)空间意境营造
所谓空间意境,即指人类主观意识感受和事物的组合体,换句话来讲,就是空间能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感受,如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唤起人们情感记忆,引起共鸣。将叙述性理论应用在展示设计中,能给予空间意象特性,进而为广大受众提供方向感与认同感。此种意象特性是根据空间内部展品和景观对实际的重塑,与受众在展示空间中对相关事件的感受与回顾而形成的情感共鸣。从特定角度来讲,展示空间对应的空间意境,就是依托“设计”所营造的,利用叙事设计手段丰富空间设计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展示空间内部的参观路线和多媒体设备等,将广大受众对空间背景故事的体验和空间有机融合。除此之外,利用叙事思维来对展示空间进行设计,要结合故事发展路线进行空间组织。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受众列入“设计”考虑范围中,只有这样,才可打造出主客和谐共存的良好空间意境。每一个展示空间均提供了对应场所和现实,当身处于空间时,受众能和时间及故事形成联系。展示空间打造的意境,可以使广大受众充分体会到设计者所想表达的信息,让受众利用旁观者的身份感受叙述的故事与内容。受众好似穿越时空一般,变成故事的组成部分,积极探究自身所想了解的信息,获得最佳互动体验。广大受众不但能在展示空间中搜索信息,而且其在展示空间中的个人行为与状态均会对故事发展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将叙事性思维运用在空间设计中,解决信息单向交流的情况,以受众为入手点,激发其自主性,推动受众自主探究展示内容和主题。这样一来,不但能有效传播空间信息,而且还能使受众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五、结束语
将叙事性理念运用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为展示空间信息传递提供了崭新方式。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展示空间设计效果,增强受众与设计者的互动,提高受众参与展示设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现代展示设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健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