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园林设计个性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强调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顺应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除了在知识内核上作出相应调整外,外在硬件的个性化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顺应高校园林的时展趋势,结合当下高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环境作出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分析。
[关键词]
高校;园林设计;环境;个性化
1高校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个性化
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是核心。高校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园林设计也就成为高校建设的支架。园林设计的最基础材料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自然的、朴实的、简单的存在的[1],在高校园林设计中要想利用好这些自然淳朴的材料就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别是针对高校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环境欣赏者本身就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美的绝对渴望。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设计就不同于其他园林设计,这里要体现写意般的美感,用较高的审美标准及严苛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自然景观的美感。千篇一律的简单规整显然是满足不了以上较高的要求,所以本文提出以功能性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改变。比如对区域的划分,着重强调实用性为准。自然交通道路更是有很大的个性化文章可作,这是一个校园的灵魂所在,是校园园林建设“不起眼”的关键。所谓这“不起眼”是因为它不以自我存在为主导,它不是一道主要的风景线,但却联系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处风景,可以是林荫路,可以是鹅卵石道,无论怎样的存在都是设计和建设中的关键一笔,而结合校园交通建设更需要个性化的体现。所以这些自然景观的建设设计如进行个性化的释放,那么基础的色彩就不同于其他了,也为整体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园林设计与人文环境的个性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环境服务于人,风景服务于人,园林也服务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美的形式呈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2]。大量的实验和报告指出环境与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下,园林的设计要结合不同的高校文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校规,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标识,也为我们园林设计提供了明确的风向标[3]。落实到具体,其中主要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他们是这个环境下的主要人文因素。这个时期的青年人的文化基础较高,情感较开放,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营造出个性的环境园林空间更适于这样的群体因素。相对于这个大的群体因素,还有教职工及外来人员的这样的小众群体因素存在。与学生因素相比,这个群体的构成就更为复杂了,教职工普遍对文化诉求的需求会更加高于学生。因此,细节的考究对于该人群受众比较有针对性。而外来人员是开放的,不可预估的,从功能上整体考虑,服务性是他们的主要诉求[4]。综合考虑各个群体,更能体现全方位的个性化设计。
3高校园林设计与地域环境的个性化
地域是不同的区域划分,不仅仅是行政的划分,还是地理的划分,气候的划分,文化的划分,更是综合因素的划分。地域的差异性在高校的园林设计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拿差异较大的南北之分来说,南方文化起源早,历史长河绵延,滋养孕育出许多小巧灵活,布局巧妙的精致建筑,四处洋溢着灵动的美感,她们娟秀,细腻静默的沉浸在历史的轴卷中。北方的建筑风格则刚好相反,粗狂豪放,鲜明的四季让浓墨重彩在这里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比如长春,就选择了更加热烈的表达,让富丽堂皇裹住了花草的凋零。所以,像苏州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就不适合于哈尔滨这个浪漫的东方小巴黎之上。这种地域的个性化在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当中也是不可小觑的[5]。
4结论
高校园林设计只有打破禁锢,以人为本,从需求中寻发展,从现状上看本质,综合打造环境、人文、地域个性化特色设计,未来的人才才有良好的发展硬件条件,校园的园林设计也才能更加满足时展的需要。
作者:陈啸楠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7.
[3]韩春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景观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硕士论文,2009.
[4]王淑英.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2012,02:148-149.
[5]梁颖.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5,04:78-79.