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下城墙城门展示策略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播学理论下城墙城门展示策略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播学理论下城墙城门展示策略研究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日渐丰富,使建筑遗产的价值也得以不断深化与发展。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建筑遗产与受众间的有效沟通,实现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世代传承。文章主要从国际遗产保护相关理论中的传播学理念出发,以传播学视阈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从静态展示探索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并通过开封城墙城门展示利用案例来具体阐述这一理论框架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开封城墙城门;

阐释与展示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法规定义,建筑遗产是物质的不可转移的文化遗产。随着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理论及其实践的拓展丰富,以往那种仅仅保存遗产的物质实体并防止其劣化和破坏的以原始技术性为主的保护,已经不能够满足价值转换的要求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系统性与公众参与性正在成为遗产保护模式的新力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拟从传播学视阈的新思路,借鉴传播学分析技术框架,以信息观念尤其是遗产—人—社会之间的互动多元化理解保护模式,来思考开封古城墙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于整体性思考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理论意义。

一、传播学理念下的建筑遗产展示策略分析研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遗产传播系统,也是一种包含物质信息的遗产传播机制。其基本要素有: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模式、系统运行机制以及系统外部社会环境等。文化遗产传播系统是指由参与文化遗产传播的各种社会力量而形成的网络系统,由分析研究可得出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建筑遗产传播者在对现状建筑遗产本体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发掘、提炼、组合及加工整理后,以某种遗产展示手段及相关媒介通过传播渠道呈现出来某种形式的遗产保护效果,并将其传播给受众;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受众者接收所传递的信息,并以各种形式或渠道,如线上或线下等方式,向建筑遗产传播者提供对所接收信息的反馈;建筑遗产传播者根据所反馈的信息调整其下一步的传播行为,并不断深化改进,直至达到期望中的展示效果,从而完成整个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传播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遗产的阐释与展示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遗产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对遗产进行阐释与展示。

二、开封城墙城门保护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开封城墙城门保护利用现状。开封古城墙遗址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根据对开封城墙遗址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可知现存开封古城墙遗址是清道光二十二年在明代城墙基础上修筑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墙的周长为14.4公里,整体略呈长方形,环绕老市区一周。城墙现存11处城门,另有两处水门。其中5处为明清时期的城门,即南薰门、宋门、曹门、北门、大梁门,这5门沿用至今,其余6处为后期修路时开通之路口。现今北门和大梁门已被修复,南熏门剩两侧城门垛和瓮圈,曹门和宋门仅剩两侧城门垛。曹门位于东墙中部偏北处,城门缺口原宽9米,现宽为42米,城门墩台高7.68米,此为1994年6月为配合市政府整治“五门五口”由市文物管理处按道路规划红线负责整修。宋门位于东墙中部偏南处,现城门口宽约28.4米,两侧均保留有城台高约7米,明代的曹门和宋门外均有两重月城,有门三重,且建有重檐歇山式大城楼,城门南北两侧各有水门一座,城门外跨河有活吊桥,铁裹门约10扇。现存墩台的两侧均有马道,城台内侧还有残留的排水槽。目前开封城墙仅仅是对大梁门和北门,以及南城墙西段和北城墙进行了展示,主要还是原状展示,形成遗址公园。其他城墙因环境较差,缺乏展示条件,而未能充分展示开封城墙的庞大规模。

