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景观叙事下园林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声音景观叙事下园林设计教学改革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声音景观叙事下园林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传统的园林设计过于注重视觉元素的运用,忽略了观者对于通感的追求。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以声音为传播媒介,构建声音景观的同时,融合触觉、视觉与嗅觉等多感知觉,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空间。在教学改革中,了解声音物理属性,将其量化到具体设计案例中,并注重听觉机制的建立,同时融合翻转式课堂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媒介在设计中的落地与物化。

关键词:声音景观;媒介;园林设计

1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张力

中式园林的内在核心在于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法,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将声、色、触、嗅、光等多种介质相融,打造虚实分明的山川景致,营造意境空间。将人体的各类感知觉的汇聚融合,如同古诗词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特意运用“荷叶”“雨”两元素,让听觉抽象的感知方式融入整个知觉体系中,使视觉与听觉融合,达到感官重组和知觉再造,进而营造出颇具画面感、想像性与表演性的声音景观叙事。多元媒介时代,单一的媒介传播形式早已不能满足多元型用户的感知需求,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小众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各类信息跨媒介渠道交流与异层级沟通合作,是当今社会融合型文化运行的内在逻辑。声音景观在园林设计的运用也开始受到学者关注。然而,如何调节园林设计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之间的张力,促进彼此融合,是目前在教学改革中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2园林设计中的声音景观叙事

2.1媒介、物与空间。媒介是当今使用率很高的一个概念。迈克尔·弗雷德在《艺术与物性》中论述,媒介在本质上是一种物品,因而具有物性,突显媒介也是突显“物性”[1]。物的本义是指世间万物,引申为具体存在的各类东西。在广义哲学里,空间则被视为一种与时间相对的客观存在,其中物与物的位置差异度量称之为“空间”,它由长度、宽度与大小等表现。莱辛在《拉奥孔》中,把“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叫作‘物体’,即用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他根据表达媒介的不同特性,把绘画、雕塑等图像称之为“空间性媒介”,它们长于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绘画作为一种模仿的艺术,以形体、线条与颜色等为媒介,刻画形体,创造声音空间,进而宣泄个人情感。

2.2声音景观叙事。叙事即讲故事,是一种生产听觉空间的行为。它通过一方对另外一方(或者某个群体)述说故事的过程、路径与结果等,生产虚拟空间。亨利·列斐伏尔认为,“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2]这是关于空间研究的里程碑性转向。至此,空间的范畴不仅局限于山石等物质实体,还包括人们用符号建构起来的认知和表征的虚拟空间,如环境氛围、宗教信仰、族群认同和国家意识形态等“想象的共同体”中。空间不仅具有可观性,也具有可触、可听与可感的多重属性。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麦克鲁汉已经提出听觉空间的概念,他敏感的意识到到无线电通讯技术可以将“地球村”重新部落化,变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依靠“听”,了解彼此的状况。其实,人们早已习惯用听觉来进行交流,“鸡犬之声相闻”,就是形容比邻而居的恬静、惬意与悠然的自生自发日常生活。20世纪60年代末,莫雷·谢弗提出“声音景观”的概念,他认为应该像分析音乐作品一样来探悉景观中的声音媒介。而汤普森则认为:“声音景观既是一个物理环境,又是感知这一环境的方式;它既是一个世界,又是为了这个世界有意义而建构的文化…声音景观的文化层面包括科学和审美的聆听方式、听众与其身处环境的关系,以及决定了谁能听到什么声音的社会环境。”不同于视觉艺术通过造型来叙事,立足于听觉空间的声音景观,是一种跨媒介文化实践的产物。它主要从空间与听觉者的感官经验出发考察声音环境,强调声音环境本身的形塑、声音的空间性、它与人类感官的互动,以及经由人的听觉方式而在内心形成的对此声音环境的印象,通过声音媒介,营造的文化景观。

2.3园林设计中的声音景观叙事。中国园林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物质空间,包涵了众多的自然传播媒介,如声音、光影与色彩等符号。声音作为自然界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其景观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音所营造的听觉空间里,它与其他符号融合贯通,彼此生动传播、氛围感强,进而营造出一种园林所特有的感知觉深度结合的情感体验与叙事空间。以雨景为例,“留得残荷听雨声”,通过“雨滴”,这个声音媒介,拓展到想象空间,达到多种形式美综合体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则运用“风”与“物”为媒介,表明细雨虽然无声,当却可以给观者无限的想像空间。在雨落湖面的“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鸟声”与“杨花”缔造的想像空间里,同样也萌发出物是人非之的忧思画面。

