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实践中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VR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实践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VR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实践中应用

博物馆是向人们展现成果、传承文化、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的公共空间。但是,由于现实的局限性,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以静态展示为主,辅以文字描述和图画展示,最多再加以灯光设计和视频介绍。对于不了解历史及其背后典故的观众来说,走马观花的参观成了博物馆参观的常态,观众很少会花精力去阅读晦涩难懂的文字注解。因此大多数展品只能从视觉上给观众留下粗略的印象。展品与观众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展示活动就显得枯燥乏味,很多人也并没有从参观活动中读懂历史,更不谈受益良多。增加展览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增加观众的参与度,让观众真正走进历史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难点,决定着展示活动的成败。虽然目前许多博物馆增设了影像视频讲解的方式,参观的趣味性确实增加了,但是缺乏互动的被动接受依然无法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vr技术作为一种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的前沿视觉技术,将其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相结合,形成VR+博物馆模式,将完美地解决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缺乏交互性、趣味性的难题。目前全球多个科技企业和知名博物馆均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结合,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VR技术的加持下,观众对展品的解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不再是单纯地用眼睛看,而是通过VR头盔、环幕影像、模拟仪器、互动投影、触摸电子屏等科技设备主动参与到展示活动中去,以直接体验的方式去参与其中,更加直观地认知展品,这种身临其境的互动式体验增强了人们的记忆,同时也给参与着带来了乐趣和新奇体验。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都致力于氛围营造,力图从视觉、听觉、感官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人们能产生共鸣,引导人们沉浸其中。VR技术所营造的交互式构成体验正是沉浸式的,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从而沉浸其中。这种参与式的心理暗示让人们快速地接受并主动认识、记忆展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知识,并且清晰深刻。在博物馆展示中运用VR技术,能够突破传统陈列式展示模式的时空维度限制,显著填补信息存量缺口,对于原本只能远距离观赏的珍贵文物更是如此,通过VR可以近距离地欣赏,甚至可以在VR中重现历史,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VR+博物馆展示弥补了传统博物馆展示对观众情感的忽视,观众的个人情感在交互式的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中得到了满足和关注,在轻松愉快且新奇的体验中学到了知识,因此博物馆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了。如图1所示,某博物馆通过技术手段创造VR虚拟现实内容,观众通过VR头盔进入设计师特意创造的虚拟环境,“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阅读历史。

传统博物馆展示的核心是展品,忽略环境的营造和与观众的互动,往往带来的“效果”就是博物馆的“门可罗雀”,观众“走马观花”。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必须突破传统、大胆创新,要立足于博物馆展示项目的目标,以观众为核心,营造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观展环境,运用高科技的VR技术,营造出一个顺应观赏者心里需求、突出展品特点、展示内容丰富、环境写实逼真的观展氛围。首先,博物馆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目标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层次,展品展出的目的也是让人们直观地觉得“好看”,然后能够“看得懂”,最终是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VR技术带来的历史情景直观在线、历史活动亲自参与、符号信息醒目易读赋予了展品人文自然情境,帮助和引导观众积极参与体验、产生共鸣,从而在短暂的虚拟现实展示中快速实现文物展览的教育目标;其次,“以人为本”的“观众核心”展出理念表达是观众也是展出的主体,而不是传统博物馆展示中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VR技术的核心特征就是交互式、体验式,运用VR技术的博物馆展示项目必然是以观众为核心的,VR+博物馆展示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设计不同的展示项目,以不同的侧重点切入展示主题,从而在适应观众个体化偏好的情况下输出知识和价值观,增加展品的人群覆盖面。VR技术带来的展品认知过程和传统模式是不一样的,主动探索相比被动接受在展品信息传递、价值观传递、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多感官的刺激相比单纯的视觉感受也能够帮助观众快速形成记忆。VR技术可以抓住观众注意力,快速将观众拉近设计师专门营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互动式参与能让观众进入忘我状态,与世隔绝的忘我体验能给观众带来绝佳的体验,这也解决的传统博物馆展示模式中人们的“无意注意”参观带来的视觉疲劳问题;再次,观展环境的营造也是影响观众行为和情绪的关键因素,是VR+博物馆展示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观众是否能够在博物馆中自由活动、互动取决于合理的空间安排和空间的大小,虚拟现实必须让人建立空间感知,营造出逼真的临场感,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区分开来以保证沉浸式体验的延续性,从而帮助人们能够与展品自然地互动,消除观众的担忧;最后,VR科技也是进行VR+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的VR技术尚有许多瓶颈,显示精度、刷新速度、视场角大小、空间范围等的限制等降低了观众的体验观感。VR的运作方式是观众通过传感器及手柄等装置直接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并通过VR头盔等设备获取直接的三维显示反馈,这一过程需要传感器技术、3D显示技术、图像集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综合性技术支撑,任何一环的技术限制都会影响整个VR项目的效果和体验。百分百沉浸式的VR+博物馆展示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支撑VR科技的相关技术还是博物馆展示虚拟现实项目的开发技术都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VR+博物馆展示设计应充分利用VR技术的分众化设计优势,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专项设计,如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性别、领域来进行专项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并存放在同一博物馆中,让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不同受众人群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VR设备参与体验。VR设备中的虚拟环境虽然是独立于博物馆现实环境的,但是设备的包装、陈列也要同现实环境相适应,与展示目标相结合。VR+博物馆展示设计可选用的硬件设备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设备。如空间宽阔的大型博物馆可以根据展出作品设置专门的VR体验区,让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深度体验。对于中小型博物馆,则可以采用互动3D投影或者便携式VR设备,提升参观效率,减少拥挤程度。对于国宝级文物众多,安保压力大的博物馆还可以采取云端博物馆的方案,让用户通过网站、APP等媒介线上互动式参观。想观众之所想、迎合观众喜好也是VR+博物馆展示设计必须注意的重点,多运用符合观众自我认知的展示方式,充分考虑观众的“存在感”以及观众的行为倾向,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受。VR技术可以实现复杂信息的集成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考虑到展示的时间限制必须突出重点,创建舒适、友好的界面,遵循美学设计理念,降低观众的认知负荷,减少视觉疲劳感。如图2所示,某博物院中运用的巨幕投影技术,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直观的感受古城的繁荣盛景。真实比例的动态画面、写实的物理环境和象征着繁荣的市井嘈杂声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方面传递了古城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给人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着诸多的技术壁垒和限制因素,但其作用和效果是显著的,数字化博物馆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加大虚拟现实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科技的跨领域应用,更多的是能够给博物馆展示领域带来新的生机,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学习历史、传承历史。

作者:邹涛涛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