(二)开封城墙城门保护与展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对文献资料等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从传播学视阈出发,结合城墙本体保护、城墙与城市发展矛盾、古城墙遗址展示设计、开封市政府及受众等方面研究分析,总结出开封城墙遗址保护与展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对城墙遗址历史文化信息的挖掘与展示不充分。据史料记载,开封城历史上曾经有七次被黄河水所淹没,频发的水患灾害直接导致开封城墙整体被黄土连续掩埋,并不断在旧址上被加高重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摞城”景观。而城墙大部分被深埋地下,城墙的展示和文化信息需要进一步挖掘与展示设计,城墙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才能被受众接收与传播。2.城墙周边的景观环境不够完善。城墙作为历史遗留景观,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极需要被整体保护。但是现在城墙周围的环境保护还不够完善,四周杂草丛生,密集的棚户区私搭乱建,高层的建筑物覆盖等诸多因素对城墙景观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削弱了城墙遗址本身的壮丽与厚重,阻碍了城墙遗址文化的传播渠道。3.古城墙遗址展示与城市特色文化出现断层。开封古城墙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是开封悠久历史的载体。然而,现有的古城墙展示只是单纯地以城墙本身为主体进行的展示,没有加入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内涵,两者是孤立存在的,并不是应有的相辅相成、互相包含的关系。城市发展建设离不开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支持,地域文化遗产对城市内涵、品位产生的影响和时代特征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一样深远。开封城市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与基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扬城市独特文化,传承古都的宋风雅韵。4.古城墙遗址现有展示方式的单一性。以参观性博物馆等被动性展示形式为主,通过划定边界区域,游客可以进入建筑遗产环境中,但是并不能完全接触到建筑遗产实体本身,虽然很好地保护了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和可持续性,但是极大地降低了遗产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展览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可阅读性、可参与性和趣味性。

三、传播学理念下的开封城墙、曹门及宋门保护与展示设计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在运用传播学、遗产保护学、建筑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和调研实践等诸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所得出的问题,总结出目前开封城墙、曹门及宋门遗址保护与展示设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相关案例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具体有以下三个方案:

(一)环城城墙景观带城墙及城门利用方案。早在建国初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对北京古城墙遗址进行规划时就提出了环城立体公园设计的设想,虽然未曾实现,却为今后的古城墙遗址保护开辟了新的方向。针对开封古城墙遗址保护与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本次规划设计中,结合城市景观环境、开封特色文化和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引入环城立体公园的设计概念进行整体性的特色阐释与展示。将全长14.4公里的开封古城墙遗址与城墙沿线绿带、护城河、风景资源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展示利用空间。城墙展示体系由城墙墙体展示、空间展示、城墙博物馆或展览馆三种形式组成。第一,以墙体展示的形式。将整段城墙作为墙体展示的范围。根据城墙所处位置及周边环境,确定的城墙最佳展示位置有:西城墙北段(水门——城墙西北角)、南城墙全段、东城墙北段(曹门——城墙东北角)。此三段城墙外侧墙体与道路之间视线通畅,无建(构)筑物遮挡,在规划时应注意绿化配置,避免高大、密集乔木遮挡墙体。根据城墙保存状况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不同,确定城墙展示的不同层次和内容。西城墙外包砖保存较好,外包砖维持原貌或略加整修,以展示其古朴、沧桑风貌为主;南城墙修缮后,展示古战场和近代战争历史遗迹,彰显城墙的防御职能;东城墙则利用与护城河距离较近的特点,以展示城墙威伟、庄严和“城河一体”独特景观为主;北城墙修缮后,利用森林公园,展示城墙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野趣。第二,以空间展示的形式。空间展示是巧妙地使用了位于城墙顶部的连续通道、角楼遗址、城门楼等建筑形式,将其作为“空中”走廊和观景点,以便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浏览和欣赏风景,还能遥看这座城市的美丽风貌。城墙顶部可安置古炮、箭、戟、战旗等古代战争兵器,再配以灯笼,营造一种古时的古城墙战备场景,挖掘海墁上古炮台、炮弹滚地留下的痕迹,晓喻于人,可以激发游客的想象力,使其在脑海中构画出古时战场的情景。所以说空间展示是城墙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选择布置合适的登城地点,以能全面展示城墙及景观带的不同类别和不同特色。第三,以城墙博物馆展示的形式。依托于开封城墙的历史及考古资料,构造及构筑方法,介绍城墙结构、技术、开封城建史等相关知识,结合“城摞城遗址”“瓮城遗址建设城墙博物馆”等主要形式,让人们了解到开封城墙的历史以及开封城辉煌的建设历程。