3声音景观叙事对于园林设计教学的涵育

3.1注重声音媒介在园林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声音独特的物理属性使之能作为传播媒介,传递信息,并深刻影响人的思绪,因而被运用在从传统中式园林到现代城市景观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过去三十年,城镇常住人口已经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未来还将有60%~70%的人口移居城市。毫无疑问,这将导致城市综合环境中的人、地、环境三者关系空前紧张。与此同时,园林设计还停留在主要考虑观者的视觉感受的初级阶段,如色彩、造型与材质等外在的符号。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明确主张将声音景观纳入综合类或者专类园林设计里。其实,人作为听、触、嗅、味、视等多类感知觉的载体,注重通感的体验,对园林的感受也是全方位,因而不能只关注视觉而忽略其他,尤其是听觉。然而,声音的物理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声音的瞬间性与对不同声音感受的多变性,使得很难将进行量化。同时需要拓展其自身边界,注重从单个声音到多种声音的转换、从孤立声音到不同声音的转换等等。声音符号在建构自身空间时,也需注重跨媒介与多媒介的设计手法。其实,园林作为空间,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介叙事。作为融合文化的审美和实践,它主张将叙事元素系统地分散在众多媒体,以期建立一个统一和协调的用户体验。多媒介性,则是指不同的媒介整合在一个作品中,形成某种多样性而非单媒性作品那样的单纯性。如春节晚会就属于多媒介性艺术,它包含了小品、诗歌朗诵与音乐等等。

3.2提高听觉机制在园林设计教学中的比例。“声音”与声音景观的显著区别之一,在于其从物理性到社会性的转换。学者关注“声音”,主要是声音的物理性特征,设计师则更需关注地域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等非定量的声音属性。园林设计中的声音,尤其考究声音空间的位置,大小与情感传递效应。如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钟声”不仅仅是寺庙景观,也是江景,能勾起听者记忆,引发联想、激发共鸣,使声音景观从空间层面上升到时间层面,赋予了周边园林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增加园林内容的丰富性。其实,从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到基特勒“技术和制度的网络,它使一种既定的文化得以选择、存储与处理相关数据”的话语网络理论,再到福柯揭示的权力之网对于知识与主体的支配关系,这些令交流成为可能的物质条件,与围绕它们的权力关系和规训形式,结合起来就是特定语境下声音得以被听到的物质实践和技术”。所谓听觉机制,不仅是对声音景观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的客观化描述,更是对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建构过程的听觉活动的整体把握。

3.3立足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接近9亿,APP已经成为年青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与时俱进,很多学校设置专项技术研发资金,研究“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希望借此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打造校园教育平台。其中借助翻转课堂理念,将APP与园林设计课程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当今颇受关注。翻转课堂起源于欧美,将教师与学生定位为主导与主体关系,充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把知识内化放在与同学教师之间的讨论与沟通中。它主要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3.3.1课前:教师分享园林设计微课资源与学生预习本环节是让学生通过APP将掌握知识点,这是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上课前,教师将园林设计课程内容信息化,并将重点、难点等制作成微测试;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微课资源,并完成课前微测试。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的盲点与痛点,进而确定课堂讲授内容。3.3.2课中:讲解学生知识盲区与案例分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讲授学生知识盲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运用园林设计的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将声音等媒介运用到案例中,完成新知识的传授。3.3.3课后:反馈阶段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园林设计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整体性评判,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结语

图像时代,视觉元素仍然是当今文化语境下的艺术设计的主流。声音、媒介、听觉空间与听觉景观等问题虽然被日益关注,但是由于其物理属性的不可确定性,需要跨媒介与多媒介等融合,因而将其运用到园林设计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有益的尝试,将会为未来媒介指向的艺术设计研究提供涵育与思辨空间。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M].张晓剑,沈语冰.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2][法]亨利·列斐伏尔.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王志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胡献雯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