(二)复原研究与保护展示方案(或原址展示与保护厅棚展示利用方案)。早期的建筑和城市建设的建筑材料受到时代背景和生活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大多以土木结构为主,所以我国的大部分考古遗址是土遗址。一方面由于遗址本身物质环境的难以生存,再者因为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的破坏,导致现今人们难以理解建筑遗产的信息及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保护并有效地阐释和展示建筑遗产,可以在可靠的历史考古论证和充分的技术论证基础上,进行复原研究,并采用保护厅棚式的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在场馆展览中,出土的遗址可以以原始外观的形式真实地呈现给游客,在保护遗址的同时,增加其可阅读性与可观赏性,带给游客一种更真实和亲切的感觉。同时,可以在场馆展示中适当添加一些数字化的辅助设施,以改善和提高其展示解说性,丰富趣味性。但是,《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山寨文物的嫌疑,尊重历史原真性,特殊情况下再选择复建。

(三)多样化阐释与活化利用创新性意向方案(或以城墙为载体的非遗民俗活动展示利用方案)。在立足核心价值和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开封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历史资料、文物价值评估以及现场实地勘察的分析研究,打破以往静态的单一展示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系统性和整体性地进行创新型展示。以下方案是在前两个方案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而设计,主要是对开封城墙曹门及宋门的多样化阐释与活化利用的创新性意向方案:1.开封城墙曹门保护与展示利用方案曹门位于东城墙中部偏北处,贯通城市东西向主干路东西大街和新曹路,与大梁门大体相对,是市区连通东部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曹门交通流量较大,不太适合永久性措施,针对曹门已消失的瓮城圈,直接对其进行展示有一定的难度。地面标识既可以凸显出城墙的原线性肌理,又可以保留住城墙的现状,遵循遗产“原真性”的原则,将城墙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地保留下来。不用进行大量土建施工,对古城墙本体的影响也比较小。通过对遗址进行充分的考古研究、勘探发掘,在对遗址的布局位置、结构形式有了充分了解后,并且在不会破坏遗址的前提下,在其上利用浅根植被或者卵石等其他材料对遗址的布局、走向进行标识,提醒参观者遗址的位置,并且准确地传达遗址的历史信息。在地面标识展示的基础上,可结合开封独有的上元节、菊花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让参观者在感受到节日浓重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唤醒其对开封古城墙城门遗址的关注、利用与保护意识。例如,借助于上元灯会节日的气氛,利用主题鲜明的灯组和小型灯光秀的形式,将城墙装扮成花灯的海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彩扎的形式,或者创新型材料、立体几何切面拼贴设计等手法装饰成开封曹门城门楼的样式等来进行以城墙为载体的民俗活动展示。以露天原状展示和地面标识展示的方式,对开封城墙曹门遗址进行了原真性的阐释与展示;在开封城市人文环境及历史文化内涵等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节日并以开封特有的菊花节为契机,运用具有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的材料或设施来展现开封古城墙遗址的厚重及文化内涵;不仅促进了遗址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增加了城墙展示活动的可观赏性和趣味性,对于古城墙遗址的整体性保护与传承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2.开封城墙宋门保护与展示利用方案宋门位于城墙东墙中部偏南处,现连通城市东西向主要道路的自由路、新宋路,是市区通往东部的重要交通路口。相比于曹门,交通流量较小。可结合周围景观节点,运用传统竹制架构和营造技艺(主要考虑到竹制建筑的可逆性因素,且造价低、易操作、工期短,再者河南焦作武陟县作为北国竹乡,有充足的竹制来源,可追溯到古时该地作为皇宫贡竹原产地之一),采用装置艺术的形式,以公共艺术标识展示的方式,使之成为可代表开封文脉的标志性建筑,并形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景观漫步长廊似地环城绿地公园。另外,可利用宋门竹制景观门和竹制连廊的设计,以此为契机,每5年举行一次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大赛,使之成为社会热点,调动公众的积极参与性,提升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在赢得全世界目光的同时,宣传开封独特的历史文化,带动开封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开封城墙的阐释与展示工作是开封古城墙遗址保护利用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实现建筑遗址信息开放性和普及性的重要条件。本文是在传播学、遗产保护学、建筑学等基础上对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跨学科交叉法研究的一次勇敢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解读,对开封古城墙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展示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打破以往传统的静态展示方式,从而探索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展示传播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与展示开封古城墙遗址,让当地的人们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让外来游客能通过开封城墙来了解其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此文也为实现弘扬保护和传承建筑遗产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志萍 张笑楠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